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素 材点说 1 “ 且 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 主, 苟非吾之所 有, 虽一毫而莫取 。 惟江上 之清风, 与山间之 明月, 耳得之而为 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 之 无禁, 用之不竭,是造物 者之无尽藏也,而 吾与子之所共食。 ” 【适用 话题】 选 择取决 于生活的态度 人要善于寻求精神 的寄托 自然以宽容和 博大的胸怀给人类 以温暖 2 谪 居黄州 期间,凄 风苦雨 中的苏 轼泛 舟 “ 赤壁” , 在清 风、 明月之 中, 超越了 “ 望美 人兮天一方 ” 的失 意和 “ 哀吾生之须 臾, 羡 长江之 无穷 ” 的悲伤, 参悟了水与 月的辩证 法, 捕捉到 “自其 变者而 观之 ,
2、 则天地曾不 能以一瞬 ; 自其不变 者而观 之 , 则物与我 皆无尽也 ” 的生命 本真,最终彻底顿 悟 “ 天地之间,物 各有主,苟非吾之 所有, 虽 一 毫 而 莫 取 ” 。 跳 出 心 灵 炼 狱 的 苏 轼 开 始 尽 情 享 受 “清风 ”“ 明 月 ”苏轼不因遭受政 治迫害而萎靡消沉, 而是寄 豪情于山 水, 荡 胸臆于 自然, 身处逆境而 豁达洒脱, 随缘自 适, 从人生无常的 怅惘中 解脱出 来,理性地对待生 活。 【适用 话题】 坦然面 对挫折、 逆境 豁达乐观是一种人 生 境界 永远保持乐观的 心态 诗意的人 生 二、素 材运用 他曾经 在赤壁的月夜 , 心灰意懒 ,
3、看 “ 江上之 清风, 与山间之明 月 ”, 做他那个神鹤翩跹 而舞的梦。 面对如 江水般深沉的失意 , 他看 见风在 山顶呼啸、 盘旋 , 然后带着撕心裂肺的阵 痛穿过漆黑的荆棘 林。 刹那间 , 他心中郁结的块 垒、 缠绕的苦痛随 风而散。 “ 一蓑烟 雨任平 生 ” , 让人懂得用开朗、 宽容、豁达的心去 面对身边的人、事 和物, 让人知 道用感激、豁达的 心境去挑战人生。 滚滚长 江东逝水, 浪花淘 尽英雄。 苏轼站在 赤壁面前, 像一个 关 西大汉, 手 持铁板, 大声高呼。 面 对生活中 的坎坷, 我们也要 用乐观 驱散阴 霾,用旷达解读挫 折,永远保持理智 与乐观。 三、文 摘精
4、华 苏轼的 人生哲学 2014 年 4 月 23 日文汇报 胡中柱 苏轼是 北宋士大夫的领袖, 一生忠君爱国, 学优 而仕, 抱负满怀 , 有时甚 至 “ 正统 ” 得指责 李白不该从永王李 璘, 似乎是已近迂腐 的儒 家人物。 然 而, 他的内心 的真正追求和归宿, 却 是禅宗思想。 而非 儒 家的 “积极入世 ” 、 “ 杀 身成仁 ” 。 积贫积 弱的宋代, 文人已 无盛唐那种金戈铁 马, 积极进取的豪 放 心态 , 而转为在内心寻找 平衡。 作为当时代 表人物的苏轼 , 他对整个 人生的 目的和意义, 已 有了怀疑, 厌倦和无所 希冀, 无所寄托 。 对此, 前后 赤壁赋是直接议 论,
5、 “ 寄蜉蝣 于天地,渺沧海之 一粟, 哀 吾 生 之 须 臾 , 羡 长 江 之 无 穷 ” 苏 词 则 更 深 沉 更 含 蓄 地 表 现 : “ 世路 无穷, 劳生有限 , 似此区区长鲜欢 。 微吟罢 , 凭征鞍无 语, 往 事千端 ” ; “ 惊起却回首, 有 恨无人省, 拣尽寒 枝不肯栖, 寂寞沙 洲 冷 ” ; “ 世 事一场大梦, 人生 几度凄凉, 夜来风 雨已鸣廊, 看取眉 头 鬓上 ” 这种扭 结于心头的人生空 漠之感, 苏轼是极力 想加以摆脱又无法 摆脱。 “ 小 舟从此逝, 江海寄 余生 ” 。 “ 有田不 归如江水 ” 。 “ 此去真为田 舍翁 ” 。 “ 回首向 来萧
6、瑟处, 归去 , 也无风雨也无晴 ” 。 可是 , 事实上, 他 从来就没有 “归去 ” , “ 归农 ” , 因 为没有必要。 苏轼 并 不是像 陶渊明那样要躲避 官场, 而是要逃离 人生。 可是 , 已经活 在世 上, 谁又能脱身 人生这个 大罗网呢?既然如 此, 何不干脆活得 潇洒一 点! 只要运 用禅宗理论, 保持 内心的平衡, 心灵 的超脱, 便是无上 的 妙法。 于是, 苏轼 尽管差点被杀, 被 宣布为 “奸党 ” , 诗文被禁, 被贬 谪 “ 蛮 荒之地 ” 达十二年 之久, 可他并没有 像先辈文人如柳宗 元、 刘 禹锡那 样地满腹牢骚 , 一腔愤慨 , 也很少有 “怀才不遇 ”
7、 的自伤 , 而 是用一 种诗意的艺术态度 来审视人生逆境, 故到了任 何地方, 他都随 遇而安 ,豁达大度:曾不 无幽默地自我解嘲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 惠州 、 儋州 ”。 加上密州 出猎, 杭州筑堤 , 一直贬到天涯海角 , 依然 高歌 , “ 日啖荔枝三百颗 , 不辞长作岭南人 ”, 自我总结 “ 九 死蛮荒 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 ”,反正 “ 此心安 处是吾乡 ” 。 这种对 生活热爱, 还表现 在日常琐事之中 , 苏轼对管家理财 、 烹 饪饮食、 医 药保健、 种花养 鱼、 煎茶酿酒均有 研究。 东坡肉、 东坡饼 、 东坡羹 , 到现在还是我国 传统菜谱中的 “ 保 留节目
8、 ” 。 可以说 , 禅宗 中的 “万物皆有佛性 ” , “ 担水背柴 , 莫非妙 道 ” 的理论, 东坡居士 也是一 个积极的实践者。 由于苏 轼感觉到人生是偶 然的, 世事也是虚 幻的, “ 人生到处 何 似之 , 应似飞鸿踏雪泥 。 泥上偶留鸿指爪 , 鸿飞那复计东西 。 ” 那么 , 人生的 痛苦也不过是梦幻, 人世的 功 名利禄 也没有什么可追求、 可留 恋之处。 这就直 接导向了 对社会公认的价值 系统的否定, 和对苦难现 实漠然 处之的态度。 故欢乐不必过于欣喜 , 痛苦可以在内心化 解, 世 事沧桑 实属过眼烟云,求 得本心清静便是解 脱。 可以说 , 这种内心调节机 制, 使
9、得苏轼有了 旷达的性格, 但其思 想基础, 是源于 禅宗认为 大千世界不过是心 的敷衍物, 万物皆 空的观 念 。 凭借这个基础和内心 调节机制, 苏轼可 以站在高远的立场 上, 观 照社会 和人生, 取得生存 的智慧, 将现实人 生转化为诗意人生 , 既坚 持刚正 不阿的传统人格理 想, 又保持了超越 世俗, 不合时宜的 精神追 求。 将两者 融为一体, 巧妙 地 解决了进取与 退隐、 入世与出世、 社 会 与个人 那一类在文人士大 夫的心灵上历来相 互纠结缠绕的矛盾 , 并在 作品中 加以充分的表现。 这 种 人 生 哲 学 为 后 世 提 供 了 一 种 在 类 似 的 社 会 条 件 下 的 生 存 典 范。所 以,苏轼得到后代 文人士大夫的极大 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