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中国银行业市场周报(2010.12.18-2010.12.24)目录第一篇章:焦点 .32010 年新增信贷规模拟定为 7.5 万亿元 .3中国银行业利润总额及资本回报率名列全球第一 .3第二篇章:行业 .6工行 450 亿元 A+H 配股收官 三大行配股全部结束 .6央行拟建立新信贷管理体制 尚无明确时间 .6巨额坏账包袱被甩掉 银行业走进“黄金时代” .7从 50%到 200% 外资行存贷比出现分化格局 .8银联牵手东方传媒试点“电视银行” .10第三篇章:公司 .11中国平安和深发展均否认平深恋遭银监局停批 .11中国银行首推“中关村模式”金融服务 .12光大银行 2010 年汽车经
2、销商融资突破千亿 .13浦发银行摘得人民银行多项科技发展大奖 .13城商行第一例:富滇银行出海 .14冠名艺术品份额交易大赛 招行称首家“吃螃蟹”的银行 .1630第四篇章:产品与服务 .17预期收益与实际相差 55% 民生银行“非凡理财”水分大 .17ST 钒钛连续 5 日涨停 光大理财产品抛空获利超 10%.18银行超短理财迎来发行高峰 预期收益率水涨船高 .19工行推出“积存金” 投资新品 .1930第一篇章:焦点 2010 年新增信贷规模拟定为 7.5 万亿元据悉,国家发改委向国务院上报的 2011 年新增贷款规模为 7.5 万亿。据了解,对 2011 年新增贷款规模, 发改委和央行最
3、初分歧明 显,央行最初提出的 规模是 6.5 万亿,M2 增速控制在 13-14%;而发改委第一轮报上去是 M2 增长 18%,对应信贷是 8 万亿。但最终发改委上报国务院的信贷规模是 7.5 万亿。有关人士称,合理控制信贷规模是共识,因 为经济 增长不能下降得太快,政策不能控制得太狠。但同时也要防止金融的系统性风险,重点防范热钱。根据央行数据,2009 年全年新增贷款共计 9.59 万亿元,几乎是 2008 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的两倍。2010 年确定的新增贷款规模为 7.5 万亿,至今年 11 月末,全国新增贷款规模已达 7.45 万亿。此前,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一份报告称, 预计 2
4、010 年全年新增贷款将明显超过 7.5 万亿的目标值,甚至达到 8 万亿的贷款规模。中国银行业利润总额及资本回报率名列全球第一自 2008 年 9 月雷曼兄弟公司倒下后,全球银行业一蹶不振的状况迄今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然而中国银行业创造的增长速度,却在最 为暗淡的过去两年里点亮了世界,受到国际社会瞩目。30银行净利润增长势头好继 2008 年大幅增长 30.6%达到 5834 亿元后,中国银行业的净利润在 2009 年进一步增至 6684 亿元;尽管 2010 年数据尚未出炉,但今年前三季度,“工、农、中、建、交”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再增 29.11%,中小股份制银行增速则大多在 3
5、0%以上。令这个数据更具说服力的是,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逐年稳步下降,已由 2008年底的 2.4%降至 2009 年底的 1.58%;截至 2010 年第三季度末,除刚刚改制上市的农行(不良贷 款率为 2.08%)外,各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低于 1.3%。与此同时,充足的拨备为中国银行体系增添了保险系数。中国银行业的拨备覆盖率由 2008 年的 116.4%提高至 2009 年底的 155%,而截至 2010 年第三季度末,16 家上市银行的平均拨备覆盖率已高达 232%至 2010 年,世界银行 500 强中,中国已有 18 家 跻身其中。 5 家国有大型控股银行中,3 家位居全球市值
6、最大银行之列;全球最赚钱的前 5 家银行中,有 3 家来自中国; 中国银行业的利润总额、利润增长率、 资本回报率在全球银行业中名列第一。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体制的变革及其水平的突飞猛进,为银行业的快速稳健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关注点转向系统性风险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银行体系积累的风险在 2004 年前后的商业银行改制过程中集中体现出来,国家为此动用了相当于国民收入 20%的资金来处理银行系统的坏账风险。30正因为如此,在通过数万亿元信贷防止经济下滑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中国银行业也开始更加关注宏观系统性风险。其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 产市场的风险集中度为首要关注点。伴随着国
7、家和监管层密集出台的各项防控措施,商业银行建立了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预警机制。特别是进入今年以来,对于银行业面临的房地产调控风险以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风险,无论监管层还是商业银行管理层都进行了相当细致的准备和测算,包括多次压力测试。尽管结果显示风险可控,但各家商 业银行仍然保持高度警觉,一方面加 强资金流动监管,及时调整授信策略;另一方面加强贷 款集中度风险管理,建立科学的限额管理方法,防止贷款风险在某些地区、 项目、客户过 度集中。种种迹象表明,由关注微观层面的风险转向关注系统性风险转移,正在加速推动我国银行业建立起防范和处理风险的体系制度。重塑风险管理架构2009 年底,标志着建行信
8、用风险管理水平升级的新一代非零售内部评级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作为这一系统的核心,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类贷款、信用卡的申请评分卡的推广使用,不仅实现了一定比例的自动审批,大大提升了审批效率,更重要的是 统一了风险标准,推进了客户信用调整流程的优化。目前,建行客 户信用调整所需的时间从原来的 2 至 3 个工作日缩短到几分钟。类似的变革也同样在其他大型银行中积极推进。以前,分支机构 总是喜欢以各种理由给客户争取下浮的贷款利率,而总行除了强制控制下浮比例之外,并没有更好的办法给予科学指导。自 2009 年交行开发了公司客户贷款定价系统后,这种状况得到了明30显改观。现在,交行可以按照内部评级结果精确
9、测算每笔贷款的风险成本,从而确定 贷款的最低定价。这不仅解决了上述问题, 还使该行信贷收益与股东回报要求以及信用风险成本得以更好地匹配我们从 5 大国有银行了解到,目前各行均成立了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构建了完整的市场风险管理制度框架,制定了风险价值计量方案、市场风险压力测试方案、新 产品审批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开发了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系 统,从而切实提高了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和前瞻性,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效率大大提升。30第二篇章:行业工行 450 亿元 A+H 配股收官 三大行配股全部结束日前工商银行(601398)约 450 亿元的 A+H 配股融资正式结束。据测算,配股后工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
10、资本充足率将分别上升至 12%以上和 10%以上。截至今年 9 月底,工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为 9.33%,资本充足率为 11.57%。前三季度,工行实现税后利润 1278 亿元,同比增 27.1%。工行相关人士介绍,该行 H 股配股缴款昨天已全部 结束,至此,此次配股融 资也正式结束,其中 A 股配股认 配率达到 99.72%,为 A 股配股采用代销方式以来的最高认配率;H 股配股超额认购倍数为 6.7 倍。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工行的配股融资主要是为了适应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监管机构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水平的要求,下一步,工行将本着为投资者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资本管理,用好配股资金。30另据了解
11、,截至昨天,中、建、工三大行 A+H 两地配股均已结束,融资规模分别为600 亿元、617 亿元和 450 亿元,合 计 1667 亿元,财 政部和汇金公司均参与了大行配股计划。此外,宁波银行(002142) 、浦 发银行(600000)、深 发展的定向增发以及南京银行(601009)、交通银行(601328)、兴业银行(601166)、招商银行(600036)的配股计划也已完成。目前,国内已上市银行中,除了华夏银行(600015)的定向增发以及中信银行(601998)的配股预案以外,其余已宣布过再融资计划的银行此轮再融资已全部落实。央行拟建立新信贷管理体制 尚无明确时间据媒体报道,央行拟建立
12、新的信贷管理体制,将根据经济增长速度确定信贷投放速度,资本充足率等指标将纳入考量范围。分析人士 预计,明后年 银行或会有资本充足率压力,而若真的与这些指标挂钩,新的信 贷管理体制将更加精细化、更有 针对性,也会更有效地从宏观上控制信贷投放。近日,有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称,央行近期召集几家大型商业银行开会, 讨论信贷管理体制改革事宜。但新信贷管理体制方面还在讨论阶段,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信贷管理体制改革方向是将信贷管理方式从行政管制向综合运用市场化调控手段转变。央行可能不再设定信贷目标,而是根据各家 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流 动性比率、动态拨备率、存贷比指标来指导信贷投放。30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
13、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较单一的总量控制,新的信贷管理体制表明央行在控制宏观信贷上将更加贴近实际、更有针对性,是一种更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连平指出,银行指标有日均数和时点数两类, 诸 如贷存比之类的指标属于时点数。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存贷比底线为 75%,有些不那么规矩的银行临近月末,冲一冲,就能达标,也就是说除月末外的很长时间这些银行根本不能达标。如果信贷管理与存贷比指标之类的指标挂钩,那么存贷比可能不再是时点数,而成为日常指标,使得 银行放贷更为谨慎。央行在 2009 年度与 2010 年三季度报告中曾明确提出实行宏观审慎管理、建立逆风向的货币信贷动态调控机制。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
14、认为,央行此前就有这方面的意向,建立新的信贷管理体制,以 经济增长状况来确定信贷投放也在意料之中。此外,有专家认为,明后年银行资本充足率可能面 临压力。鲁政委认为,明年信贷总量或仍旧处于高位, 这 将给银行资本充足率带来一定压力。而连平则认为,由于当前银行已经基本完成了一轮融资,2011 年资本充足率压力还不重,但 2012 年银行会有这方面压力。而他更 对 2011 年银行盈利能力有所担忧, “媒体报道银监会近日对融资平台贷款的管理提出新要求,可以预计 2011 年银行肯定要提高拨备率,计提之后,盈利状况会受到影响。 ”连平指出,总体来看,讨论中的新信贷管理体制将更有效地控制信贷。30巨额坏
15、账包袱被甩掉 银行业走进“黄金时代”巨额坏账曾让中国银行业的财务报表极其难看,然而,伴随着本世 纪以来主要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陆续上市,同时受益于国内经济强劲增长,中国银行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坏账降至历史低点,工商银行更是坐上全球银行业市值第一的交椅。沉重的坏账包袱曾让中国银行业喘不过气来。银监会数据显示,2002 年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 22793 亿元,不良贷款率接近 25%。通过财务重组、不良 资产处置、设立股份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等步 骤,国有银行从“问题”银行向现代金融企业转变,逐渐甩掉坏账包袱。截至 2009 年末,商 业银 行不良贷款余额只有 4973 亿元,整体
16、不良贷款率仅 1.58%。不仅如此,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也已不可同日而语。以国有银行为例,启 动股改的 2003 年,4 家国有银行仅实现利润 306.20 亿元;而股改完成之后,去年 4 家国有银行实现净利润 3865.37 亿元,为 2003 年利润额的 12 倍。在此期间,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从 2000 年的 14 万亿元增至 2009 年底的 78.8 万亿元,增长了 4.63 倍;加快了国 际化的步伐,截至去年底,5 家大型商业银行在亚、欧、美、非和大洋洲共设有 86 家一级境外营业性机构;收购 参股 5 家境外机构。从 50%到 200% 外资行存贷比出现分化格局新年将至,商业银行又在加紧为明年存贷计划做准备,明年年底存贷比须达到监管标准更为多数外资银行加了一道“紧箍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