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预防中暑要注意.doc

上传人:wspkg9802 文档编号:7479436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中暑要注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预防中暑要注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最好不要在 10 点至 16 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 10 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龙虎人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2、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

2、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 1.5 至 2 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3、饮食夏天的食的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 80至 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其次,不能避免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应适当补充含有钾、镁等元素的饮料。4、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

3、。最佳就寝时间是 22 时至 23 时,最佳起床时间是 5 时 30 分至 6 时 30 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对轻、中度中暑的一般救治原则:(1) 先令患者脱离高温作业环境,到荫凉、安静处休息,给病人喝些饮料,如冷盐糖水、菊花或茶水、果汁饮料等,可能时给予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2) 症状较重但尚无严重危险、神志清醒者,可在其头、颈、腋下和腹沟处放置冰袋降温;有条件者可开电扇、于室内放冰或将患者置于空调室内降温(使室温保持在 2225之间);或者将病人放置于冷水内浸泡(水温在 1516左右),使病人采取坐卧位,头露出水面,扶持病人

4、者(使)其体位固定,一面予以胸、腹、肢体按摩,以利皮肤散热。待病人体温达 37、5时可停止冷水浸浴。(3) 症状不能缓解时,可辅以针刺人中、合谷、曲池、内关等穴位。(4)采用以下偏方解暑:中暑的预防方法(1)加强隔热、通风、遮阴等降温措施。(2)加强个人防护。尽量中午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应穿浅色衣服,宜宽松镜和遮阳帽。(3)合理安排劳动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4)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应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B、维生素 C 的摄入。(5)备用人丹、十滴水、清凉油等防暑药品。(6)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如出现过量出汗、口渴、头晕、眼花、耳呜、四肢无力、

5、胸闷、心悸、恶心等不适时应及时脱离高温环境,并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中暑发展到严重程度。如果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我们应该如何紧急处理?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对于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若远离医院,应将病人脱离高温环境,用湿床单或湿衣服包裹病人并给强力风扇,以增加蒸发散热.在等待转运期间

6、,可将病人浸泡于湖泊或河流,或甚至用雪或冰冷却,也是一种好办法。若病人出现发抖,应减缓冷却过程,因为发抖可增加核心体温(警告:应每 10 分钟测 1 次体温,不允许体温降至 38.3,以免继续降温而导致低体温)。对重度中暑的救治措施 除采用以上救治原则外,应采用以下紧急救治措施:(1) 凡面部发红的病人可将其头部垫高,对面部苍白的病人则要使其头部放低,以保证脑部供血、同时解开病人腰带,头部用冷敷或身上用 50%的酒精、冰水、冷水进行反复擦浴,以促其尽快散热。(2) 病人已失去知觉、昏迷不醒时,可用氨水或香烟末刺激其鼻孔,促其苏醒,同时用针刺或手掐其人中、十宣、百会穴、使其恢复知觉。 (3) 有条件时,可用冰镇液体静脉滴注 5%葡萄糖生理盐水 1000 毫升,1 小时内注完;对抽风、烦燥不安的病人,可用冬眠灵 25 毫克加 5%葡萄糖盐水 250 毫升,静滴 1 小时注完。(4) 偏方救治,除参照先兆和中度中暑用方外,对昏迷病人,可用鲜姜、大蒜、韭菜各适量,洗净,去皮,捣碎取汁后灌服,有解表、温中、兴奋作用,可治中暑人事不省(昏迷)。以上救治方法,如不见效,应速送医院抢救,不可延误时间。在护送途中,应始终注意降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