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与世界观、具体科学:(1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2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3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4 )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两大阵营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
2、质。(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唯物论物质观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这要求我们要用物质的观点看问题。3、运动(1 )含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3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4、规律(1 )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3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4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
4、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意识观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3、 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4、意识的能动作用(1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即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人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5、。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2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即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时时有矛盾。意识的反作用: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巨大地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这要求我们要重视
6、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客观规律为基础;这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6、实践(1 )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2 )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3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7、、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这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加实践活动;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尤其是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这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认识,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7、真理(1 )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2 )真理只有一个(3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这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
8、永恒的使命。唯物辩证法一、联系1、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联系具有普遍性,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3、 联系具有客观性,这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4、联系具有多样性,这要求我们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5、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
9、响到部分,这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部分: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6、系统优化(1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2 )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3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的结构的优化趋向。这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
10、方法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二、发展1、世界是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这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与上升3、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4、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1 )量变: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
11、果,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这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客观事物质变创造条件。们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2 )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这要求我们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3 )适度原则: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现,这要求我们把握适度原则。三、矛盾1、矛盾的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
12、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这要求我们在分析矛盾时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4、矛盾具有普遍性,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这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5、矛盾具有特殊性,这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
13、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这要求我们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在矛盾的特殊性中寻找矛盾的普遍性,在矛盾的普遍性的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8、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1 )含义: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2 )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注意: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但次要矛盾反过来也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3 )方法论: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
14、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1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2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3 )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
15、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四、创新1、辩证否定(1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2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3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扬弃”。(4 )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 又不能迷信书本和权威,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这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
16、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3、创新的作用:(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2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7、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与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18、,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4、社会历史发展的
19、总趋势(1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这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只能通过社会主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2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
20、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要求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6、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2 )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3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人生观与价值观1、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
21、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2、人生价值:(1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2 )人生的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3 )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在今天,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 )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
22、会意识,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这要求我们自觉选择正确的价值观,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表现: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注意: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先进与落后之分。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非科学的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消极的阻碍作用;正确的价值观能指导人们积极、健康地生活,引领人迈向光明而美好的人生路途;错误的价值观则会使人误入歧途,让人容易滑向个人主义的泥沼,容易与平庸和苟且为伍。4、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
23、成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这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的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2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的价值追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5、人生价值的实现(1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2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3 )在
24、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6、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原理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这要求我们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即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同时又要为社会的进步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7、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1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也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强大动力。一个人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有了坚定正确的方向,就能够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人类的幸福结合起来,从而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当代,只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创造自己永恒的价值,才能铸就无愧于时代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