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装载机营运管理规定(试行)1、 目的为了确保公司装载机安全高效运行,规范操作与保养,发挥装载机最佳效益,提高装载机的调度管理力度,杜绝因装载机调度配合不力而发生误工、拖工现象,特制定本规定。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装载机的管理。3、装载机的管理机构3.1、公司装载机由安全生产部管理。生产部负责机装车队人员考勤、考核工作及装载机和吊车的分工、轮班等具体调度和日常安排工作,力争做到人均工资收入相对平衡。3.2、机装车队队长负责费用和账务核算工作;综合业务员负责车辆的维护、保养、维修工作以及配件、柴油等进购计划上报工作。3.3、财务费用核算及工资核算由公司财务部专人负责建账,并独立核算;3.4
2、、装载机司机人员编制进入安全生产部机装车队,发放福利等由安全生产部负责统计;4、装载机操作规程4.1、基本规定4.1.1、操作人员必须是体检合格,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掌握装载机机械性能、构造和保养规程,熟悉操作方法,并持有操作证,方可单独操作。4.1.2、学习人员只有在师傅的指导下,才许可操作。学习期满必须参加公司的专业考试,考试合格者给予转正,不合格者继续学2习 3 个月,然后再进行考试。4.1.3、严禁酒后操作,严禁精神失常的人操作。4.1.4、轮胎式装载机必须遵守交通部门的有关规定以及汽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有关条文。4.1.5、操作人员工作时,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4.1.6、每天出车前
3、必须按照装载机使用管理规定进行检查和润滑,检查和润滑不到位严禁出车。4.1.7、每天出车前必须按照使用规定对仪表、发动机声音、转向系统、制动、液压、水油管道、油面等 8 个方面进行检查,检查不到位严禁出车。4.1.8、装载机装有报警蜂鸣装置。在行驶或作业中蜂鸣器“鸣叫” 时 ,必 须立即停 车检查,排除故障( 发动机刚起动时的“ 鸣叫”为正常情况)。4.1.9、装载机不能在坡度较大的场地上作业;作业区内不准有障碍物及其他工作人员;挖掘时掌子面不得留伞檐,不得强挖顽石,不得利用铲斗吊重物或举人;推料时不得转向。4.1.10、发动机未停止运转前,操作人员不得离开驾驶室。4.1.11 夜间或在洞内工
4、作时,车上灯光应齐全完好;作业区域必须有足够的照明。4.1.12、检查燃油时,不准吸烟。冬季对燃料升温时,应提前打开油箱盖子。4.1.13、检查保养,应把车辆停放在平坦地面上。检修人员进入车底前,必须用保险装置预先将操纵杆锁住。4.1.14、机车整体吊运时,要用车体绞接制动器把前后机体锁紧,以防车体转动时发生危险。4.1.15、必须强制执行各级保养制度,认真进行润滑作用,及3时检查机械运转情况。4.2、装载作业4.2.1、转载作业时应低速进行,不得采用加大油门,将铲斗高速猛冲插入料堆得方式进行装料。4.2.2、在松散不平的场地,可把举升杆放在“F”浮动位置,使铲斗做平面作业。4.2.3、应根据
5、不同的物料,采取不同的铲挖方式,防止铲斗载荷不均或单边受力。铲挖时铲斗切入不宜过深,一般在 150200毫米为好。4.2.4、往运输车辆上装料时,应使用踏板制动,使铲斗微动对准车厢装载中心,防止偏装;卸料高度以铲斗前翻不碰车厢为宜。卸料应缓慢,以减轻对车厢的冲击。4.2.5、正常作业时,经常注意各仪表和指示信号的工作情况,注意监听发动机及其它各部的工作声音,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车检查,待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工作。4.2.6、作业前对作业场所进行现场检查,是否有障碍物,场地是否夯实,能否承受装载机自重,场地边缘是否有垮落危险,判定无危险源后进行作业。4.2.7、用装载机吊装重物时,不能超负荷起
6、吊,铲斗下部严禁站人。4.3、交接班规定4.3.1、交接班必须在机器上或工作地点进行,4.3.2、交班人员要切实做好机器的例保工作,认真填写机器运行记录。未经交班,不得离开工作岗位。4.3.3、接班人员应提前 15 分钟到达工作地点,做好接班的准备。44.3.4、交接双方要认真做到“五交”“ 三查” 。 “五交”及交生产任务,施工条件及质量要求;交机器运行及保养情况;交随车工具及油料、配件消耗情况;交事故隐患及故障处理情况;交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三查”及查运行及保养情况; 查机器运行记录是否准确完整;查随车工具是否齐全。接班时发现问题,要查明原因,协商处理,重大问题应向机装车队负责人报告。
7、4.3.5、交班人员不得隐瞒事故;由于交代不清楚而发生问题应由交班人负责。4.3.6、接班后发生问题应由接班人负责。4.3.7、机器发生故障,应由当班人员处理完毕。若处理时间过长,应取得有管领导同意,并向接班人员交代清楚,开始接替以后,方可下班。4.3.8、交班双方要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并共同签字。4.3.9、装载机必须保持完好性,不得带病作业,特殊情况必须征得车队管理人员同意方可作业,4.3.10、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不得私自换班、脱岗,一经发现按旷工对待,不计工作量。5、装载机日常保养规定5.1、定期更换燃油软管和燃油管帽,燃油滤清器;更换周期 2年。5.2、定期更换液压系统转向泵输出软管、单
8、稳阀(或优先阀)至转向器油管,转向器转向油缸油管,更换周期 2 年。5.3、定期更换制动系统储气管至制动阀气管,制动阀至制动加力器气管,加力器至制动器油管,更换周期 2 年。5.4、定期对装载机机油更换,更换周期 1 月,并做好记录。5.5、定期对空气滤芯进行灰尘清理,清理周期 3 天(第三天白5班清理),并做好记录。5.6、每班对润滑油部位进行润滑到位,加油不少于一次,并做好记录。5.7、定期对加油盖子等螺栓拧紧部位进行检查,保持坚固。5.8、冬季对油箱加温时严禁靠近发动机升明火,同时油箱盖子需拧开,便于卸压。5.9、每班清洁车辆一次,清洁车辆时严禁水进入电气系统,泄漏燃油及机油及时清除干净
9、。6、装载机核算体系6.1、装载机核算由机装车队队长负责。6.2、装载机司机工资按公司规定比例提成经营额。6.3、装载机工作计量6.3.1、干法线破石计量:a、每月生料磨石灰石消耗量减去进购石灰石直接喂入破石机吨位,即装载机喂入吨位,按 1.20 元/吨单价核算装载机喂入费用。b、司机提成暂按每个人工作时间累计比例提成,时间确认必须有破石岗位人员,烧成车间主任在装载机工作完成后现场签名有效,否则不计入核算。6.3.2、粘土、铁粉计量:a、每月生料磨粘土、铁粉消耗量即是装载同喂入工作量。b、司机工作量核算:每日个人工作量累计比例提成;c、每日工作量核定:喂料过程中物料消耗加圆库内喂入存量(喂料前
10、测量库深,喂料后库深测量核算出圆库内喂入存量),每日工作量核定由烧成车间喂土班长负责计量,并在装载机运行记录上现场签名确认。66.3.3、均化有烟煤计量:a、每月按烧成车间 有烟煤消耗核算喂入煤量;b、司机提成按每日工作量累计比例提成;c、司机每日工作量核定:均化有烟煤量按当日进购有烟煤为准进行计量,喂烟计量按个人每日喂煤次进行计量,最终形成比例提成,并在装载机运行记录中记录,烧成车间喂煤岗位人员现场确认签名。6.3.4、混合材、石膏、熟料计量:a、每月水泥磨混合材、石膏、掺加熟料消耗量;b、司机工作量核定:每月个人累计比例提成;c、每日个人工作量核定:喂料过程中物料消耗加圆库内喂入存量(喂料
11、前测量库深,喂料后测量库深核算出圆库内喂入存量),每日工作量核定由制成车间班长负责计算,关在装载机运行记录上现场签名确认。6.3.5、其他:a、转库 物料装 车,按装 车数量计量,每车按 10 元核算,双桥按 15 元核算;b、零星作业按工作时间为准核定,并由使用部门负责人现场签名确认;c、特殊情况下义务 作业,司机工资按标准工资发放,机装车队队长负责申报,主管领导审核。6.3.6、翻斗车直接喂入破碎机口的物料,不予计算工作量。6.4、装载机消耗控制6.4.1、为降低装载机运行成本,控制油耗,减少事故的了生,消耗水平采取奖优罚劣制度。6.4.2、全月无人员安全设备事故发生,全月装载机油耗最低7
12、(同台装载机司机两人比较),设备维护保养到位,经核算后优胜者每人每月奖励现金 100 元。6.4.3、全月装载机油耗高(同台装载机司机两人比较),经核算后每人每月罚现金 50 元。6.4.4、装载机易损件由机装车队综合业务员每月定期上报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采购备用,严禁发生因装载机易损件无备件而影响正常生产。6.4.5、装载机易损件按生产易损件对待,由公司材料库进行统一管理,采购经办人必须办理入库手续,然后由装载机司机凭领料单出库。6.4.6、奖罚资金从机装车队费用中收支。7、处罚细则7.1、装载机司机酒后上岗者,立即给予停班处理。7.2、装载机司机私自公休或公休超期,每天给予经济处罚 50
13、元。7.3、装载机司机交接班时迟到、早退、交接班不清,每次罚款50 元。7.4、装载机工作量记录弄虚作假,每次罚款 100 元,7.5、装载机司机擅自脱离岗位,每次经济罚款 50 元。7.6、装载机司机因迟到、早退、脱岗私自公休等原因造成物料断档者,立即停班处理。7.7、装载机司机必须按照岗位人员或车间主任的要求进行装载作业,不服从指挥,经调查属实,每次经济罚款 200 元。7.8、装载机司机由于违章操作,造成设备或其他建筑物损坏,承担相应经济赔偿责任,由会议确定。发生安全事故,按公司相关规定处理。87.9、装载机司机私自或与相关单位和个人勾结谋取不正当利益者(包括油料弄虚作假),一经查处给予行为人不少于谋取私利10 倍的处罚,情节严重的予以除名,并追究法律责任。7.10、装载机在公路上行驶违反交通法规面发生的罚款,由违章人员自行承担。7.11、装载机司机及机装车队负责人服从主管部门的领导,积极开展公司及生产各项工作,不服从调度的每次经济罚款 100 元。7.12、作业及行驶过程中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根据情节承担相应责任。附加说明:本制度由部经理提出;本制度由安全生产部负责起草并解释;本制度自 2010 年 6 月 20 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