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房颤动一、概述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国人平均患病率为 8%左右,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随之上升。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了,主要涉及自律性增加和折返两个过程。西医对房颤的治疗主要有三个策略 1、预防性血栓栓塞,2、控制心室率,3、纠正心律失常,同时治疗原发疾病。祖国医学将此病归于“心悸”范畴。二、西医诊断(一)病史:多数有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甲亢性心脏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也可一时无原发病可查。病人多有突发或持续性的心悸、胸闷、气急、头晕乏力,症状随心率快慢不一致。听诊特点,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节律绝对不
2、规则,听诊心脏同时计数脉搏,脉率小于心率,称为拙脉。(二)心电图特征:1、P 波消失,代之以形态、间距及振幅绝对不规则的颤动波(f 波),频率 350600 次 /分。2、QRS 波群为室上性,振幅可不等,RR 间期绝对不齐,QRS 波常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未经治疗的病人,心室率大多为 100160 次/分,预激综合征并发房颤,心室率较快可达 200300 次/ 分,易致室颤而猝死。(三)房颤的分类:无可逆原因的房颤,临床多采用 3P 分类法:1、阵发性(Paroxysmal )房颤:持续时间小于 27 天,一般于 24小时内自动恢复窦性心律。2、持续性(Persistent)房颤:持续时间大
3、于 27 天,多需药物或电复律恢复窦性心律。3、永久性(Permanent)房颤:不可能恢复窦性心律。继发性房颤:指发生于急性心梗、心脏手术、心包炎、心肌炎、甲亢、肺栓塞、肺炎或急性肺病等情况下的房颤。一旦病因或诱因得到控制房颤很少再发。孤立性房颤:(Lone AF)是指年纪较轻(48 小时,应在复律前服用华法令抗凝 3 周(INR23) 。复律后继续服用 4 周。房颤48 小时,无需口服抗凝治疗,即可复律。(4)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房颤,需立即复律,复律前应静脉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并在转律后由肝素过渡至华法令维持抗凝 4 周。(三)辨证论治1、心虚胆怯证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方药:安神定志丸
4、加减龙齿 琥珀 磁石 朱砂 茯神 菖蒲 远志 人参等2、心血不足证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药:归脾汤、炙甘草汤加减当归 龙眼肉 黄芪 人参 白术 茯神 远志 酸枣仁 木香 炙甘草 生姜 桂枝 阿胶 生地黄 麦冬 火麻仁 大枣等3、阴虚火旺证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人参 玄参 丹参 茯苓 五味子 远志 桔梗 当归身 天冬 麦冬 柏子仁 酸枣仁 生地黄 辰砂等4、心阳不振证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桂枝 炙甘草 煅龙骨 煅牡蛎等5、水饮凌心证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减。茯苓 桂枝 白术 甘草等6、心血瘀阻证治法:活血化瘀 理气通络方
5、药:桃仁红花煎加减。丹参 赤芍 白芍 当归 桃仁 红花等五、应用策略:引起老年人房颤的病因有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肌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其病理基础为心脏的退行性变,由于心肌、心瓣膜纤维化和钙化,使窦房结功能低下,左房扩大,左房压力增高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心房异位兴奋性增高而诱发房颤。房颤可使窦房结处于高频被动除极状态,如持续时间长,则窦房结功能易受损,且大多数房颤具自我促发性,导致心房电重构。房颤对心功能有一定影响,原则上应尽早药物或电复律,药物复律可选用1、3类抗心律失常药,如心律平和胺碘酮等。胺碘酮是目前唯一无负性肌力的抗心律失常药,对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宜首选该药复律,该
6、药极少引起尖端扭转性室速,用药期间注意QT间期变化。如左心房直径大于55mm ,房颤时间超过1年不宜复律。高龄患者药物复律可致窦性静止及血栓栓塞,故以治疗原发病、控制心室率、抗凝为好。对于房颤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则受体阻滞剂可提高疗效,但对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促发或加重心衰,故应慎用。如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则禁用异搏定和西地兰,选用胺碘酮或心律平。本科五年多来对数十例房颤患者规范应用中西医结合辨病辨证论治。对不同病人分别抗凝、控制心室率,或恢复窦性心律治疗。配合中医药根据辨证给予宁心养神、补益心气、滋阴清火、温阳定悸、化气行水、活血通络等治疗,取得显著成效。接受治疗的患者无一例发生脑缺血性卒中事件,心室率维持,或转律后窦性心律维持均很理想,心功能多数有不同程度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所以科室对房颤病人已全面推开上述规范治疗。六、疗效评价:(一)控制房颤心室率者:休息状态下心室率在 60-80 次/分,轻中度运动时 90-115 次/分。(二)华法令抗凝者:一般病人将 INR 控制在 2.0-3.0 之间,机械瓣及风心房颤者宜延长至 2.5-3.5.(三)房颤复律成功的标准:恢复并维持窦性节律。七、参考文献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王永炎.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