收藏 分享(赏)

桂枝汤1.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7493867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枝汤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桂枝汤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桂枝汤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桂枝汤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桂枝汤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桂枝汤【方名】 桂枝汤【出处】 伤寒论【分类】 解表剂-辛温解表【组成】 桂枝(去皮) (9 克) 芍药(9 克) 生姜(9 克) 大枣(切) (3 枚)甘草(6 克)【方歌】 药枝枣姜甘(方剂速记法)【想象】要支走蒋干;芍药 桂枝 大枣 生姜 甘草【功用】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 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本方不单可用于外感风寒的表虚证,对病后、产后、体弱而致营卫不和。证见时发热自汗出,兼有微恶风寒等,都可酌情使用。 (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及病后的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qian)麻疹等属营卫不和者。 )

2、【用法】 水煎服。本方服法也极为讲究,首先是药煎成取汁, “适寒温”服,“服已须臾,啜热稀粥” ,借水谷之精气,充养中焦,不但易为酿汗,更可使外邪速去而不致复感。同时“稳覆令一时许, ”即是避风助汗之意。待其“遍身zhezhe,微似有汗者, ”是肺胃之气已合,津液得通,营卫和谐,腠理复固,所以说“益佳” 。至于服后汗出病瘥,停后服;不效,再服, “乃服至二、三剂” ;以及禁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尤其是“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是服解表剂后应该注意的通则。【禁忌】 表实无汗,或表寒里热,不汗出而烦躁,以及温病初起,见发热口渴,咽痛脉数时,皆不宜使用。 (凡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禁用。服药期间

3、禁食2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物。 )【方解】 风寒伤人肌表,原应恶寒发热而无汗,今汗自出而发热,恶风不解,且有鼻鸣、干呕,是腠理不固,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肺胃失和之故,所以是表虚证。究其病机,是风寒外感,卫强营弱,即伤寒论第五十三条所说:“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 ”风寒在表,当用辛温发散以解表,但本方证属表虚,腠理不固,且卫强营弱,所以既用桂枝为君药,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又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所以并为佐药

4、。炙甘草之用有二:一为佐药,益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阴;一为使药,调和诸药。所以本方虽只有五味药,但配伍严谨,散中有补,正如柯琴在伤寒论附翼中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化裁】 恶风寒较甚者,宜加防风、荆芥、淡豆豉疏散风寒;体质素虚者,可加黄芪益气,以扶正祛邪;兼见咳喘者,宜加杏仁、苏子、桔梗宣肺止咳平喘。【附方】 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附注】 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基础方,又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治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本方特点:“桂芍等量”方剂比较:上述四方皆为桂

5、枝汤类方,其证之病机以营卫不和或气血阴阳失调为共性,故用桂枝汤和营卫、调阴阳。前二方主治证以外感风寒表虚为基本病机,桂枝加葛根汤主治外感风寒,太阳经气不舒,津液不能敷布,经脉失去濡3养之恶风汗出、项背强而不舒,故用桂枝汤加葛根以解肌发表,升津舒经;桂校加厚朴杏子汤主治风寒表虚证兼见肺失肃降之喘逆,故加厚朴、杏仁降气平喘。后二方因药量之变化,已由治表之剂变为治里之方,其中桂枝加桂汤主治太阳病发汗太过,耗损心阳,心阳不能下蛰于肾,肾中寒水之气上犯凌心所致的奔豚病,故加桂二两以加强温通心阳、平冲降逆的作用;桂枝加芍药汤主治太阳病误下伤中、邪陷太阴、土虚木乘之腹痛,故用桂枝汤通阳温脾,倍芍药以柔肝缓急

6、止痛。桂枝汤加/减/换三方(条文)二十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二十一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二十二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方九、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

7、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这是桂枝汤加一味主治,减一味主治,换一味药主治的范例。可以细细品味。方歌(一)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4用。(二)桂枝汤方治中风,发热汗出又恶风,芍姜草枣啜热粥,调和营卫建奇功。趣味记忆桂芝要炒姜枣。【方剂名称】桂枝汤【药物组成】桂枝、防风、神曲、使君子肉、厚朴、木香、白芍、陈皮。【处方来源】 幼科直言卷五。【方剂主治】寒气入胃,吐虫,面青,手足作冷者。【用法用量】生姜 1 片为引,水煎服。

8、桂枝汤【药物组成】桂枝、厚朴(炒) 、陈皮、甘草、桔梗、红花、柴胡、麦芽、神曲、木香。【处方来源】 幼科直言卷五。【方剂主治】厥阴伤寒,腹痛作泻,或成结胸者。【用法用量】生姜 1 片,红枣 2 枚为引。桂枝汤【药物组成】桂(去粗皮)1 两。【处方来源】 圣济总录卷一七七。【方剂主治】小儿中客忤,吐青白沫,及食饮皆出,腹中痛,气欲绝。【制备方法】上为粗末。【用法用量】100-200 日儿,每服半钱匕,以水半盏,煎至 3 分,去滓,空心、午后,分 2 次温服。桂枝汤5【药物组成】桂(去粗皮)2 两,赤茯苓(去黑皮)1 两半,白术 1 两,甘草(炙,锉)3 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处方来

9、源】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方剂主治】伤寒水在心下,心悸动,欲得人按。【制备方法】上为粗末。【用法用量】每服 5 钱匕,水 1 盏半,煎取 7 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方意新解】桂枝汤是伤寒论第 1 方,有群方之冠的美誉,柯韵伯称之为“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 。方由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5 味药可分为 2 组(或者说 2 对药) ,桂枝、甘草为温通阳气的一组药;芍药、甘草为滋养阴血的一组药。配以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以透表。药味精炼,结构严谨,内涵丰富,疗效广泛,体现了经方的可贵处。深入究之,桂、芍均为血分药,桂枝入血通阳,芍药入血滋阴,甘草、姜、枣实为脾胃药。然其如何

10、发挥调和营卫、解肌发汗的功效而成为解表的良方。这就应从桂枝汤的整体结构和生理、病理的角度来理解。因为血汗同源,表虚自汗不固,说明营卫之气不和,其汗因于风邪迫劫汗液外泄。所以,用桂枝、芍药通阳和血,配以姜、枣、草脾胃药,养胃气,使谷气充,气血生化之源充买,滋生汗液有来源,故服用桂枝汤后,辅以啜粥助汗,实为充养胃气,其汗(上执+下水) (上执+ 下水)而出,应为生理之汗,尤在泾说得好,桂枝汤是取正汗以祛邪汗,简单地说,桂枝汤所治表虚自汗的汗,是风邪迫使汗液外泄;而服用汤药之后的汗,是中焦水谷之精微所滋生之汗。此乃桂枝汤所以能发汗,以及其发汗的生理、病理机制的道理所在。6应当指出,姜、枣在方中并非是

11、配角,所谓引经药而己。从方剂组合来看,桂、芍均为血分的里药,如果没有姜之辛的发散、枣之养胃调和营卫以透肌表,那桂枝汤是不能发汗的。笔者曾用桂枝汤因无生姜,服后非但不发汗,反而肌表郁热,燥而肌肤瘙痒,后配齐生姜的桂枝汤,服后全身温煦,汗出舒畅,可见取桂枝汤解肌发汗,姜、枣是主角,全方配齐,协同发汗,缺一不可。此外,笔者常以桂枝汤去姜、枣,加祛风湿药,治疗上肢关节疼痛,有可靠的疗效,并不发汗,亦可说明桂枝汤中姜、枣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看出,桂枝汤与麻黄汤的发汗机理,从药物组合与病机都有本质的区别,此间的深意也就不言而喻了。【临证验案】治感冒 南方的春天,每多久雨低温,若素体阳虚之人,春寒雨季,终日

12、身寒洒淅,周身酸痛,困重不舒,用桂枝汤佐以祛风药,每多获效。病案举例:吴某某,男,47 岁,干部,1980 年 3 月 10 日就诊。病者入春以来,经常感冒,自觉周身不适,酸疼胀痛,关节胀痛,背部如冷水浇样,淅淅恶寒,不发热,鼻塞流清涕,舌苔白润,脉浮缓而弱。用桂枝汤加味:桂枝 10g ,白芍10g , 炙甘草 5g, 防风 6g,秦艽 10g ,威灵仙 10g,生姜 3 片,大枣 3 枚。嘱服 2剂,每日 1 剂,水煎 2 次分服。服药后,病者有身如日浴之感,诸症若失。遂以原方加生黄芪 15g、白术10g,再服 2 剂告愈。按:桂枝汤治虚人感冒是首选方,加入祛风的防风、秦艽、威灵仙,既可疏风

13、胜湿,又可达表祛邪。表证一罢,再合玉屏风散,使之益气固表与调和营卫共行,以求治本。2 治肩周炎 肩周炎又称五十肩,多发于 50 岁左右的人,男女皆可罹患。究其病因不外气血亏虚,筋脉失于温养,并可兼夹瘀滞。用针灸、理疗等外治可获7近效,但容易复发,如用桂枝汤之滋阴和阳,佐以活血温阳的姜黄、当归、川乌、草乌之类,临床疗效更为巩固。病案举例:吴某某,女,51 岁,家庭妇女,1979 年 11 月 10 日就诊。患者左肩疼痛,不能抬举,手不能上头,不能后反,遇寒则痛剧,经用针灸、理疗 3个月余,能缓解症状,但遇寒冷阴雨气候,则疼痛复发增剧,脉缓略弦,舌苔白润,用桂枝汤加味:桂枝 6g,桑枝 15g,白

14、芍 10g,姜黄 10g,制川乌 6g,当归10g,炙甘草 5g,生姜 2 片,大枣 3 枚。服 5 剂后疼痛缓解,继服 20 余剂,临床痊愈。患者有慢性胆囊炎,经常来诊,2 年余肩周炎未复发。按:用桂枝汤治肩周炎,其机理是调和营卫,温通经络。临症可据病情而异,酌加秦艽、威灵仙祛风,加桑枝、安痛藤通络,加当归、姜黄活血,加川乌、草乌温阳镇痛;若经年久痛,尚可加桃仁红花等活血祛瘀之品。总以审症择药,增强原方功效为宗旨。3 治夏日腹泻 夏暑酷热,外热内寒,人与天地之气相应,肌表热,脾胃寒。加之恣食生冷,常可诱发腹泻。习惯用药,霍香正气散治时行腹泻,是不成文的规矩。然而夏天的泄泻,尚嫌其表散太过,用

15、桂枝汤健运脾胃,振奋中焦,拨乱反正,似乎有高于霍香正气散的所在。病案举例:李某某,男,32 岁,干部,1982 年 7 月 9 日就诊。病者盛夏之时,恣食生冷,凌晨顿觉腹痛形寒,继之肠鸣泄泻,大便稀溏而薄,周身酸胀困倦,四肢清冷,肌肤凉润,脉缓而软,舌淡,苔白润。处方:桂枝 10g,白芍10g,炙甘草 5g,广木香 10g,藿香 10g,神曲 15g,生姜 3 片,大枣 3 枚。水煎温服,并嘱其药后啜热粥一小碗。服 1 剂药后身暖如日浴,泄止大半,再剂其病如失。8按:桂枝汤健运脾胃,有其独到之处,桂枝配甘草温养脾胃之阳,芍药配甘草和脾缓急、止痛,伍姜、枣调和营卫。全方内可健脾胃,外可和营卫。既

16、治在里之寒,又散在表之寒,其妙在温而不燥,无姜、附辛热之弊。泄泻剧者,加白术、茯苓,轻则加神曲、广木香;呕者,加陈皮、半夏。如此加减化裁,其效优于霍香正气散。4 治肌肉痛 四肢肌肉疼痛,多责之于风湿痹痛,一般从活血祛风定痛求治。然而,临床上因于营卫不和、气血不足者,用桂枝汤调和营卫,稍佐通经活络的药物,亦为临床常法之一。病案举例:王某某,女,39 岁,干部,19S5 年 3 月 6 日就诊。病者自述,四肢肌肉疼痛已多时,近四五天两上肢从肘关节至腕关节处,肌肉似抽搐样痛,用于不停地按摩疼痛始缓解。停不多久又似抽掣,肌肉跳动,两手无措。两膝以下至踝关节以上肌肉亦疼痛,并每隔一二天抽筋,屈伸不利,腓

17、肠肌掣痛,其他无明显体征。六脉平和,舌苔薄白而润。无风湿病史,抗“O” 、血沉均正常。病起于浆洗衣被之后,局部亦无红肿。权且从调和营卫入手求治。用桂枝汤加味:桂枝 10g,白芍 10g,桑枝 15g,牛膝 10g,安痛藤 15g,炙甘草 5g,生姜 3 片,大枣 3 枚。嘱服 4 剂,以观动静。二诊(3 月 9 日):服前方 2 剂后,自觉四肢肌肉疼痛明显减轻,4 剂服毕疼痛基本消失。病者来诊谓无何不适,只求巩固。诊其脉和缓,舌苔薄润。遂守原方再进 4 剂。半年后因感冒来诊,告之四肢肌肉疼痛未复发作,近期疗效甚著。按:桂枝汤系为调和营卫剂,正因其有“滋阴和阳” 、调和气血的功效,故肌肉疼痛亦可

18、假调和营卫之功而获效。但必须指出,加桑枝通经活络,加安痛藤活血止痛,若下肢疼痛甚,加忍冬藤、晚蚕砂,既合桂枝汤调和气血以治本,亦9可作引药下行以治标,临床有其独特之功效。5 治身痒 身痒多责之于血热有风,或是阴虚血亏。其实不然,属于营卫不和者,亦不乏其例。其特点是,身痒无明显皮疹,搔抓之后亦无痕迹,亦无阴虚、便结等燥象。故身痒者,不能概以凉血祛风药统治,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以治身痒,亦属正治之举,并非旁门左道。病案举例:范某某,男,24 岁,技术员,1985 年 4 月 1 日就诊。患者自1978 年起,每于打球或劳动后汗出,全身瘙痒,搔抓后局部起淡红色线状痕迹,有时随搔随消,日久搔后二三日渐消散

19、。初起一二年间,服用抗过敏药有效。近来每每在活动后,身体发热瘙痒加剧,不畏风寒,口和,舌润,薄白苔,脉缓略弦。拟从调和营卫,佐以疏风入手。方用桂枝汤加味:桂枝 10g,白芍 10g,炙甘草 5g,桑皮 15g,地肤子 10g,路路通 15g,生姜 3 片,大枣 3 枚。嘱服 5 剂,每日 1 剂,水煎分 2 次温服。二诊(4 月 6 日):服药后,自述瘙痒基本控制,劳累汗出舒畅,肌腠间的郁热感不复出现,诸身轻爽,脉息和缓,舌苔白润。要求服药巩固,仍依前方,再进 5 剂,此后未再复发。按:桂枝扬是治身痒的良方。究其身热汗出身痒,且经年不已,脏无他病,实为营卫不和,风寒郁遏于肌表,故取桂枝汤调和营

20、卫以治于外,稍佐桑皮、地肤子、路路通祛在表之风,药中肯壁,虽属固疾,尤可取效。诚然,用此辛温之剂,如系阴虚血热之身痒,或郁热于表之身痒,皆在所不宜,必须明辨。6 治自汗 自汗出多属肌表不固,但久之可使卫外不固而阳虚,是汗出耗津伤气之故。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或桂枝加附子汤,应因人因病而异。病案举例:郑某某,男,49 岁,干部,1958 年 3 月 10 日就诊。患者自述初则每夜汗出,没有介意。继之白天动则亦汗出,且容易感冒。感冒则鼻塞流清涕,10诸身酸楚,淅淅恶风,但不发热,偶尔不药自愈,多数是须经药物调治才能康复。脉浮缓而虚,舌苔白润。拟用桂枝汤加味:桂枝 10g,白芍 10g,炙甘草 5g,

21、生姜 3 片,大枣 3 枚,生龙牡各 15g。嘱服 2 剂后再行酌定。二诊(3 月 13 日):服前方后,汗出略减,但好转不明显。自觉仍四肢清冷,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缓而虚。守上方,去龙、牡,加制附片 10g,嘱再服3 剂。三诊:服上药后,身暖,汗出止,四肢回温,脉缓软有力,舌苔白润。拟用桂枝汤原方,药量如上,再合玉屏风散(生黄芪 15g,防风 10g,白术 10g) ,服5 剂后,一切如常。按:论中有“发汗后,遂漏不止,其人恶风”的记载,用桂枝加附子汤主治。其宗旨是汗后阳虚。本例营卫不和,脏无他病,虽未经发汗而汗出不止,故取桂枝加附子汤获效。继之以桂枝汤合玉屏风散,一则调和营卫,一则温阳

22、益气固表,两方合用各建其功,是阳虚表不固的有效调理剂,临床每多获效。7 治盗汗 盗汗有阴虚,有湿热,有积热,亦有实质性病变,如肺结核、肺部感染均可盗汗。临床应区分病性、病位,不可以阴虚盗汗统辖之。病案举例:曹某某,男,13 岁,学生,1979 年 8 月 10 日就诊。患孩以盗汗多来诊。询其病史,长期寝汗如洗,凡入睡后即遍身汗出,形体瘦小,饮食尚可,两便正常,脉缓弦细,舌苔薄白润。血常规:WBC 12109/L,N 80,L 60。胸透:肺纹理增粗,左肺有条状阴影,诊断为肺部感染,拟用桂枝汤加味:桂枝 6g,白芍 6g,炙甘草 3g,生姜 3 片,大枣 3 枚,桑白皮 10g,生龙牡各10g。

23、每日 1 剂,水煎分 2 次服。上药服 2 剂后,盗汗止,无任何不适,脉缓略弦。血象 WBC 8109/L,N 56,L 17。胸透:肺纹理增粗。药已见效,再进 2 剂,以资巩固。服完 4 剂11后,血象正常,胸透肺无异常,停药观察。半年后随访病未复发。按:盗汗之由系肺部感染,或肺门淋巴结核者并不少见,尤以 3-5 岁小孩多见。炎症,一般多用西药抗炎、中药清热治疗。但临床不能视炎症即清热。本案经诊断为肺部感染,病者证候为营卫不和,无热可稽,故用桂枝汤加味取效。笔者治小儿寝汗多例,以桂枝汤加生龙牡,或加浮小麦、凤凰衣均获良效。8 治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多见于肺气虚、抵抗力差的体质,不受年龄之限

24、,大人、小孩都可罹患。其特点是,鼻塞流清涕,语气重浊,不闻香嗅等,经常反复。病案举例:李某某,男,17 岁,学生,1994 年 1 月 10 日就诊。病者患过敏性鼻炎多年,用滴鼻药、抗过敏药未能缓解,几乎每日鼻塞流清涕,不发烧,不闻香嗅,两鼻不通气,或两鼻孔轮流闭塞,有时流脓鼻涕,其他无任何不适,舌苔薄白润,脉缓有力。曾服霍胆丸类药无效。细察病情无肺胃热证,除偶尔前额有轻微胀感,别无他症。拟用桂枝汤加味:桂枝 10g,白芍 10g,防风 10g,辛夷3g,白芷 10g,葛根 15g,前胡 10g,杏仁 10g,生姜 3 片,大枣 3 枚。服 5 剂,症状基本控制,鼻不流清涕,通气顺畅。嗣后,因感冒又复发 1 次,仍守前方再进 10 剂,隔日 1 剂,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病未复发。按:过敏性鼻炎多为肺气虚,卫外不足,用桂枝汤加宣肺药,加清透阳明药,增强其疗效,但不宜用更多的苦寒药。以桂枝汤调和营卫,使肺卫之气充沛,御外的能力加强,鼻炎自可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