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ttp:/ 23 次,每次 1530 分钟。(2)抗菌素眼药水如氯霉素或利福平或氧氟沙星点眼,每日 46 次。抗菌纱眼膏如金霉素或红霉素涂眼,每日 12 次。一般不需要全身使用抗生素。个别重症,可肌注青霉素或口服抗生素。(3)脓肿成熟,出现黄色脓头,可切开排脓。但切忌挤压局部。二、中医治疗(1)外治法:外涂玉枢丹或清火眼丸。取药研磨成汁,涂于结肿部位。(2)内治法:风热外侵睑部肿物初起,局部微有红肿痒痛,伴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等,舌苔薄白,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方药:金银花、连翘 15 克、桔梗 12 克、薄荷 6 克(后煎)、淡竹叶 10 克、甘草 6 克、防风 10 克、大花 粉 1
2、2 克、牛蒡子 10 克、芦根 10 克。中成药:银翘解毒丸。热毒壅盛http:/ 12 克、栀于 10 克、连翘 15 克、黄连 10 克、黄芩 10 克、白芷 10 克、天花粉 12 克、皂角刺 12 克、归尾 12 克、甘草 6 克、赤芍 12 克、金银花各 15 克、大黄 5克、芒硝 10 克。中成药:连翘败毒丸或牛黄解毒丸。三、中成药治疗麦粒肿偏方三则方剂 1金银花、地丁、蒲公英各 15 克,连翘、赤芍、夏枯草各 10 克,黄连 6 克,生苡仁 20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麦粒肿早期方剂 2生地黄、金银花各 30 克,白菊花 20 克,大黄 10 克,枯矾 2 克制用法:取上药一半剂量水煎顿服。取另一半剂量研末,用蛋清调成膏状,外敷患处,每日 3 次。适应症:麦粒肿早期方剂 3生芪 12 克,当归 10 克,金银花 15 克,川芎、白芷、陈皮、皂角刺、山甲各 6 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麦粒肿化脓期原文链接: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