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仙林白象分区规划文本.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7460540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仙林白象分区规划文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仙林白象分区规划文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仙林白象分区规划文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仙林白象分区规划文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仙林白象分区规划文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规划文本- 1 -分区规划文本目 录目 录 .1第一章 总则 .3第二章 规划目标、原则和内容 .4第三章 功能定位 .4第四章 空间布局 .5第五章 高教与产业 .5第六章 居住与人口 .6第七章 公共设施 .6第八章 绿地系统 .8第九章 景观规划 .9第十章 土地利用强度控制 .11第十一章 道路交通规划 .12第十二章 供水规划 .14第十三章 排水规划 .15第十四章 供电规划 .18第十五章 通信规划 .20第十六章 燃气规划 .21第十七章 供热规划 .23规划文本- 2 -第十八章 环卫设施规划 .23第十九章 消防规划 .24第二十章 竖向规划 .24第二十一章 规划实施措施

2、 .25第二十二章 附则 .25附表 .26附表一:白象片区土地使用分类及代码表附表二:白象片区土地使用适建范围规定附表三:白象片区规划用地汇总表附表四:白象片区土地利用强度控制规划表规划文本- 3 -仙林新市区白象片区分区规划文本第一章 总则第 1 条 仙林新市区白象片区分区规划是仙林新市区白象片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法定性指导文件,本规划经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即具法律效应,凡在仙林新市区白象片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执行本规划。下一层次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均应遵循本规划的原则和具体要求进

3、行编制。历次规划中与本规划不符的内容,均应以本规划为准。第 2 条 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3、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其实施细则4、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5、 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及其实施细则6、 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1 年调整)7、 仙林新市区总体规划 (2002 年)8、有关部门文件第 3 条 规划用地范围西起公路二环,东至七乡河,北起宁镇公路,南至龙王山脉山脊线,总用地约 20.36 平方公里。第 4 条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至 2010 年。规划文本- 4 -第二章 规划目标、原则和内容第 5 条 规划目标

4、1、创造开放灵活的空间布局结构。2、构筑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3、塑造丰富有序的城市景观。4、培育多元化产业体系和就业岗位。5、建立高标准和高效能的支撑系统。第 6 条 规划原则1、贯彻和深化仙林新市区总体规划的有关内容,为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提供依据。2、细分与整合资源,完善设施配套,优化用地布局结构。3、保护与利用环境资源,着力塑造城市特色。4、迎合市场需求,考虑用地之间的相容性,增加规划弹性。第 7 条 规划内容本规划为仙林新市区总体规划层次下的分区规划,规划内容包括:功能定位,空间布局规划(主要为布局结构、各类用地规划、容量与规模、景观规划) ,道路交通规划,市政设施规划等。第三章 功能定

5、位第 8 条 功能定位白象片区是仙林大学城二期发展地区,是以发展高教科研、居住和高新科技产业为主的综合片区。高教科研功能:知名高校与科研单位聚集区,培育科技人才,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升南京大学城整规划文本- 5 -体地位与形象。居住功能:人居环境优越、设施配套齐全、住宅形式多样(单身公寓、商务别墅、生态住宅)的综合型新型社区。产业功能:大学城科技产业园,利用科研教育优势,孵化科技企业,发展科技产业,是南京市重要的科技园区。第四章 空间布局第 9 条 白象片区的总体空间布局以西湖公园为核心,坐拥“南山” ,呈现出半圆环状圈层式的开放格局,形成“一核两层”式的布局结构。“一核”由片区级公共设施和中

6、心绿地组成的公共活动中心。“两层”以居住功能为主体的内部圈层和以产业功能为主体的外部圈层。在“一核两层”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将规划用地分为高等教育组团、中心区组团和科技产业组团,七乡河以东地区作为城市发展备用地。第五章 高教与产业第 10 条 高等教育用地高等教育用地集中布置在片区西南部,万象路南侧、西山路西侧区域,与仙鹤片区高等教育用地的布局形成有机衔接。规划高等教育用地总计 321.29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19.33%。高等教育用地中包含 127.33 公顷的高校专项绿地。规划文本- 6 -白象片区应优先引进国际知名理工科院校以及研究生院,以保障白象片区高等教育的素质和水平。第 11

7、条 工业用地工业用地集中布置在片区的外部圈层、 “翡翠项链”和桂山路北侧。包含桂北、朝阳、江嵊 3 个高新科技产业组团和漳桥高新科技研发组团,总用地 213.82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12.86%。高新科技产业组团重点引进一类无污染工业,创建环境优美宜人的现代高科技产业园区;科技研发组团布置在西湖河南侧、科技园路东侧地块内,主要吸纳新兴社会研究机构和大学分化出的研发机构,作为白象片区高新科技产业和高等院校的媒介,促进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第六章 居住与人口第 12 条 居住用地白象片区规划居住用地分为两类:第一类主要安排别墅和联排住宅(高度在 9 米以下) ,建筑密度1520,规划布置在片区

8、中心与科技园之间,邻近西湖水面的地段;第二类以四层排屋住宅为主(高度在 15 米以下) ,建筑密度 2530,是该片区住宅的主体。居住用地共计 292.58 公顷,其中一类居住用地面积约 34.32 公顷,二类居住用地 256.26 公顷。规划人均居住用地约 36 平方米。第 13 条 人口规模规划高等教育总用地为 321.29 公顷 ,可容纳大学在校生约 4 万人。规划居住总用地为 292.58 公顷,可容纳居住人口约 8.2 万人。白象片区规划人口总规模为 12.2 万人。规划文本- 7 -第七章 公共设施第 14 条 公共设施配建原则白象片区公共设施按片区级组团级(社区级)二级配置。第

9、15 条 片区中心片区中心用地集中布置在西湖公园南侧、仙林大道北侧的地块内,内容包括行政办公、商业服务、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设施及少量商务居住等功能,总用地 22.46 公顷,平均容积率为 1.01.2,总建设量 25 万平方米左右。第 16 条 组团中心1、高校文化交流中心高校文化交流中心布置在桂山路西侧、万象路南侧、西山路东侧、临湖路北侧的地块内,是高等学校文化、科技、展览、图书、体育等公共设施共享区,总用地 23.65 公顷。2、科技产业服务中心科技产业服务中心布置在西湖河和科技园路交叉口的东北角,主要安排为高新科技产业服务的商业文化、信息交流、产品展示以及卫生保健和休闲娱乐等设施,总用

10、地 13.07 公顷。第 17 条 社区中心社区中心一般服务人口规模在 13 万人,主要由学校、商店、物业管理、卫生所、文化站、综合服务等构成,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社区中心用地规模一般在 3 公顷左右(不包括学校用地) 。白象片区共设 3 处社区中心,即湖西社区中心、湖北社区中心、摄山镇社区中心。社区中心用地总计 8.05 公顷。第 18 条 教育设施配置规划文本- 8 -1、配置原则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用地,按十二年制义务教育控制教育用地。提倡小班化、规模化办学。新建的学校原则上按南京市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规定的一级以上标准实施。2、学校配置扩建摄山中学和摄山小学,另行配置九年制学校

11、 4 所、小学 1 所、幼儿园 12 所,预留 1 所高中用地。第八章 绿地系统第 19 条 规划目标绿地系统规划在整体结构上强调外部生态环境楔入和内部自然生态景观的有机融合,以道路绿化为框架、西湖公园水面为中心、 “翡翠项链”为纽带,串联各组团中心绿地,形成“网络状、点线面”的绿地系统,在绿色的世界中打造大学城科技园区。城市绿地总计 382.92 公顷,人均绿地约 31.4 平方米。第 20 条 公共绿地片区中心绿地以西湖公园为核心的“T”型绿色开放空间,是白象片区独特的以水环境为主题的城市公园。仙林大道公园路延续仙林大道西段 Parkway 的设计风格,在平面线形和断面布置上更加流畅、自然

12、和大气,强调仙林大道两侧的景观控制和特色塑造,进一步丰富大学城和科技园的形象。“翡翠项链”绿环西接仙霞路的万象路是新市区公共交通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系其它片区的主要干道。规划沿道路两侧布置宽度不小于 20 米的公共绿带,并串联沿线重要节点绿化,组规划文本- 9 -成仙林新市区的“翡翠项链” 。道路绿地除仙林大道外,在城市主、次干道两侧分别布置 1020 米的绿带。社区绿地规划结合社区中心和环境布置,有利于增加社区活力,提升环境品质;规划公共绿地面积 243.83 公顷,人均 19.5 平方米/人。第 21 条 防护绿地规划沿宁镇公路两侧各 30 米、公路二环两侧各 100 米、公路三环两

13、侧各 30 米、科技园路东侧 60 米布置防护绿地。规划防护绿地面积 139.09 公顷。第 22 条 生态绿地白象片区生态绿地主要由龙王山等南部山脉和七乡河沿线的自然生态系统构成,用地面积 315.28 公顷。结合龙王山山体的保护与七乡河环境景观整治建设文化、科技、游乐等主题公园和七乡河滨河公园。严格控制生态绿地中的建设,50 米等高线以上山体禁止开发,以植林为主,保持自然风貌;50 米等高线以下部分以绿色开发为主,建筑密度不得大于 10%,建筑高度不得高于 7 米。第九章 景观规划第 23 条 景观规划原则以建设“高标准、生态的、人文的”的总体空间特色为目标,充分利用白象片区及其周边的人文

14、地理资源,挖掘历史价值,提升文化内涵;创造多层次、多视点、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空间景观;建造适合本地特色且富有人性化的建筑物,以体现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规划文本- 10 -第 24 条 景观框架以新市区仙林大道和翡翠项链为骨架,加强仙林新市区各个片区的有机联系。在本片区构建以内部 “十字生态带加网络绿化”为特征的景观结构框架。第 25 条 城市轮廓线的控制每个组团内部以中心公共建筑组群作为标志物,以此控制整个组团的高度和形象,组团中心建筑的高度不得超过周边山体的最高点。严格控制邻近山体用地上的建筑高度,使每个组团形成层次分明的城市轮廓线,并与组团周围的绿化和山体形成良好的过渡,保证与周边

15、自然环境的协调。第 26 条 视线走廊的控制规划确定西湖公园、西山、南山和两个组团中心作为主要观景点,同时将它们与周围重要山体的视线扇区作为主要的视线走廊加以控制,将区内一些小型、有特色的山体以及地铁站点、道路交叉口、城市出入口等重要节点广场作为次一级的观景点,并将它们之间的视线联系作为次一级的视线走廊加以控制。控制视线走廊内的建筑高度,从而使观景点保持较开阔的视野,保证区内各景观点之间视线走廊的通畅。第 27 条 景观要素组织1、滨水景观中心整修西湖鱼塘水面,以此作为整个片区的核心,结合片区公共中心规划,创造开放空间,使西湖成为统领全区景观的中心。沿西湖水面四周布置休闲娱乐设施,以增强中心的

16、向心力和可识别性。2、三个节点以西湖为景观中心沿 T 轴向四周辐射,形成三个节点,即南山路两侧的商业中心、高校组团中心和产业组团中心。3、四条主题轴线规划文本- 11 -商业主轴起于龙王山终于西湖的一条强有力的景观主轴,两侧布置大型公共建筑,以强化轴线的力度,尽展都市繁华。文化次轴西山路,高校组团内的南北轴线,以体现校园文化为内涵。产业次轴东阳路,产业组团内的南北轴线,展示现代工业和科技力量。生活次轴望月路,住宅组团内环行轴线,结合社区中心的布置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4、网络景观路城市的主次干道是联系各景观片断的纽带,也是景观视廊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沿主次干道两侧沿线建筑、绿化、小品、灯光等的

17、设计,分别突出不同的景观主题特征。5、重要视点和视线走廊白象片区以赖石岗、谭家山、鲤鱼山、桂山和龙王山等山体的制高点为高视点,以道路、广场、绿地开敞空间低视点。规划的重要视线走廊为:赖石岗、谭家山、鲤鱼山西湖;七乡河西湖;龙王山西湖;赖石岗、谭家山、鲤鱼山桂山。第十章 土地利用强度控制第 28 条 为了使白象片区的建设能做到有序、合理,形成规划预期的城市空间发展形态,规划对片区土地利用强度进行控制,通过对容积率和建筑高度的控制,合理分布片区的居住人口和配置各类服务设施。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开发地块的控制指标应通过详细规划确定。第 29 条 容积率片区中心:1.01.2。规划文本- 12 -城市居

18、住区:二类居住用地 0.81.0、一类居住用地 0.30.4。大学校园:0.3。产业园区:科技研发用地 0.5、一类工业用地 0.8。第 30 条 建筑高度控制片区中心:高度不超过 45 米,其中住宅建筑不得超过 35 米。城市居住区:在二类居住用地中,住宅以 4 层为主,高度不超过 15 米;在一类居住用地中,住宅以2 层为主,高度不超过 9 米。大学校园:建筑以多层为主,新建大学建筑高度不得超过 24 米。产业园区:建筑以多层为主,高度不超过 18 米。第 31 条 地块控制指标按照白象片区的规划结构和用地布局,城市建设用地分成 A、B、C 三个组团,根据自然地形、城市道路、土地使用性质和

19、各类规划控制界线进一步划分成 20 个建设地块,规划对这些地块提出居住人口容量、容积率、建筑高度、绿地率等方面控制要求(详见附表四) 。第 32 条 弹性用地控制为了给白象片区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发展空间和更为灵活的发展方向,规划在白象片区外部圈层、高教组团北部集中设置弹性用地,总用地 69.81 公顷,占片区城市建设用地的 4.20%。弹性用地将根据仙林大学城及其科技园的发展需要和市场发展需求进行安排,可用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或者作为高等学校用地,也可以作为居住用地开发。弹性用地的性质一经确定,就必须遵从第 29 条、第 30 条的相关规定,并参照附表四确定建设地块的控制指标。规划文本- 13

20、 -第十一章 道路交通规划第 33 条 规划原则1、道路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自然环境紧密结合,根据不同用地类型对交通的需求,通过不同的手段来提供相应的可达性标准。2、确立公交优先的交通政策,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建立多层次的、立体的、智能化的交通网络系统,提高公交的便捷性、舒适性和安全性,营造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交通系统。3、确定道路功能、道路等级,做到机非分流、人车分流、客货分流,尽量避免对外交通和组团间交通对功能片区的干扰。第 34 条 对外交通1、公路公路二环沿九乡河东岸通过白象片区地区,其等级为高速公路,规划控制红线宽 60 米,与其它城市道路相交均采用立交,分别通过南象山立交和陡山根立交

21、与宁镇公路、仙林大道相交。宁镇公路(即 312 国道)沿片区北部通过,规划控制红线宽 60 米。公路三环是地区性道路,沿七乡河西岸通过,在白象片区兼有城市主干道路功能,规划控制红线宽45 米。2、管道运输一条“西气东输”支线从宁镇公路南侧通过,规划安排在宁镇公路与其南侧辅道之间的 30 米绿带中。第 35 条 城市道路规划路网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组成,基本呈方格网形式。规划道路面积总计 2.32 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 19.02 平方米,干道网密度 2.90 公里/平方公里,支路网密度按 2-3 公里/平方公规划文本- 14 -里控制。1、城市快速路宁镇公路在仙林新市区段定义为城市

22、快速路,道路宽度 60 米,在其南侧规划一条 33 米宽的辅道。2、城市主干道城市主干道有:仙林大道、万象路、桂山路、江嵊路、西山路、东阳路、公路三环、科技园路。其中仙林大道道路宽度为 80 米,两侧各 20 米绿带,建筑退南侧绿线 15 米、退北侧绿线 25 米。其他道路宽度为 45 米,两侧各控制 10 米宽的绿带,建筑后退绿线 15 米。3、城市次干道临湖路、西山路、 南山路、科技园路为城市次干道。临湖路和科技园路道路宽度为 40 米,两侧各控制 10 米绿带,建筑后退绿线 10 米;其它城市次干路道路宽度为 33 米,两侧各控制 5 米宽的绿带,建筑后退绿线 15 米。4、城市支路规划

23、城市支路分布在居住用地和产业区内,道路宽度为 24 米,两侧各 3 米绿带。城市支路建筑后退按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第 36 条 城市公共客运交通1、轨道交通南京地铁二号线沿仙林大道北侧由西向东穿过并往龙潭延伸,在白象片区预留 3 处地铁站点。2、公交线路组织结合主次干道组织 8 条公交线路,初步形成片区内公交网络。3、公交站场规划规划在片区中心和高校组团中心各设置一处公交始发站,每处用地 1 公顷。规划文本- 15 -4、城市社会停车场结合各级公共活动中心和片区重要出入口,布置地面停车场、停车楼或地下停车场,规划在片区中心、高校组团中心和摄山镇南部以及科技园路与宁镇公路立交附

24、近共设五处社会停车场,总用地 3公顷。第十二章 供水规划第 37 条 供水规划原则1、规划期内以长江水为供水水源。2、加强地下水源保护,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地下水应优质优用或作为非常时期的备用水源。3、给水管网环状布置,以确保供水安全。4、给水压力应满足多层建筑直接供水,如局部给水压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设置局部的增压泵站或结合单体设计增设加压站。第 38 条 供水指标人均综合用水指标:城市居民:400 升/人日;学生:200 升/ 人日。工业用水指标:100 立方米/公顷.日。第 39 条 供水设施规划1、水源水厂以长江水为水源,由规划的龙潭水厂供给,供水规模 50 万吨/日。2、管网采用环网

25、供水,在仙林大道,万象路(仙霞路二期) 、望月路等城市道路下规划 DN500-DN1200 给水规划文本- 16 -管。市政供水管网压力不低于 0.28 兆帕。设置室外消火栓,其间距一般不大于 120 米。重要建筑物要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设置。3、增压站在西湖公园东侧设置一个 1 万立方米的水库增压站,占地约 1.0 公顷。各用水单位根据需要可设置内部增压站。第十三章 排水规划第 40 条 规划原则1、严格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宜就近排放,减少管道埋深,降低造价,提高经济效益。2、尽量多保留现有河渠、水塘、水库,并适当整治,美化环境。3、雨水排放采用高水自排,低水机排,并通过合理调整

26、竖向减少机排区。4、污水分片收集,集中处理,工业废水(包括医院污水)经预处理后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如有含油、重金属离子或难于生物降解的生厂废水应自行处理,达标后在环保局指定点排放。第 41 条 规划标准1、雨水重现期 P:管道:一般地区 P=1 年 重要地区 P=2-3 年河道(桥、涵、闸、站):F2KM 2 P=5 年规划文本- 17 -F2KM2 P=10 年2、径流系数:0.40.83、暴雨强度公式: 79.0)4513(lg.9tpqt:集水时间2、综合污水量指标居民:360 升/人.日学生:180 升/人.日工业:80 立方米/公顷.日3、防洪标准白象分区防洪标准为:抵御 100 年

27、一遇洪水。第 42 条 排水设施规划1、河道保留九乡河、七乡河排水体系,尽可能保留现有河渠、水塘、水库,结合土地开发建设进行整治。设闸或坝控制水体水位,河道放缓边坡,发挥河道景观功能。河道两侧保护带一般为 520 米。2、泵站雨水排放采用高水高排,低水机排,通过调整用地竖向减少机排区,机排区面积为 1.7 平方公里。规划在西湖河南、北两侧集中设置两个雨水提升泵站,规模分别为 5.0 立方米/秒和 6.0 立方米/秒。3、管道规划在万象路、仙林大道等城市道路下埋设 d600d1200 雨水管,高低水分别就近排入水体。第 43 条 污水处理设施规划规划文本- 18 -1、污水处理厂在白象分区以北、

28、九乡河口西岸、石埠桥地区设置仙林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为二级处理,服务范围为仙林新市区及尧化门、栖霞镇,总规模 30 万吨/日,占地 20-30 公顷。污水处理厂分两期建设,为解决仙鹤片区和白象片区的污水处理,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需扩大至 10万立方米/日,并与土地开发建设同步进行。如近期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不能与土地开发建设同步进行,近期污水应自行处理,达到环保局的排放要求后排入环保局指定水体。3、污水收集系统规划污水收集分成东、西两片考虑。西片污水由管道收集后分别沿仙林大道和万象路向西排入九乡河西岸污水主干管;东片污水经泵站提升后沿万象路向西输送至九乡河西岸污水主干管,最终沿九乡河西岸污水主干

29、管送往污水处理厂。规划在仙林大道三期、万象路等城市道路下埋设 d400-d1000 污水干管。3、污水提升泵站规划在白象分区东部,西湖河南岸地势较低处设置污水提升泵站,规模为 1.0 立方米/秒。4、中水回用根据仙西新市区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报告书 (河海大学) ,污水处理后作为城市的中水水源补充河道水量、灌溉绿地等。中水进行生态工程处理后,在极端干枯期,满足仙林新市区蒸发、渗漏、市政、绿化、景观消耗后,剩余水量能保证仙林新市区环境用水要求。沿城市道路布置中水管,按规范设置给水栓。白象分区水体水质标准为类。第 44 条 防洪设施规划规划完善由河堤及山体高地形成的防洪保护圈,开挖或拓宽疏浚山体脚下

30、截洪沟,保障白象分区免规划文本- 19 -遭外洪和山洪侵害。第十四章 供电规划第 45 条 供电规划原则1、按电力先行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编制电网规划,使电网具有充实可靠的供电能力,并留有发展余地,保证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新建与改造相结合,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使电网布置趋于合理。3、坚持“安全第一,适度超前”的原则,以电力市场为导向,依托科技进步,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电能。第 46 条 电力负荷预测白象片区采用用地负荷密度法进行预测,各主要类型用地的用电指标与负荷预测详见下表:用地分类占地面积(ha)负荷指标(KW/ha)需要系数 预测负荷(KW)一类居住用地 34.32

31、 220 0.5 377.52二类居住用地 226.29 160 0.5 1810.32工业用地 213.82 240 0.6 3079.01公共设施用地 101.44 350 0.8 2840.32教育科研用地 351.26 200 0.6 4215.12道路广场用地 232.5 180 0.7 2929.50对外交通用地 37.16 260 1.0 966.16市政设施用地 10.76 830 1.0 893.08弹性用地 69.81 240 0.5 837.72合计 1277.36 17.95 万规划文本- 20 -根据上表,白象片区用电负荷预测约为:18 万千瓦,考虑同时系数 0.8,

32、则计算负荷为约 14.4 万千瓦。第 47 条 变电站规划新增 1 座 220KV 变,主变容量 3X 180 MVA,占地面积 1.33ha,作为白象片区主供电源。保留220KV 东阳变。规划新增 5 座 110KV 变,每座 110KV 变电所主变容量 3 X 50MVA,占地面积 0.3ha。现状钟山煤矿用户变,设施陈旧,线路老化,且钟山煤矿已停产,建议规划远期取消 35KV 变电所,以简化供电等级。10KV 变电箱结合小区建筑设计,布置于住宅、商业区负荷中心。第 48 条 电压等级电压等级为 220 千伏、110 千伏、10 千伏。第 49 条 高压走廊规划在九乡河东岸预留 100 米

33、宽、七乡河西岸预留 50 米宽、七乡河东岸预留 400 米宽高压走廊;在规划科技园路东侧预留 60 米宽的高压走廊。第 50 条 供配电网规划220KV 高压线沿道路架空铺设。 110KV、10KV 高压线电缆敷设。现状 220KV、110KV 高压线改造至规划预留的高压走廊内。规划 220KV 高压线架空铺设在高压走廊内,规划 110KV 及以下电力线结合城市道路建设埋地敷设。按照以上原则对白象片区范围内现有的架空高压线进行改造。规划文本- 21 -第十五章 通信规划第 51 条 邮政规划 根据用地布局分别在片区中心附近和高教组团规划一个邮政所,开展邮政各项业务。每个邮政所建筑面积为 250

34、300 平方米;在生活区、商业区内设置邮政服务网点,按规定标准设置书报、集邮、信报箱等设施,综合开展邮政、通信及报刊杂志零售等业务,服务网点可结合公建建设。第 52 条 电信规划1、电话容量预测电话普及率:普通居民 85 部/百人、学生 50 部/ 百人。业务办公电话占住宅电话的三分之一。弹性用地电话需求量近期为 0.85 万门,远期为 1.36 万门。电话门数总计:约 12.5 万门。2、局所及服务网点的设置在片区中心西侧规划一座交换机容量为 15 万门左右的电信端局,占地 0.3 公顷,作为该片区的电信服务中心,开展各项电信业务。3、英特网以光纤为主干,以五类线接入,完善电信网络,实施宽带

35、接入计划。4、通信线路电信线路均采用通信电缆穿排管沿道路埋地敷设,电信线路和电力线路分设在道路两侧。地下光缆:线路两侧各 3 米内禁止打桩建房;架空光缆:线路两侧倒伏范围内禁止建造构筑物、杆线等。第 53 条 有线广播电视规划文本- 22 -有线电视的覆盖率达到 100%,逐步提高收视效果。在白象片区设置广播电视转播站,有线电视由广播电视中心输出数字信号。广播电视线路近期采用混合光纤同轴(HFC)模式,规划远期采用 IP 宽带城域网。管道沿道路埋地敷设,广播电视线路和电力线路分设在道路两侧,配管根据广播电视终端容量一次埋设下地,干道线路配管孔数由广电部门统一考虑。片区内 16 米以上城市道路均

36、建设 DN1004 孔以上有线电视地下管道。第十六章 燃气规划第 54 条 气源2004 年天然气实现通气。液化气作为燃气发展的过渡气源。天然气资源来源于东阳天然气接受门站。第 55 条 用气量预测燃气普及率:100%居民耗热定额: 2926 兆焦/年人公建耗热定额:中学 837 兆焦/年人小学 628 兆焦/年人大、中专院校 2764 兆焦/年人高级宾馆 10467 兆焦/年人医院 4187 兆焦/年人总用气量为 1952.84 万标立方米/年。规划文本- 23 -第 56 条 燃气设施规划规划天然气东阳接收门站设在七乡河以东、宁镇公路以南,占地约 2.6 公顷。门站与高压走廊水平最小距离不

37、小于 50 米。门站与其它建筑物距离需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在片区内按服务半径约 800 米设置一座中低压社会集中调压房。每座调压房占地约十几个平方米,具体位置结合平面设计布置。第 57 条 燃气管线规划1、压力级制片区规划气源为天然气,输配系统的压力级制采用次高压(1.6Mpa)中压 A(钢管设计压力0.4Mpa)低压三级制。2、管网布置南京市天然气高压主干管布置在片区北部宁镇公路的南侧。片区中压配气管网成环状布置,管材为三层夹克钢管,沿道路西侧、南侧直埋敷设,管径为DN300DN150。燃气管道建设应结合远期改为天然气管道实施。第十七章 供热规划第 58 条 规划原则1、供热规划与城

38、市性质、规模和规划用地布局相适应,打破部门、行业、条块和区域的界限。2、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做到总体合理布局,有利于分布实施。3、城市供热规划应强调能源的综合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尽可能采用先进和可靠的技术,重视经济规划文本- 24 -效益,达到减少城市污染和保护环境的要求。第 59 条 热源及介质近期以第二热电厂为热源,规划从新港配汽站接出蒸汽干管向白象片区提供热源,远期在仙林新市区范围内建设小型热源站,和第二热电厂共同对白象片区供热,供热介质为蒸汽。第 60 条 热负荷预测热负荷为 98.15MW (折合成蒸汽量为 139.36T/h)。第 61 条 供热管线规划热力管线一律地下直埋敷设。管网

39、的主干线敷设在负荷集中的区域,支线尽量靠近用户,力求减少管线的投资,同时要考虑与其他公用管网相互协调,互不妨碍。第十八章 环卫设施规划第 62 条 垃圾转运站及环卫车辆停车场规划在东阳变北侧的市政用地中安排 1 座规模为 300400 吨/日的垃圾转运站,用地约 1.5 公顷,环卫车辆停车场、分捡站等附属设施及防护绿化统一在其中布置。第 63 条 公厕配建原则公厕配建采用两种方式:按地区面积,不少于 3 座/平方公里;按人口,每 25003000 人一座。人流密集的街道,建设间距为 300500 米,建筑面积为 100120 平方米;一般街道的间距为 800 米,建筑面积为 7090 平方米。

40、第 64 条 基层环卫机构及场所按照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CJJ27-89)有关要求设置基层环卫机构及场所,并保证其用地。规划文本- 25 -第十九章 消防规划第 65 条 消防设施1、在西山路与临湖路交叉口东南角和东阳变北侧市政用地内各设置 1 座占地 4500 平方米标准消防站,按规定配备消防人员、车辆。2、消防供水以城市自来水为主,城市给水管网环状供水,提高供水保障性能。供水管道建设要求主干路间距 120 米、次干路间距 150 米设置消火栓。3、白象片区内不得设置易燃易爆危险品物资仓库。第二十章 竖向规划第 66 条 规划原则1、对白象片区的控制高程进行综合考虑、统筹安排,解决用

41、地与建筑、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工程管线敷设以及建设的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的矛盾。2、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留山体,避免大面积挖土填方。3、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合理改造地形,满足城市各项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减少土(石)方及防护工程量;重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景观效果。第 67 条 竖向规划根据白象片区总体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结合片区的用地布局和排水要求,确定主次干道交叉口的规划标高。规划文本- 26 -规划地块标高原则上控制在道路标高以上 0.3 米。对现状地势低洼地区,规划保留西湖两侧 2.5 平方公里的机排区,提高南象山立交和陡山根立交东侧部分低洼地的标高,使之成为自排区。

42、第二十一章 规划实施措施第 68 条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要求等相关规定。第 69 条 实施积极的土地政策,不断完善土地预征储备和出让制度,有效引导新市区的规划建设。第 70 条 实施项目的准入机制,保证规划目标的顺利实施。第 71 条 加强规划宣传力度,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规划、并对规划实施进行监督。第二十二章 附则第 72 条 本规划自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实施。第 73 条 本规划成果由规划文本、图纸和规划说明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图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应。规划文本- 27 -附表附表一:仙鹤片区土地使用分类及代码表类别代号大类 中类 小类

43、类 别 名 称 范 围居住用地 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的用地一类居住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R11 住宅用地 住宅用地建设用地R1R14 绿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小游园二类居住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环境较好,以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R21 住宅用地 同上R2R24 绿地 同上社区公共设施用地 社区级商业、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设施用地RR5R51 中学规划文本- 28 -R52 小学Rb 商住混合用地 以住宅用地为主,少量商业设施混合其中公用设施用地 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

44、、卫生、体育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用 地C2 商业金融用地 商业、金融、服务业、旅馆业和市场等用地Cb 商业办公用地 商业与其它公共设施混合的用地C6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科学研究和勘察设计机构、中学、小学、幼儿园等用地C61 高等学校用地 大学、学院、专科学校、独立地段的研究生院、军事院校等用地C611 高校教育科研区 高等院校教学、科研设施用地C612 高校体育活动区 高等院校体育设施用地C613 高校生活区 高等院校学生、教师生活区用地C614 高校专项绿地 高等院校内的绿地C615 高校道路用地 高等院校内的道路C7 文物古迹用地 具有保护价值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

45、、革命遗址等用地,不包括已作其他用途的文物古迹用 地CC9 其他公共设施用地 除以上公共设施用地之外,如宗教活动场所、社会福利院、街道办事处、派出所等用地规划文本- 29 -类别代号大类 中类 小类类 别 名 称 范 围工业用地 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包括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用地,不包括露 天矿用地M2 二类工业用地 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食品、医药制造、纺织工业等用地MM3 三类工业用地 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采掘、冶金、大中型机械制造、化学、 造纸、制笔、建材等工业用地仓储用地 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

46、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WW1 普通仓库用地 以库房建筑为主的储存一般货物的普通仓库用地对外交通用地 铁路、公路、管道运输等城市对外交通运输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T1 铁路用地 铁路站场和线路等用地T2 公路用地 高速公路和一、二、三级公路及长途客运站等用地TT3 管道运输用地 运输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地面管道运输用地道路广场用地 居住区级以上的道路、广场和停车场用地S1 道路用地 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用地,包括其交叉路口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等内部的道路用地S2 广场用地 公共活动广场用地,不包括单位内的广场用地SS3 社会停车场库用地 公共使用的停车场和停车库用地,不包括其他各类用地

47、配建的停车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市场、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包括其建筑物、构筑物及管理维修设施等用地U1 供应设施用地 供水、供电、供燃气和供热等设施用地U11 供水用地 独立地段的水厂及其附属构筑物用地,包括泵房和调压站等用地U12 供电用地 变电站站所、高压塔基等用地。不包括电厂用地,该用地应归入工来用地(M) 。高压走廊下规定的控制范围内的用地,应按其地面实际用途归类U13 供燃气用地 储气站、调压站、罐装站和地面输气管廊等用地,不包括煤气厂用地,该用地应归入工业用地(M)U14 供热用地 大型锅炉房,调压、调温站和地面输热管廊等用地U2 交通设施用地 公共交通和货运交通等

48、设施用地U3 邮电设施用地 邮政、电信和电话等设施用地U4 环境卫生设施用地 环境卫生设施用地U6 殡葬设施用地 墓地UU9 其他市政公用设施 用地 除以上之外的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如消防、防洪等设施用地规划文本- 30 -类别代号大类 中类 小类类 别 名 称 范 围绿地G1 公共绿地 向公众开放,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化用地,包括其范围内的水域,如各类公园及沿道路、河湖、海 岸和城墙等,设有一定游憩设施的街头绿地G2 生产防护绿地 园林生产绿地和防护绿地GG3 生态绿地特殊用地DD1 军事用地 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军事设施用地水域或其他用地E1 水域 河、湖、水库、苇地和水渠等水域,不包括公共绿地及 单位内的水域E2 耕地 种植各种农作物的土地E4 林地 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等林木的用地E6 村镇建设用地 集镇、村庄等农村居住点生产和生活的各类建设用地EE8 露天矿用地 各种矿藏的露天开采用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