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缺血性冠心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心肌坏死的心脏病。包括粥样硬化病变引致的冠状动脉梗阻或狭窄。心肌缺血引致的左心室室壁瘤,心肌栓塞后心室间隔缺损和乳头肌缺血引起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是中老年常见多发的后天性心脏病。典型案例回放:患者,王先生,男性 43 岁,辽宁人。胸部闷痛、气短、头晕等症状反复发作,来院前一月症状加重,5 月来我院检查治疗。现病史:患者自诉于来院前 4 年始无明显原因出现胸闷气短及头晕,时伴有心悸,疲劳时可加剧,曾多次求诊检查发现血压高,最高可达 210/110mmHg,查心电图提示“心肌供血不足”,诊断为“缺血性心脏病”,予降压、扩血
2、管等西药口服治疗,症状均可缓解,但易于反复。为进一步治疗,于 2013 年 5 月来到我院治疗。既往史:否认有药物食物过敏史,有“肝炎、结核、伤寒” 等传染病史,出生成长于原籍,无“疫水” 接触史及长期的外地居住史,生活工作条件一般,否认毒物、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体格检查:T:36.5 P:72 次/分钟 R:20 次/分钟 Bp:150/95mmHg诊断:缺血性心脏病“ 龚氏保心疗法” 通补兼施、温阳益气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我院心内科专家龚洪海老师诊断后并详细询问相关情况后,综合运用中医理论分析出患者乃心脉痹阻,血脉不畅引发缺血性心脏病。当以通补兼施,温阳益气为原则,采用“龚氏保心疗法”治疗。此疗法治疗过程中采用的纯中药制剂,药性温和,经龚氏一族 600 年来临床实践,无不良反应,且适用范围广,通过中医系统治疗可使患者肝肾足,血脉健,血液清,经络通。治疗结果:治疗四个疗程后刘先生带药出院,现各症已轻,饮食睡眠尚可,只是有些许口干畏寒,倦怠乏力,有时盗汗,较之前症状有了明显好转。龚洪海提醒,患者在服药治疗的基础上,还应注意平常预防护理工作。虽然已经成功控制病情,但是后续保养也是极为重要的,需要根据医师的嘱咐用药和做好日常护理保健,争取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