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八年级(下)全册知识点扫描1-1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使用 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建立 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2下列所出示的代表符号的是 ,代表模型的是 A 地球仪; B t;C;D 细胞模式图;E 地图;F S=vt ; G W.C.; H O21-2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电解水的实验中,发现水最终变成了两种不同的气体,分别是 和 ,它们的体积比约为 ,这是个 变化(物理或化学) 。2英国科学家 提出了原子的概念。3.化学反应从微观角度看, 可再分,而 不可再分,所以 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4水通电时,水分子最终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的化学性质与水分子的
2、化学性质 (不同或相同) ,所以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当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原子。 )5物质通常由 构成,分子由 构成,但有些物质也可以由 直接构成的,如 、 、等。有些物质也可以由 构成的,如 、 、 等6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保持金刚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7自然界中分子种类繁多,分子的种类是由 和 决定的。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经过不同的组合能构成千万种分子。8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如 分子,也可以是由不同种原子,如 分子;9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种类有 、 、 等,这些由同种原子构成
3、的不同物质性质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构成物质时原子的不同的。10原子与分子的主要区别是: 。1-3 原子结构的模型1 将下列科学家与其提出的相应的原子模型连线:英国道尔顿 电子云模型(电子像云雾笼罩在原子核的周围)英国汤姆森 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分层运动)英国卢瑟福 卫星模型(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围绕核运行)2丹麦波尔 西瓜模型(电子嵌在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原子球体)现代科学家 实心球模型(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的单位)2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我们发现建立模型是一个不断 ,不断的过程,以使它更接近事物的本质。3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原子的结构: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 电荷)原子
4、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 电荷)( 电性) 原子核 (带 电荷 ) 中子(中子 电)相关说明:(1)原子核带的电荷数又叫 ;(2)由于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所以原子中各粒子的关系: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3)原子中 的质量可以略不计,故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质子数)(4)阅读 P14页表格,不难发现下列规律: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有些原子中可以没有 ,不同的原子中 一定不同;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 (一定或不一定)相等;4下列基本粒子中最小的是: ;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基本粒子是: ; 相同的原子中 数一定相同。A 分子 B 原子 C 质子 D 中子 E 电子
5、 F 夸克5科学上把具有相同 (即 )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如铁元素就是指 的总称。元素是宏观、集合概念, (讲或不讲)个数。6原子核内 相同, 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 。7由钠的一种同位素原子 2311Na 可知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核外电子数为 ;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是(用符号表示): 、 、 。8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金属钠原子失去 形成带 电荷的钠离子,氯原子得到 形成带 电荷的氯离子;带有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相互 ,最终构成电 的氯化钠。可见氯化钠是由 和3构成的。 (离子像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9硫酸铜是由 和 构成的。1-4 组成物质的元素1科学上
6、把具有相同 (即 )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如氧元素就是指 的总称。说明:元素是宏观、集合概念,只讲种类, (讲或不讲)个数;而分子、原子和离子是微观概念,可以讲 ,也可讲 。2 根据元素的分类,将下列元素分别填入相应类别中:金属元素 元素 固态的非金属 非金属元素 液态的非金属 气体元素 常见气体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铁;钠;硫;碘;溴;汞;氧;氢;氩;氦。根据物质分类,将下列物质分别填入相应的类别中:混合物 物质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其它化合物 氯化钠溶液;铁;液氧;水;氯酸钾;臭氧;二氧化碳;石灰水。3 将地壳中下列元素所含的比例从大到小排列 硅;氧;铝;铁;钙; 4 人体中所含
7、元素比例最高的是 ,其次是 ,再次是 。5 人造元素是通过 制得的,部分人造元素和天然元素具有 性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 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C 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D 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1-5 表示元素的符号1元素符号 C 可代表的化学意义有:宏观上表示 这种元素;微观上表示 个碳原子。而 2C 仅表示 。(注意:联系化学式知识 C 宏观上还可表示碳这种物质)2元素周期表中共有 个横行,代表 个周期;同一周期中元素从左到右一般是按 元素、 元素和 元素这样排列的;原子序数在数值上与 相同。3元素周期表可以横着(按
8、 读) ,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依次;也可以竖着(按 读) ,这些元素的化学性质 。 44熟记 1-20 号元素,对应序号后写出其元素符号:1 2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19 201-6 表示物质的符号1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组成)的式子叫做 ,物质的化学式是由 测定出来的,一种物质(指纯净物)只有 个化学式。2常见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写出下列单质的化学式,氦气 氖气 氩气 (单原子分子) 氧气 氮气 氯气 氟气 碘 (双原子分子)铝 铜 铁 金刚石 碳 磷 (习惯如此)3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根据化合物中各
9、化合价代数和为 0 的规律书写;口决,正前负后,交叉法、约简)(1) 背出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用符号填写)+1 价: 、 、 、 ;原子团 -1 价: 、 、 、 ;原子团 、 +2 价: 、 、 、 ;-2 价: 、S (显负价时) ;原子团 、 、+3 价: 、F e(显高价时) ;-3 价:原子团有 。 (一定要背出!)(2) 根据化合价的知识完成下列符号组合成的化学式:(横线上写化学式,横线下写化学式名称)O Cl NO3 CO3Na Mg Al NH4 4小结常见化合价的一般规则有:化合物中氢总是 价,氧总是 价;金属元素常显 价;非金属元素跟氧化合时显 价,如 SO2,跟氢
10、化合时常显 价,如5H2S;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 (最重要的一条规则) ;同种元素的化合价是可以变化的,如在 FeCl2中铁显 价;FeCl 3中铁显 价。5化学式的意义:以 CO2为例, (可读图 P32图 1-34)宏观上可代表 这种物质;宏观上说明二氧化碳是由 组成;微观上可代表 分子;微观上可说明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构成。(注意:联系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的知识,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6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氧元素 两个氧原子 氧气 两个氧气分子 氧离子 两个氧离子 。1-7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1原子的质量很小,为了方便表示,就用一种相对原子质量方法来表示。
11、若 C-12 原子的质量为 M 克,氧原子的质量为 N 克,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为 。2由于原子的质量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所以分子的质量也就用相对的方法表示。3有关化学式的四种基本计算类型:以 NH4NO3为例请计算(写出具体步骤)(1)NH 4NO3的相对分子质量 M= ;(2)NH 4NO3各元素的质量比 mN:m H:m O= ;(3)NH 4NO3中 N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N%= ;(4)40 克 NH4NO3含 N 元素的质量为 mN= 。练习:多少克 NH4NO3中含 N 元素的质量为 70 克?2-1 空气1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参见书本 P45 页图 2-3)(1
12、)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物是 体(固或液) ,反应结束后集气瓶内气压 (减小或不变或增大)(2)等反应结束后,打开导管上的夹子,出现的现象是 ,集气瓶内水位最终约上升剩下容积的 。(3)此实验说明: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 和 组成的;现代科学家经过大量实验发现,空气中还有氦、氩、氙等这些 ,此外还有少量的 、 ,以及其它杂质。62 空气中各成分有重要的利用,请对应连线: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氧气 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作电光源;固态叫干冰,是一种良好的致冷剂;氮气 是工业制汽水的一种原料之一充入灯泡可延长使用寿命;二氧化碳 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
13、;供给生呼吸;稀有气体 燃料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高温火焰2-2 氧气和氧化1 氧气的物理性质主要有:常温下 色 味 态; (易或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采用 法收集氧气) ;密度比空气 (所以也可以采用 法收集氧气) ;液化时呈 色。2 氧气的化学性质主要有:(1)与硫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的火焰,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发出 火焰,生成一种具有 的 体。(2)与铁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 ,铁在氧气为燃烧实验现象是 ,生成一种 色 体。做此实验之前在瓶底铺一层细砂或装少量水的原因是 。由此可知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 的气体。3物质与 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 性。4
14、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最复杂、步骤最多的是 。A 铁生锈; B 铜生锈; C 橡胶的老化;D 生物的呼吸作用; E 稻草堆自然发热; F 白磷自燃。5呼吸作用是个比较复杂的缓慢氧化,以葡萄糖为例,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是: 。6 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写出化学方程式)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常温下分解过氧化氢: ;在中 MnO2只起改变反应速度的作用,而本身的 和 在反应前后都 ,这种物质叫做催化剂。7工业上需要大量的氧气,常用 的方法制取。这个过程中是变化是 (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78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顺序是: 。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加固体药品;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当气泡连
15、续出现后收集氧气;先移出导管,再灭酒精灯。(注意这个实验的一些操作注意事项:如试管口为何略向下斜?;实验结束时为何先移导管?9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 、 、 的 反应。如果燃烧以极快的速度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则可能发生 ;物质在缓慢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如不及时散失,则可能引起 。10下列有关缓慢氧化,燃烧和自燃说法正确的是: A 缓慢氧化不放热,燃烧放热;B 它们都是化学变化;C 它们本质上都是氧化反应;D 缓慢氧化最终会引发自燃。11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的两个条件是:一是要有 参与,二是温度要达到 。12由物质燃烧的条件可知,灭火的原理是 或 即可。2-3 化学反应和质量守恒1.实
16、验证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和反应生成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2任一化学反应,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反应前后原子的 和 都没有改变,原子的 也没有变化,只是原子 变成新的分子,这在宏观上的反映是生成物的总质量和反应物的总质量必然 。3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的两个原则是:一要以 为依据,二要遵守 定律。4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以 2Cu+O2 2 CuO 来说明)表明反应物是 ,生成物是 。 表明反应的条件是 ;表明各物质间的原子和分子个数比为 ;表时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比为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依据,对任一反应质量比是不变的)5化学方程式计算步骤:例:实验室利用过氧
17、化氢制取 3.2 克氧气,问至少需要分解多少克过氧化氢?8参照步骤:写出化学方程式:分析题意代入已知物,设未知量计算所求物和已知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根据质量比列方程:写出简明答案2-4 生物是怎样呼吸的1人通过 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2读图 P67 页图 2-38 呼吸系统:可知由 、 、 和 构成了呼吸道,实现了肺的通气;气体交换的场所主要在 部。3吸气和呼气是依靠 和 的活动产生的。4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主要是在 中进行的,通过 作用实现的通过气体交换暗红的 血变成鲜红的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动物和植物一样都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B 呼吸就是呼吸作用; C 在呼吸过程中生物获得能量;D 生
18、物呼吸作用的最终产物都是 CO2 和 H2O;2-5 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 下,利用 和 这些 (无机物或有机物) ,来制造 (有机物或无机物) ,同时释放 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为: 2将光合作用过程打些比喻,生产原料是 ;生产工厂是 ;生产动力是 ,得到的产品是: A CO2 B H2O C O2 D 叶绿体 E 有机物 E 阳光3光合作用很复杂,但主要包含了以下两方面的变化:从物质变化角度看,把简单的 物合成了复杂的 物;从能量变化角度看,实现了能转变成 能贮存在植物体内。4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见书(P 72 图 2-44):(1) 试验可以用来鉴定淀粉的存在,因为碘能
19、使淀粉变 。解: 胸腔体积 胸腔内压强 气流流向吸气呼气9(2)把天竺葵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昼夜的目的是让植物只进行 (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 ,尽可能分解掉叶片中的 (淀粉或无机物) 。(3)实验中可知,被光照射到的叶片中产生了 。5下列有关光合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构成了生物体的主要部分;B 光合作用是个复杂的化学变化;C 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不消耗能量D 光合作用直接提供给植物以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6CO 2的性质:(1)CO 2的物理性质有:常温下 色 味 态;密度比空气,故可采用 收集; (不易或易或微)溶于水,故不宜用 法收集。(2)CO 2的化学性质有:它不支持燃
20、烧,所以可以用来 。与水反生反应(写出方程式): ,其生成物能使紫色石蕊变 ,但这种生成物不稳定,加热又会发生分解反应(写方程式) ;与澄清石灰水反生反应(写方程式): ,常利用这个反应来检验 气体的存在。7实验室中常用 和 来制取 CO2;实验装置要求在反应时长颈漏应下端插入液面以下是为了防止 ;2-6 自然界中的氧和碳的循环1阅读书本 P79页图 2-52 图 A 和 B :实验发现钟罩内先熄灭的是 罩内的蜡烛;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2下列事例属于自然界中消耗氧气的途径的是: A 煤的燃烧;B 人类呼吸 C 植物呼吸;D 微物分解动植物残体; E 植物光合作用 3臭氧的化学式是 。氧气在紫外
21、线作用下能生成臭氧的化学方程式为: ;臭氧是一种 色的带有 味的气体,它主要位于大气层的 (对流层或平流层) ;臭氧层的作用是能 和过强的紫外线,保护地表生物;4目前南极上空出了巨大的臭氧层空洞,破坏臭氧的主要是由 这类物质引起的,其最常见的一种代表物质是 。5下列事例不属于碳循环过程中的某个环节的是: 10A 可燃物燃烧; B 植物光合作用; C 植物呼吸作用;D 微生物分解残体;E 植物的蒸腾作用 6太阳光透过温室的玻璃后,会使室内的地面温度升高,而地面的 却很少能穿透玻璃,因此温室具有 作用。大气中的 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作用,对地球起着保温作用,从而产生所谓的 效应。2-7 空气污染与
22、保护1汽车尾气中,主要的有害成分有 、 、 、 ;可吸入颗粒物是指粒径约为 微米,不易在 重力作用下降到地面,而在空气中长期飘浮的颗粒物。2PH 值 酸性降水我们称之为酸雨。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 和 这些物质过多。酸雨中有害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指 和 。3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A SO2;B CO ; C NO2 ;D O3 ; E CO2; F 可吸入颗粒物。4 下列不属于空气质量状况等级的是: A 重度污染; B 中度污染; C 轻度污染; D 及格; E 良;F 优3-1 土壤中有什么1土壤中的土壤生物有 、 、和 。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种类有 、 、 和 。2书本 P94 页
23、图 3-32 测量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实验:若所取用的土壤体积为 V0;此块土壤放入烧杯后 缓慢加水,直至液面恰好浸没土壤,用去的水的体积为 V1;取与土壤相同体积的铁块放入同样大小的烧杯中加水,直至液面恰好浸没铁块,用去的水的体积为 V2。(1)V 1 V2(大于,小于或等于) ,因为土壤间隙中有 。(2)这种情况下这块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的算式为: 。3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生物的 和 。将土壤浸出液过滤、蒸发、结晶,最终在坩锅内得到的物质是 (有机物或无机盐或矿物质颗粒。 )4土壤中的主要成分是: A 空气;B 水;C 有机物; D 矿物质颗粒;E 无机物;F 腐殖质5 下列事例与岩石发
24、展成土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 岩石风化; B 水流碎石; C 冷热聚变破石; D 水结冰能裂石;E 动植物在地表上活动,死亡; F 大气中氧气含量缓慢减少 3-3 植物与土壤1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都是通过 这一器官吸收进入植物体中。2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状况与土壤的 、 、 和 这些因素有关。研究发现地下水位越高,植物根系的平均长度就越 (长或短) 。113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叫做 ,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 ,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 。1 下列植物没有主侧根之分的是: A 大豆 B 青菜 C 菠菜 D 小麦 E 葱 F 水稻4书本 P106 页图 3-15“根的吸水部位在哪里
25、”的实验中:证明植物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在根的 位置。5读书本 P107 页图 3-17 根尖的纵切面显微结构图回答(1)根尖又由 、 、 和 四部分组成。其中起保护作用的是: ;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的是: ; 区细胞逐渐生长,使根生长; 区是表皮细胞的向外突起。(2)这四个分区中 区的功能主要是吸水。许多根毛伸入土壤的空隙内,主要是为了 它与土壤的接触面积。(3)四区中无液泡的细胞主要在 区。6根毛细胞吸水的条件是 。7.一株植物缺氮时,它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一株植物缺钾时,它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一株植物缺磷时,它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A 生长矮小,叶有褐斑; B 生长矮小,叶色发黄;C 叶
26、色暗绿带红; D 只开花不结果 8.淡水中出现“水华” ,海洋里出现“赤潮” ,其主要原因是这些水体中元素和 元素含量过高,最终会使水中的溶解氧 (下降或升高)。3-4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1根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物质是通过 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的。2千姿百态的茎主要可分为 、 、 、 这样四种。3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 ;(髓;树皮;形成层;韧皮部;木质部。 ) ;导管在 ,其主要功能是输送 和 ;筛管在 ,其要功能是输送 ;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有 ,它能不断地进得细胞 ,使茎变粗。4水稻、小麦、等植物不能变粗的原因是其结构中没有 ;木制家具主要利用的是茎的 ;A 形成层; B 韧皮
27、部; C 树皮; E 木质部。 5下列有关年轮说法正确的是: A 一般年轮密处向阳;年轮疏处背阳;B 一般年轮密处说明该时期植物生长旺盛;年轮疏处生长缓慢;C 一般年轮密处说明该时期气候适宜植物生长;年轮疏处气候相对恶劣;12D 年轮的数目就是该植物的寿龄。6水分和无机盐是在茎中央的 中能 运输(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有机物是在 中形成的,在茎的 中 运输着。3-5 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1 吸收的水分,经过 的运输到达 后,有部分从叶中蒸腾出去的。2下列有关蒸腾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 根吸收的水约有 1%用于蒸腾作用;B 蒸腾作用是根部吸水的唯一动力;C 光照越强,蒸腾作用就越强;D 蒸腾作用
28、有利于植物吸收更多的水分。E 蒸腾作用可以有效低降低叶片温度;F 蒸腾作用是个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3向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吹气,发现蓝色滤纸变成 。实验发现水是从叶的 中散发出来的。而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要 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多于或少于)4叶的表皮细胞对叶起 作用,其中半月形的细胞叫做 ,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就叫 。能出气孔间进出的分子有 (水分子;氧分子;CO 2)2 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中运输的基本路径是(按序排列): (根毛细胞;茎中导管;根毛导管;叶中导管;)4-1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1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工具叫做 ,其勺尾相当于磁体的 极。2下列物质能被磁体吸引的是: A
29、铜块;B 铝块;C 钢块; D 钴、镍材料3同名磁极相互 ,异名磁极相互 。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 发生的。 )4下列物质能被磁体永久磁化的是: A 铜块;B 铝块;C 钢块; D 铁块。5下列有关磁体说法正确的是: A 磁体的中间部位磁性最强; B 磁体的两极可以分离;C 具有磁性的物体不可能再失去磁性;E 人造永磁体的材料是铁做的;F 地理北极相当于地磁南极。6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 作用,在磁场中小磁针 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7下列有关磁感线说法正确的是: A 磁感线是为了形象地表示磁场而建立的一种模型;B 磁感线密处说明磁场要弱;C 磁感线总是从 S 极流出,
30、流回 N 极;13D 某点磁感线的方向和该处小磁针的 S 极指向一致;E 磁感线的方向不可能相交,即磁场中不可能有相同的磁场方向。8请标出磁感线方向、磁体的磁极:(小磁针的黑色端为 N 极)4-2 电生磁11820 年丹麦科学家 发现了电流的磁现象。2实验表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和磁铁一样存在 ;而且磁场的方向与 方向有关;直线电流的磁场分布特点是是以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而且离导线越近,同心圆分布越 。3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的磁性比不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的磁性要大大 ,原因是铁芯在磁场中被磁化后相当于一个 。4实验表明: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与 的磁场 (相同或相似) ;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与 方向有关
31、,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来判定,即用 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 的电流方向,那么 所指的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北极。5请标出 A 图中螺线管的极性, B 图中的电源正负极(小磁针黑端为N 极): 6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就组成了一个 。7下列产品没有到电磁铁性质的是: A 电铃; B 电磁起重机; C 电磁继电器;D 磁悬浮列车; E 电动机8下列工具利用了电磁铁的磁性有无可以通过电流的通断来控制的是: A 电铃; B 电磁起重机; C 电磁继电器;D 磁悬浮列车9电磁继电器是由 控制的自动开关。使用它的最大优点是可以14用电压来控制 电压, 电流来控制 电流。阅读 P137 页图 4-27“电磁继电器
32、的控制电路”:(1)当控制电路断开时,工作电路 灯亮的;(2)当控制电路闭合时,电磁铁 A 产生 ,吸住铁片 B 电动机所在的电路, 灯亮代表电动机在工作。10磁悬浮列车是通过 的原理制造的。在信息的磁记录中,录音声音的电信号是通过 的方法记录在磁带上的。4-3 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1下列猜想中最终证明与电磁铁磁性的强弱有关的是: 有无铁芯;铁芯的粗细;匝数的多少;电流的大小;导线的粗细;导线的长短;电流的方向。2在研究中当影响因素很多时,常采用的基本研究方法是 ,即研究任二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控制其它影响因素 。3实验表明:电磁铁线圈的 越多,通过线圈的 越强,则电磁铁的磁性就越强;
33、插入 ,线圈的磁性大大增强。4和永磁体相比,电磁铁的优点有: A 磁性有无可以控制; B 磁性强弱可以控制; C 极性方向可以控制。5可以达到增强电磁铁磁性的方法有: 可以达到改变电磁铁极性的法法有: A 加粗铁芯; B 增多匝数; C 增大电源电压; D 改变线圈电流方向 6如图(电磁铁上方是挂在弹簧下的磁体,磁体上端黑色代表 N 极, ):(1)若要研究电磁铁磁性与电流的关系,请在电路中加入所必须的元件符号;(2)如图开关闭合后,电磁铁的上端为 极(N 或 S) ,上方的弹簧将变 (长或短) ;若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看到弹簧将变 (更长或更短) 。(2)实验中若要使弹簧伸得更长,下列方法
34、可行的是: 增大电压;增多匝数;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改变电流方向。4-4 电动机1 在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实验”中发现: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 和 有关。如果改变其中的一个量,受力方向将 ;如果两个量的方法同时改变,则受力方向将 。 (改变或不变)2当通电线圈所在平面与磁感线方向一致是 ;当通电线圈所在平面与磁感线方向垂直是 。 (转动位置或平衡位置。 )153直流电动机是把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 的。4直流电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是换向器,其作用是当线圈因 转过平衡置时,改变 ,使线圈按 (原方向或反方向)继续转动。4-5 磁生电1英国科学家 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2
35、在电磁感应现象实验中,电流表指能偏转的是: A 导体在磁场中不动; B 导体沿磁场方向运动;C 导体垂直于磁场方向运动; 3 电路的 导体在 中在做 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 ,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如果电路不闭合,当导体还是在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两端有 。实验发现感应电流的方向与 和 有关,同时改变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感应电流的方向 (改变或不变) 。4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实现了 能向 能的转化。5研究表明:感应电流的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 导线切割的速度大小;B 导线切割的速度方向;C 导体的长度;D 切割导线的条数;E 永磁体的强度;F 导线切割的方向。6下列示意图中:闭合电路
36、有电流的是: (画出只出导体的横截面)7.交流发电机是利用 原理制造的。在此过程中 能转化为 。线圈转动一周,电流方向改变 次。8下列线圈所处位置中有电流的是: ;电流方向开始改变的位置是 。A 线圈所在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 B 线圈所在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C 线圈所在平面与磁场方向成 45角。9 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叫交流电,而电流方向不变的电流称为 。10实际使用的大型交流发电机结构中,一般定子是指 ,而转子是指 。而且为了得到较强的磁场,还要用其 代替永磁体。11日常使用的电或电网输送的电都是 (直流电或交流电) 。我国16供生产、生活用的交流电的周期是 秒,频率为 赫兹,也每秒出现 周期,
37、方向改变 次。4-6 家庭用电1家庭电路的两根进户线,一根是 线,另一根 线,两线之间的电压是 伏。判别两线用到的工具是 。2测电笔正确的使用方法是,手触 金属体,笔尖金属体触 时氖管发光。3下列有关家庭电路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断路器应连在火线上;B 各用电器和插座之间是并联连接的;C 断路器连在电能表前面; D 断路器并联连在电路中;E 开关应与零线相连; F 开关和所控制的用电器是并联连接的。4某出厂的电能表标有“220V 10(20 )A 字样,其中 220V 代表代表 ,10A 代表 ,20A 代表 。5一旦电路出现 或 现象,会使电路中大大增加,这样不仅损坏电器,严重时可以引起火灾
38、,因此必须有保护装置。常见的保护装置有和 。6保险丝一般用电阻率大且熔点 (低或高)的合金材料制成的。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会自动 ,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选取保险丝的原则是应使保险丝的 (额定电流或熔断电流) 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7更换保险丝是件麻烦的事。现在家庭中常用一种 来代替闸刀开关和 ,当电流过大达到一定值时可以自动 电路,从而起到或 的保护作用。断路器应装在 线上。8为了安全,功率较大的用电器的插头应用 (两脚或三脚插头) 。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旦用电器的 (火或零)线的绝缘层破坏,与火线相接触的金属壳上就有 伏的电压,人与之接触就有触电危险,但是外壳通过插头接地时,电流会先
39、流入 (大地或人体) 。4-7 电的安全使用1触电是指通过人体的 达到一定值时对人体的 事故。通过人体的 越大,人从触电到死亡的时间越短。通过人体电流大小的起决于人体两端的 大小和人体的 大小,计算公式是: 。2一般情况下 伏以下电压才是安全的。但是在潮湿的环境中,安全电压应在 伏甚至于 以下。3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伏,动力电路的电压是 伏。它们虽然是低压电,但已远远超过安全电压。4触电大多是由人直接或间接触 线造成的,发生触电急救时首先应当。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 带电体,不靠近 带电17体。5下列情形中可能不造成触电事故的是: A 人站在地上手拿火线; B 人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C 人体靠近高压线或高压设备 D 人站在桌子上一手执火线6日常生活中,下列用电方式中措施恰当的是: A 将插头插入电源时,手碰到了接入火线的插脚; B 湿手开启开关C 在电线上晒衣服 D 洗衣机没有安装接地线E 在高压线附近不能放风筝; F 用绝缘层破损的老虎钳检修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