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普陀二中 洪秀捷内容摘要:决定一个人成就的主观因素不是能力,而是个性品质。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开展数学活动,培养学习的兴趣与信心;鼓励性评价,持续学习的兴趣;克服消极情绪,建立积极乐观的心理;因势利导,塑造学生个性气质 ;培养学生对气质的自我认识,适当的扬长补短。关键词: 个性心理品质 兴趣 情绪与情感 气质 在我们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老师们往往关注点在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强化智力因素在数学的地位,偏偏忽略了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这些心理品质在数学学习中的“权重” ,长期以往我
2、们可能培养了数学的解题高手,但这部分学生可能又因为意志脆弱,负面情绪严重,挫败感强烈,却是生活中的失败者,其实也是教育的失败。心理学家 D.W 布雷研究认为决定一个人成就的主观因素不是能力,而是个性品质。什么是个性品质呢?个性品质就是指除智力因素外的一切个性心理品质,主要包括动机、态度、情感、兴趣、意志、气质等。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快乐幸福有价值感的人。而一个人的青少年阶段(1215 岁)正是个性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每一个教师都有责任为学生的个性成长付出努力,那么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一 激发兴趣,让学生快乐有效的学习(一) 创设学习情境 激发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
3、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求知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利用创设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作用于学生心境来唤起学生的内部需要,从而产生相应积极情感。 由于数学是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成生动有趣的问题。同时利用中学生心理特点“好奇”激发它们的学习兴趣,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问题。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1 多媒体课件(两个孩子在踢足球。突然,一块平行四边B CDA2形的玻璃被打碎了)演示!2 提出问题:“新楼房里的一块平行四边形
4、的玻璃被打碎了,要重配一块以补全,该怎么配呢?”学生们跃跃欲试进入思考状态,为课题学习做了积极的“热身运动” 。讲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时,先给学生讲故事:古希腊的哲学家泰勒斯在游览埃及金字塔时,发现塔高竟无人知晓,他惊讶地说:“这是马上可以测出来的啊!”随后,他根据影长,很快测算出塔高为 131 米。他是怎样测算出塔高的呢?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学习情绪很高。一下子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了,学习积极性就提高了。问题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 开展数学活动 培养学习的兴趣与信心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展合适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和老师在活动中
5、成长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从中培养学生积极的进取精神,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相似三角形学习结束后可以开展活动课测量旗杆的高度,通过学生课上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出测量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高度的方法:利用阳光下的影子来测量旗杆的高度;利用标杆测量旗杆的高度;利用镜子的反射,分组进行户外自行寻找测量对象进行实际测量,被测物不一定是旗杆,也可以选择楼房、树等进行测量,学生对这样的活动兴致勃勃。学生这样在数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沟通交
6、流能力。(三) 鼓励性评价 持续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偶然产生的暂时性积极情感給予肯定和鼓励,使它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积极情感,进而对知识始终产生强烈的欲望和追求,使即时兴趣向稳定兴趣转化。当学生达到目标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并让其他学生一道分享成功的欢乐;当学生遇到困难或失败,信心不足时,有时一个肯定的眼神就能让学生“起死回生” ,让他们从失败中挖掘成功的部分,并继续帮助学生从失败走向成功。教师肯定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功感的获得非常重3要,学生若能经常受到这种成功的激励,就会使他们深信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对数学产生持续稳定的兴趣。二 体验积极情绪 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一) 克服消极
7、情绪 建立积极乐观的心理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积极情绪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健康的情感是正确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前提,也是幸福生活的基础。情绪具有增力和减力。当人喜悦开心的时候,觉得轻松精神饱满,思路敏捷,做事都比较顺利,相反烦恼消极的时候,人觉得沉重提不起精神,表现出对周围事物的冷漠,思维相对迟钝。例如有学生数学一碰到题目比较长的题目和压轴题,就认为自己无能为力,想当然的选择放弃,其实这些题目很多时候是不难的,思考一下可以解决的,这些学生对数学就缺少信心,我们教师应抓住机会多鼓励,多表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多创造成功的机会,给予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让学生对数学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二) 渗透德育美育 陶冶
8、情感情感教育不能靠硬性灌输,尤其是推理性强、抽象的数学科更不能强加于人,只能以知载情,以情促知。数学科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应不失时机地渗透在课内外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种渠道向学生介绍我国数学家的伟大成就、古今数学家献身科学的优秀事迹,叙述他们在事业上的成功与失败、艰辛与欢乐,给学生予深刻启迪,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如学习“勾股定理”时,可用多媒体给学生介绍有关的典故:当今世界许多科学家正在试探寻找“外星人” ,为此向宇宙发出了许多信号,如地球上人类的语言、音乐、各种图案等。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建议发射一种“勾股定理”的图案(像教科书封面上的图案) ,若宇宙人是
9、“文明人” ,则一定会认识这种语言的;讲“勾股定理”的证明时,给学生介绍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美国第 12 任总统加菲尔德也提出一种巧妙的证法,至今世界上可查到的证法有 400 多种,可以编成一本书。通过介绍,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克服困难的力量。同时要结合教学内容想方设法、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展示数学蕴涵的内在美,学生通过鉴赏,无不感到美的享受,也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例如教学黄金分割点,通过让学生欣赏蒙娜丽莎的微笑,4帕特荣神庙建筑,大自然中蜂房的结构等,既让学生直观感受自然艺术之美,又让感受数学中神奇的黄金比例,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女孩子穿上高跟鞋更显身材更有美感?再
10、次感受 0、618 的神奇魔力,让学生在体会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数学学习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 因势利导 造学生个性气质 气质是心理活动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特征的心理特征,它是人们典型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色彩。这些特点一般不受个人活动的目的、动机、内容等的影响,但又不是不能改变。(一) 了解气质的类型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非常有必要了解气质的特征。一般来说,人的气质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胆汁质:直爽热情,心境变化激烈,反应快但不灵活,抑制力差;多血质:活泼好动,行动敏捷,兴趣易变,容易轻举妄动;粘液质 :沉默少言,反应慢而稳定,抑制力强;抑郁质:孤僻,羞怯,反应慢且不灵活,情感体验
11、深而持久。(二) 根据气质特点 因势利导气质虽然没有好坏之分,但总有适宜不适宜,我们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根据不同气质的特点,因势利导。比如对胆汁质的学生直爽,精力旺盛,脾气急躁,心境变化剧烈,易动感情,要温柔对待,耐心说明教育,切不可简单粗暴适得其反;多血质的学生大都反应速度快,注意力易转移,志趣易变,教师应该多给创造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其注意力,不轻言放弃探究的精神;粘液质的学生大都稳重,反应缓慢, 沉默寡言,注意力不易转移,对这类学生鼓励其热情大胆,多问多交流;抑郁质的学生大都反应迟缓,善于觉察他人不易觉察的细节,对此教师应该多正面积极评价,少负面刺激。(三) 培养学生对气质的自我认识,
12、适当的扬长补短气质就动力特征而言无所谓好坏,但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气质对一个人来说虽没有选择的余地,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自觉发扬自己气质中积极一面,努力克服消极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好契机,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气质和特征,教育孩子在学生生活中尽量展示气质的积极面,克服消极面。5比如提醒多血质的学生做事做题要耐心细致;鼓励抑郁质的学生要多考虑事情的积极面,遇困难多往好的角度看问题。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多角度多渠道利用好数学学习的平台,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让学生在学习思考中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为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奠定基础。参考文献: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民族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