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

类型颅脑正常解剖.doc

  • 上传人:wspkg9802
  • 文档编号:7474178
  • 上传时间:2019-05-19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22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颅脑正常解剖.doc
    资源描述:

    1、1颅脑正常解剖1、颅骨: (1)外形:(2)颅底:主要孔道及内容物已在平片中讲述2、脑膜:三层脑膜、三个 间隙(1)硬脑膜:硬膜下(或外)间隙 硬脑膜与颅骨间的潜在间隙为硬膜外间隙,与蛛网膜间的潜在间隙- 硬脑膜下腔。硬脑膜的颅内反折形成间隔。1)天幕:分隔小脑与大脑枕、 颞叶,分颅腔为幕上和幕下;前方鞍背围成一孔,称天幕裂孔,幕上颅内压升高时,可将(颞叶)脑回压入此孔内,称小脑幕裂孔疝。2)大脑镰:硬脑膜插入大脑两半球间形成,上缘长,沿矢状缝附着于颅盖穹窿;下缘短、游离。3)鞍隔:位于鞍顶, 环形,有垂体柄通过。4)小脑镰:(2)蛛网膜 、软脑膜与脑池系统: 蛛网膜与硬脑膜间的潜在间隙为硬膜

    2、下间隙。蛛网膜 与软脑膜间的间隙称蛛网膜下腔,内含脑脊液,在颅底等处扩大称为脑池。小脑延髓池-最大;鞍上池 呈六角形;桥池-基底动脉, 环池-大脑后动脉、基底静脉及滑车神经,四叠体池-大脑大静脉池, 视交叉池-视交叉。3、大脑半球:图 32脑实质:皮质 CT 值+32-40Hu;髓质 CT 值+28- 32Hu 。额叶-后方中央沟与顶叶分界、外 侧裂与颞 叶分界;颞叶-顶枕裂与枕前切迹(枕极前 4cm)的连线前方、外侧裂池下方;顶叶-前界中央沟,后 为顶枕沟;枕叶-顶枕沟至枕前切迹间虚线的后方。岛叶-位于大脑外侧裂池底部4、间脑:连接大脑半球和中脑,包括丘脑、丘脑下部、丘脑底部和丘脑上部。5、

    3、小脑:6、脑干:中脑、 桥脑和延髓。7、脑室系统与脑脊液循环(1)脑室:1)侧脑室:大脑半球内下方的狭长腔隙,内含脑脊液,分为额角、颞角、体部、三角区和后角。双侧脑室体部间透明隔存在潜在间隙,若此间隙扩大, 脑脊液进入,称 为透明隔间隙(第五脑室,若合并胼胝体后部和穹窿之间的海马闭合不全,称为第六脑室(又称 Vergae腔)。2)第三脑室:侧脑室下方,间脑之间的狭窄间隙;上方借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下方与中脑导水管相连,前下方有视隐窝和漏斗隐窝,前部有中间块,后方有松果体上陷窝和松果体隐窝。3)中脑导水管:连接 3-4 脑室间管道,长约 15mm,宽 1-2mm,其背 侧为四迭体,腹侧为中脑。4

    4、)第四脑室:位于脑干背侧、小脑腹侧。上通导水管、下通脊髓中央管,两侧经侧孔通蛛网膜下腔。4)脑脊液循环脑脊液:充满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的清亮液体,CT 值 0-20Hu;总量3约 70-180ml。作用-保护脑和脊髓、营养和带走脑组织代 谢废物。产生-脑室脉络膜丛、室管膜。循环-侧脑室-孟氏孔- 三脑室-导水管-四脑室-中央孔、 侧孔-蛛网膜下腔-经大脑半球表面蛛网膜粒吸收入静脉窦(上矢状窦)进入血液循环。8、脑的供血:大脑前动脉-额顶叶中线内侧 15mm、尾状核头、壳核和内囊前部。大脑中动脉-颞、额顶 叶皮质、内囊前肢、后肢和苍白球等。大脑后动脉-枕、 颞叶底面。基底动脉-小脑、桥脑 、内听道等。9、脑中线结构:大脑镰、纵裂池、三 脑室、透明隔、松果体等。灰白质交界: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颅脑正常解剖.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747417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