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7466996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9 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直根系”这一概念是苏秉琦先生在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来的。苏先生认为,中华文明起源所涉及的范围是从关中西部起,经山西全境向西北至内蒙古河曲地区,向东北经冀

2、西北延伸至辽西地区,形成“Y”字形文化带。这一地带是中华诸文明升起最早也是最光亮的地带,也是“中华文化总根系中一个最重要的直根系” 。红山文化处在“Y”字形的右上部,是直根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红山文化和中华古文化都有着高度发达的祖先崇拜。中国没有传统的宗教,以血缘为纽带的祖先崇拜是中国人信仰和崇拜礼仪的主要形式,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根脉。安阳殷墟西北岗王陵区内上千座祭祀坑和卜辞中对先公先王各类祭祀礼仪的记载表明,商代的祖先崇拜十分发达,为国家重典,礼繁而隆重,向前追溯到史前时期顺理成章,但目前所知的史前文化中,只有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可以与之有较为紧密的衔接。红山文化被认定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发

3、达的祖先崇拜是一个主要实证。祭祀遗存的规范化也是理解红山文化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的重要方面。苏先生最早注意到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是在发现东山嘴遗址之时。这个遗址面对河川和大山山口的高岗,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南圆北方、左右对称,这完全不同于其他史前文化,却与后世建筑,特别是礼仪性建筑如天坛、太庙、明十三陵的布局相近。红山文化建筑地址的规范化可视为中国传统祭祀礼仪的源头所在。红山文化是史前两大玉文化中心之一,其玉文化具有高度抽象化又高度规范化的特点。以其中的龙和凤题材为例,红山文化玉器中的龙凤造型都已定型化,商代玉龙与玉雕龙在造型上一脉相承,玉凤的翅与尾的表现方式也与商代青铜器上的凤鸟纹如出一辙。尤其

4、是红山文化中已出现的龙凤合体题材,而且设计精妙,神态成熟,是后世玉器基本造型龙凤玉佩的祖型。这是红山文化作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的一个显著标识。同玉器规范化和制度化相关的,是红山文化特殊的埋葬习俗,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现象是“唯玉为葬” 。玉器作为古代墓葬随葬品,见于全国各地各时期的考古文化,但唯红山文化只葬玉器而不葬其他陶石器等。玉器是一种被赋予思维观念的非实用器,有别于来自生活和生产等实用性的其他随葬器物。独以玉器为唯一随葬品而排斥其他,当反映红山人精神重于物质的观念。礼的源头,是理解红山文化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的重要方面。王国维释“礼”字的初型为“以玉事神” 。红山文化“唯玉为葬”的习俗是礼起源于

5、史前时期最为典型的证据。一般认为,礼是从夏商周三代开始的,现将中国传统礼制的起源追溯到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这就再次确立了红山文化在中华文化总根系中的直根系地位。(摘编自郭大顺为什么说红山文化是中华古文化的“直根系”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红山文化是中华文化直根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B. 红山文化是目前所知唯一能与商代祖先崇拜形成较为紧密衔接的史前文化。C. 红山文化玉器中龙风造型与商代极其相似,也是后世玉器龙凤玉佩的祖型。D. 红山文化唯玉为葬,不葬其他实用性器物,是国内各地考古文化中独有的。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

6、的一项是( )A. 文章从四个维度充分论证了红山文化在中华文化总根系中的直根系地位,层次清晰。B. 红山文化与后世文明之间存在渊源关系,这是论证红山文化直根系地位的关键所在。C. 第四段详述红山玉文化龙凤题材的影响,旨在证明其具有高度抽象化和规范化特点。D. 中国传统礼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红山文化,王国维对“礼”字的阐释是其有力佐证。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研究过程中,既重视文物、遗址的发掘,又关注文献资料,二者相互印证,是考证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途经。B. 红山文化作为直根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在“Y”字形的右上部,是中华诸文明之中升起最早也最光亮的地带。C. 东山嘴

7、遗址南圆北方、左右对称的布局,不同于其他史前文化,足以证明中国的传统礼仪起源于红山文化。D. 如果红山文化中没有“唯玉为葬”的习俗,中国传统礼制将失去源头,红山文化也将难以确立其直根系地位。【答案】1. C 2. C 3. A【解析】【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 C 项“ 红山文化玉器中龙凤造型”不是后世龙凤玉佩的“祖型” ,据第四段“龙凤合体题材是后世玉器基本造型龙凤玉佩的祖型”

8、可知, “龙凤合体题材”才是“龙凤玉佩的祖型” 。故答案为 C。【2 题详解 】此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以及论证的方法。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曲解文意, “旨在证明其具有高度抽象化和规范化特点”错,应是证明红山玉文化是“红山文化作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的一个显著标识” 。故答案为 C。【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

9、,明确题干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观点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 项张冠李戴, “中华诸文明升起最早也是最光亮的地带”是“Y 字形文化带”而非“红山文化” 。C 项扩大范围, “中国的传统礼仪”错,应是“中国的传统祭祀礼仪” , “足以证明”也夸大其词。D 项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红山文化唯玉为葬的习俗是礼起源于史前时期最为典型的证据”但是不能反推为“如果红山文化中没有中国传统礼制将,红山文化也将” 。故答案为 A。【点睛】做选

10、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 。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 “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 “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 )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

11、关注信息间的联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春节假期里,一部电影引发观影热潮。 流浪地球以超过 22 亿的票房,成为春节电影票房冠军。一部成熟的电影,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源于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刘慈欣的三体等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带热了中国科幻文学。 战狼 无名之辈等风格各异的电影作品,在抬高电影创作水位的同时,也一次次抬高中国电影票房刚刚过去的春节档期,电影总票房已接近 60 亿。这些,同样是观众对中国科幻电影充满期待的文化与心理背景。更重要的是,就像刘慈欣所说,今天的中国有着强烈的“未来感” 。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让世界侧目,也打开了中

12、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贵州山区的“中国天眼” ,成为一个旅游热点,人们渴望在这里了解未知、聆听未来。这与一部“硬核科幻电影”成为热点话题一样,都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科学热情高涨的缩影。(摘编自金苍提升期待的水位 , 人民日报2019 年 02 月 13 日)材料二对于电影产业影响最大的,还是观众本身。科幻电影不是从零开始讲解的科教片,其对于观众科学素养要求较高,从上世纪 80 年代至今,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培育了大量科幻电影受众,特别是已经成为观影主力的 80 后、90 后一代人。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人口抽样调查中,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者,从 2002 年的 4.7上升到 2

13、017 年的 138,高中教育程度者从 124上升到 175,2017 年每 10 万人口中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是1998 年的 496 倍。庞大的中高等教育群体,使得科幻电影的消费群体扩大。(摘编自科幻片能否成为电影产业新增长点 , 工人日报2019 年 02 月 13 日)材料三材料四科幻片在中国的历史成绩惊人,但好莱坞进口片占领了中国科幻电影票房。在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下,再加上国产科幻电影制作水平拙劣,内外因夹击导致国产科幻电影成绩堪忧。具体来说,在外因方面,首先,类似于阿凡达 变形金刚的科幻商业大片屡屡创下票房纪录,进口大制作科幻片使本类型影片门槛升高,国产科幻生存空间变小;其次,201

14、2 年中美双方签订的中美双方就解决 WTO 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已在今年到期,进口片的配额限制极有可能被进一步放开甚至取消。在内因方面,首先,传统教育体制不重视培养创造性人才,中国的编导们热衷对现实生活进行挖掘、表现,创新力不足,科学基础薄弱,对哲学和思想层面疏于表达,对全新世界观的建构同样缺乏;其次,美国电影界和资本界的紧密联系,国内制作水平拙劣,只有稳妥的资金流才能保证前端进一步的产品制作;最后,公众整体科学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社会中科技文化氛围较弱。(摘编自内外夹击国产科幻电影难获一席之地 , 经济日报2017 年 09 月 07 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15、项是( )A. 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和电影创作水平的提升为流浪地球的成功奠定了基础。B. “中国天眼” “硬核科幻电影”成为热点,体现了中国公众不断增强的科学向往。C. 材料三表明,国内科幻电影上映数量占比较稳定,票房占比相对来说波动较大。D. 令国产科幻电影成绩堪忧的原因有:门槛升高,创作素材贫乏,进口限制放宽。5. 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80 后、90 后一代人能成为科幻电影的主要受众群体,是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程度在提高。B. 由材料二可知,近年来科幻电影消费群体扩大,对我国科幻电影产业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C. 由材料三可知,科幻电影以较少的数量产生较高的票

16、房,在中国市场有极强的票房号召力。D. 一旦进口片配额限制被取消,进口大制作科幻片涌入,中国国产科幻电影会失去生存空间。6. 结合材料思考,如果你是科幻片导演,哪些因素会让你对中国科幻片的未来充满信心?你又会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答案】4. D 5. D 6. 第一问:有中国强大文化体系作支撑;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中高等教育群体不断扩大;科幻电影在中国票房号召力较强。第二问:提升自身学养,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制作水平;积极融资,吸引足够的资金流。【解析】【4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 C 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

17、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D 项无中生有,原文说 “在外因方面,首先影片门槛升高其次进口片的配额限制极有可能被进一步放开甚至取消”, “在内因方面,首先其次最后” ,都没有提到“创作素材贫乏” 。故答案为 D。【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D 项“中国国产科幻电影会失去生存空间”说法过于绝对。故答案为

18、 D。【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明确文章重点讲的是什么,作者对此持怎样的态度。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比如本题要求写出对中国科幻片的未来充满信心的原因,以及从哪些方面作出努力,并结合文本分析。本题材料一、二阐述的正是本题的问题,因此答题区间在材料一、二,还有一点在材料四;据材料一“源于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 “刘慈欣的三体等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带热了中国科幻文学”可总结出“有中国强大文化体系作支撑” ;据“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让世界侧目,也打开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可总结出“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

19、提升” ;据材料二“庞大的中高等教育群体,使得科幻电影的消费群体扩大”可总结出“中高等教育群体不断扩大” ;据材料四“科幻片在中国的历史成绩惊人”可总结出“科幻电影在中国票房号召力较强” 。第二问, “作为导演”该怎么做,答题区间在材料四的“内因”方面,据“统教育体制不重视培养创造性人才,中国的编导们热衷对现实生活进行挖掘、表现,创新力不足” “国内制作水平拙劣”可总结出“提升自身学养,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制作水平” ,据“只有稳妥的资金流才能保证前端进一步的产品制作”可总结出“积极融资,吸引足够的资金流”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

20、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 。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最后的耕耘曹春雷宝山走进院里时,老奎正蹲在堂屋门前的石阶上,稀里呼噜喝面条,花白的胡子一翘一翘的。“爹,那事您考虑得咋样了?”宝山站在柿子树下,远远地问。“啥事?”老奎没抬头,鼓囊着嘴,专注于他的面条。“就是那块地的事啊。别人家都签了

21、,就剩您没签。 ”“别人家签了我也不签,我就剩这块地了,以后我上哪儿种地去?”老奎抬起头,停下忙碌的嘴,气气地抛出这么一句话。“爹,您干嘛非要种地呢?您看,现在咱们村发展得多好,引来好几个厂子,村里的男人妇女都进厂上班,一个月能拿不少钱。这些厂一年也给村里不少钱。村里有钱了,啥事都好办。 ”老奎将饭碗放在身旁的石阶上,抹了把嘴。儿子说的没错,如今村里人出了家门就能上班。就连他,也在一家厂子里看大门,工资不算低。村里给 60 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发 150 元钱。宝山干村主任这几年,村子确实发展得挺不错。“爹啊,这次引来的是草帽厂,不污染,别的村子都抢这个项目,因为老板是我同学的同学,我抢来了

22、。建成后,效益肯定不错,咱村的人都能跟着沾光。 ”看到老奎不言语,宝山又说:“我是村主任,咱村就您不支持工作。您说,下一届村主任选举,您还打算继续让我干不?”老奎还是不言语,掏出烟来,点上。吐出的烟圈,袅袅升起来。屋檐下的一只麻雀扑棱一下,穿越其中一个烟圈,飞出了院子。宝山站在那里,看着一个个烟圈在空中扩散。一支烟抽完,老奎闷闷地说:“我签。 ”宝山顿时喜眉笑眼起来。走近老奎,从怀里掏出软包烟,抽出一颗,给老奎。老奎不接,站起来,到牛栏前,看牛。牛卧在那里,慢条斯理地反刍。老奎对牛说:“老黑啊,好好吃,过了晌午,咱去西洼犁地。 ”老黑没搭腔。背后的宝山却说话了:“爹啊,您刚才都说答应签了,咋这

23、会儿又说去犁地呢?”老奎扭过头来,梗着脖子:“我晚上签,没签之前,地还是我的。我愿咋样就咋样。 ”宝山知道爹的脾气,不敢再说,转过身,溜溜地出了院门。老奎进了牛栏,蹲下来,抚摸牛。牛毛不光滑,肋骨鲜明地凸着。老奎说:“老了,老黑啊,你和我一样老了。 ”停顿了一会儿,老奎又说:“老黑啊,可我心里觉着没老,你觉着呢?”老黑扭过头来,看他。从老黑的眼里,老奎看到了自己皱纹纵横的脸。相对无言。很长时间后,老奎拍拍老黑的背,说:“这事咱就这么定了啊,下午去犁地。 ”说完后,站起来,去库房,拾掇盖满了灰尘的犁具。老黑是村里最后一头牛了。好几年前,就是最后一头牛了。现在,他要带着这最后一头牛,披挂上阵。吃过

24、饭后,老奎用推车推着犁具,牵着老黑,一前一后出了院门。老黑很久没出院门了,走得慢慢吞吞。一路上,很多人都和老奎打招呼,说:“您这是咋啦?都啥年代了,还牵着牛去犁地?再说,那地不是都租出去了么?”老奎却只是笑笑,并不答话。终于到了地边。老奎放下车,将犁具卸下来,放开老黑,让它自己找青草去。这时的太阳,已挪到西边去,将老奎和老黑的影子拉得很长。一袋烟后,终于要下地了。老黑套上了犁具,老奎扶着。 “驾!”老奎喊了。老黑缓缓地迈开步子。两趟过后,老奎拄着犁具,喘粗气。老黑也张大了嘴,喘粗气。老奎说:“老伙计啊,再坚持一会儿。你知道吗,犁完这块地,咱俩就正式从田里退休了。 ”老黑轻轻地甩了甩尾巴,算是回

25、应。西边的太阳越来越矮,脸越来越红,像是缀上了个秤砣,斜斜地缓慢地往下坠。老奎的脸,和夕阳的脸差不多红。汗流浃背。他喘粗气的声音,和牛喘粗气的声音,重叠在一起,越来越沉重,像两个老旧的风箱。偌大的田野,一个人,一头牛,都披了夕阳的红。只剩下最后一趟了。老奎两股战战。老牛也是,有些站不稳了。老奎喊:“加把劲,老黑,最后一趟了。 ”终于到头了。老奎斜依着犁,摇晃了几下才站稳。老牛四条腿在打颤。老奎喊:“老黑”老黑回过头来。老奎看见,老黑的眼角慢慢凝聚了一滴泪。这滴泪缓缓落下去,砸疼了大地。(选自短篇小说2018 年第 3 期)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6、儿子宝山从不同角度苦苦劝说父亲,最后老奎极不情愿地答应签字,这表明老奎内心有一种强烈的保护耕地和环境的意识。B. 儿子对犁地表示奇怪,老奎梗着脖子驳斥,其他人表示奇怪,老奎则笑而不答,运用映衬的表现手法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C. 文中写人和牛喘粗气的声音“重叠在一起,越来越沉重,像两个老旧的风箱” ,兼用比拟和比喻,凸显了人和牛的疲惫衰老。D. 小说结尾部分叙述老奎驾牛犁地时,穿插了多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沉重、悲凉的氛围,有力烘托了老人和老牛的形象。8. 老牛“老黑”的形象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作具体分析。9. 在小说主人公老奎身上,作者寄寓了怎样的情感态度?【答案】7. A 8. 丰富了小

27、说的内容,推动着情节的发展。牛和土地都是农耕生活方式的象征,老牛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衬托了主人公老奎,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老人和老牛都有着勤劳、缓慢、衰老等特点,两者互相映衬;深化了小说的内涵,含蓄地揭示着小说的主旨。对老牛的刻画,特别是最后老牛流泪的形象,对小说主旨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从“老黑”的身上也含蓄地表现出主人公老奎的情感,牛犹如此,人何以堪。 9. 作者对于老奎所代表的那一代老农的勤劳执着、对于土地的热爱和眷恋,是肯定和赞扬的;对于因为失去热爱的土地,老奎他们所遭受的精神失落和打击,是理解和同情的;作者认为在向城市化、工业化转变的过程中,传统农耕

28、文明走向衰落是无可挽回的趋势,应以包容心态,冷静对待。【解析】【7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涉及到开头段的作用,引用诗句的作用以及文章的布局、写法等。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结构,然后明确主旨,关注手法 。本题 A项“有一种强烈的保护耕地和环境的意识” ,分析牵强,拔高人物,不合文意。故答案为 A。【8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中的次要人物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般应从对其他人物的作用、对情节的作用、对主题的作用、特殊效果几个方面思考。本题老牛“老黑”的形象对情节的作用,可以这样思考,如果没有老黑,文章内容就少了许多,也就没有后

29、面老奎带着老黑最后一次犁地的情节,文章感染力也会消弱许多,因此可总结出“丰富了小说的内容,推动着情节的发展。牛和土地都是农耕生活方式的象征,老牛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以及“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从“老黑”的身上也含蓄地表现出主人公老奎的情感,牛犹如此,人何以堪” 。老黑的形象对主人公老奎有烘托作用,二者有衰老、勤劳等共同点,是老一辈农民的缩影,可总结出“衬托了主人公老奎,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老人和老牛都有着勤劳、缓慢、衰老等特点,两者互相映衬”。老黑的形象同主人公老奎一样对主旨也起到了含蓄的表现的作用,可总结出“对老牛的刻画,特别是最后老牛流泪的形象,对小说主旨有明显的强化作用”

30、。【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品情感主旨的能力。考生在解题时依据文本中或显或隐的有效信息,解读作品的主题要特别注意联系当下的社会现实。本题中老奎的身份是农民,他对土地热爱和依恋是农民固有的本性,是值得人赞美的;土地对于他们来说是赖以生存的物质存在和精神寄托,他们失去土地又是值得同情的。但是,失去土地有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应冷静客观看待。【点睛】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有以下技巧可供参考:1依本探源,奠定根基。 “依本探源”就是考生依据文本中或显或隐的有效信息,如主旨句、过渡句、中心句、带有作者感情倾向的词句、暗示作者生平经历的词句、暗示社会环境的词句等,解读作品的主题,从而探讨

31、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对作品进行探究式的解读 2内引外联,不漏信息。 “内引外联”就是考生利用命题人在文本中提供的作者资料与相关背景等信息,筛选分析,联系旧知,调动知识储备,探知作者的创作背景,解读作者的创作意图,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3关注现实,合理联想。文学创作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一般来说,文学作品都是出于社会现实的需要而创作的。因此考生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时要注意联系当下的社会现实。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蔡凝,字子居,济阳考城人也。祖撙,梁吏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父彦高,梁给事黄门侍郎。凝幼聪晤,美容止。既长

32、,博涉经传,有文辞,尤工草隶。天嘉四年,释褐授秘书郎,转庐陵王文学。光大元年,除太子洗马、司徒主簿。太建元年,迁太子中舍人。以名公子选尚信义公主,拜驸马都尉、中书侍郎。迁晋陵太守。及将之郡,更令左右缉治中书廨宇,谓宾友曰:“庶来者无劳,不亦可乎?”寻授宁远将军、尚书吏部侍郎。凝年位未高,而才地为时所重,常端坐西斋,自非显贵名流,罕所交接,趣时者多讥焉。高宗尝谓凝曰:“我欲用义兴公主婿钱肃为黄门郎,卿意何如?”凝正色对曰:“帝乡旧戚,恩由圣旨,则无所复问。若格以佥议,黄散之职,故须人门兼美,惟陛下裁之。 ”高宗默然而止。肃闻而有憾,令义兴公主日谮之于高宗,寻免官,迁交陛。顷之,追还。后主嗣位,受

33、晋安王谘议参军,转给事黄门侍郎。后主尝置酒会,群臣欢甚,将移宴于弘范宫,众人咸从,唯凝与袁宪不行。后主曰:“卿何为者?”凝对曰:“长乐 注 尊严,非酒后所过,臣不敢奉诏。 ”众人失色。后主曰:“卿醉矣。 ”即令引出他日后主谓吏部尚书蔡徵曰蔡凝负地矜才无所用也寻迁信威晋熙王府长史郁郁不得志,乃喟然叹曰:“天道有废兴,夫子云乐天知命 ,斯理庶几可达。 ”因制小室赋以见志,甚有辞理。陈亡入隋,道病卒,时年四十七。(陈书列传二十八 ,有删改)【注】长乐,天子母亲的代称。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即令引出他日后主谓吏部尚书蔡徵曰蔡凝负地矜才无所用也寻迁信威晋熙王府长史

34、郁郁不得志B. 即令引出他日后主谓吏部尚书蔡徵曰蔡凝负地矜才无所用也寻迁信威晋熙王府长史郁郁不得志C. 即令引出他日后主谓吏部尚书蔡徵曰蔡凝负地矜才无所用也寻迁信威晋熙王府长史郁郁不得志D. 即令引出他日后主谓吏部尚书蔡徵曰蔡凝负地矜才无所用也寻迁信威晋熙王府长史郁郁不得志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经传指儒家经典和解释经典的文字,与“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经传”相同。B. 中国书法字体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种,随着历史发展,依次演变。C. 褐指粗布短衣,古时地位卑贱之人所着之衣,释褐是指脱去平民衣服,始任官职。D. 文中“文学”为官名,汉

35、代始置于州郡及王国,又称文学掾,为后世教官所由来。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蔡凝聪颖有才,早年仕途顺畅。他出身仕宦,才华横溢,初入仕途就屡得升迁,并得以婚配公主,春风得意。B. 蔡凝为人厚道,善于为人着想。他从中书省离任时,命令手下人修葺中书省的官舍,以便让继任者舒适入住。C. 蔡凝国事为重,不惧得罪权贵。在皇帝想任用义兴公主的夫婿做黄门郎征求意见时,他直言反对,阻止了此事。D. 蔡凝性格亢直,敢于直言上谏。在陈后主邀领群臣去弘范宫纵酒宴饮时,他拒绝前往,并义正辞严地陈述理由。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常端坐西斋,自非显贵名流,罕所

36、交接,趣时者多讥焉。(2)肃闻而有憾,令义兴公主日谮之于高宗,寻免官,迁交阯。【答案】10. B 11. B 12. C 13. (1) (蔡凝)常常在西斋端正地坐着,如果对方不是尊贵名流,就很少与之往来,趋炎附势者多讥笑他。(2)钱肃听说后很怨恨,让义兴公主每日向陈高宗说他的坏话(诬陷他) ,不久蔡凝被罢免了官职,迁往交趾。【解析】【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可用排除法。本题中“他日”是一个词语,不能断开,排除 AC 项;“负地矜才”指“自负门第,夸耀才华” ,故“矜才

37、”不能断开,排除 D 项。故答案为 B。【1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 B 项书法的历史演变顺序错误,按时间顺序应为“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故答案为B。【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

38、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 C 项“直言反对”错。蔡凝的回答是:“帝的同乡与旧戚,若恩惠依从圣旨,那么就没有可以再问的了。若以大家的意见为标准,黄散之职,本来必须人品与出身都美,请陛下决断。 ”话说得比较委婉。故答案为 C。【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1)中“自非”:自己认为(对方)不是;“交接”:交往;“趣”:同“趋”

39、 ;“焉”:代词,他。 (2)中“憾”: 怨恨;“谮”:诬陷;“寻”: 不久;“迁”:贬到,调任到。【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 ,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 ;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 ;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两首清词,完成各题。陈维崧词二首卜算子阻风瓜步(甲)

40、风急楚天秋,日落吴山暮。乌臼红梨树树霜,船在霜中住。极目落帆亭,侧听催船鼓。闻道长江日夜流,何不流侬去?点绛唇阻风江口(乙)浊浪堆空,暨阳 注 城下风涛怒。冰车铁柱,隐隐轰吴楚。独眺君山,且共春申语。愁如许,一杯酹汝,同看蛟龙舞。【注】暨阳,今江苏江阴。君山在江阴北郊,因春申君葬此而得名。春申君即黄歇,战国四公子之一,博闻善辨,礼贤下士,曾任楚相二十多年。14. 下列对这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A. 甲词上阕既用“风急” “船在”照应题目,又通过景物描写点明时令和环境,可谓言简而意丰。B. 甲词下阕前两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着笔,写出了词人不畏风急霜重、从容欣赏江岸美景的情态。C. 乙词上

41、阕刻画了江面风大浪高的景象,动词“堆” “怒” “轰”和比喻“冰车铁柱”的运用,生动传神。D. 乙词下阕借助春申君的典故含蓄地传达情怀,尾句用“蛟龙舞”再写江上风浪,与上阕内容相呼应。15. 比较分析两首词所表达情感的异同。【答案】14. B 15. 两首词都表达了因阻风而滞留江边引发的愁绪;甲词通过景物描写和“极目” “侧听”的动作刻画,以及“何不流侬去”的疑问语气,主要表达期盼启程、归心似箭的急迫心情;乙词通过风大浪高壮美景象的描绘和对春申君的联想,主要表达对历史杰出人物的仰慕和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渴望。【解析】【14 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

42、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本题各选项内容主要涉及了对诗歌的词语、形象、手法、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B 项“ 不畏风急霜重”“从容欣赏江岸美景的情态”与全词主旨不符。故答案为 B。【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以及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两首诗,整体理

43、解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读懂诗歌写了什么,然后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细细品读,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有时诗中还会有直接抒情的词句。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回答情感异同时要分开异同之处。 阻风瓜步通过“催船鼓” “何不流侬去?”可知表达被阻的愁绪;阻风江口通过“愁如许”表达的也是愁绪。因此两首诗相同点是:两首词都表达了因阻风而滞留江边引发的愁绪。不同点, 阻风瓜步通过“风急” “日落”的景物描写和“极目” “侧听”的动作刻画,以及“何不流侬去”的疑问语气,主要表达期盼启程、归心似箭的急迫心情;阻风江口通过“冰车铁柱,隐隐轰吴楚

44、”描写了壮美的景色,表达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壮士豪情,通过春申君的典故,表达对杰出人物的仰慕。【点睛】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要从这几点入手: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45、。(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部分,(1)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诗中“_ ,_ ”两句,通过抒情主人公从早到晚照镜、吟诗的行为来表现感情之深、相思之苦。(2)屈原离骚中“ _ , _ ”这两句,诗人以鸟为喻来表达志向,指明了君子小人不可能同群,自古以来都是如此的道理。(3)苏轼赤壁赋中认为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 “ _ ”;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 “ _ ”,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答案】 (1). 晓镜但愁云鬓改 (2). 夜吟应觉月光寒 (3). 鸷鸟之不群兮 (4). 自前世而固然 (5).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6). 则物与我皆

46、无尽也【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1)中提示语为“照镜、吟诗” ,注意“鬓”字;(2)中提示语为“以鸟为喻” “ 君子小人不可能同群” ,应注意“鸷”字;(3)中提示语为“变化的角度” “不变的角度” ,注意不要丢掉“则”字。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形成过程,大众媒体扮演了推行者、建构者与同谋者的角色。大众媒体将消费与文化行为合二为一,赋予商品丰富

47、的文化内涵,并把社会的各个阶层裹挟其中,为消费主义_17_,最终使消费主义成为大众的生活理念与追求。在消费主义文化之下,媒体不断调整形式与内容,创造新的媒体产品。从报纸杂志的宣传到广播电视的广告,尤其是网络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使用,更使消费主义_18_、登峰造极,_19_不在操控着人们的欲望和兴趣。消费主义极大地缩短了单件物品的使用寿命。人们很少选择多次修理同一件家电,因为购买同类新款产品的价格未必高于修理的成本,而面盆修补、钢笔修理、缝纫织补这些日常生活中曾经_20_的行当,宛如儿时晚霞下的担货郎,渐行渐远,几近绝迹。家具不再是传统意义的耐用品, ( 21 ) ,许多美丽的衣服可能仅仅被上身一

48、试便匆匆完成使命。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在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大众媒体扮演了建构者、推行者与同谋者的角色。B. 在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大众媒体扮演了同谋者、建构者与推行者的角色。C. 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形成过程,使得大众媒体扮演了同谋者、建构者与推行者的角色。D. 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形成过程,使得大众媒体扮演了建构者、同谋者与推行者的角色。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推波助澜 无孔不入 无时无刻 不可或缺B. 煽风点火 无孔不入 时时刻刻 无可替代C. 推波助澜 无处不在 时时刻刻 无可替代D.

49、煽风点火 无处不在 无时无刻 不可或缺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因为破旧被丢弃的衣物也是很少的B. 被丢弃的衣物也很少是因为破旧C. 衣物也很少是因为破旧被丢弃D. 很少的衣物也是因为破旧被丢弃【答案】17. B 18. A 19. C【解析】【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比较。本题“在中”是一组介词,必须搭配使用,CD 项介词“在”残缺,排除 CD 项。A 项“建构者、推行者与同谋者”语序不当,应为“同谋者、建构者与推行者” ,排除 A 项。故答案为 B。【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