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五月份病历考评骨科管床医师:李晶鑫 计 73.5 分病人姓名:唐 亮入院记录:体查:P 86 次/分(护士三测单 96 次/分) 0.5 分入院诊断:右胫骨下段骨折依据是县人民医院 DR:右胫骨下段骨折,但病历内无报告单复印件; 1.0 分病程记录:科主任查房记录:9:00 查房, “主任查房建议查心电图,心电图正常 ”。(查看心电图报告单,病人 8:13 已做了检查) a.记录不真实;b.第一次科主任查房记录大部分为现病史、体查的复制,对病情的分析及诊疗意见记录较少;1.0 分4 月 23 日查房:“今予以查腰椎正侧位检查”a.这里的检查是何意?b.既无受伤部位补充描述、又无专科体查描述,
2、为何入院第三天要做腰椎正侧位“照片”?c. 临时医嘱中无此检查医嘱, 23 日以后的病程记录中对此检查无任何信息回集; 0.5 分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术中出血少” (手术记录中出血量约 300ml)多少是少?多少是多? 0.5分4 月 29 日查房:“患者昨日复查血常规:WBC 10.410 9/L N80.8%血沉102mm/h) ”并没有与入院血常规对照(WBC 9.5109/L N75.8%)又没有做血沉异常分析; 0.5分5 月 11 日查房:“血常规基本正常(血常规:WBC 6.0109/L N38.2%)血沉 48mm/1 检查(应该是/h,检查二字多余) ,炎症控制欠佳,今继续抗
3、炎对症支持治疗”a.4 月 29 日(术后第三天)血沉 102mm/h、5 月 5日血沉 78mm/h、5 月 8 日血沉 70mm/h,为何血沉从 102mm/h 降至 48mm/h 才提示炎症控制欠佳?b.何以凭动态降低中的 48mm/h 血沉结果判断是“炎症控制欠佳”?(血沉是一项非特异性的化验项目,单一的血沉加快并不能确定患有哪种病,何况组织损伤和坏死,如大范围的组织坏死或损伤、大手术导致的损伤,心肌梗死、肺梗死、骨折、严重创伤、烧伤等疾病亦可使血沉加快,4 月 28 日血象 WBC 10.4109/L N80.8%、5 月 5 日血象 WBC 6.9109/L N33.2%、5月 8
4、 日血象 WBC 5.8109/L N39.2%、5 月 11 日血象 WBC 6.0109/L N38.2%,4 月 28 日后复查血常规都基本正常,血沉也从 102mm/h 降至 48mm/h)c.既然是“炎症控制欠佳” ,为什么不做治疗方案的调整, “今继续抗炎对症支持治疗”?d.未调整治疗方案,继续抗炎对症支持治疗三天后(5 月 15 日) ,复查血沉 17mm/h,这也是对“炎症控制欠佳”存有疑问的佐证; 22.0 分重要记录缺失此为骨折手术病案,术后只要条件允许,应行手术复位后 DR 复片,虽然有术后 DR 复片报告单,但病程记录中通篇找不到该项内容的记载,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第二十
5、二条“ 病程记录是指继入院记录之后,对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所进行的连续性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 ; 1.0 分5 月 15 日查房记录:“患者今日复查血常规基本正常,血沉 17mm/h,炎症基本控制予以协助办理出院手续”出院前未作血常规复查(病历中找不到化验结果) ; 2.0分麻醉记录:麻醉记录单中无出血量记录;(麻醉医师责任)麻醉术前访视记录缺失;(麻醉医师责任)麻醉术后访视记录缺失:(麻醉医师责任)手术记录本人未覆盖签名; 1.0 分无手术者签名特殊情况下由第一助手书写时,应有手术者签名;1.0 分 参加手术人员多处不符:麻醉记录单上是陈长庚、唐玉兵
6、、李晶鑫,手术记录上是陈长庚、李晶鑫、张厚,唐玉兵以离职,已不具备手术资格;1.0分排名次序混乱:麻醉记录单上是陈长庚、唐玉兵、李晶鑫,手术记录上是陈长庚、李晶鑫、张厚,手术安全核查表上是陈、李、唐(应该写全名手术护士责任) ,排名第二者应是第一助手; 1.0 分 入院医患谈话记录:第四条 在对您实施诊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未能预料的情况变化,我院将适时调整诊疗方案。医师写为“心脑血管意外” 。a.此病例为意外伤 14 岁男性患者,既往体键,有提示“心脑血管意外”之必要吗?b.入院时无头部外伤体征及临床表现,何以“心脑血管意外”?c.即使有头部外伤史,也不是“心脑血管意外” ,而是颅内损伤可能。
7、 1.0分出院小结部分内容不完整a.诊疗经过描述过于简单;b.出院时情况中缺失血常规阴性结果具体描述;c.出院时情况中缺失手术效果(DR 复片)描述,假如出院后内固定松动、折断、变形咋办? 2.0 分病程记录与医嘱、护理记录不符4 月 23 日 9:30 临时医嘱:“四肢关节正侧位”病程记录中只有“今与以查腰椎正侧位检查” ,无“四肢关节正侧位”DR 检查的理由记录;1.0分4 月 22 日 18:05 护理记录单中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及效果栏内有“已告知医生,给予 999 感冒颗粒冲服”a.病程记录中无记录,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第二十二条“ 病程记录是指继入院记录之后,对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所进行
8、的连续性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 ;b. 病程记录及护理记录(护士责任)中无采取措施后的效果记录; 0.53分4 月 23 日护理记录单中 7:00 体温 37.8,19:20 体温 38.3,护理记录单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及效果栏内有“诉全身发热,嘱其服用 999 感冒灵颗粒及温水搽浴一次,遵医嘱予以双氯芬酸钠塞肛、阿莫西林一盒”记录a.4月 23 日查房记录(9:00)虽有自诉“发热”记载,但并没有发热原因分析记录(查房时体温 37.6), b.护理记录单中“嘱其 ”不确切,应该为遵医嘱予以, “阿莫西林一盒”让人费解,应为阿莫西林胶囊一盒(护士责任) ;c. 护理记录单中无效果记
9、录(护士责任),20:20 体温实际上已降至 37.1; 1.0 分4 月 23 日体温发生异常,当日 20:20 记录体温 37.1后再无体温记录a.体温发生异常应连续测量体温三天直至正常(护士责任) ;b.4 月 26 日术前小结中在明知患者体温异常情况下,无任何正常体温描述就决定于当日16:30 在连硬外麻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2.0 分科主任查房记录模仿签名; 3.0分多处无上级医师签名。 3.0分管床医师:张 厚 计 69.5 分病人姓名:陈丽娟入院记录住址:“新化县梅苑开发区” 农村要写至乡、村,城市要写至街道门牌号码;工厂写至车间、班组,机关写明科室; 0.5分记录时间:“记录日期
10、 2013 年 4 月 2 日” a.记录日期应为记录时间;b.应记录至时、分; 0.5 分现病史:“患者于 4 小时前因外伤致右肩关节(改为肩部更确切)及右髋部疼痛伴活动受限起病以来患者一般情况好,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消瘦盗汗,无明显体重减轻,精神饮食可,二便正常”a.一看就是拷贝,没有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进行修改;b.患者 83 岁高龄,入院诊断为“1.右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2.右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3.L1 轻度压缩性骨折、4.老年性骨质疏松症、5.高血压病、6.脑梗塞” 起病以来患者一般情况能好吗?c.“无消瘦盗汗,无明显体重减轻,精神饮食可,二便正常” ,患者外伤仅 4 小时,这
11、些内容描述记录似显牵强; 0.5 分婚育史:“配偶及子女均体键” 此患者配偶于 4 年前因“脑血管意外”病故,说明没有仔细询问,其“可靠”性大打折扣; 1.0分体查:“急性痛苦病容精神饮食可”现病史中不是“起病以来患者一般情况好精神饮食可”吗? 0.5分辅助检查:“脊柱四肢无畸形,右髋关节及右肩关节 DR:”这4里“脊柱四肢无畸形”是啥意思? 记录医师无覆盖签名、仿冒上级医师签名; 3.0分病程记录首次病程记录:“病历分型 B 型” 该病例应属 C 型,应做拟诊讨论;首次病程记录:初步诊断“轻度脑血栓” 缺乏诊断依据; 0.5分4 月 3 日科主任查房记录:“患者新入院,科主任陈长庚查看病人后
12、指示轻度脑血栓诊断明确” a.未注明技术职务;b.记录台简单,缺失补充的病史和体征、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的分析等内容记录;c.主任查房后指示“轻度脑血栓诊断明确(缺失诊断依据) ”,为何入院记录中无此诊断? 1.5分4 月 2 日护理记录 11:10“遵医嘱输同型浓缩红细胞 2U”a.病程记录中无输血采取输血措施记录,无输血原因说明;b.临时医嘱无输血医嘱,那么护士是遵谁的“医嘱”? 2.0分术前讨论记录缺失 该病例 83 岁高龄,多处骨折,病情较复杂,应做术前讨论; 1.0分4 月 4 日 17:30 术后首次病程记录缺失术后应当特别注意观察的事项及麻醉方式等内容 a.此病例为高龄病情较为复杂
13、,术后观察要点应做认真交代;b.麻醉方式前后矛盾,术前小结麻醉方式是连硬外麻,手术记录中麻醉方式为局麻,在记录中未做说明; 1.0 分4 月 5 日(术后第一天)复查血常规, “血红蛋白 46.0g/L”a.在科主任查房记录中无管床医师汇报记录;b.科主任无输血指示,但当日 21:50 有“临时医嘱输同型浓缩红细胞 4U”、当日护理记录单记录相继输入同型浓缩红细胞 4U;c.输血过程中出现发热(38.3) ,做了相应处理(护理记录:柴胡注 4ml 肌注、温水搽浴) ,但值班医师无如何病程记录; 2.0 分4 月 6 日复查血常规, “血红蛋白 56.0g/L”, 9:00 查房记录:“术后第二
14、天,今日查房,患者昨晚请人民医院内科主任伍冷露医师会诊,急查血常规、电解质,精神萎靡,嗜睡昨日予以输红细胞 4U”a.患者昨晚为何要请外院医师会诊?无昨晚患者病情变化的只字记录;既然昨日予以输红细胞4U 后急查血常规“血红蛋白 56.0g/L”,为何不向被邀会诊医师报告?c.会诊医师 既未就病情进行分析,又没有诊疗指导意见,怪不得是“患者昨晚请人民医院内科主任伍冷露医师会诊” ,但为何昨晚又急输了 4U 同型浓缩红细胞?d.虽有会诊记录单,但会诊记录时间是 4 月 6 日 13:00; 1.0 分4 月 7 日 11:00(应为 23:00)护理记录“患者呼吸困难,双肺满布哮鸣音”典型急性心衰
15、,但病程记录缺失(有会诊记录单) ; 3.0分4 月 7 日 9:00 查房记录:“术后第三天,患者诉昨晚呼吸困难,请县人5民医院伍冷露会诊”显然时间上有矛盾; 0.5分重要内容缺失4 月 19 日 0:00 护理记录“患者血 K2.69mmol/L,低于正常,遵医嘱5%GNS500mlKCL15ml(应为 10%氯化钾 15ml)静滴 Bid”但病程记录中缺失生化结果回集及分析内容; 1.0分从 4 月 8 日至 5 月 7 日(患者出院前两天)病程记录中都有“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干湿性罗音”但既无向上级医生汇报记录又无病情分析及治疗方案调整说明记录,多是千篇一律的“嘱其:患者翻身,拍背
16、,余治疗同前,密观病情变化” ; 1.0 分各种检查结果粘贴单其血常规、生化报告达 35 张之多,绝大多数都是阳性结果,但除了在会诊记录中有结果回集报告外,其他病程记录该内容缺失;1.0 分医嘱入院医嘱“级护理” a.此病历为高龄患者,多处粉碎性骨折,需绝对卧床,既往有脑梗塞、高血压病史,应下级护理;b.4 月 4 日 19:06 术后医嘱“级护理” ,更为不妥,是重大医疗隐患; 1.0 分4 月 9 日 22:30 护理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可) ,嘱其多翻身预防压疮” ,4 月 8 日 9:00 查房记录“臀部可见多处淤青、多处水豆(应为水泡)”a.说明已经发生压疮,造成了护理差错,易引发医
17、疗争议;b.患者属高龄体型偏胖需绝对卧床病例,入院时就应下预防压疮、卧气垫床、定期翻身医嘱;c.术后已经发生压疮,应及时下达压疮护理常规,虽然病程记录中有多次“嘱其患者翻身,拍背”记录,但这些都不能替代医嘱; 3.0 分手术记录单手术记录者“张厚” 手术记录者应为第一助手,张厚为第二助手,不符合规范; 0.5分手术者未签名; 0.5分冒名代替上级医师签名; 3.0分出院记录出院时情况缺失术后 DR 复片的结果记录(经查患者于 5 月 9 日出院当天做了 DR 复片,有报告单,但在病程记录中也未提及) 留下隐患; 0.5分出院医嘱缺失功能康复指导; 0.5分6疼痛科 管床医师:邹春娇 计 89.
18、5 分病人姓名:周友华入院记录住址:“湖南新化” 农村要写至乡、村,城市要写至街道门牌号码;工厂写至车间、班组,机关写明科室; 0.5 分记录时间:“记录日期 2013 年 5 月 17 日” a.记录日期应为记录时间;b.应记录至时、分; 1.0 分 既往史:“有吸烟,喝酒史” 吸烟每天多少支?喝酒每天多少量?0.5 分体格检查:“脉搏 86 次/分,律齐心率 70 次/分” 在心律规则的情况下,心率和脉搏是一致的。 1.0分辅助检查:“风湿三项:血沉 115mm/h”a.另两项也应记录(阴性结果也必须记录;b.入院做了心电图(正常) ,也要记录; 1.5分 入院诊断:“1.双膝骨性关节炎,
19、 ”a.“双膝骨性关节炎”诊断略显勉强,临床症状无晨僵或“胶着感” ,DR 示:双膝关节无异常; 1.0分首次病程记录体格检查:“脉搏 86 次/分,律齐心率 70 次/分” 在心律规则的情况下,心率和脉搏是一致的; 1.0 分辅助检查:“风湿三项:血沉 115mm/h”另两项也应记录(阴性结果也必须记录; 0.5分病程记录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a.未标注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b.未注明上级医师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 1.0 分 查房记录:“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 记录不规范; 1.0分查房记录中多次记录随“蔡医师”查房 未注明姓名; 0.5分病程记录中无血糖复查记录; 1.0分医嘱长期医嘱中“中医定
20、向疗法” 、 “微波治疗” 每天 1 次?还是每天 2次? 1.0 分妇产科管床医师:袁晓红 计 79.57分病人姓名:刘桂英入院记录职业:未填写 职业应写明具体工作类别,如车工、待业、在职教师、工会干部等,不能笼统地写为工人、干部,更不能不填写; 0.5 分住址:湖南新化 农村要写至乡、村,城市要写至街道门牌号码;工厂写至车间、班组,机关写明科室; 0.5分体查:“急性贫血面容口唇及睑结膜苍白”似乎不真实(血常规 Hgb128g/L) ; 2.0分辅助检查:“B 超示右侧附件可见一 372mm 的混合回声包快” 不知是以何 B 超诊断报告单为依据?(a.惠惠东县吉隆镇卫生院 B 超诊断报告单
21、“右侧附件探及一个 6753mm 的囊性包块” 、b. 惠惠东县吉隆镇卫生院彩色超声扫描报告“右附件区见一个类圆形囊性肿块约 3726mm”、c.新化超声医学影像报告单“右侧附件可见 4730mm 大小低回声囊性暗区” ) ; 2.0 分 首次病程记录:病例特点:“B 超示右侧附件可见一 3726mm 的混合回声包快”与入院记录中描述不符; 1.0 分拟诊讨论:“LMP2013 年 4 月 16 日。患者于 1 月在外院行健康体检时 B超示:右侧卵巢囊肿,无腹痛及阴道流血,无月经改变,未(为)求近(进)一步就诊遂于今天 11 时 00 分来我院就诊。其病以来,精神状况良好,食欲可,大小便正常”
22、 简直就是现病史的拷贝(病例书写基本规范拟诊讨论是指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 2.0 分病程记录第一次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a.病情分析内容记录太简单;b.“有腹腔镜检术”描述是啥意思? 1.0分术前小结 过于简单,基本上是主诉加诊断,缺失简要病情分析、注意事项、手术者术前查看患者相关情况等内容的记录; 3.0分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术中出血约 200ml输液 1500ml”与手术记录不符(手术记录“术中出血约 300ml输液 2200ml”) ; 2.0分5 月 1 日主任医师查房记录“付艳主任指示:产妇今日继续予以消炎、补液等治疗” “产妇”是何意?卵巢囊肿患者是产妇吗? 0.5分住院病人外出请
23、假条:准假医师无签名; 1.0 分术前讨论记录单:手术抉择及指征“腹腔镜检术” 不明白(手术记录中拟施手术为“腹腔镜下右侧卵巢囊肿剥离术” ; 1.0分8手术记录:无病理标本采集记录 5 月 4 日病程记录有 “病检回报:”; 2.0 分手术器械物品清点记录单缺失;手术安全核查表缺失;麻醉术前访视记录缺失;(麻醉医师责任)麻醉术后访视记录缺失:(麻醉医师责任)出院记录:住院治疗经过未反应患者住院期间的诊疗过程,只是术后记录的简单拷贝; 2.0分管床医师:李珊珊 计 75.5分病人姓名:范文芝入院记录职业:“无” 职业应写明具体工作类别,如车工、待业、在职教师、工会干部等,不能笼统地写为工人、干
24、部,更不能写无; 1.0 分 住址:“新化温塘” 农村要写至乡、村,城市要写至街道门牌号码;工厂写至车间、班组,机关写明科室; 0.5 分体查:“P:80 次/分心率 90 次/分,律齐” 在心律规则的情况下,心率和脉搏是一致的。 1.0分首次病程记录:辅助检查:“B 超发现低回声包快,较大者为 36#30mm” “36#30mm”不知何意? 0.5 分拟诊讨论:“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畅通,宫颈光滑,子宫前位,约 3个月妊娠大小” ,整个就是妇科检查的简单复制拟诊讨论指的是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此病案的拟诊讨论何益?(仅供参考:子宫腺肌症的表现 a.痛经,进行性加重/也可不痛;b.月经量多;c.
25、子宫增大;d.B 超子宫肌层回声不均;e.CA125 可增高) 2.0 分诊断:“剖宫产术后”既往史中记录 2003 年行剖宫产术,时隔 10年后还要下剖宫产术后诊断,此病历很有很有必要。书写时间矛盾:首次病程记录中记录“于 2013 年 4 月 29 日 15:00 入院”而书写时间竟是 4 月 29 日 9:46查看入院记录入院时间是 4 月 29 日15:21,三测单记录入院时间是 4 月 29 日 15:25, 9:46 书写时间是不真实的,这样的连时间记录都不准确的病历有公信力吗? 2.0 分 病程记录第一次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篇幅较大,但大部分是主诉、体查、辅助检查结果的描述,对患者
26、病情、诊断、鉴别诊断记录很少; 2.0分术前小结 过于简单,基本上是主诉的复制,缺失简要病情、术前诊断、手术指征、注意事项、手术者术前查看患者相关情况等内容的记录; 91.0 分病程记录:患者 5 月 3 日 8:00 请假去长沙确诊,5 月 4 日 8:00 请假归院,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拟行开腹子宫此切术。 患者离院一天,可能会出现一些变数,不重新做必要病情询问和体查就决定手术,似显草率; 2.0 分 住院病人外出请假条:准假医师无签名;术后首次病程记录:缺失麻醉方式、术中诊断、术后特别注意观察的事项的内容; 1.0分5 月 5 日 00:20 查房:“心率 50 次/分付主任了解病情后指示
27、立即予以阿托品 0.5mg 肌注,遵执,继续观察”缺失采取措施后的效果跟踪记录;护理记录也无效果跟踪记录(护士责任) ; 2.0 分5 月 7 日 9:00 查房:“今日复查血常规”缺失血常规报告结果记录(有血常规报告单) ; 1.0 分手术记录中有提取病理标本记录病程记录无病理诊断报告结果回集及向患者告知记录(有病理诊断报告书) ; 1.0分手术前讨论记录:手术抉择及指针记录为“联合腰麻下行子宫次切除术”想当然填空; 2.0分手术记录:麻醉方式“连硬外” 与其他记录不符(出院记录为“全麻” 、术后首次病程记录为“全麻” 、麻醉同意书为“全麻” 、手术前讨论记录为“联合腰麻” 、麻醉记录单为“
28、全麻” ; 1.0 分麻醉术前访视记录缺失;(麻醉医师责任)麻醉术后访视记录缺失:(麻醉医师责任)出院小结部分内容不完整a.诊疗经过描述过于简单,只是术后首次病程记录的简单拷贝;b.出院时情况一项缺失,如患者出院后发生其他情况时,肯怕难以说清楚; 2.0分 产科出院病人告知单病人及家属代表未签字;病程记录与医嘱、护理记录不符5 月 4 日 21:00 主任医师查房记录:“立即予以 0.9%NS100ml纳洛酮 0.8mg 静注,0.9%NS5ml阿托品 0.5mg 静推予以胃复安 10mg 肌注” ,5 月 4 日 19:40 护理记录“遵医嘱给予纳诺酮(诺应为洛)静滴,胃复安10mg 肌注”
29、 ,时间矛盾,一旦发生纠纷很难讲清; 2.0分护理记录“遵医嘱肛塞氯芬栓钠(应为双氯芬酸钠)一粒”病程记录中缺失记录; 0.5分10外科管床医师:唐小阳 计 77 分病人姓名:彭柳娟入院记录住址:“新化县曹家镇” 农村要写至乡、村,城市要写至街道门牌号码;工厂写至车间、班组,机关写明科室; 0.5分入院日期:“5 月 7 日 15:13”时间不真实,护理三测单记录入院时间是:“5 月 7 日 15:30”; 1.0 分入院诊断:“2.冠心病、5.习惯性便秘” a.“冠心病”单凭本院 DR报告似显勉强,心电图应是冠心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该病案有心电图报告) ;b. 便秘是一种很常见的临床症状,
30、是指便次太少,或排便不畅、费力、困难、粪便干结且量少,作为诊断值得商酌; 1.0分辅助检查“2013 年 5 月 3 日新化人民医院 X 片示:慢性结肠炎,”未列于入院诊断; 1.0 分 入院诊断中删除了慢性结肠炎,补充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诊断(首次病程记录有慢性结肠炎诊断,无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诊断 缺失上级医师排除疾病诊断和补充疾病诊断的分析指导意见; 1.0 分入院记录无上级医师签名。首次病程记录拟诊讨论:鉴别诊断“卵巢囊肿,开腹后术中可以鉴别” a.要开腹在术中鉴别,这种分析有何意义?b.腹股沟崁顿疝需要开腹吗? 2.0 分首次病程记录既无本人覆盖签名又无上级医师签名;病程记录此病例虽
31、属急诊手术,但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也不可缺失 a.既然要行急诊手术,更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更需要上级医师指导;b.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缺失,给自己留下隐患; 2.0 分术前小结:无病情分析及总结、手术者病情查看记录, “术前准备已完善,估计能耐受手术” a.不在手术前认真查看病人,草率手术;b.不认真评估手术风险, “估计能耐受手术”这样的字眼很难让人信任; 2.0 分此为 C 型病例属高龄患者,无术前讨论记录 留下医疗隐患;2.0分手术记录单:记录者唐小阳、 “术中出血少” a.唐小阳为第二助手,不能书写手术记录;b.“术中出血少”记录不规范(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术中出血约 30ml”; 1.0分
32、11术后首次病程记录缺失术后应当特别注意观察的事项的内容 记录欠规范; 1.0分5 月 12 日临时医嘱:“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 子宫附件 病程记录中无任何记录(经查亦无报告单) ; 0.5分新化仁泰医院入院记录:“患者及家属表示愿意承担出院所致的一切后果,签字为据” 入院记录作为出院沟通记录;科主任查房记录无科主任签字; 0.5分病程记录无上级医师签字;麻醉术前访视记录缺失;(麻醉医师责任)麻醉术后访视记录缺失:(麻醉医师责任)无手术清点记录;(手术护士责任)无手术安全核查记录;(手术护士责任)出院小结入院诊断“不完全性肠梗阻” ,出院诊断“不完全性肠梗阻”与病程记录矛盾(5 月 15 日
33、查房,患者未诉不适,大便已解腹平软,无胃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 2-4 次/分) ; 1.0分出院时情况缺失上述描述; 1.0分出院小结无上级医师签字; 0.5分病程记录与医嘱、护理记录不符5 月 7 日 20:20(手术当日,患者于 19:20 安返病房)护理记录单:“患者吵闹不休,遵医嘱给予安定 10mg 肌注,无好转,未作其他特殊处理” ,病程记录中无及时记录a.病情发生变化,正确采取措施时应及时记录;b.病情发生变化要及时报告上级医师,采取措施后,必须跟踪记录效果;c.观察病情无好转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做进一步处理,护理记录“无好转,未作其他特殊处理” ,一是医师不作为,二是护士未报告医
34、师,那是值班护士不作为; 2.0 分5 月 8 日 9:00 查房记录“术后第一天,随吴学东副主任医师查房,患者家属诉昨夜一直烦躁不安,吴主任询问了病史并查阅了相关检查认为患者烦躁为伤口疼痛和精神紧张所致,嘱患者家属耐心开导”a. 5 月 7 日20:20 护理记录单:“患者吵闹不休”, 5 月 8 日 9:00 查房记录“患者家属诉昨夜一直烦躁不安” ,说明患者昨夜一直烦躁不安是不争的事实,也说明了医师不作为(虽有护理记录、也有医嘱“予安定 10mg 肌注” ,但一是无病程记录,二是“无好转,未作进一步处理” ;b.“认为患者烦躁为伤口疼痛和精神紧张所致,嘱患者家属耐心开导”,昨晚值班医师在
35、干嘛?“患者家属诉昨夜一直烦躁不安” ,今日 9:00 查房又要“患者家属耐心开导” ,你心里舒服吗? 2.0 分12管床医师:蔡能登 计 70.0 分病人姓名:何家齐入院记录住址:“新化梅苑开发区” 农村要写至乡、村,城市要写至街道门牌号码;工厂写至车间、班组,机关写明科室; 0.5分入院时间:“2013 年 5 月 8 日 15:26”,查入院三测单记录“入院十六时”时间发生矛盾; 0.5 分记录时间:“记录日期 2013 年 5 月 8 日” a.记录日期应为记录时间;b.应记录至时、分; 0.5 分入院诊断“冠心病” 单凭 DR 报告单诊断依据不足,冠心病诊断标准(仅供参考): 临床表
36、现(隐匿型可不典型)、心电图(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心肌酶学检查; 1.0分辅助检查:“B 超示 胆囊多发性结石伴胆囊炎” 、 “血常规示 WBC 14.3109/L”两张报告单报告日期均为 5 月 9 日,而入院记录书写时间是5 月 8 日,时间矛盾; 2.0 分 医生签名 a.书写医生未覆盖签名;b.冒名替代上级医师签名;2.5 分首次病程记录无书写时间;拟诊讨论:“诊断依据 1.病史 有慢性胆囊炎史” a.入院记录既往史中无此记录;b.入院当天已做心电图检查,应引入作为依据讨论; 1.0 分医生签名 a.书写
37、医生未覆盖签名;b.冒名替代上级医师签名; 病程记录 3.0 分5 月 8 日 16:10 主治医师查房记录“请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吴学东查看病人”签名沈小军(冒名代签)a.查房医师专业技术职务矛盾;b.冒名代签也张冠李戴; 3.0分 5 月 12 日 15:00 术前小结似显简单,缺失必要的手术风险评估 入院诊断“1.胆囊结石伴胆囊炎 2.冠心病” ,病情分析及手术风险评估应列入记录;1.0 分 术前讨论记录单重要内容缺失 该病例有冠心病诊断,手术前日还邀请了院长会诊,术中的麻醉风险、手术风险可想而知,应完善有麻醉医师参加的科室术前讨论; 2.0 分5 月 13 日术后小结 a.改为术后首次病程
38、记录为宜;b.手术简要经过13似显简单,术中输液(麻醉记录)1500ml 未记录;c.“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不能替代术后应当特别注意观察的事项(比如导尿管、各引流管的观察) ;1.0 分5 月 12 日(手术前一天)血常规报告单:“WBC 13.5109/L”术后一直未作复查直至出院; 1.0分5 月 14 日 8:30 查房记录“术后第一天导尿管、胆周引流管通畅,尿量可” a.说明术后留置了导尿管和胆周引流管;b.“尿量可” ,是指24 小时尿量还是 1 小时尿量?c.术后医嘱“观察其颜色和量” ,医师查房时胆周引流管排出物为何不记录其颜色和量?d. 5 月 14 日后至出院(5 月 20 日)再没有胆周引流管的任何记录; 2.0 分病程记录无医师覆盖签字,冒名替代上级医师签字; 1.0分麻醉术前访视记录缺失;(麻醉医师责任)麻醉术后访视记录缺失:(麻醉医师责任)手术记录“术中出血少” a.描述太笼统,到底多少毫升?b.建立者无覆盖签名、冒名替代上级医师签名; 2.0 分出院记录出院时情况记录简单 a. 手术前一天血常规报告单:“WBC13.5109/L”术后一直未作复查,直至出院无复查对比; 2.0 分出院医嘱 留置的胆周引流管不做任何交代; 2.0分检查结果黏贴单上栏未填写; 0.5 分 阳性结果未用红笔标注; 0.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