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素 材点说 1 赫尔曼 黑 塞认为 “ 真正 的教养不追求任何 具体的目的 ”,教 养不应 当追求功利, 而是为了精神 和心灵的 自我完善。 他指出 人们应 当从阅 读, 尤其是阅读杰 作中获得教养, 倡导一种 “ 爱的阅读 ” 和有 效的阅 读。善于读书的人 ,并不追求数量, 而只追求他心灵的 获得。 同时读 书人自己必须有获 得教养的愿望 , 有完整的人格 , 有个性 追求。 如果人 没有人格,没有个 性,他的阅读也未 必能获得教养。 【适用 话题】 读 书的目 的在于心灵的完善 读书要讲究个 性化阅 读 经典的力量 是无穷的 2 “真 正的 教养一如 真正的 体育, 既是 完成又
2、是激励 ,随 处都 可到达 终点却从不停歇 , 永远都在半道上 , 都在与宇宙共振 , 生存于 永恒之 中。 ” 【适用 话题】 修养没 有极致, 而是一辈 子的事 执着才 能 永恒 二、素 材运用 1 “腹 有诗 书气自华 ”,阅 读,让 心灵 闪烁爱 的光辉 ,让 生命 散发出 教养的芬芳。 黑塞就认为读 书是获得 教养的主要途径, 他劝说 人们用 心研读经典作品 , 在书籍中发现世界 , 认识社会 , 完善自 我修 养。 高中 阶段是阅读的黄金 时期, 让我们徜徉书 海, 撷取知识的浪花 , 采集智 慧的珠贝, 洗去少 年的懵懂和世俗的 尘垢。 让我们远离 时髦的 “ 流行 ” 与肤浅的
3、感官刺 激, 走进经典与大 师交流、 沟通 , 不断探索 收获, 一步步走向丰富与 崇高。 2 教 养是发 自内心的 行为, 它是善 良地 对待他 人,是 一种 谦逊 的礼貌 。 人际交 往有一条基本规则 : 你怎样待人 , 别人也怎样待你 。 你关 怀别人 ,对别人尊重、体 贴、真诚,别人通 常也会反过来如此 待你。 久而久 之, 你就会具有人 际吸引力, 你的社 会交往、 社会赞许 需要就 能得到 充分满足, 于是, 你便为 自己创造了 一种有助于持续发 展的良 好的人 际环境和健康的人 际关系。 教养表 现在多方面: 有 爱心, 尊重他 人, 做 事有分寸, 善 解人意 , 温文尔 雅,
4、注重细节,关 心他人,心胸宽阔 并发自内心,正派 真诚, 光明磊 落,等等。 教养的 本质是 对人的关怀。 因为 关怀, 我们才 能注意并准确地把 握交往 尺度,给别人留下 必要的私人空间; 我们才会克服种种 不便, 使自己 的行为符合社会公 德的要求; 我们才 愿处处使用礼貌用 语, 努 力营造 文雅平和的氛围。 三、文 摘精华 网络时 代需要经典阅读 2014 年 03 月 16 日中国 青年报 钱理群 经典阅 读最大的特点除了 通过文本细读达到 深度阅读之外, 还非 常个人 化、非常个性化。 我认为, 在今 天这样一个 网络时代, 强调经 典的阅读具有重要 性和迫切 性。 我对现在的读书
5、 状态有两个忧虑 : 一个忧虑是大家不读 书, 另一个 忧虑是大家即使读 书也只是网络读书 。 网络阅 读有它的优越性, 我称之 为 “ 短平快 ” 。 在 信息爆炸的 当 下时代 , 可以用最短的时 间、 最快的速度 、 最亲近的方式取得 尽可能 多的信 息, 当然有很大的 意义。 但网络阅读 存在两个问题 , 一个是缺 乏深度 ,会导致人的精神 的平庸化;另一个 是网络阅读是群体 性的, 缺乏个 体性、 个人性的阅 读, 是容易趋向潮 流、 容易倾向于时 髦、 被 时髦所 裹挟,这就需要经 典阅读。经典阅读 的最大特点是深度 阅读, 而且是 人性化、个人化的 阅读。 比如我 曾经说过, 鲁
6、迅作 品不能 只是默看 , 非得朗读不可 。 他作 品里有 那种有韵味、 那种浓烈的而 又千回万 转的情感, 那里面 不可意 会但能 言传的东西, 都需要朗读来 触动你的 心灵, 通过朗读来 进入情 境 , 来捕捉感觉 , 产生感悟 。 这样的阅读是接 近鲁迅内心世界的 一个 最好的 通道。 而我所强调 的是情境、 感觉、 感悟, 就是中国文 化的特 征。 如果说西方 经典主要 是通过分析来接近 的话, 那么在我们 中国传 统文化 里, 不仅是古代的文 化, 也包括鲁迅的文 化, 不能完全靠分析 , 而要靠 感悟、 情境、 感觉, 甚至直 觉, 这是进 入中国经典的另外 一种 方式。 一般人可
7、 能比较习 惯用分析的方式进 入经典, 现在可以 换一个 方 式 不是拒绝分析, 必然会 分析, 但更多 的, 至少在开始时 必须 强调感 觉、感悟、情境、 直觉。 中国传 统教育是这样的 。 启蒙的时候读 论语 , 不是讲 论 语 , 就是读 、 背 , 通过读获得感 觉, 通过背 , 体验那 些东西。 读了 、 背了 , 进入到 你的生命里, 然后分析 , 这是中国传统 的教育方法, 也提示我 们这是 进入经典的另外一 种方式。 经典作 品得一点一点地看 才知道那是一个什 么样的艺术世界 , 这告诉我 们经典的阅读需要 深度阅读, 而深度 阅读就是文本细读, 通过 文 本 细 读 达 到
8、对 经 典 作 品 的 一 个 深 度 了 解 。 这 涉 及 到 经 典 阅 读 的 特 点 , 我 认 为 经 典 阅 读 最 大 的 特 点 除 了 通 过 文 本 细 读 达 到 深 度 阅 读 之 外, 还有另 外一个特点: 非常 个人化、 非常个性 化。 也就是说 不同读 者对经 典有不同的进入方 式, 因此也有不同的 理解, 也有不同的发 挥。 我强调 “ 发挥 ” , 也就是 说阅读经典不是被 动的过程, 而是要 有 我们的 理解及发挥。 最好的经典的 意义都是 原创者和阅读者、 研究者 共同创 造的, 任何经典都是 这样。 所以有一个过 程。 从经典变成学说 , 如儒家 从 论语 、 孟子 变成儒 家学说, 在这 个过程中有很 多解经 者,解 释的过程不是被动 的,是有新的创造 的,所以出现了像 朱熹、 王阳明 这样的大家, 他们是接着孔 子往下讲, 对孔 子思想包括 孔子文 本通过 主动的、 细腻的阅 读有新的解释、 新的发 挥, 新的创造, 最 后 成为儒 学。 儒学就是孔子 他们所开创的 , 被后来的阅读者 、 研究者不 断研究 、不断发展的一个 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