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 一、考试内容 l、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地理位置。国土构成。行政区划。 2、中国的民族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 3、中国的地形 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地形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4、中国的气候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温度带。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干湿地区。 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主要灾害性天气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5、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长江源流概况
2、;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的源流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京杭运河概况。目前通航河段。 6、海洋 邻近海域。海洋资源,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 7、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商业和旅游业 (1)交通运输业 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主国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 主要内河航道和重要河港。 海洋运输和主要海港。 公路、航空、邮电的发展。 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2)商业 主要的商业中心。主要进出口商品,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 (3)旅游业 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中国主要的旅游地。 二、重难点解析 1
3、、中国的陆上邻国 对于中国的邻国同学们首先应在地图上明确十五个邻国的位置,同时应掌握这些邻国分属于世界的哪一个区域,这些国家分别和中国的哪个省区相邻,以及这些国家的重要地理特征。 编号 邻国名称 所属区域 与中国相邻的省 地理特征 1 朝鲜 东亚 辽宁、吉林 半岛国 2 俄罗斯 欧洲东部和北亚(相邻部分属北亚) 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3 蒙古 东亚 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 哈萨克斯坦 5 吉尔吉斯斯坦 6 塔吉克斯坦 中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均为内陆国,哈萨克斯坦为世界最大的内陆国 7 阿富汗 西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内陆国(目
4、前世界热点) 8 巴基斯坦 南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临海国、与我国相邻的是克什米尔的巴控区 9 印度 南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临海国(重点国家) 10 尼泊尔 12 不丹 南亚 西藏自治区 内陆山国,以喜马拉雅山与中国分界,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尼边界 13 缅甸 东南亚 西藏自治区、云南省 临海国,怒江流入缅甸后为萨尔温江 14 老挝 东南亚 云南省 内陆国,澜沧江流入缅甸、老挝后为湄公河 15 越南 东南亚 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临海国 2、中国的海上疆界 我国有 18000 千米长的海岸线,对于我国的海上疆界同学们应了解如下几个概念: 临海:和大陆直接相临的海域。我国的临海有渤海
5、(A)、黄海(B)、东海(C )、太平洋(E)、南海(D)。这里应注意我国台湾岛的东部与太平洋直接相临。 领海:国家领土在海中的延伸,属于国家领土的一部分。领海的范围是从大陆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12 海里。国家对领海行使主权。 内海:如果边缘海或海峡完全属于我国领海,则为我国内海。我国的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专属经济区:从大陆海岸基线向海中延伸 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所属国家具有勘探、开发、使用、养护、管理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自然资源的权利,对人工设施的建造使用、科研、环保等的权利。其它国家仍然享有航行和飞越的自由,以及与这些自由有关的其他符合国际法的用途(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等)。 3、对
6、我国地形特点的评价 我国地形的第一个特点是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这个特点首先为我国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自然条件,不同的地形区适合不同类型农业的发展;广大的山区蕴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草场资源、水能资源和旅游资源;但山区限制了交通发展,对外联系不便,同时山区耕地面积小。 我国的地势特点是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态。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能够顺着地势深入我国的内陆地区,这一状况可以和美国的东海岸进行对比。同时“水往低处流”,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的大江大河大都是自西向东流淌,沟通了我国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当大江大河流经阶梯交界处时,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
7、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4、中国山脉的界线作用 山脉是中国地形的骨架。山脉不但是一些重要地形区的分界线,有时也是一些人文地理事物的界限。 山脉走向 山脉名称 地理事物的分界线 天山 北侧是准噶尔盆地,南侧是塔里木盆地 阴山 北侧是内蒙古高原,南侧是黄土高原 昆仑山 北侧是塔里木盆地,南侧是青藏高原 秦岭 北侧是黄土高原,南侧是四川盆地,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 东西走向 南岭 北侧是江南丘陵,南侧是两广丘陵,湖南、江西和广东
8、的省界 大兴安岭 西侧是内蒙古高原,东侧是东北平原 太行山 西侧是黄土高原,东侧是华北平原,山西和河北的省界 巫山 西侧是四川盆地,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雪峰山 西侧是云贵高原,东侧是江南丘陵 东北 西南走向 长白山 中国和朝鲜的界山 横断山脉 西侧是青藏高原,东侧是四川盆地 南北走向 贺兰山 西侧是内蒙古高原,东侧是黄土高原 阿尔泰山 中国和蒙古的界山 祁连山 北侧是河西走廊,南侧是柴达木盆地 西北东南走向 喜马拉雅山 中国和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的界山 地形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地形二级阶梯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9、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中国南方和北方的界限:秦岭淮河5、中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成因分析 中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大。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纬度近 50 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北方的白昼也比南方短,得到的太阳光热自然也就比南方少。此外,我国冬季风的源地在西伯利亚、蒙古一带,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冬季风南下的过程中,又受到我国东西走向的重重山岭阻挡,势力逐渐减弱,南方受冬季风的影响远比北方小(这一点可与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进行对比
10、)。所以造成了南北温差大的气温分布特点 。 中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在夏季,太阳光直射北半球,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虽然较南方低一些,但北方的白昼时间却比南方长,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容易散失,所以青藏高原气温较低。(青藏高原还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 。 6、季风活动和雨带的移动 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而且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降水量的这种时间变化特征,是与季风因锋面移动产生的雨带推移现象分不开的。 5 月,北上的夏季风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在南岭一带相遇,雨
11、带便在此徘徊,华南雨季开始(E),如广州 5 月份降雨量就达 300 毫米; 6 月,雨带随锋面推移到长江流域,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约摆动 1 个月左右,阴雨连绵,此时正值梅子黄熟时节,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D),从天气角度分析属于 准静止锋; 7、8 月份,雨带随锋面推进到华北,东北等地,我北方降水量显著增加(C); 9 月北方冷空气势力强大,雨带随锋面迅速撤回到长江以南。 7、中国的灾害性天气 寒潮;每年秋末、冬季和初春,常有强冷空气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侵入我国。这种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叫做寒潮。寒潮的实质就是快行冷锋。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到寒潮的影响,只有西藏、云贵地区受寒潮影响
12、较小。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它带来的严寒、大风、霜冻、沙暴等恶劣天气,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常造成危害。 台风: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热带气旋。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是全球台风发生次数最多的海域。台风从这里形成后,向西北移动,因此,我国受台风袭击比较频繁。台风在我国的登陆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我国沿海其他省区也都受到过台风的袭击。 旱涝灾害:中国的旱涝灾害和当年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讲夏季风强的年份我国容易发生的是北涝南旱,夏季风弱的年份容易发生的是南涝北旱。 华北地区的春旱:形成春旱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我国华北地区春季少雨;二是我国春季升温快,蒸发大;三
13、是春季正是华北地区小麦返青的季节,农业用水量较大。一般来讲季节性积雪融水对春旱有缓解作用,但在东北比较明显,华北地区作用不大。 长江流域的伏旱:伏旱发生在梅雨之后,是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的结果,一般来讲台风的到来可缓解伏旱。 8、一九九八年长江洪水的成因分析 1998 年 68 月份,长江出现的全流域组合型的特大洪水,有专家认为与厄尔尼诺现象有直接的关系。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导致了全球大气环流活动的异常;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导致大量暖湿空气输向我国大陆,印度洋海温异常使得孟加拉湾的湿热空气变强,吹向中国,使长江流域维持了一个明显的降雨带,造成了长江上、中、下游都降强暴雨,形成了特大洪水。 但是,这
14、次特大洪水的形成,除了自然原因外;还有人为原因: 森林破坏惊人,水上流失严重,造成长江中上游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长江的含沙量剧增,加大了因暴雨而酿成洪灾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了自然界本身的抗灾减灾能力。据 1957 年统计,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为 22,水土流失面积为 36.38 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面积的 20.2;30 年后的 1986年,森林覆盖率减少了一半多,为 10,水土流失面积却猛增 1 倍,达 73.94 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面积的 41。 水土流失导致的泥沙淤积和人们大量围湖造田,为长江流域承担蓄洪重任的八大湖泊面积剧减。从20 世纪 40 年代未到 80 年代
15、初,八大湖泊面积减幅 1 半,容水体积减少 5500 多立方千米,超过了建设中的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的两倍。 “ 人水争地” 现象突出。长江流域现有 4 亿多人,本不应该有人定居的泄洪区内都住满了人,并发展了相当规模的经济。这种现象势必加重洪水的灾害程度。 通过这次大水灾的教训,国务院提出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烷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的灾后重建 32 字方针。实际上就是要实施长江全流域的综合治理,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使长江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9、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研究论证工作已经有了 40 余年的历史。据了解,我国的水资源“既患寡又患不均”。在北方严重
16、缺水的同时,南方却有大量富余的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为此,我国在 50 年代就有了南水北调的战略设想。从那时起,有关部门组织各方面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逐步形成了目前东、中、西三条线调水的规划方案。工程全部建成后,年调水量 500 亿立方米左右,相当于增加一条黄河的水量。三条线路的规划情况如下: 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市江阴段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大致与其平行的河道作为主干线,通过 13级抽水台阶提水 64 米到东平湖,再采用隧洞虹吸方式穿越黄河进入天津北大港水库。总调水规模为每秒800 至 1000 立方米,年调水量 150 多亿立方米,主要解决黄淮地区东部、山东、冀东和天津的缺水问题,主干线
17、长 1150 千米。工程分三期实施,到 2010 年完成一、二期工程。 中线:从长江支流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加高水库大坝,沿京广线以西的伏牛山、大行山引水到北京玉渊潭,供水范围是京、律、华北地区,年调水量 140 多亿立方米,全长近 1240 多千米。工程分两期实施,到 2010 年完成一期,从丹江口水库引水 80 到 90 亿立方米。 西线:从大渡河、雅砻江、通天河调水 150 亿立方米至黄河上游,供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用水。不同方案的线路长度相差悬殊,从几百千米到几千千米。 10、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 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
18、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 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 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 运输 飞行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用管道运输货物,气体不挥发,流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
19、昼夜不停地运输,动量很大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一般只能运输流体和气体 11、中国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 南北干线: 京广线 京哈线 京沪线 京九线 同蒲线 太焦线 焦柳线 宝成线 成昆线 东西干线: A、京包线 B、包兰线 C、陇海线 D、兰新线 E 、沪杭线 F、浙赣线 G 、湘黔线 H、贵昆线三、典型例题分析: 例 1 将一批粗铜由昆明运往上海精炼,最经济的运输路线是( )A、成昆线成渝线长江航线 B、贵昆线湘黔线浙赣线 沪杭线 C、贵昆线川黔线长江航线 D、贵昆线湘黔线京广线长江航线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主要学生对于我国铁路线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理解。在
20、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中水运是最经济的,从昆明到达长江沿岸最近的路线就是成昆线到成都、成渝线到重庆。这里需要提出的是,在南昆铁路修通之后,可以从昆明运送到广西的北海,在走海运到上海。 例 2 读图为沿东经 89线的地势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标出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范围并注明。 (2)图中 A 是_盆地,B 是_盆地,C 是_ 盆地。 (3)D 为_高原南部的_江。 (4)E 是_洋边缘的_湾。 解析:此题通过对地势剖面图的阅读,判断主要地形区的分布。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和地形分布知识的掌握情况,事实上,要学生判断沿东经 89线的地形分布情况难度较大,但是,从地图上给出的信息加
21、以分析,就比较容易下手。地势最高的部分(近 5000 米)为青藏高原(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其北有三个盆地,且其中的一个小盆地低于海平面,因此这个小盆地为吐鲁番盆地,由此再依次推断其他的地形单元名称。 答案:(1)图略 (2)准噶尔、吐鲁番、塔里木 (3)青藏雅鲁藏布 (4)印度 孟加拉 例 3 读“2005 年 11 月 7 日( 立冬 )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1)()题。(1)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有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地形地貌地区差异 C各地纬度差异大 D各地经度差异大 (2)立冬日,南部沿海地区仍处在夏季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低纬
22、,太阳高度大 B南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C临海比热容大,气温高 D刚好有台风登陆,气温高解析:由于我国南北纬度相差很大而导致同一时期各地气温差异大,特别是秋冬之交季节,南北方气温差异更明显:南方还是炎热的夏季,北方已是冬意隆隆,广大中部地区则是仲秋季节。立冬日,北方较寒冷的冷空气开始南下影响我国,使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有所下降,但南方有东西向的南岭阻挡,使冷空气难以抵达,因而南方还是炎热的夏季。答案:(1)C(2)B四、练习与检测 1、台湾岛与海南岛的共同地理特征是( ) A、东侧均濒临太平洋 B、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南 C、西岸都分布有盐场 D、地势均为东高西低 2、下列地理事物,分布在长江沿岸且按由
23、上游至下游排列正确的有( ) A、钢铁工业基地:攀枝花、重庆、武汉、马鞍山、上海 B、汇入长江的支流:雅砻江、乌江、嘉陵江、汉江 C、跨越长江的铁路:川黔线、成昆线、焦柳线、京九线、京沪线 D、商品粮基地: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 3、香港和澳门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A、都在珠江口,毗邻特区,是世界上进出口船舶最多的商港 B、都被外国侵占了 400 多年,我国政府都是在 20 世纪末恢复行使主权 C、中国血统居民占 90%以上,祖籍以广东最多 D、都是特别行政区,以制造业和旅游业为主 4、塔中油田、小浪底水利枢纽、黄骅港、三峡大坝所在的省区依次是( ) A、青海、河南、天津、
24、重庆 B、新疆、山西、山东、湖北 C、甘肃、陕西、山东、四川 D、新疆、河南、河北、湖北 5、下列地理事物,符合我国热量资源由少到多的变化过程( ) A、黑土地的大豆黄土地的花生红土地的甘蔗 B、冬小麦和亚麻春小麦和棉花 水稻 C、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常绿阔叶林 D、柑桔和荔枝苹果和桃子椰子和菠萝 6、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北京的重度污染工业区应该建在( ) A、南郊和北郊 B、东郊和西郊 C、西北郊和东南郊 D、东北郊和西南郊 7、在埃及的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口处的三角洲种植着大面积的长绒棉,并成为埃及著名的出口商品。根据这一地理事实,请你判断以下地区中最适合种植长绒棉的是( ) A、黄河中
25、下游地区 B、珠江流域 C、松花江流域 D、塔里木河流域 8、我国最近十几年新建的水电站或水利枢纽,都位于同一流域是( ) 小浪底 二滩 葛洲坝 隔河岩 五强溪 岩滩 李家峡 天生桥 A、 B、 C 、 D、 9、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区与所种植的农作物搭配正确的是( ) A、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 B、江汉平原- 水稻、甘蔗、油菜 C、松嫩平原- 春小麦、甜菜、大豆 D、山东半岛-油菜、花生、甘蔗 10、我国冬季气温黑龙江省最北端最低,下述产生低温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 冬季风影响大 距海洋远 纬度在我国最高 地势较高 夏季风影响大 有森林遮挡阳光 A、 B、 C 、 D、 11、关
26、于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夏季雨热同期,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都十分有利 B、气候复杂多样,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合适生长的地方 C、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主要是受惠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D、我国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可保证农作物的收成 12、武夷山东西分别为( ) A、江西与湖南 B、福建与江西 C、浙江与安徽 D、安徽与江西 13、在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等地,将一部分原来种粮食的田,改种花卉、蔬菜、水果,发展塘鱼、禽畜生产,主要是为了( ) A、满足城市居民新的消费需求 B、扩大出口贸易 C、调整我国农业产
27、业结构,迎接“入世” D、使农业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14、关于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叙述,正确是( )。 A、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阴山、秦岭等 B、本区的粮食、棉花、油料作物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C、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和木材生产基地 D、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盛产苹果 15、下列地区的河流,一般来说汛期出现最早的是( )。 A、西南山区 B、西北山区 C 、华北山区 D、南方山区 16、读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地图。分析回答: (1) 从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分析本区工业发展的条件_。(2) 在图中未显示出的发展条件还有那些_。(3) 今后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_。17、读“我国某地区的干湿状况图
28、” ,回答: (1)该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变化的规律是_。 (2)A 处的天然植被是_,B 处的天然植被是_,C 处的天然植被是_。(3)该地区植被的分布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中的_地带性规律。 (4)合理开发利用 B 处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 _。参考答案1、C 2、A 3、C 4、D 5、A 6、D 7、 D 8、C 9、C 10、B11、D 12、B 13、B 14、C 15、D 16、(1)能源充足(黄河上龙羊峡、刘家峡等水电站;新疆、甘肃、青海的石油、陕西天然气等)矿产丰富(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盐等)农业原料充足(棉花等)(2)旅游资源丰富、交通条件(陇海-兰新线)或亚欧第二陆桥经
29、过本区(3)保护环境、珍惜水源合理利用水源、防风固沙、防止沙漠化、防止盐碱化17、(1)年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小 (2)温带森林 温带草原 荒漠(或干旱草原、荒漠草原) (3)经度 (4)加强草原建设、实行科学管理制度、提高草场生产力和利用率、改变粗放经营局面、建设人工草场一、考试内容 (一)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 主要城市 (二)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 主要城市 (三)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
30、沙漠。 主要矿产地。 主要城市 (四)青藏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 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 能源和矿产资源。 (五)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地理位置和范围 经济发展特点。 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二、重难点解析 1、北大荒北大仓自然保护区 从 19 世纪末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从关内逃荒的关外的贫苦农民约有 3000 万人,大部分是山东和河北省人。当时的东北平原是一片荒原,特别是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被他们称为“北大荒” 。实际上在“北大荒 ”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农业资源。 松嫩平原是我国黑土的最主要分布区,黑土是世界上最好的土壤之一,土壤的表层有深达半米的腐殖质,大地油黑,土壤
31、肥沃,团粒结构好,通气通水性能强。经过多年开发,松嫩平原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 三江平原是我国沼泽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沼泽和沼泽化土地,平整而广阔,气候条件好,土壤肥沃,生产潜力很大。开发利用沼泽的首要问题是疏干排水问题。经过多年的整治和改造这里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昔日的“ 北大荒 ”50 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如今已拥有耕地 200 万公顷,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基地,变为名副其实的“ 北大仓” 。他提供的大豆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占黑龙江省的二分之一,乳制品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不断深入,我们已经意识到东北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32、是我国作重要的天然湿地。湿地被誉为“ 地球之肾” ,是维持地球水热平衡的重要自然环节。湿地上还有着独特的动植物种类和独特的生态环境。所以目前我国已经基本上停止了多东北平原特别是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垦荒工作,并分别开辟了自然保护区。 2、辽中南重工业区的形成有哪些条件? 辽中南工业区是以沈阳、本溪、抚顺、鞍山、大连等工业城市为中心重工业区,其形成因素可以从资源、交通、历史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辽中南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能源方面有抚顺和阜新煤矿,辽河油田丰富的石油资源,以及鸭绿江干支流上的水能资源;在金属矿产方面,有全国著名的鞍山铁矿,此外还有菱镁矿、铅锌矿等有色金属矿产。 其次辽中南地区的
33、交通运输极为发 达,铁路方面有京哈线、哈大线、沈丹线等多条全国铁路干线穿过;新建成的沈大高速公路也是本区重要的运输干线;从大庆通往北京和大连的石油输送管道也从本区经过;在水运方面,本区有我国最大的港口之一大连港,大连港港阔水深,冬季不冻,万吨巨轮可以常年进出。 此外,本区是我国最早的重工业基地,开发历史悠久。鞍山钢铁公司成立于 1930 年,是我国最早的钢铁厂;抚顺煤矿从 1901 年开始开采,曾经是东亚第一大煤矿;抚顺铝厂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以生产铝、镁、钛为主的大型轻金属冶炼中心。 综合以上多种因素,辽中南工业区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煤、鹤岗 煤、鸡西 煤、抚顺 煤
34、、阜新 石油、大庆 石油、辽河 铁、本溪 3、“天府之国”和“ 鱼米之乡” 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其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十分优越。 四川盆地的气候基本特征是冬暖夏热,全年多云雾,日照少。盆地北面有秦岭和大巴山的阻挡,冬季冷空气难以进入,1 月平均气温一般为 58,一些喜温凉的作物冬季也可生长。四川盆地的降水量一般为 10001200 毫米,但季节分配不均匀,集中在夏秋季,冬春常有旱情出现。 四川盆地又被称为紫色盆地,整个盆地遍布由紫色砂页岩风化而成的紫色土,这种土壤虽然有机质和氮素含量不高,但磷、钾含量丰富,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也是一种肥沃的土壤。 “ 天府
35、之国 ”的美称还要归功于修建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的李冰父子,这一工程修建于公元前 250 年,不仅防御了岷江洪水,还为成都平原提供了灌溉水源,目前都江堰灌区灌溉面积达 800 万亩,使盆地内的很多地区成为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农田。 四川盆地的主要农作物有稻谷、油菜、桑蚕、甘蔗、柑橘等。大部分地区可以做到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 “ 鱼米之乡 ”指的是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这里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耕作制度为稻麦两熟或双季稻。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 1618,非常适合水稻的生长。此外本区河网密布,水源充足,灌
36、溉发达,农业历史悠久,精耕细作,肥料充足,劳动力条件好,这些都是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所以自古就有“两湖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的说法。在长江中下游平原还有众多的湖泊,鱼类资源繁多,水质肥沃,饵料丰富,淡水鱼的产量也居全国第一位,还盛产莲、藕、菱等水生作物,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4、为什么说交通建设是开发大西南的关键? 我国西南地区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全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西南地区的自然资源潜在价值占全国的 23.2%,而且种类十分丰富。全世界已探明的 140 多种矿产中西南地区就有 130 多种,这些矿产分布集中、地域组合好,并有丰富的能源资源相匹配。只要交通条件得到改
37、善,在西南发展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原材料生产基地的条件格外优越。 但是本区的地形条件给交通建 设带来了极大的障碍,不论是四川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还是贵州的“ 地无三尺平” ,都证明了这一点。修建公路、铁路都要克服许多天然屏障,工程十分艰巨。但是不改变西南地区交通落后的面貌,西南地区的经济就不可能得到根本的发展和改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已经在这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先后修建了成渝、宝成、川黔、贵昆、成昆、湘黔、湘渝、枝柳、南昆等铁路干线;建立了西南地区公路网,修建了成渝高速公路;在水运和航空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直到目前为止交通运输还是制约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38、。所以在未来的“十五” 规划中,国家仍将重点建设西南地区的各项交通设施。 主要矿产地: 、铁、攀枝花 、煤、六盘水 、汞、铜仁、铜、东川 、钒钛、攀枝花 、铝土、修文 主要铁路干线: 、宝成线 、成渝线 、成昆线 、贵昆线11 、川黔 12 、襄渝 13 、湘黔 14 、黔桂 公路: 15 、川藏公路 16 、滇藏公路 5、西北地区从森林到草原到荒漠的自然景观变化 6、西北地区的沙漠是如何引起沙尘天气的? 中国沙尘有两大策源区,即新疆和内蒙古,尤以新疆为剧。新疆境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三十三点七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沙尘源。新疆还有全国三分之一的荒漠化土地,少有植被保护,也是春季的主要起沙地。 新疆沙源的沙尘刮起后,上升到六千米左右的高空,随北半球的西风环流,一路向东飘移,在遇到大的气流时,就有部分沙尘下沉,形成沙尘暴。近十多年来,世界四大沙尘暴区之一的中亚沙尘暴区成为世界上活动最剧烈的地区,新疆沙源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目前,新疆这一严峻的生态问题已引起各国关注,日本与中国签约合作开展沙尘暴研究,主要对塔克拉玛干沙尘的起沙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传输过程、影响范围等进行研究,以提出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