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联想应用用户手册(QT)V3.0-网络同传.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7474981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2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想应用用户手册(QT)V3.0-网络同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联想应用用户手册(QT)V3.0-网络同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联想应用用户手册(QT)V3.0-网络同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联想应用用户手册(QT)V3.0-网络同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联想应用用户手册(QT)V3.0-网络同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联想应用用户手册(QT)V3.0目录服务分区特殊说明联想教育应用方案注意事项第 1 章 联想教育应用方案功能简介总体安装说明第 2 章 联想教育应用的首次部署安装前的准备第一次布署的简要步骤硬盘保护系统的安装与部署网络同传的使用第 3 章 联想教育应用的日常维护与使用硬盘保护的管理员菜单网络同传的使用第 4 章 网络控制工具的使用概述功能特性安装与使用保护与同传图标显示列表资产管理网络管理应用设置本机操作常用操作卸载第 5 章 常见的问题与解答服务分区特殊说明硬盘保护,网络同传等教育应用所需的文件和相关数据保存在服务分区中,请不要删除此分区,否则将造成硬盘保护系统无法正常使用。注意1. 您在安

2、装 Windows 操作系统过程中,如果看到有已经存在的分区(即服务分区),请不要删除此分区。2. 硬盘保护,网络同传等教育应用所需的文件和相关数据保存在服务分区中,如果服务分区被非联想维修人员所进行的操作删除或损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将不对由此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联想的服务及责任以联想产品随机文件所做出的服务承诺为准。联想教育应用方案注意事项注部分机型具有联想教育应用,请以实际机型为准。1. 每个系统不能超过 8 个分区:在硬盘保护分区设置过程中,每个系统包含的分区数不能超过 8 个(包括系统分区,共享数据区和专属数据区),否则可能影响网络同传的使用。 2. 硬盘每个分区的划分,请将

3、容量控制在 500MB 到 200GB 之间。3. 请您安装完操作系统、硬件驱动程序后立即安装“EDU 驱动安装包”并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再进行软件的安装,所有安装请在开放模式下进行。第 1 章 联想教育应用方案功能简介联想教育应用方案是专门为电子教室、网吧等公共机房环境设计开发的,包括硬盘分区管理、硬盘数据保护、CMOS 参数保护、网络唤醒、IP 分配、网络分组同传、智能同传、智能排程、断电同传以及机房网络管理控制等一系列重要功能,重点解决机房管理员如何快速方便地给机房中的所有计算机安装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应用软件的问题,以及解决如何快速清除计算机的前一个用户的操作,实现下一个用户使用同一台

4、计算机初始用户环境的问题。该应用方案具有以下功能特色: 1. 能够同时给机房中的多台计算机(最多可达二百台)进行系统、软件的快速部署,整个复制所花的时间比手工安装好一台计算机系统的时间还要短。 2. 允许管理员一次性给机房中所有计算机分配好 IP 地址和计算机名。 3. 保护系统远离病毒和恶意破坏的困扰,极大地降低管理员维护机房计算机的难度。 4. 能够保护机房用户常用的多种操作系统(其中包括 Windows XP,Windows Vista,Windows 7,Windows Server 2003 及 Windows Server 2008 操作系统)。 5. 能够保护每台计算机上的 CM

5、OS 参数不被恶意破坏。 6. 允许管理员在每台计算机上安装多个完全隔离的系统,相当于把这些不同的系统安装在完全不同的计算机上一样,从而实现一台计算机当多台计算机使用。7. 可以使计算机能够快速还原至先前受保护状态,大大减少管理员对机房众多计算机的使用维护工作量。 8. 允许管理员使用智能同传的方式为机房内的所有计算机部署增量数据,如安全补丁、新增的软件或数据文件等。 9. 允许管理员远程监控和管理所有计算机的软硬件资产。总体安装说明联想教育应用方案只在联想的一些特定机型上随机提供,具体机型搭配情况以最新的产品配置说明为准,如果您在这方面有疑问,那么请您咨询实际的销售人员,或者访问联想网站 h

6、ttp:/。对于机房管理员来说,下面这种安装次序是最有代表性的:图 1-1 安装次序示意 在发送端上安装好硬盘保护系统,同时对硬盘进行分区,在系统分区上安装对应的操作系统、硬件驱动程序、硬盘保护驱动程序和所有需要的软件。 将每台接收端登录到发送端上。 从发送端上把硬盘保护参数和硬盘数据一次性复制到所有的接收端。注意1. 联想教育应用方案不支持双网卡,如果您使用了双网卡,那么请在 BIOS 设置中将板载网卡屏蔽。2. 联想教育应用方案不支持无线网卡。3. 联想教育应用方案不支持双硬盘。第 2 章 联想教育应用的首次部署注本说明书中的所有图形界面仅供参考,可能与实际界面有细微差别,请您以实际界面为

7、准。安装前的准备在正式使用联想教育应用方案前,需要完成以下三步工作:第一步:首先完成本机房中所有计算机的物理连线、电源接通、网络连通等工作。第二步:要准备好操作系统安装光盘、驱动程序光盘、需要安装的应用软件光盘,如果您所购买的机型未包含操作系统光盘,请您单独准备。第三步: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内容,从而理解本方案的功能和使用注意事项。第一次布署的简要步骤购买新的计算机进行第一次布署的简要步骤如下:1. 选择一台计算机作为发送端,需在 BIOS 中将 PXE 启用,并规划好要安装的系统和分区。启用 PXE 的方法:开机后按 F1 键,进入 BIOS Setup Utility 界面通过选择Device

8、s-Network Setup-Onboard Ethernet Controller,将其设置为“Enabled”。同时 ,将 Boot Agent 项设置为 PXE,此时 PXE 就处于启用的状态了。2. 选择安装硬盘保护,按照规划分区。3. 为每个系统分区安装系统,并且在系统中安装硬件驱动和“EDU 驱动安装包”。4. 安装网络控制工具被控端。5. 在系统中安装需要的应用软件。6. 根据需要设置好硬盘保护参数,包括是否显示系统菜单、自动启动的系统、每个系统和分区的还原方式,是否保护 CMOS(如果设置了保护 CMOS,要把CMOS 参数设置好)。7. 检查一下保护功能和各个应用软件是否可

9、以正常使用。8. 发送端重启后按 F4 进入网络同传界面,选择作为“发送端”。9. 接收端计算机开机后按 F4,选择“网络同传”自动作为接收端登录。如果您需要按照顺序分配 IP 地址和计算机名,请按照顺序登录。10. 通过网络同传,将发送端的“ 硬盘数据”、“CMOS 参数”同步到接收端,并可以对接收端进行 IP 地址、计算机名分配以及按机房使用方案对网段内的所有接收端进行分组设置。硬盘保护系统的安装与部署硬盘保护系统包括【硬盘保护】和【CMOS 参数保护】两大功能,其中硬盘保护功能能防止对硬盘数据的恶意破坏。硬盘保护的安装注意硬盘保护有两种安装方式:选择安装和快速安装。如果您第一次安装硬盘保

10、护,推荐您使用选择安装。选择安装“选择安装”是自定义设置的安装方式,可针对硬盘的各个分区选择性的设置相关保护选项以及所需要的保护模式。此安装方式具备划分硬盘分区以及进行多重系统引导设置的功能,划分硬盘分区的同时可进行硬盘保护系统的设置与安装。如果采用重新划分硬盘分区的安装方式,将删除硬盘原有分区信息与相关数据,建议划分硬盘前对原有的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划分硬盘的目的是将硬盘分成几个互相隔离的区域,使每个操作系统互不干扰,而当需要共享数据时,又可设置共享数据盘,使每个操作系统能够进行访问及读写。分区的类型有:系统分区(启动盘),数据分区(数据分区又分为共享数据盘和专属数据盘)。您需要在系统分区中安

11、装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均可访问共享数据盘;专用数据盘只能在所属的系统内访问。安装保护模块后,不可任意修改分区的类型、恢复方式,此操作将会导致丢失所有影系统。修改分区类型后,所有保护的分区会自动做一次保存操作。如果您需要安装多个操作系统或希望重新分区安装您所需要的操作系统,请您按如下步骤完成安装: 1. 按下电源开关启动计算机,在屏幕上出现联想标识时反复按键盘上的 F4 键,进入联想硬盘保护系统安装界面,单击“选择安装”,如图 2-1 所示。图 2-1 硬盘保护系统安装主界面注意如果您的计算机是 EFI 主板,请在安装前清空 CMOS 密码。2. 按“Enter”键继续,进行分区设置,如图 2-2

12、 所示的界面。图 2-2 重新分区3. 此时您可以选择“保留所有分区 ”,也可以选择“重新分区”,如果您需要重新分区,请先选中“重新分区” 选项,然后单击“下一步” 对硬盘进行操作,如图 2-3 所示。图 2-3 分割硬盘注意如果您选择“保留所有分区” ,具体操作请参见快速安装部分。4. 单击 “添加分区” 按钮,将弹出如图 2-4 所示的添加分区操作界面。图 2-4 添加分区5. 输入所需的分区容量并制定分区类型,同时命名此分区。说明1)分区类型:可以选择为 FAT16,FAT32,NTFS,EXT3 或 SWAP,请您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如果设定分区类型为 FAT16 或 FAT32 格式,

13、则可以勾选“立刻格式化?” 选项,如果选中此项,该硬盘保护系统将自动格式化该分区;如果您需要设定此分区为系统分区,则需要勾选“分区可以启动(带操作系统)”。注意如果您设定的分区类型不是 FAT16 或 FAT32,如 NTFS,请您自行格式化。2)恢复方式:每个分区(分区类型是 EXT3,SWAP 的除外)可以单独设置自己的恢复方式。 注意硬盘保护系统默认情况下不支持 Linux 系统保护。 启动分区(选择“分区可以启动” 的分区)的恢复方式可选择为快速恢复或不保护。注意快速恢复是对该分区进行保护,防止数据被恶意损坏,在您重启计算机后,系统将恢复到本次操作前的状态。 数据分区(不选择“分区可以

14、启动” 的分区)的恢复方式可设置为“同所属系统盘”(启动分区),并另可设置快速恢复、不保护和快速清空三种方式。 除“不保护 ”和“同所属系统盘”之外的其它恢复方式,均可设置恢复 /清空的时间间隔。3)恢复频率:对系统数据进行恢复的频率,您可以设置为每次开机、手动恢复或定时恢复(如每隔 1 天,每隔 2 天,最多为 30 天) 。注意1. 建议 “恢复频率 ”选择“每次开机” ,因为选择“手动恢复”或定时恢复时,长时间积累的大量数据可能造成缓冲区不足而需要恢复。2. 如果恢复频率不为“每次开机”或“ 手动恢复”,而是其他恢复频率,那么首次恢复的时间将会在界面中提示。4)如保护方式属于快速恢复类型

15、,则无需占用分区以外的硬盘空间,但必须在对应的操作系统中安装硬盘保护驱动程序。 6. 重复以上步骤将硬盘划分完毕,如图 2-5 所示,显示了一个划分硬盘的完整实例。图 2-5 分区实例在该界面中,您可以对各分区进行删除以及属性修改操作。 首先选择需要进行修改或删除的分区,然后选择“删除分区”可以删除所选分区,选择“修改分区” 则可以修改所选分区的属性,修改分区的操作界面如图 2-6 所示。图 2-6 修改分区注意“删除分区”的操作必须从最后一个分区开始进行。 修改完毕后单击“确定” ,该修改生效。 7. 所有分区设置完毕后,在图 2-5 界面中单击“下一步 ”,则进入“系统选择”界面,如图 2

16、-7 所示。图 2-7 选择数据分区说明1)在图 2-7 所示实例中,显示硬盘共分为四个分区,两个系统分区被命名为“Win XP”和“Win 7”,表示分区将要安装的操作系统。 2)另外命名为“XP data”和“Win 7 data”的数据分区均为共享数据盘,表示在任何操作系统中都可以访问并读写此分区。下面以“Win 7 data”为例,将数据分区“Win 7 data”的属性修改为专属数据盘。 首先选择此分区,按回车键或在此分区双击鼠标左键,屏幕将弹出图 2-8 所示界面。图 2-8 分区设置界面 选择“Win 7”,然后单击“确定” ,即可将“Win 7 data”分区调整为专属数据盘,

17、调整后将显示如图 2-9 所示的界面。图 2-9 系统选择此时名为“Win 7 data”属于系统 Win 7 所包含的专属数据盘,只能在 Win 7环境下访问而在 WinXP 环境下是无法访问的。8. 至此,设置完毕,然后单击“下一步” ,开始安装保护模块,并提示用户切换至保护模式,如图 2-10 所示。图 2-10 系统提示9. 因为分区操作刚刚完成,尚未安装操作系统,所以选择“取消”按钮,系统会将保护模块继续安装,安装结束后,出现选择启动系统窗口如图 2-11 所示。图 2-11 选择启动系统注意1. 如果您的计算机需要安装操作系统或其他需要重启计算机的软件,如图所示请不要勾选管理员菜单

18、系统设置中的“开放模式重启后自动调为保护模式”选项;第一次使用时,请您先进入管理员界面,取消勾选管理员菜单系统设置中的“开放模式重启后自动调为保护模式”选项,如有需要在完全安装后再勾选此功能。2. 使用选择安装模式分区后,在安装操作系统时,请选择对应的启动盘进行安装,不要安装在数据盘或未指派空间内,也不要随意改变分区属性及大小,否则操作系统将无法正常启动。 3. 虽然硬盘保护系统可以恢复您在 DOS 下对硬盘普通分区的修改操作,但是由于使用 DOS 下的分区工具(如 fdisk)能比较容易的破坏联想的服务分区,进而导致硬盘保护软件无法正常工作,所以不建议您安装使用 DOS 系统。10. 此时重

19、启计算机,并插入系统安装光盘,按 F12 键选择从光驱启动;然后出现硬盘保护的系统选择界面,选择要安装系统对应的“启动系统”,点击“进入系统”,然后按正常的操作系统安装方法进行安装,至安装完毕。注意1. 如果您需要安装 3Dmark 软件,请在安装完操作系统后直接进行安装,然后再进行硬盘保护驱动程序及其他应用程序的安装。2. 如果您需要安装操作系统,请在开放模式下进行。安装前您需要在 2-11 所示的界面中点击“ 管理员菜单”按钮,进入联想硬盘保护系统,在“系统设置”中将默认勾选的“开放模式重启后自动调为保护模式”选项取消勾选。说明1)所显示的操作系统并未实际安装相应的操作系统,而是仅设置所选

20、的分区为此操作系统的安装分区,进入系统分区后,可按常规方法安装相应的操作系统。 2)进入系统分区使用常规方法安装操作系统及硬件驱动后,请务必在Windows 操作系统下安装硬盘保护系统驱动程序(方法请参考第 2 章安装联想 EDU 驱动安装包部分),并按屏幕提示切换到保护模式。此后,联想硬盘保护系统开始生效。3)后续的计算机使用中,每次开机都会出现图 2-11 所示的选择启动系统界面,在此窗口用户可选择需要进入的操作系统,或者进入管理员菜单进行相关设置。快速安装注意1. 快速安装方式需要确保硬盘具备正确的分区信息。 2. 硬盘的每个分区容量应在 200G 以内。 3. 请确认硬盘末尾有足够的剩

21、余空间,否则安装时会删除最后一个分区。 4. 如果硬盘上有两个主分区,安装时将删除第二个主分区及其后的所有分区。 5. 安装结束后,请务必在操作系统下安装硬盘保护驱动程序。 6. NTFS 分区,请务必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下进行格式化。 7. 如果安装了多操作系统,请务必在每一个操作系统下安装硬盘保护驱动程序。如果您的计算机上已经安装了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请您按以下步骤安装联想硬盘保护系统。 1. 在图 2-1 联想硬盘保护系统主界面中,选择“快速安装 ”,按“Enter”键继续,系统将会提示您切换至保护模式,如图 2-12 所示的界面。图 2-12 系统提示2. 因尚未安装保护系统驱

22、动程序,所以点击“取消”按钮,将出现如图 2-13 所示的选择启动系统界面。图 2-13 选择启动系统3. 单击 “进入系统” ,则将进入操作系统,并安装联想硬盘保护系统驱动程序(请参见安装联想 EDU 驱动安装包部分)。如果选择的系统还没有安装保护驱动,将弹出“您选择的操作系统还未安装保护驱动,请安装驱动!”的提示对话框,点击“确定” 。注快速安装完成以后,只有选择了安装操作系统的硬盘是受保护的,其它的盘默认是不受保护的;快速安装保留原有的硬盘分区,不会重新分区。在安装联想硬盘保护系统及其驱动程序后,计算机启动时会显示 2-12 所示设置保护模式的窗口,选择“确定” 按钮,系统会将当前的系统

23、分区自动进行数据保护设置,联想硬盘保护系统开始生效。影系统设置影系统是在基准系统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的可创建多个备份(最多不超过 60个)的功能。如果您的系统已经安装完毕,并且硬盘保护系统处于安装保护状态,那么您可以在系统选择界面按 F8 进入影系统设置,如下图 2-14 所示。图 2-14 影系统管理双击操作系统列表中的真实系统,对应的影系统列表才能显示所属的影系统;同时您可以创建该真实系统的影系统,或者删除已经存在的影系统。操纵完毕可以“返回” 系统选择列表,您可以看到所有创建的影系统。注意1. 影系统的恢复方式为每次开机恢复,与原系统的恢复方式无关。2. 由于列表框的限制,您创建的影系统数

24、与真实系统的总数不能超过 60 个。3. 切换开放模式将导致所有影系统丢失。4. 部分修改分区功能也将导致影系统丢失。5. 执行保护参数同传将导致接收端的影系统丢失,若想确保接收端与发送端的影系统保持一致,请在执行完保护参数同传后再对影系统进行智能同传操作。6. 双击原系统,对应的影系统才显示在右边的列表中。7. 原系统与影系统在某些条件下是互相可见的:a. 如果原系统是每次开机恢复,那么原系统与影系统的数据变化都是互相独立的,即彼此不可见。b. 如果原系统不是每次开机恢复,并且在原系统到恢复时间点之前,进入了影系统并进行数据保存。此时,再进入原系统,那么在原系统中看到的数据是上次进入的影系统

25、的数据,此时也不会看见原系统上次的暂留数据。安装联想 EDU 驱动安装包注意1. 请您安装完操作系统及硬件驱动程序后立即安装联想 EDU 驱动安装包程序并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再进行软件的安装。2. 请确保不要覆盖安装硬盘保护驱动。请您在使用硬盘保护系统前,在 Windows 下安装硬盘保护驱动程序。具体安装方法如下:插入随机驱动程序光盘,运行 X:Lx_ToolsEDU 目录下的 EDU 驱动安装.exe 应用程序,收集信息后将弹出如图 2-15 所示的界面。图 2-15 EDU 驱动安装欢迎界面1. 根据提示依次完成接受许可协议、输入客户信息及选择安装路径操作后,将弹出如图 2-16 所示的

26、选择功能界面,您可以根据提示选择安装硬盘保护驱动及联想网络控制工具程序。 图 2-16 选择功能安装2. 请勾选 “硬盘保护驱动 ”及“被控端”,根据屏幕提示进行操作,完成安装。注意联想网络控制工具是选择安装的功能,如您不需要使用该工具,可以不勾选联想网络控制工具选项,这样将仅安装硬盘保护驱动程序。3. 安装完成后,请依次点击【开始】【所有程序】【联想 EDU 驱动包】【优化工具】,将弹出如图 2-17 所示的系统优化工具界面。图 2-17 系统优化工具4. 选择您需要的数据项转移至不保护分区,点击“开始优化”,完成转移。说明1)目标路径是指您可将收藏夹、我的文档、桌面、登录口令和历史记录等一

27、系列个人数据指向不保护分区的路径,必要时,避免在系统恢复操作时造成数据丢失现象。建议您把“虚拟内存文件” 和“系统临时文件” 转移到不保护的分区,以减少系统盘缓冲区的使用。对于“桌面” 、“收藏夹” 等用户配置文件,如果您希望在系统恢复时,这些数据不被恢复,您可以把这些项目转移到不保护的分区。如果希望这些数据和系统一起被恢复,请不要优化这些项目。2)在“目标路径” 指定其他路径后,选择 “开始优化”可以生效,如欲恢复系统原设定的路径,则选择“恢复默认” 即可。注意1. 硬盘保护驱动程序安装完毕后,硬盘保护系统的保护模式才可以生效。2. 部分软件在保护模式下无法正常运行。3. 硬盘保护系统不支持

28、 S4 休眠功能,所以请您在安装完操作系统后,在开放模式下关闭 S4 休眠功能。4. 在 Windows Vista 或 Windows 7 操作系统下安装联想 EDU 驱动安装包时,系统会提示您将 UAC(用户帐户控制)关闭,如不关闭 UAC 将导致网络控制工具的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请根据提示点击“是”。网络同传的使用网络环境1 台计算机作为发送端,接收端计算机不超过 200 台,但为确保同传的稳定性建议您每次同传不超过 100 台,通过交换机或 HUB 连接于同一个局域网中,网络设备不要阻止广播包的传输。网络同传前的准备工作在网络同传操作前,需要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 保证发送端与所有

29、接收端通过交换机或 HUB 连接于同一个局域网的同一网段中,且网络通讯状况正常(网络设备不要阻止广播包的传输)。 2. 请确保发送端计算机配置及型号与接收端一致。 3. 选择网络环境内的一台计算机作为发送端,并在此发送端安装设置操作系统、硬件驱动程序、硬盘保护驱动程序、网络控制工具被控端(如果需要使用网络控制功能)及需要使用的应用软件。 4. 发送端安装各类应用的软件均可正常使用,保障发送端系统本身完好。 5. 查杀发送端病毒及木马等恶意程序,确保发送端本身的安全。6. 在进行网络同传前,请确保发送端已进入保护模式。7. 为了保证正常执行网络同传,请在进行网络同传前,确保发送端和接收端的PXE

30、 已经启用。启用 PXE 的方法:开机后按 F1 键,进入 BIOS Setup Utility 界面通过选择Devices-Network Setup-Onboard Ethernet Controller,将其设置为“Enabled”。同时 ,将 Boot Agent 项设置为 PXE,此时 PXE 就处于启用的状态了。网络同传的操作当您已经完成了发送端计算机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及必要软件的安装后,需要通过网络同传功能将发送端的硬盘数据同传至接收端,使得接收端计算机处于可用状态,请您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发送端:发送端计算机将当前计算机硬盘作为样本,可同传至网络内其它接收端。接收端:作为接收端

31、,接收从发送端传送的硬盘数据至本地硬盘。发送端操作过程1. 请选择进行操作的计算机作为发送端。2. 按下电源开关启动计算机,在弹出如图 2-11 所示的选择启动系统界面后按F4 功能键进入网络同传的界面,如图 2-18 所示。图 2-18 网络同传界面发送端连线接收端3. 在网络同传界面中,单击“发送端” 按钮,使当前计算机作为发送端,将弹出接收端登录界面,连线网络内的所有接收端,如图 2-19 所示。图 2-19 显示接收端登录信息接收端连接成功后,图标显示为蓝色。此时您可以启动接收端计算机,具体操作请参见第 2 章接收端操作过程部分。如果接收端计算机未开机,则可以通过点击“开始唤醒”按钮,

32、将上次已经登录的计算机自动唤醒。单击“返回” 按钮,将返回至网络同传发送端和接收端选择界面,单击“完成” 按钮,将进入 “发送端主界面”。注意1. 唤醒功能只能将上次登录过的接收端唤醒,未登录过的接收端仍需手动开机。接收端信息列表已同步到了上次连线的所有接收端,该列表信息在这些计算机中都有记录。2. 网络唤醒功能与网卡相关,部分网卡不支持该功能。连线接收端会自动完成,并在列表内显示已连线接收端的计算机名称、IP 地址、分组名、网络状况(KB/S)、接收端状态以及 MAC 地址。 注意1. 启动作为发送端的计算机,在如图 2-11 的选择启动系统界面弹出后,按下“F4”键,可启动网络同传功能,并

33、进入网络同传界面。2. 如果您安装了硬盘保护系统并设置了管理员密码,选择进入发送端时会提示您输入该密码。4. 接收端登录完毕后,单击“完成” ,将弹出如图 2-20 所示的网络同传发送端主界面,可以进行网络同传的相关操作。图 2-20 网络同传发送端主界面注意如果点击“ 删除接收端” 将某些接收端删除,则会同时在接收端信息列表中将其删除,下次同传时只能手动开机。网络同传发送端主界面,除了列表显示所有已登录的接收端信息以外,集中提供了所有网络控制及网络同传相关的操作选项。5. 单击 “设置同传参数” ,将弹出同传参数设置界面,如图 2-21 所示。图 2-21 同传参数设置此时可设置网络延时、硬

34、盘数据同传方式、启用断电续传功能以及接收端同传结束后的自动操作等。注意接收端同传结束后的相关自动操作选项功能只对智能同传起作用,对于 CMOS参数同传和保护参数同传不起作用。但无论您对接收端同传结束后设置的操作是返回登录、关机或重启以下三种情况都将自动重启计算机,而不按您的设置执行操作:1. 在保护模式下同传单个或单独几个保护分区的数据。2. 有增量数据,并且没有影系统,在保护模式下进行智能同传数据。3. 在开放或保护模式下同传“硬盘保护参数 ”。其他情况下接收端计算机都可按照设置的“接收端同传结束后的操作”正常执行。如果您勾选了“启用断电续传功能” ,当您正在进行网络同传时计算机发生故障、突

35、然关机或断电,如果在整个传输过程还未结束时故障恢复,正常手动开机进入网络同传,则将从上次断电时续传数据。如果网络中有多台计算机发生故障,则会从传输最慢的计算机开始续传。注建议您设置网络延时时间为 2050s。6. 在网络同传发送端主界面,点击“测速” 按钮,将会出现图 2-22 所示提示对话框。测速功能可检测网络状况和网络中连线的接收端的传输速度。图 2-22 网络测速提示单击“确定”,系统会自动检测连线接收端的网络速度,并在网络同传发送端主界面内的列表框中显示网络状况参数,依据接收端的网络数据接收速度,可以判断是否需要剔除接收速度较慢的接收端。一般情况下,当接收端网络速度小于 5000(KB

36、/S)时,可以剔除此接收端,从而保障整体网络环境的同传速率。7. 您可以通过“分组设置 ”功能对已连线的所有计算机进行分组,您需要选择要分组的接收端计算机,然后单击“分组设置” 按钮,输入本机分组名称后,如果您选择“仅修改本机 ”,则只修改了发送端计算机的分组,如果您选择“修改本次连线所有机器”,那么连线的所有计算机都将分在该组中。注意1. 发送端与接收端处于同一分组中才可以进行网络同传,但未分组的接收端可以连接到任意发送端,未分组的发送端也可以连接任意接收端。2. 当您进行网络同传时,如果您希望使用分组同传功能,请在发送端主界面中删除不在本组内同传的接收端计算机,然后再对在线的计算机进行分组

37、设置。8. 在网络同传发送端主界面中单击“IP 分配” 进行 IP 分配操作,如图 2-23 所示。图 2-23 IP 分配当 IP 分配过程结束后,就会返回到网络同传发送端主界面。说明IP 分配,具有两种分配方式,可以输入指定 IP,也可以设置为 DHCP 进行自动分配。注意如果选择 DHCP 方式,您需要自行准备 DHCP 服务器。当输入指定 IP 进行分配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起始 IP 地址:网络管理员指定本地 IP 地址为起始 IP 地址,例如192.168.0.1,则分配 IP 后,发送端 IP 为 192.168.0.1,而接收端则根据其登录序号依次为 192.168.0.(

38、1+1),192.168.0.(1+2),192.168.1.(1+3 ),即登录序号为 1 的接收端计算机 IP 被分配为192.168.0.2,登录序号为 2 的接收端计算机 IP 为 192.168.0.3,依次类推。2)子网掩码:网络管理员设定局域网同一网段内的计算机为同一掩码。 3)默认网关:网络管理员设定局域网内计算机的默认网关地址。4)计算机名:如果您选择“只修改本机” ,输入的计算机名称只被分配至所操作的发送端,对于连线中的接收端计算机没有任何影响。如果选择“修改本次连线所有机器”,输入的计算机名称将被分配至所操作的发送端,接收端则依据其登录序号依次累加记数命名计算机名。在分配

39、设置时,您可以选择计算机名后缀,默认情况下后缀为 0。例如:您发送端计算机名为 A,选择后缀为 0,则相当于发送端的名称为 A0,接收端计算机名就自动命名为 A1, A2.;您发送端计算机名为 A1,选择后缀为 2,则相当于发送端的名称为 A12,接收端计算机名就自动命名为 A13,A14.。 5)您可以选择“仅修改本机” 或“修改本次连线所有机器”。注意1. Windows 系统不能正确识别命名为纯数字的计算机名,请您不要用纯数字命名计算机名。2. 分配完 IP 地址和计算机名后,该值都将同步到此计算机的所有 Windows 操作系统中。9. IP 设置完成后,单击“智能同传” ,向所有已经

40、登录的接收端发送同传数据,在发送数据前,需要进行发送数据的相关设置,如图 2-24 所示。图 2-24 硬盘数据同传10. 勾选需要进行同传的相关数据分区,并单击“确定”,即可开始网络同传的数据传输,屏幕将会显示同传过程的进度提示。同传结束后,接收端将会根据用户设置而进行关闭或重启以及返回登录状态等。注意1. 为了避免网络同传速度过慢,请在操作时断开网络的外部连接,仅保障局域网内需要进行网络同传的计算机的网络畅通,这样可提高同传效率。同传过程中执行停止同传的操作,将会破坏接收端原有系统及硬盘数据。 2. 当出现网络状况较差或某接收端硬盘读写速度较慢时,由于该软件具有接收端不“掉线” 的特点,您

41、可以通过查看数据传输情况选择断掉该接收端,以保证大多数接收端的同传效果。11. 在网络同传发送端主界面中单击“CMOS 数据同传”,同传 CMOS 时,可将基本 CMOS 及扩展 CMOS 一并同传至网络内连线的接收端计算机。操作时,屏幕将会弹出系统提示界面,点击“确定” 进行 CMOS 数据传输。CMOS 数据传输界面与硬盘数据同传界面相同,但因为 CMOS 数据一般容量较小,所以同传会很快结束。接收端操作过程1. 选择好作为接收端的计算机,按下电源开关启动计算机,在屏幕上出现联想标识时反复按键盘上的 F4 键,进入联想硬盘保护系统安装界面。注意如果该计算机已经安装了硬盘保护,将不会出现该界面,直接进入网络同传界面。2. 单击 “网络同传” ,可启动网络同传功能,将进入网络同传的操作界面,如果网络内已经设置好了发送端,将自动作为接收端登录到发送端。如果网络内没有设置好发送端,出现发送端和接收端选择的界面,请单击“接收端”按钮。注意为了方便进行同传,建议您先设置好发送端再设置接收端。3 此时不用再对接收端做任何操作,只需操作发送端计算机,等待发送端计算机连线本接收端即可。接收端连线至发送端的过程如图 2-25 所示。注意当同传操作开始时,接收端原有数据信息将被删除,如您需要请您在同传前对接收端计算机原有数据进行备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