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重阳节教案.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748477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阳节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重阳节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重阳节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重阳节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传统节日 单元课时 一课时主题重阳节 总课时 一 第 一 课时背景分析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人民传统的节日重阳节。每逢这一天,人们要登高、赏菊,还要吃菊花糕,饮菊花酒。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 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重阳节的来源、习俗。(2)了解一些有关重阳的诗歌。(3)感悟我国悠久的文化,让学生懂孝道,知孝行。评价设计活动主题 重阳节 姓名 评价项目 评价等级 自评 评价等级 互评 老师对你 说优 优 良 良 情感态度及格

2、 及格 优 优 良 良 信息加工及格 及格 优 优 良 良 实践创新及格 及格 优 优 良 良 合作交流及格 及格 成果展示实践体验: 家长寄语:学与教活动设计(1)情境导入: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清明,中秋等等,那么你们知道这句诗描写的是什么节日吗?(出示王 维 写 的 “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 , 每 逢佳 节 倍 思 亲 。 遥 知 兄 弟 登 高 处 , 遍 插 茱 萸 少 一 人 。 ”这 首诗 。 )让学生回答,教师根据答案做出回应,引出重阳节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个历史悠久的节日吧。(二)重阳节简介:师:你们知道什么是重阳节吗

3、? 生:拿 出 自 己 收 集 的 材 料 , 小 组 内 交 流 , 看 哪 个 小 组的 材 料 最 全 面 。明确: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 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三)重阳节传说很多节日呢都有关于它的美丽的传说,重阳节也是

4、一样的,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重阳的传说吧。生:拿 出 自 己 收 集 的 材 料 , 小 组 内 交 流 , 看 哪 个 小 组的 材 料 最 全 面 。明 确 : 通 过 多 媒 体 出 示 传 说 故 事 , 让 学 生 了 解 。( 四 ) 重 阳 节 习 俗师:刚刚我们提到了茱萸,它是什么东西呢?(出示图片)插茱萸呢是重阳节的一个习俗,相传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习俗呢?生:拿 出 自 己 收 集 的 材 料 , 小 组 内 交 流 , 看 哪 个 小 组的 材 料 最 全 面 。明确: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

5、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 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备注或反思)高节”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 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 。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 ,菊花又名“延寿客

6、” 。 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饮菊酒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 (五)有关重阳的诗歌:同学们到现在一定接触了很多诗歌了,从古至今也有很多人为重阳作诗,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生:拿 出 自 己 收 集 的 材 料 , 小 组 内 交 流 , 看 哪 个 小 组的 材 料 最 全 面 。多媒体出示诗歌,学生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六)课后作业:重阳的习俗有很多很多,不同的地方又有它各自的特色,下课后有时间同学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去了解各地的重阳风俗并进行交流。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