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 都 医 学 院 教 案 首 页2012-2013 年第 2 学期 2010 级预防医学本科专业 任课教师:杨威特讲授实验 5课程 卫生学检测技术 题目 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维 生素 C 含量 学时练习行课时间 2013 年 6 月 7 日 第 1 至 5 节课次 第 8 次教 材 自编教材教 具 电 子 课 件教 学目 的要 求掌握:定量测定维生素 C 的原理和方法熟悉:微量滴定法的基本操作技术教学重点难点及其解决方案重点:定量测定维生素 C 的原理和方法难点:滴定终点的判断解决方案: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定量测定维生素 C 的原理和方法,并能采取过滤等方法排除影响判断滴定终点的干扰因素
2、。参 考资 料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梁康主编卫生理化检验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运珞珈、朱业湘主编卫生理化检验与微生物学检验实 施情 况小 结教研室主任签名: 2013 年 月 日成 都 医 学 院 教 案 续 页教学过程、内容及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与手段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 C 含量一、目的1学习并掌握定量测定维生素 C 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微量滴定法的基本操作技术。二、原理维生素 C 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缺少它时会产生坏血病,因此又称为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它对物质代谢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发现它有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并具有对化学致癌
3、物的阻断作用。维生素 C 是具有 L 系糖构型的不饱和多羟基物,属于水溶性维生素。它分布很广,植物的绿色部分及许多水果(如橘子、苹果、草莓、山楂等) 、蔬菜(黄瓜、洋白菜、西红柿等)中的含量更为丰富。维生素 C(抗坏血酸)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能将染料 2,6一二氯酚靛酚还原成无色,而抗坏血酸本身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氧化型 2,6 一二氯酚靛酚在酸性溶液中呈粉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当用此染料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在抗坏血酸未全部氧化前,则滴下染料立即被还原成无色,一旦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时,则滴下的染料立即使溶液显示粉红色,此时为滴定终点,即表示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刚刚被氧化
4、完全,从滴定时 2,6 一二氯酚靛酚标准液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被检物质中抗坏血酸的含量。三、材料、试剂与器具(一)新鲜的水果(二)试剂讲解法1、标准抗坏血酸溶液:准确称取 50 毫克纯抗坏血酸,溶于1%的草酸溶液中,并稀释至 500 毫升,贮棕色瓶,冷藏保存,最好临用时配制。 2、2% 草酸溶液:草酸 2 克,溶于 100 毫升蒸馏水中。3、1% 草酸溶液:1 克草酸溶于 100 毫升的蒸馏水中。4、0.01% 2,6 一二氯酚靛溶液:溶 50 毫克 2,6 一二氯酚靛于 300 毫升含有 104 克 NaHCO3 的热水中,冷却后加水稀释至 500 毫升,滤去不溶物,贮于棕色瓶内。 (4约可
5、保存 1 周)每次临用时以标准抗坏血酸溶液标定。(三)器具1、锥形瓶(50100 毫升)2、移液管(1 毫升,10 毫升)3、容量瓶(100 毫升)4、微量滴定管(3 毫升或 5 毫升)四、操作步骤(一)提取水洗净新鲜的水果,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然后称取 5 克剪碎,加 2%的草酸 5 毫升,置研钵中研成浆,倒入 100 毫升的容量瓶内,用 2%草酸洗涤数次,最后定容至刻度,充分混匀后过滤,弃去最初几毫升滤液。(二)滴定1、标定 2,6 一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浓度:量取标准维生素 C 溶液 1ml,加 9ml 1%草酸加入 50ml 锥形瓶中,同时量取 10ml 草酸加入另一个 50ml 锥形瓶
6、中作空白对照,用已标定的 2,6 一二氯酚靛酚滴定至粉红色出现,15 秒不退色。记录所用的毫升数,计算每毫升 2,6 一二氯酚靛酚所能氧化维生素 C 的毫克数(K) 。2、样品的测定:讲解法演示法实践法取 50ml 锥形瓶 2 个,分别加入滤液 10ml,用已标定的2,6 一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至终点,以微红色能保持 15 秒不退色为止,整个滴定过程宜迅速,不宜超过 2min,空白滴定方法同前,记录两次滴定所得的结果,求平均值。(三)结果计算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每 100g 样品的维生素 C 含量:维生素 C(mg/100g 样品)= 100123()VKW式中:V 1 为滴定样品液所用去染料体积
7、(ml);V2 为滴定空白所用去染料体积(ml);V3 为样品测定时所用滤液体积(10ml);V 为样品提取液的总体积;K 为 1 毫升染料能氧化维生素 C 的量(mg);W 为称取样品重量(g ) 。五、注意事项1.滴定时速度要尽可能快,因样品内一般都含有一些能将2,6 一二氯酚靛酚还原的其它物质,尽管它们还原比染料的能力一般较维生素 C 弱。2.滴定所用染料要在 14ml 之间,否则须增减样品量或将提取液适当稀释。3.抗坏血酸易溶于水,也极易被氯化,故提取抗坏血酸时,须抑制组织中氧化酶活性。2%草酸可抑制该酶,1%草酸则不能,三氯醋酸、偏磷酸、盐酸有同样功效。Fe 2+能还原二氯酚靛酚,如
8、用醋酸(8%即可)则 Fe2+不会很快与染料起作用。4.样品提取液应避免日光直射,否则会加速抗坏血酸的氧化。5.在生物组织内和组织提取物内,抗坏血酸还能以脱氢抗坏血酸及结合抗坏血酸的形式存在。它们同样地具有维生素 C 的生理作用,但不能将 2,6 一二氯酚靛酚还原脱色。6.在生物组织提取物中,常有色素类物质存在,给滴定终点的观察造成困难。应加入适量白陶土乳液进行脱色过滤后再滴定。六、实验报告保留每次测定的有效数据,计算样品维生素 C 的含量并讨论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七、思考题1、要测得准确的维生素 C 值,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操作步骤,为什么?2、在测定过程中,样品的草酸提取液为什么不能暴露在光下?3、试简述维生素 C 的生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