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龙钢煤气安全防护“APT”管理模式 按照公司“APBE(即 0133)”安全管理模式基本构架,经公司多年煤气安全防护工作的实践,现提炼出龙钢公司煤气安全防护“APT”管理模式(即“034”管理模式) 。 一、管理模式基本构架:A(Aim)目标 0中毒、着火、爆炸三大事故为零的目标;P(Prevent)防范 3三防(技防,物防,人防) ;T (To )至 4四至(煤气所至,责任所至,管理所至,防护所至) 。二、释义:目标(Aim):煤气(中毒、着火、爆炸)三大事故为 0。生命无价,安全至上,煤气安全是公司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遏制群死群伤事故为重任,群策群力,群防群治,以安全 10 个“零”理念
2、落实为支撑,将煤气三大事故为零的责任目标;层层分解至班组及岗位。三防(Prevent):技防、物防,人防(一)技防:崇尚和坚信安全技术,树立安全技术在煤气安全防护管理中的权威,坚决遏制因经验主义导致的恶性事故发生。1、整理汇编煤气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形成公司标准系。以 GB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及补充规定为核心,结合行业规范收集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轧钢相关煤气的技术规范,形成公司标准体系,作为煤气安全防护管理技术依据,搞好煤气安全防护管理,将执行标准规范做为煤气安全管理的基本准则。 2、应用先进技术,解决制约煤气安全、生产的难点问题,提升煤气Aim(0 目标)
3、Prevent(三防)煤气所至 责任所至 管理所至 防护所至To (四至)煤气中毒、着火、爆炸事故为零技 防 物 防 人 防专业技术水平。通过在高危作业区域选用电动执行机构,实现远程操作,降低作业风险;通过煤气管道漏点带煤气补焊、煤气管道漏点不动火复合材料粘接技术实施,及时消除隐患;通过应用煤气管道防击穿水封杜绝煤气泄漏造成煤气事故。3、实施安全生产法律、规程、标准专业技术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炼钢、炼铁、轧钢、焦化、煤气、氧气等二十多个安全技术规程标准,并将这些国家规程标准转化为安全操作规程和工作标准,切实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公司设立安全技术应用奖,对于能够积极对照国家规程标准进行自查自改,取
4、得实效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专项奖励。4、引用先进成熟的管理技术经验,与大型钢铁企业建立长期技术交流平台;公司内部成立煤气技术协会,设立煤气防护电子邮箱,收集技术信息,举报隐患。(二)物防:提高煤气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及报警、防护、救护器材硬件级别,逐步达到煤气安全本质化。1、提升煤气硬件水平,规范应急资源管理,建立相关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及报警防护救护器材档案。由设备管理部门明确设备设施管理责任界定,明确界定标识,下发煤气设备管道管理界定责任书 ;1)建立煤气发生设备、煤气使用设备、煤气管道、阀门、排水器、放散、排污、人(手)孔、仪器仪表、相关的软硬连接、煤气管道支架等煤气设备设施管理档案,达到
5、数据化、精确化掌控; 2)严格煤气检测仪器、仪表、检测联锁报警防护设施的配置、使用、校验、维护、储存,确保煤气检测、报警仪器电源充足,数显准确,报警灵敏。3)按照特种设备管理要求充装空气呼吸器气瓶,建立管理制度与气瓶充装、发放等登记台帐。4)煤气用(产)户要按照规范要求,完善煤气自动切断装置、高(低)压联锁报警等保护装置,确保煤气检测、防护、连锁报警器材设施的保护作用的正常发挥,降低设备运行及各类作业风险。5)严格执行煤气设备设施的备品备件的上报审批程序,设备管理部门、物采部门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规范把关,煤气防护站从专业角度进行把关。2、细化煤气设备的日常维护、检修、保养,严密监控,按要求进行治
6、理,做到万无一失。1)对煤气设备设施关键部位分类,并统计,制定科学的维护保养标准。2)结合生产实际分析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进行维护保养,做到预知预修。3)设备部门按期对煤气设备设施进行评估,确保煤气系统隐患及时整改,杜绝引发煤气事故。按要求对煤气管道设备设施定期测量检验:每年测量一次支架标高,并对管网标识进行刷新;每年进行一次管网设施壁厚测量;每隔四至五年应重新涂刷一次防锈涂料;每当雨季来临前对防雷接地装置进行一次检测检查,分级建立记录档案。4)计控中心负责煤气检测防护器材、仪器仪表、联锁报警装置安全使用周期内强制检验,确保安全运行使用;机动厂对空气呼吸器气瓶的充装确保应急及作业防护安全使用要
7、求;设备部门组织压力容器、防护器材的维修检验。5)制定煤气设备设施专项点检表,明确点检、维护标准,分级明确责任人、管护周期,实现煤气设备运行全面受控,通过定期组织进行煤气设备设施综合安全评估,预知预修,消除煤气设备设施一切运行缺陷,确保隐患全面受控。3、修定完善煤气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技术规程、操作规程,修订要结合生产运行、岗位操作实际、煤气事故的教训。 4、明确煤气危险源点、煤气区域管控标准,落实措施。 1)各单位要根据煤气设备工艺分布情况,逐点、逐线进行排查,辨识潜在的风险,确定煤气危险源点,根据分布情况绘制分布网络图,明确管控范围。2)确定危险源点的等级,制定管控标准,明确检测检查时间、
8、周期、异常情况处置措施,设立动态检查记录,明确责任人,落实分级管理责任。3)划定危险源点管控区域,设立醒目的风险告知与警示标志牌。4)各单位要严格按规范对煤气危险源点检测、检查,明确部门主抓,分专业进行动态管控,严格信息的收集与上报,煤气防护站进行跟踪监管。5)综合服务公司深入搞好煤气生活用户设备设施安全使用操作、故障维修工作,长期停用煤气用户实行动态监控,消除死角,防止引发煤气泄漏人员中毒、着火、爆炸事故;积极落实户户加装煤气检测报警仪;编制家用煤气设施操作、使用、维护常识手册,并发放。 (三)人防: 提升煤气从业人员的群体安全素质,以人为本防范煤气事故发生。1、严格执行煤气制度,完善煤气岗
9、位操作规范及标准化作业手册,严明严肃煤气操作,推行操作票,严格煤气危险作业,动火作业审批程序。1)根据煤气设备设施工艺流程科学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 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 设备维护保养规程 、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 危险因素辨识及预防控制措施并将岗位落实执行情况作为现场检查的重要内容。2)严格执行公司煤气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结合生产实际,完善煤气安全管理制度,修订煤气岗位的操作规范及标准化作业手册。3)煤气放散、管道排污、煤气阀门等煤气关键设备设施的操作必须参照电业标准推行操作工作票制度,规范指令性信息的管理,理顺信息的传递渠道,杜绝信息失真,操作失误,引发不安全事故。 4)煤气危险作业及动火作
10、业必须严格执行申请、审批程序,有效落实安全措施,作业前煤气防护措施到位。 2、强化教育培训,以煤气教材为纲,培训考试,取证上岗1)将煤气知识教育培训纳入员工日常四级安全教育培训,从员工入厂到上岗整个环节,严格要求,防止不懂业务,不懂操作的人员上岗。2)编写了员工技术技能培训教材 、 冶金煤气安全 、民用煤气安全 、 生命代价系列教材,建立考试考核题库,分层组织煤气从业人员技术培训,进行理论、实践双项考核,经考试合格的人员上岗工作。3)煤气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双项考核合格,方可取得上岗证,定期进行考核复审,考核不合格人员要重点进行岗前再培训。公司煤气从业人员在国家划定的从
11、事煤气生产、储存、输送、使用、维护检修的作业人员持特种证的基础上,内部对所有煤气从业人员实行持证上岗资格管理。4)煤气安全培训教育要根据管理动态突出做好煤气设备操作人员、检修人员、作业监护人员实行持证上岗,煤气技术人员、新调新转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3、对煤气岗位及班组的管理提出具体标准要求。1)公司制定了煤气专业班组建设精细质量管理细则 ,每月进行达标验收、排名、考核考评。2)严格煤气岗位班组长任职条件:必须取得煤气从业人员上岗证;五年以上煤气岗位操作经验;工作岗位未发生因自身原因造成自身或他人煤气事故伤害。3)煤气岗位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要求熟悉岗位煤气设备设施工艺流程;取证考核双项合格,持
12、证上岗;熟练掌握岗位标准化操作规范;对煤气检测、防护器材做到懂性能,会检查,会使用,会保养;具备基本的防护技能和处置煤气事故的能力。4)加强煤气班组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台帐,落实专人进行日常管理,每月进行考评,后进班组要重点帮扶,通过班组互学互访,交流学习,整体推进煤气班组的专业水平。 4、完善煤气应急救援预案适时进行模拟演练,强化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1)公司设立煤气报警电话,醒目区域设立报警电话号码警示牌;煤气防护站 24 小时值班,各单位设立煤气应急小组,构建了公司应急网络;2)对煤气生产、回收、贮存、输配、使用工艺、工序所有环节进行风险辨识,分项制定应急措施, 分级分层完善
13、单位、部位、岗位煤气事故应急预案,通过事故预想,定期组织应急训练、应急演练、事故应急防护救护知识培训、应急防护技能现场测试,提高全员应急防护技能,按照“以防为主,防救结合,防要严密,救要及时”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煤气应急预控体系。3)严格细致管理报警仪、报警器、长管呼吸器、背板呼吸器防护器材及救护器材,确保完好无损,资源共享,常备不懈。 4)提高个体防护意识与技能,实施岗位防护技能的培训、煤气事故应急处置模拟训练。通过定期组织应急预案的模拟演练强化意识,提高整体应急处置能力。四至(To):严格按照 “煤气所至、责任所至、管理所至、防护所至”的原则,构筑起坚不可摧的防护网,加强煤气安全管理。(一)
14、煤气所至:按照煤气工艺、工序流程,明确管理内容、设备设施范围与分布状况。1、各煤气单位要根据生产实际,加强生产作业现场风险辨识,掌握辖区内煤气危险区域、人员触及危险分布频次、部位、煤气使用点分布情况。管道周围及附属设施周围 10米以内、煤气设备设施周围 40米以内列为煤气危险区域,地下连通部位煤气及其它气体互窜、互抽、渗漏到达的区域,要实行动态管控,并及时上报审核、备案。2、所有煤气流经的设施,包括与其相连的蒸汽、氮气、水等介质的管路、设备到与煤气介质可靠切断装置都要列入煤气设备设施范畴进行管理;各种煤气设备、阀门、放散管、管道支架都要严格编号,标识;健全设备的技术档案,对煤气发生设备、煤气使
15、用设备、煤气管道、阀门、排水器、放散、排污、人(手)孔、仪器仪表、煤气吹扫软硬连接、煤气管道支架要统计建档,注明其数量、分布位置、工艺参数、性能使用周期和定检定修情况。3、煤气检测报警设施、仪表、防护救护器材、化验分析要量化受控。仪器仪表要有分布图,并及时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数据精确;煤气防护器材从存放、使用、检查、维护进行动态跟踪管理,确保防护功能的正常发挥;煤气分析化验以常规性数据分析为主,及时掌握煤气动态运行指标的检测,为系统运行、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4、分级建立煤气管网工艺流程图 、 煤气检测防护装置分布图 ,并进行动态更新;明确辖区内煤气岗位、从业人员、生产作业类别分布情况,汇出分布
16、网络图,细分生产作业的类别,实时掌握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要做到煤气系统安全动态管理。(二)责任所至:层层落实全公司煤气相关单位及外协单位、部门、岗位目标责任书,加大煤气事故责任追究。1、全面落实煤气安全防护责任,签定煤气安全防护目标责任书,各单位明确各级人员的目标责任和专业部门专业责任,将目标责任落实到管理干部、班组、岗位、操作人员、检修人员、煤气相关人员。形成以单位一把手、作业长、班组长、岗位责任体系,层层分解,签订安全责任书,有效落实煤气安全防护责任制。2、明确外协、外委、施工建设单位的管理责任,公司与长住外协施工单位签定年度煤气安全防护目标责任书;临时性进驻施工建设单位逐级通过安全协议的形
17、式落实管理责任;外来技术指导、维修、参观人员所到煤气部位由责任单位落实监督管理。 3、造成煤气中毒、着火、爆炸事故,严肃进行责任追究处罚;对生产过程中的违规违章、煤气隐患不积极整改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外协施工单位违反公司煤气安全管理规定违规违章,落实整改措施不及时,强制停工停产整顿并给予经济处罚,有关人员停工教育。(三)管理所至:明确公司煤气安全生产标准、调度、分析、检测、维护管理环节职责。1、实行煤气安全防护月例会制度 、 煤气班组长月例会制度 ,每月召开一次煤气安全防护专业例会,统一认识,总结工作,强化管理措施,协调解决制约煤气安全的瓶颈问题。2、制定煤气的生产、回收、贮存、输配、使用工艺
18、工序相应的标准规范, 煤气控制程序 、 煤气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 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办法 、 煤气事故应急预案 煤气从业人员管理办法等煤气安全管理制度。3、充分发挥专业部门管理效能,严格履行管理职责,生产调度控制系统要做好煤气动态安全运行与煤气信息的管理与处置措施的落实;设备管理部门要保障煤气设备设施及保护、防护装置的有效安全运行;计控中心要对煤气检测仪器、仪表的定期校验、维护、检修、报废更新统一管理;公安消防部门严格监督煤气危险防火、防爆措施的制定、审核、落实;煤气防护站履行专业管理职责;各单位应以安全部门为主设立防护小组,履行日常防护管理职责。4、严格煤气设备设施的改造和施工,新型煤气设
19、备或附属装置必须经过安全条件论证;对生产过程煤气设备设施技改项目实行申请审批程序;凡首次使用或增加各类煤气使用点的的岗位、部位、单位,使用前必须到煤气防护站办理煤气使用申请审批程序 。5、煤气安全防护专业考核,责任到人,考核到人。对查出的各类“三化”问题考核连带班组安全员、班组长、区域安全员、区域作业长、分级管理科室负责人、单位主管领导;月末煤气专业班组达标验收排名,奖励前三名,对排名末尾的后五个班组进行通报考核;对外协单位、协作层“三化”管理考核,每月提出考核意见递交集团总经办、安全部门监督执行。煤气安全防护考核要从上到下,从人到物、从气体的产生到使用,细化、量化考核内容,加大执行监督力度。
20、各单位要根据分级管理的实际,按照“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监督,凡事考核落实”的原则完善内部考核办法。6、机动厂对公司煤气主管网煤气分析化验与检测必须结合规程标准,客观的反映煤气系统运行动态,为运行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并从从源头监督做好分析,杜绝参数、指标不合格煤气进入管网。7、掌控生产现场运行动态,对煤气区域分级实施 CO 浓度动态监测,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对异常信息及时落实处置与管控措施,形成公司煤气安全防护日志每天上传公司“OA”系统,进行信息通报。区域煤气检测监控,各单位对生产区域进行风险辨识,确定对检测控制点,明确责任人,设立检测记录,区域岗位每班向煤气防护站汇报检测结
21、果,煤气防护站现场进行动态检测监督检查;煤气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要紧密结合岗位操作,定人、定责、定要求;分级实施煤气日常检查,检查以月、季、年专业性检查为主,结合日、天、周的常规性检查,重点明确岗位点、巡检职责。(四)防护所至:健全煤气安全防护网络,严密防护救护,完善煤气安全防护考核机制。1、煤气安全防护网络要覆盖整个生产环节,各单位要按照生产工艺、工序流程明确管理网络,要涉及到岗位、操作人,绘制出网络图,注明联络方式,形成动态运行;按照“煤气所至”建立公司煤气安全防护管理网络 、 煤气专业班组管理网络 、 煤气岗位、部位联系网络 、 外协施工单位管理网络形成煤气安全防护管理网络体系。2、公司设
22、立煤气防护站,配备管理应急人员,设立煤气技术员、工程师、技师;配备应急车辆,设立应急报警电话(5182113) ,配置煤气检测防护器材装备,通过日常检查、维护,使用培训、训练,确保完好无损,资源共享,常备不懈。3、生产区域从事煤气检修、项目施工、煤气区域作业的相关外协施工队伍,配置煤气检测防护器材;4、生活区民用煤气安全管理成立专职管理防护机构,配备器材设施,煤气检测仪器入户;5、公司分层制定煤气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公司、部门、单位、区域、岗位应急职责,保障异常状况下,应急处置迅速反应,措施得力,控制事故。煤气安全防护 APT 管理模式达标考评细则考评项目 序号 考评内容 分 值 考评记录 考评得
23、分1 收集煤气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形成技术标准规范体系文件。 1 分 已建立 1 分2 建立技术领导小组,明确职责,有效指 导煤气安全防护工作。 1 分 已建立 1 分技术防控 3 建立煤气系统盲板阀台帐,注明型号、技术参数、数量、编号、安装部位、运行介质、维护保养、维修更换记录。 1 分 已建立 1 分4 建立分类建立煤气系统其它阀门台帐 ,注明型号、技术参数、数量、编号、安装部位、运行介质、维护保养、密封情况、维修更换记录。 1 分 已建立 1 分5 建立煤气系统补偿器管理档案注明型号、材质、技术参数、安装部位、运行介质、维护检查、腐蚀情况、 维修更换记录。 1 分 已建立 1 分6 建立煤气
24、系统排水器台帐注明编号、位置、数量、运行介质、溢流情况、防冻措施、防腐情况记录。 1 分 已建立 1 分7 建立煤气系统排污点台帐注明编号、位置、数量、运行介质、使用频次、阀门严密性记录。 1 分 已建立 1 分8 建立煤气系统放散管台帐注明部位、编号、放散管直径、高度、用途、故障维修等记录。 1 分 已建立 1 分9 建立煤气设备设施泄爆装置管理台帐注明安装部位、设备具体位置、数量、材质、厚度、首次安装日期、更换周期、检查及更换情况记录。 1 分 已建立 1 分10 建立煤气设备吹扫气源连接点管理台帐注明用途、连接方式、使用频次、安全切断措施记录。 1 分 已建立 1 分设备硬件本质安全11
25、 建立煤气管道设备设施人孔台帐注明人孔编号、密封情况、检查情况记录。 1 分 已建立 1 分12 建立煤气管道、支架防撞设施台帐注明部位、完好情况、 维修维护记录。 1 分 已建立 1 分13 建立煤气管道设备登高爬梯、走梯台帐注明位置、用途、使用 频次、腐蚀变形情况。 1 分 已建立 1 分14 建立煤气设备设施仪表台帐注明安装部位、用途、故障记录、 设定安全标定记录。 1 分 已建立15 建立煤气设备设施联锁报警装置台帐注明安装部位、用途、故障记录、设定安全参数标定记录。 1 分 已建立 1 分16 建立煤气检测防护器材管理台帐 注明名称、型号、使用部位、用途、定检、故障维修、校验记录。
26、1 分 已建立 1 分17 制定煤气检测防护器材管理制度,明确配置、使用、校验、维护、存储规范。 1 分 已建立 1 分18 煤气阀门、补偿器、不同类型的排水器等关键设备按规范选型必须有备用件。 1 分 有备件 1 分19 煤气联锁报警自动切断装置要有同类参数型号的备品备件。 1 分 有备件 1 分20 按规范配备充足的煤气检测防护器材,储备故障替补的备用器材器具。 1 分 配备充足 1 分21 单位制定煤气阀门、排水器(水封)维护保养有制度,明确标准、周期、明确分级责任人。 1 分 已建立 1 分22 岗位有煤气设备设施维护保养记录。 1 分 已建立 1 分23 建立煤气设备设施基础标高测量
27、记录每年测量一次。 1 分 未建立 -124 建立煤气设管道壁厚测量记录根据腐蚀情况随即测量。 1 分 已建立 1 分设备硬件本质安全25 根据煤气管道设施腐蚀情况随即进行防腐刷漆。 1 分 未进行 -126 建立煤气设备设施接地电阻测量记录每年雨季来临前测定一次。 1 分 未进行 -127 每季度进行煤气设备设施安全综合评估,建立煤气设备设施安全综合评估记录 1 分已建立 1 分28 制定煤气盲板阀点检表,明确点检项目、点 检标准、点检周期、点检责任人。 1 分已建立 1 分29 制定煤气排水器点检表,明确点检项目、点 检标准、点检周期、点检责任人。 1 分已建立 1 分30 制定煤气管道及
28、支架点检表明确点检项目、点检标准、点检周期、点检责任人。 1 分已建立 1 分31 制定煤气管网补偿器点检表明确点检项目、点检标准、点检周期、点检责任人。 1 分已建立 1 分32 制定设备单元单台煤气设备(关键部位)点检表明确点检项目、点检标准、点检周期、点检责任人。 1 分已建立 1 分33 建立煤气设备设施隐患整改记录明确隐患内容、整改方案、实施时间、整改落实情况。 1 分已建立 1 分34 制定科学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经过审批, 张贴在岗位醒目处。 1 分 已建立 1 分35 制定科学的岗位设备维护保养规程,经过审批, 张贴在岗位醒目处。 1 分 已建立 1 分36 制定科学的岗位工艺
29、技术规程,经过审批, 张贴在岗位醒目处。 1 分 已建立 1 分设备硬件本质安全37 明确煤气危险源点分布区域、管控范围。 1 分 已建立 1 分38 绘制煤气危险源点分布管控区域平面图。 1 分 已建立 1 分39 制定煤气危险源点管控制度,明确管控措施、分级责任人。 1 分 已建立 1 分40 单位制定了煤气危险作业管理制度煤气危险作业作业有许可手续,分级审批确认。 1 分 已建立 1 分41 单位根据风险辨识制定煤气事故应急预案。 1 分 已建立 1 分42 对制定的煤气事故预案分厂、作业区域(工段)有演练记录。 1 分 有演练记录 1 分43 班组、岗位具备最新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危
30、险危害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 1 分 已建立 1 分44 煤气阀门、放散、排污等关键设备操作制定出操作工作票,规范信息下达、传递、确认。 1 分 已建立(统一按照非常规作 业申请单进行审批) 1 分45 建立煤气从业人员档案,详细记载个人信息、培 训教育及考核记录、持证情况等。 1 分 已建立 1 分46 分厂级培训教育有教材(教案),建立题库, 员工培训教育记录资料齐全规范。 1 分 已建立 1 分47 作业区(工段)培训教育有教材(教案),员工培训教育记录资料齐全规范。 1 分 已建立 1 分48 班组培训教育有教材(教案),员工培训教育记录资料齐全规范。 1 分 已建立 1 分49 单位每
31、月根据煤气相关从业人员内部持证情况要有培训计划并按期实施。 1 分 按期实施 1 分50 煤气班组切实实际每月培训不少于三次。 1 分 按期实施 1 分51 制定单位班组达标考评验收办法,明确管理责任人。 1 分 已建立 1 分52 班组设立班组长、班组安全员, 岗位明确负责人,国家规定从业范围人员需持特种证上岗,无证人员不得上岗。 1 分 新近、转岗员工无证 -1人员素质防控53 建立月煤气专业班组达标验收、排名、考评记录。 1 分 已建立 1 分54 班组长、班组安全员经过培训合格,取得煤气从业人员上岗证。 1 分 培训合格 持证上岗 1 分55 班组长至少三年以上煤气岗位生产作业工作经历
32、,班组安全员至少二年以上; 1 分 符合要求 1 分56 班组长、班组安全员能够表述、描述班组作业活动及存在风险与防控控制措施。 1 分 符合要求 1 分57 班组长按时参加周煤气例会。 1 分 能按时参加 1 分58 班组成员能够描述岗位作业活动及存在风险与防控控制措施, 1 分 能够描述 1 分59 班组成员熟练掌握岗位使用各类检测、防护器材性能,会检查、 维护并熟练使用。 1 分 符合要求 1 分60 煤气相关从业人员内部发证,持证率占班组总人数的 2/3 以上,无证人员不得独立进行煤气作业。 1 分 符合要求 1 分61 班组有煤气检测防护器材检查维护记录。 1 分 已建立 1 分62
33、 班组有煤气危险区域检测检查记录。 1 分 已建立 1 分63 班组有煤气危险区域作业监护记录。 1 分 已建立 1 分64 煤气班组岗位配备员工技术技能读本煤气分册、 冶金煤气安全、生命代价基本学习资料。 1 分 已配备 1 分65 岗位设立醒目的报警电话牌。 1 分 已设立 1 分66 岗位悬挂醒目的区域设备设施管线工艺流程图。 1 分 未设立67 岗位煤气危险区域设立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 1 分 已设立 1 分68 岗位配备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以及空气呼吸器,且能随即启用。 1 分 已配备 1 分69 班前会针对每项作业活动对煤气安全防护有专条要求。 1 分 符合要求 1 分人员素
34、质防控70 班组长班中对班前会内容 落实情况有检查记录。 1 分 有检查记录 1 分71 班组按要求的次数组织班组安全活动,记录规范。 1 分 符合要求 1 分72 活动内容切合岗位实际,进行工作总结、煤气知 识学习,事故案例及违章违规行为的讨论、应急技能训练等,参加人 员有签名。 1 分 符合要求 1 分73 班组成员个人学习笔记要有煤气安全防护内容,对事故案例、违规违章行为的讨论学习人人写出书面感言。 1 分 符合要求 1 分74 班组有应急预案学习讨论记录。班组有每月组织一次应急技能测试训练、事故预想或应急处置模拟训练,有 记录。 1 分 符合要求 1 分75 煤气班组有煤气安全综合检查
35、表,每周至少进行一次综合检查。 1 分 符合要求 1 分76 班组设立“三化 ”检查与考核 记录。 1 分 已设立 1 分77 岗位区域作业区域各类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效。 1 分 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效 1 分78 岗位区域作业区域应急通道畅通,作业区域警示标示齐全醒目 1 分 应急通道 畅通,警示标示齐 全 1 分79 岗位作业现场各类介质管道设备切断装置完好 ,无跑、冒、滴、漏现象。 1 分 切断装置完好 1 分80 作业现场无隐患暴露失控及违反规范的重大违章行为。 1 分 无重大违章行为 1 分81 岗位室内外各类物品、备品备件、器材器具 摆放有序,定置化管理。 1 分 符合要求 1 分人
36、员素质防控82 按国家劳护用品配发标准,岗位人员规范穿戴劳护用品(防静电服、防静电鞋) 1 分 无静电服 -183 单位有分级煤气事故应急组织机构网络,明确责任人及职责。 1 分 有应急机构及职责 1 分84 按照煤气设备设施定义对煤气设备设施分类、编号标识。 1 分 已分类 、编号 1 分四至 85按照工艺流程,对煤气可能到达的地方包括地下连通部位煤气及其它气体互窜、互抽、渗漏到达的区域书面对全员进行告知。 1 分符合要求 1 分根据 APT 管理模式达标考评, 烧结测评分值为:88 分。86 煤气在线监测固定式仪器仪表有分布图。 1 分 无分布图 -187 单位区域煤气管网设施有工艺流程图
37、。 1 分 有流程图 1 分88 单位便携式煤气检测仪、呼吸器分布有分布图检测防护装置分布图。 1 分 无分布图 -189 按照煤气危险源点分布对岗位、从业人员、生 产作业类别有分布网络图。 1 分 无分布图 -190 分级签订煤气安全防护责任书。 1 分 已签订 1 分管理91 外协外委施工有施工队伍信息登记台账,外协外委施工签订有效的安全协议。 1 分 签订 有效的安全 协议。 1 分92 外协外委施工根据作业内容、风险辨识、 预防措施对施工人员有书面进行告知教育记录。 1 分 有书面告知,无教育记录 0.593 临时进入区域的参观、技术指导人员有登记、教育 记录, 规定路线,专人指引监护
38、。 1 分 符合要求 1 分94 单位每月召开一次煤气安全防护工作会议,各专业参与,落实存在问题的管控措施,有记录, 1 分 每周一召开安全例会,涉及煤气问题 的予以落 实、实施 1 分95 单位设立煤气防护组,开展日常煤气安全防护管理工作,有工作计划及总结。 1 分 有专人管理 1 分96 煤气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经过安全论证, 设计资料齐全。 1 分 -197 因生产原因需要引接煤气、增加实用点审批手续齐全。 1 分 能按照要求作业 1 分98 煤气设备运行工艺参数在安全设定范围内,异常情况有记录有措施。 1 分 有记录 1 分99 安全部门设立煤气危险区域检测记录,每月全面检测一次,超标区域,查明原因有整改防范措施。 1 分 各煤气岗位有区域动态监 测记录 ,有防范措施 1 分四至管理100 按照分级管理责任,建立煤气安全防护管理网络,管理责任延伸到岗位、操作人,绘制网络图。 1 分 有煤气管理网络图 1 分烧结厂 2014 年煤气 APT 管理模式达标考评结果审批:审核: 自评:单位:烧结厂2014 年 1 月 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