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苏老师09中考大阅兵集训(2).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7483701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老师09中考大阅兵集训(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老师09中考大阅兵集训(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老师09中考大阅兵集训(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老师09中考大阅兵集训(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老师09中考大阅兵集训(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苏老师 09 中考考前大阅兵集训系列 有备而战,决胜中考请斗志昂扬,把考试当作展示自己实力的绝好舞台! 苏老师一直相信:你可以走向成功! 1苏老师中考语文考前大阅兵之 集训(2)中考是你九年来所学知识的精彩展示和集中亮相,也是你人生中重要的一次大阅兵,愿这次集训让你的大阅兵成为你值得自豪和骄傲的庆典!集训大本营(共有六大方阵等待您的检阅)方阵五:诗词句填写考察范围:1、曹 刿论战 (左 传)十年春,齐帅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 专也,必以分人。 ”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2、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 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下视 其辙 ,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既克,公间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 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重点集训:曹刿论战 (左传)小惠未徧(不能写成遍)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注意句中三个字都是 f,根据意思来记)2、生

3、于 忧 患,死于安乐(孟子)孟子曰:“舜发于畎 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 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重点集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傅说(不是悦) 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两个sh 的区别) 劳其筋骨(筋下面不是助)曾益其所不能(不是增) 人恒过 衡于虑(两个的区别)3、论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

4、说乎?有朋自远 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重点集训:论语不亦说乎(不是悦) 学而不思则罔(不是惘)4、饮 酒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 车马喧。 问君何能 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重点集训:饮酒(陶渊明 晋) 问君何能尔(不是耳) 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道怎样表达,所以不是辩,通假字说有疑待考)5、行路 难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 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 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 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

5、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重点集训:行路难 (李白 唐) 玉盘珍羞(同馐,但不能写成馐)直(同值,但不能写成值)万钱 直挂云帆济沧海(不是苍)苏老师 09 中考考前大阅兵集训系列 有备而战,决胜中考请斗志昂扬,把考试当作展示自己实力的绝好舞台! 苏老师一直相信:你可以走向成功! 26、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 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重点集训:望岳 (杜甫 唐) 荡胸生曾(不是层)云 决眦入归鸟(眼眶裂开的意思,不是绝) 会当凌绝顶(极的意思)7、钱 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

6、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蹄。最 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重点集训: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水面初平(注意两点水)云脚低(不是角) 谁家新燕(注意不是草字头)泥 (啄字有点) 绿杨阴(不是荫)里白沙堤(不是提)8、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 骑,都护在燕然。重点集训:使至塞上 (王维 唐) 征蓬出汉塞(蓬草,不是篷) 萧关逢候骑(不是侯)归雁如胡天(不是燕)9、酬 乐天 扬州初逢席上 见赠刘禹 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 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

7、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重点集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唐)怀旧空吟闻笛赋(吟字右边不是令)10、水 调 歌头 明月几 时有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 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 ,照无眠。不 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 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婵娟。重点集训:水调歌头 (苏轼 宋) 不知天上宫阙(不是阕,阕指词的一段) ,今夕是何年(今晚的意思,不是今非昔比的昔) 何事长向别时圆(不是何时,不是常) 千里共婵娟

8、(不是鸣蝉的蝉)11、登 飞 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重点集训:登飞来峰 (王安石 宋)飞来山上千寻塔(不是峰,注意和标题不同) 闻说鸡鸣见日升(太阳升起来,不是生)12、渔 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 计,羌管悠悠霜 满地。人不寐,将 军白发征夫泪。重点集训:渔家傲 (范仲淹 宋)衡阳雁去无留意(不是燕)千嶂里(不是障)人不寐(不是寝字的左下角) 羌管悠悠(羌字是一笔撇)13、破 阵 子为陈 同甫赋壮语以寄之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 连营。八百里分麾下

9、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 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 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 发生!重点集训:破阵子 (辛弃疾 宋) 八百里分麾下炙(不是灸)弓如霹雳弦惊(雳的下面不是厉,切记) 了却君王天下事(不是确、军) 赢得生前身后名(不是嬴、羸)14、天 净 沙秋思 马致远苏老师 09 中考考前大阅兵集训系列 有备而战,决胜中考请斗志昂扬,把考试当作展示自己实力的绝好舞台! 苏老师一直相信:你可以走向成功!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重点集训:天净沙 (马致远 元):枯藤老树昏鸦(不是滕,注意右下角不是马)15、过 零丁洋 文天祥辛苦

10、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 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重点集训:过零丁洋 (文天祥 宋) 留取丹心照汗青(不是汉)以下四篇原文略,重点集训如下: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黄发垂髫(不是鬓、髻)陋室铭 (刘禹锡 唐)惟吾德馨(不是唯) 苔痕上阶绿(里面不是良) 可以调素琴(今下面没有点) 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里面不是卢) 孔子云(不是曰)小石潭记 (柳宗元 唐)篁竹(不是簧)水尤清冽(清凉的意思,不是洌) 俶尔远逝(不是而) 往来翕忽(不是乎) 日光下澈(不是彻)岳阳楼记 (范仲淹 宋)淫(不是霪)雨霏霏 山岳潜形(隐没

11、了形体,不是行走的行) 方阵六 经典注解背记帖(节选并仅做参考,论谏表铭序,孟子二章,一游四记等更多内容请自做整理,希力求个性化具有针对性,或请邮件 索取全部):曹刿论战1、.间(jin):参与。2、鄙 :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3、徧,通遍:遍及,普遍。4、孚(f):信任,为人所信服。 5、狱:诉讼案件。 6、靡(m):倒下6、弗:不。7、忠之属也: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8、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 ,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可:可以;以:凭借。 9、遂:就 10、逐:追赶,这里是追击的意思。邹忌讽齐王纳谏1、形貌昳丽:容貌光艳美丽。昳:美丽。 2、窥镜:照镜子。3

1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孰与,用于比较。孰,疑问代词,谁,哪一个。徐公,人名。4、及:赶上,比得上。 5、不自信:不相信自己(美) 。宾语前置用法。6、孰视之:仔细地察看他。孰,同 “熟” (sh) ,仔细。之,指城北徐公。 7、弗如远甚:远不如徐公美。8、暮寝而思之:夜晚躺在床上思考这件事情。暮,夜晚。寝,躺,卧。之,代词,指妻、妾、客“美我”一事。 9、私:动词,偏爱。10、王之蔽甚矣:被动句,大王受蒙蔽很厉害。蔽,蒙蔽,这里指受蒙蔽。 出事表1、恢弘:发扬扩大。恢,大。弘,大,宽。这里是动词,也做“恢宏” 。2、妄自菲薄:随意看轻自己。妄,随意。菲薄,微薄,轻视。3

13、、引喻失义:讲话不当。引喻,称引、比喻。喻:譬如. 失义,失当,违背大义。4、陟:提升。罚:惩罚。臧:表扬。否:批评。 臧否:善恶,陟罚臧否:奖善惩恶。5、作奸犯科:干不正当的事违犯法令。作奸,干坏事。科,科条,法令。6、简:挑选。拔:提升。遗:给予。7、悉:全部。8、裨:补。阙:通“缺” 缺点,疏漏。.9、性行淑均:性格品德善良平正。淑,善良。均,公正。10、晓畅:明达,通晓。11、行阵:指部队。12、优劣得所:能力好坏各得其所,即用人得当。13、痛恨:伤心遗憾 14、死节:为国而死的气节。15、隆:兴盛。16、闻达:名声远扬。17、卑鄙:地位、身份低微,见识浅陋。卑,身份低下。鄙,见识短浅

14、。18、猥(wi):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枉屈:枉驾屈就。19、感激:感动奋发 20、庶:希望。竭:尽。驽钝:比喻自己的低劣的才能。驽,劣马,指才能低劣。钝,刀刃不锋利,指头脑不灵活,做事迟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舜(shn)发于畎(qun)亩之中:舜是从田野间发迹的。发,起,指被任用。2、傅说(yu)举于版筑之间: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举用起来的。举,被举用,被选拔。3、胶鬲(g)举于鱼盐之中:胶鬲是从卖鱼盐的商贩子中被举用起来的。 4、管夷吾举于士: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放被录用。举于士,指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录用。5、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是从隐居的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的。6、百里奚举于市

15、:百里奚从市井里被举用而登上相位的。7、于是人也:(把重大责任)给这个人。是,指示代词,这。也,用在前半句末了,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解释。 8、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苦,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痛苦。 9、行拂乱其所为: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拂,拂逆,不顺,违背。所为,所行。 乱,使错乱。10、所以:用来(通过苏老师 09 中考考前大阅兵集训系列 有备而战,决胜中考请斗志昂扬,把考试当作展示自己实力的绝好舞台! 苏老师一直相信:你可以走向成功! 4这样的途径来) 。 11、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动,使惊动。忍,使坚忍。12、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

16、所不能做的,使他增长才干。曾,通“增” ,增加。所,助词,与“不能”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代不能达到的对象。 13、恒:常常。 14、然后能改:这样以后才能改过。15、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 ,堵塞,指不顺。 16、而后作:然后才能有所行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17、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喻,明白,了解。18、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入,在里面,指国内。法家,能坚持法度的大臣。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 ,辅弼,辅佐。 则,如果。1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或外来的祸患。出,在外

17、面。指国外。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外患,外来的灾难,多指外部入侵。者,语气助词,表停顿。 20、然后知生于忧患:这样以后,才明白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发展。然后,这样以后。于,介词,由于,表原因。生,使生存。 阵前集结号(共有六大集结号等待您的选用)集结号一 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阅读专题(公式解题法)参考资料中考中的现代文主观题阅读(一般是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和信度的文学作品,主要是散文,再就是小说),因其分值高,难度又大,一直是学生语文中考的瓶颈。能否规范地解答这类题,基本决定了学生的语文成绩的高低。对现代文阅读题的畏难心理、长期以来的挫败感以及掌握答题方法不到位,使许多同学陷入束手无策的尴尬境地

18、,常常望“文 ”兴叹。有资深教师认为,做阅读主观题能抄原文答题是上策,能概括原文答题是中策,离开原文答题是下策。当然它需要掌握跟文学、写作相关的知识,才能顺利答题。纵观近几年中考卷出现的题型,大致可以归为几类:语言修辞、布局谋篇、表现手法、归纳要点、人物形象等。经过笔者深入研究,发现除了力争做到(A+B+C )即全面不漏要点外,也还是有其他规律可循的,那就是 “就题解题”,现就中考文学作品阅读各类题型的解法进行实证分析,以资参考。一、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描绘类1、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

19、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结构类2、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修辞类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

20、象特性3.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4.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5.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6.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二、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题模式:苏老师 09 中考考前大阅兵集训系列 有备而战,决胜中考请斗志昂扬,把考试当作展示自己实力的绝好舞台! 苏老师一直相信:你可以走向成功! 51. 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2.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3.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三、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艺术类提

21、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人称类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答题模式: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四、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五、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

22、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集结号二:常用的语文主观题答题术语掌握一些常用的语文专业术语,可提高的答案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一)主题思想: 立意深刻独到,鞭辟入里;突破定势,标新立异;主旨深远,意韵丰富;言近旨远,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人无我有,人有我奇;意境深远 (二)构思技巧: 构思,是作者对自己将要动手写作的文章从内容到形式所作的总体设想。构思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文章结构。文章的构思技巧主要从作品的立意、选材、结构安排、体裁、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去判别。常见的鉴赏角度和术语: 从立意的构思及其表现看,常用术语有 开门见山、见解独到

23、、画龙点睛、卒章显志、形散神聚、以小见大、发人深省、托物言志、寓言寄意、对比反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欲擒故纵、反弹琵琶、逆向思维等。 从选材组材的构思及其表现看,常用术语有 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正反映衬(对比对照)、摇曳多姿,形散神聚、巧设线索、明暗交织,选材典型、多角度描写、详略得当等。 从结构安排(或者说上下文的关系)的构思看,常用术语有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层层铺垫、巧设伏笔(铺垫)、巧设悬念、巧妙勾连,层层推进(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层层剥笋,对比烘托、摇曳多姿,红线串珠(彩线串珠)、行散神聚、浑然天成,总分总式,并列结构,纵横捭阖、开合自如,情节波澜、张弛有度等。 赏析意境、表现

24、手法等方面的构思技巧,常用术语有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思维严密、构思精巧、不落窠臼、运用蒙太奇手法等 (三)艺术手法: 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2.表现手法:比兴,联想和想象,象征, 烘托,对比,渲染,用典,讽喻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夸张等。 4.写作技巧: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侧面描写;粗笔勾勒;工笔细描;绘形绘声绘苏老师 09 中考考前大阅兵集训系列 有备而战,决胜中考请斗志昂扬,把考试当作展示自己实力的绝好舞台! 苏老师一直相信:你可以走向成功! 6色; 5.描写手法:人物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

25、言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等。 6.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以乐景衬哀情)。 (四)语言特色: 清新明快,简洁洗练,含而不露,简笔勾勒,浓墨重彩,体物入微,穷形尽相,诗情画意,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形神兼备,语言浅近明白如话,言简意丰,行云流水,平实质朴,诙谐幽默,辛辣讽刺,准确精当,形象生动,惟妙惟肖,淋漓尽致,留有空白,情韵悠长,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等。 集结号三 现代文阅读科技作品(说明文) 阅读专题(公式解题法)参考资料中考中的现代文科技作品(说明文)阅读,难度不大,但掌握一定的

26、做题技巧和套路,往往可以提高答题正确率和节省时间。下面我们逐点来复习科技作品的阅读。 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文段的要点类型题。 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文段的要点,首先应会指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根据说明文的分类,说明对象包括事物和事理两类。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事物类说明对象的特征是指事物的外部特点,表现在形状、方位、构造、性质、成因、发展过程、制作方法以及效能功用等方面。事理类说明对象的特征是指事物的本质特点,体现在概念、种类、本质属性、内部规律及科学原理等方面。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的方法:1、看题目,例如活板 , “板” 是要说明的对象, “活” 是“板”的特征;2、

27、看首段,例如动物尾巴的功能 ,文章开头就写道:“动物的尾巴形状万千,妙用无穷”,点明了“动物尾巴” 的特点;3、看关键词句。显示说明对象特征的内容往往包含在说明文的中心句或在说明文结构中起重要作用的句子中,如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等。概括说明中心,第一须通读全文,了解重要信息,第二要掌握一定的概括方法。一般要围绕三个问题来进行:1、全文围绕什么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2、说明了这些事物或事理的什么特征?3、从哪些方面对该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概括方法,可用公式“说明中心=说明对象 +特征”。如文中有“ 说明对象+特征”的中心句可直接用中心句,如向沙漠进军中第 6 自然段的中心句“抵御沙丘进攻的方法是

28、植树种草”。如果一段说明文将说明对象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说明,或列点说明某一对象的特征,概括时不可以偏概全。如向沙漠进军中第5 自然段,说明的中心是“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和培植草皮”是两个方面。对说明中心的概括,语言要简明扼要。 二、理清说明顺序,划分段落层次类型题。常见的说明顺序主要有时间、空间和逻辑三大类。空间顺序主要是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具体次序有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左到右、东西南北中等。标记词是表方位的名词。如核舟记一文在介绍核舟各个部分时,就用了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主要是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具体次序有操作程序、发展变化两类等。标记词是表时间的词语。如朝代及数

29、字时间等。如活板一文就按时间顺序说明。逻辑顺序主要是说明事理。具体次序有先主后次、先总后分、先因后果、从现象到本质、由性能到功用、由一般到特殊等。在理清说明顺序要注意:说明顺序的安排是由对说明对象的认识决定的。同一篇文章整体、部分可有几种说明顺序,应分别指出。 划分段落层次应借助说明顺序和结构及一些语言标志进行。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 、并列式、递进式、承接式等。划分段落层次,要注意通览全文,把握说明的中心和重点。说明事理的,结构类似议论文,应从逻辑关系上考虑。介绍建筑物、场地的,类似记游式记叙文,可按先后顺序划分。介绍生物或器物的,可从特点、用途、功能等方面去划分

30、。说明对象不同,划分段落的方法也不同,不能死套一格种式,要灵活掌握。 三、辨别说明方法,理解其表达作用。 初中阶段所学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以下八种: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引苏老师 09 中考考前大阅兵集训系列 有备而战,决胜中考请斗志昂扬,把考试当作展示自己实力的绝好舞台! 苏老师一直相信:你可以走向成功! 7言论、用图表。一般用三个字表述,不要与修辞方法、论证方法相混淆,表述要规范、一致。为了说明一事物的某特点,文章往往会同时使用几种说明方法,应分别指出。 明确每一种说明方法的特点,才能准确判定说明方法。分类别:按一定的标准,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明,被分的几点、几个方

31、面之间是并列关系,而且要一次分完,不可遗漏。 (有几种:一种是*,另一种是*)下定义:用准确精练的语言科学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 (*是*)如“统筹方法”的定义。 举例子:举一些通俗易懂、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例子说明抽象事理或事物。 (例如、比如、又如等)作比较:用熟悉的事物比较,可比较相同点或不同点,只要比较点相同即可。 (*比*,*和*一样)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的最精确、最有说服力的方法。 (数据) 打比方:用熟悉的具体事物来比喻所说明的复杂抽象的事物。 (比喻词)用图表:用图画或列表的形式说明事物特征,简单形象明了。 (表格、图形)引言论:引用谚语、俗语、古诗文,引证事物特征。 (引号

32、) 使用某种说明方法的作用的分析,先要明白各种说明方法通常的作用,在与说明对象的特征和具体语境结合起来。可用公式“作用=方法本身的作用 +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几种说明方法本身的作用:打比方,生动形象;列数字,准确;用图表,清晰明了;举例子、作比较,通俗易懂;下定义,揭示本质特征;分类别,条理清楚;引言论,引证事物特征。 四、理解分析说明性语言的特点及其作用。 说明性语言的特点:准确、严密、简明。准确是最主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1、修饰、限制性词语的运用。如:可能、大约、几乎、一般、近、之一等词。常见的题型有两种:文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说明文应具有科学性,语言要力求准确、严

33、谨。请从上面短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答题方法常用删除法,即该词放着说明什么,如删去有什么不好。2、同义词的选用:辨别同义词的细微差别。严密主要体现在词句照应、搭配等方面,因而答题时要注意词与短语恰当搭配与排列。如该词照应哪个句子、哪个词,从文中寻找依据等。还要留意词或短语的恰当搭配和合理排列。 简明:注意代词的运用,指代词的意义分析。指代词指代的内容往往在该词的前面,到底指什么内容,应结合语境仔细分析,分析后可用代入法加以检验。 生动形象是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描述等表达方式的运用;2、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运用。 做这类题目时,要以表示时间、数字、范围、程度等限制性词语为抓手,以同义

34、词选择运用以及模糊性语言分析为重点,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仔细揣摩体会,语言表述要简洁、完整、规范。 五、从探究的角度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明文的阅读探究主要有:1、对信息的处理:分析数据、图表阅读、综合资料得出结论。2、针对问题和现象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和策略(献策题) 。3、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综合运用(渗透题)。4、质疑问难或自拟题目并作答。 以上理论可通过近五年中考真题分析。集结号四:现代文阅读简单议论文阅读专题(公式解题法)参考资料议论文的阅读,从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看,所选文章以课外为主;内容侧重于具有人文色彩的文章,比如对学生进行人格、思想、品质、心理等方

35、面的教育。题型由主观题占主导地位,也开始尝试开放性试题,并有扩大的趋势。 阅读议论文,首先要有议论文的概念,即了解议沦文的有关知识,把握其文体特征。假如做议论文的阅读题,答出“举例子 ”“打比方”“列数字 ”一类的说明方法来,就不够规范。那么,有关议论文有哪些知识点呢?一、议论文的概念:又称论说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的文章体裁。苏老师 09 中考考前大阅兵集训系列 有备而战,决胜中考请斗志昂扬,把考试当作展示自己实力的绝好舞台! 苏老师一直相信:你可以走向成功! 8二、议论文的分类:广义的议论文,一般可分为政治论文和学术论文。从论证方式来看,议论文又分为立论和驳论

36、两种。三、议论文的特点: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四、议论文的要素:指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只有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论点,才能了解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区别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不难。分论点是用采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能看出哪是主哪是从,哪是纲哪是目。2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它是被论点统率为论点服务的。常用的论据有两种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道理论据:指经过人们的实践检验

37、的、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也包括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名言、譬句等。 3论证: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的问题,论据解决“ 用什么来证明 ”的问题,论证解决“怎样证明 ”的问题。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四种: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譬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采证明论点。五、议论文的结

38、构:一般来说,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也叫引论)-分析问题( 也叫本论)- 解决问题(也叫结论)。可以分两大类:一是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叫 “纵式”;一是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叫“横式 ”。六、议论文的语言:有如下特点准确性、概括性、生动性。议论文解题思路和技巧 做议论文的阅读题,一、找准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有些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有的文章开头就提出论点,有些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篇末。有些文章则是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也有些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很集中,这就要用明确的语句把它概括出来。除了以上分析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来找外,还可以用

39、以下方法:1分析文章内容,有助于找出论点。2分析论据有助于找到论点。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3。分析题目有助于找到论点。注意区别: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题。是论题,不是论点。但它里边包含着论点,以它为线索去分析,往往就能找到论点。 二、分析论据:1分清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2找出此论据是用来证明什么观点的。三、明确论证方法:辨别文章使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中的哪些方法。其中,举例论证比较好辨别。道理论证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论据的。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对比论证一般须找出正反两方面的论述。 四、分

40、析文章的结构: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即引论- 本沦-结论)。要理清文章的思路:看开头提出了什么问题,是从几个方面分析论证的,其中着重论述的是哪个方面,再进一步研究这么安排的道理。 五、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词语。议论文的语言往往概括性强,利用比较抽象的词语表现丰富的内容。六、阅读议论文,同样涉及到语音、词语、句意的理解等基础知识,这就要在平时做一个有心人,随时积累词语,遇到有意思的句子要揣摩、领悟。考题上出现此类内容,要从文章内容上,尤其是从文章的中心上去理解。 苏老师 09 中考考前大阅兵集训系列 有备而战,决胜中考请斗志昂扬,把考试

41、当作展示自己实力的绝好舞台! 苏老师一直相信:你可以走向成功! 9七、要从整体上把握。答题要在通读了全文之后再动手,有时甚至需要读两遍,才能真正读懂。只有读懂了。答题才会准确。阅读分析议论文,着重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分析理解文章的论点。从开篇看中心论点。议论文一般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的居多。往往是以下几种形式:A、解题型。对文章的题目进行解释;B、设问型。文章以设问句开头,紧接着来回答这个问题,提出中心论点;C 、引言型。用引言作为开头,导出中心论点;D、叙述型。在开头简要叙述或复述一件事,然后引出中心论点。从文章的标题看,有的文章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从议论的过程看。从文章的收篇看。此外,对

42、于包孕性论点,即在文章找不到作为中心论点的现成句子,只能通过阅读,领悟其中的内容,自己归纳出来。2、分析论证方式和论证方法。论证方式和论证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论证方式分为立论和驳论。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是反动的见解和主张。驳论有三种方式: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宗旨是批驳对方的观点。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观点的方法。中学一般要求学生掌握三种方法:例证法、引证法、正反对比法。例证法,就是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观点正确性的论证方法,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摆事实 ”,引证法,就是以引经据典的方法来证明

43、论点的方法,也可以划到人们常说的“讲道理” 之中去;正反对比法,是指通过将两种完全对立的事物或截然相反的观点进行对此来论证中心,表明作者的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它既可以是“讲道理” ,又可以是“摆事实”。4、分析议论文的结构。中学课文中涉及到的议论文的结构形式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层递式,常用“是什么”“为什么 ”“怎么样”三个层次,逐层递进结构。第二种结构形式是并列的,其特点是在论证中,文章的几个层次和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并重的。5、概括段意层意。文章是由段组成的,段与文章的关系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因此要理解段落意不能离开文章整体。同时,对于具体的段落还得具体分析。在中考和平时的阅读过程中,所

44、取的段落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简单段落,即只有一个自然段;另一种是复杂段落,往往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段落。分析段落层次的意思,必须注意找准中心句。对段落而言,中心句就是居中心位置,起决定作用的句子。中心句的出现常有以下几中方式:提示性的,居于段首;总结性的,居于段尾;过渡性的,居于中间;含蓄性的,即段意隐含在字里行间或含于言辞之外。中心句找到了,整个段的意思,或几个段的意思也就清楚了。6、体会议论文的语言。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表现为准确、鲜明、概括、简洁。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的色彩。

45、语言准确表现为:概念使用准确。状语、定语等修饰成分恰当。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叙述事实不细致,较笼统,因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细致地述说细节,否则喧宾夺主。语言简练扼要。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为使论点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议论文有时采用修辞方法或运用口语和一些文言词语,有时还变换句式,这就使议论文的语言多了一个生动的特点。7、关于论证过程的公式:可结合近年北京市中考试题总结,如善于舍弃 、 创新不言败 、 人的三项资本等。论证过程公式:首先指出(提出、举出)+概括文意或组装焊接文章语句;接着用+ 概括文意或

46、组装焊接文意+进行论证;然后+概括文意或组装焊接文章语句;最后得出+概括文意或组装焊接文章语句。附录:近年中考阅读考点聚焦:中考记叙文考点聚集1、抓住情节,复述故事:2、人物分析: 3、细节描写: 4、景物描写: 5、写法探究: 6、文意理解: 7、拓展训练,读出自己: 8、研究标题:中考说明文考点聚焦1、说明的内容:2、说明对象的特征: 3、说明方法: 4、说明顺序: 5、段落结构: 6、标题: 7、说苏老师 09 中考考前大阅兵集训系列 有备而战,决胜中考请斗志昂扬,把考试当作展示自己实力的绝好舞台! 苏老师一直相信:你可以走向成功! 10明语言:。中考议论文考点聚焦1、中心论点: 2、论

47、据: 3、论证:论证方法:论证层次: 4、语言分析: 5、句意理解: 6、拟标题:(未完待续)(说明:本资料为内部调研学习资料,希望阅读者不要复制并广泛传播。另本资料的整理者还有基础教研中心的王会宁、李辉、洪波、潘杰等,各区教研室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苏玉杰简介:北京市基础教育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员。)后记 对教育的投资不仅仅是金钱,更多的是时间和精力。在中考、高考临近的一段日子里,主动或被动地被卷入“硝烟弥漫”着的备考战场中的家庭都会有着深刻的体会。令家长和考生头痛的自然有那“炮火纷飞”般铺天盖地眼花缭乱的辅导书。当然,课外辅导市场也会使家长和考生心动、心酸或是心痛。作为以青少年基础

48、教育研究和科技创新教育及其成果转化研究为职业的社会教育学工作者,我们没有理由表现出无奈。我们都曾经历过中考、高考;我们同为家长,有的也正有今年参加中考、高考的子女;我们也是老师,而且是研究基础教育和创新能力培训的老师;我们应该也必须做一些事情。希望我们精心编撰的资料能给家长、考生和老师带去安慰、鼓励、进步和最真诚的关切和祝福。也诚愿课内外辅导的老师们通过她来认真地思考并自觉正确履行教育的职责。心中常有忧虑,胸内充满激情,但有着急躁另类的情绪,使我们的资料自然会有种种不足之处,好在善良的“上帝”总会以包容之心原谅我们,指正我们。 几个建议第一个建议写给家长 尊敬的家长,您是否能回忆起来我们参加中考高考的情景?哪怕是回忆一下看见或听到过的那个年代关于中考,高考的故事。那时我们最起码没有那么多的辅导书,也没有这么多的辅导班,但中考,高考升学的压力要比现在大得多。而我们的父母是怎么做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