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高效生物源药肥(氨基酸液肥+920)在泰国试用情况.doc

  • 上传人:fmgc7290
  • 文档编号:7447373
  • 上传时间:2019-05-18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37.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效生物源药肥(氨基酸液肥+920)在泰国试用情况.doc
    资源描述:

    1、高效生物源药肥(氨基酸液肥+920 )在泰国试用情况2005 年1.水稻为检验沼泽直播地稻谷用肥料“三六”氨基酸液肥中所含促进沼泽直播地稻谷产量成份的功效,2005 年 3 月至 7 月, (我们)在素攀府巴庄县进行了一次试验。按照 Randomize Completely Block Design 模式制定的试验计划有 3 道工序 5 种方法,将肥料“三六”氨基酸液肥+40%水溶性赤霉酸 WG 混合后喷洒在稻谷生长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是:稻谷出苗阶段(播种后 7 天) 、稻谷分簇阶段(播种后 30 天)和稻谷成稻穗阶段(播种后 5060 天) 。并采用与种植过程中不喷洒试验肥料成份的稻

    2、谷作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的方法进行比较。在整串稻穗的稻粒数量、稻穗上好稻粒的数量、稻穗上坏稻粒的数量、单株水稻稻簇数量、稻穗的长度和稻谷的重量(千克/莱)等统计的重要方式上与没有喷洒试验肥料的稻谷有很大不同,特别是稻谷重量在收割期间使用“三六”氨基酸液肥(使用量为 240360 毫升/莱)与 40%水溶性赤霉酸(使用量为 2.4 克/ 莱)进行了喷洒,稻谷打的产量为 826.67960.83 千克/莱,产量比普通种植的稻谷的产量高 23 倍。使用方法:按 RCB(Randomize Completely Block Design)模式制定试验计划,分为 3 道工序 5 种方法。具体如下:肥料“三六

    3、 ”氨基酸液肥 +40%水溶性赤霉酸比例为240+240+(240+2.4)毫升或者克/莱(播种后 7 天、播种后 30 天和播种后 5060 天) ,240+360+(240+2.4)毫升或者克/ 莱,240+240+(360+2.4)毫升或者克/莱和 240+360+(360+2.4)毫升或者克/莱。对将进行种植的土地进行准备完成后,按照每莱 20 千克比例进行播种,将种植地分成 8x8 的地块,每垄相距大约为 1 米。使用摇压挎背喷肥机,使用吹式喷头喷洒除草剂。稻谷长至 10 天的时候,按照每莱 30 千克的比例向稻谷施入磷酸铵 16200 肥:稻谷长至30 和 50 天时,按每莱 10

    4、 千克的比例施入尿素 4000;稻谷长至50 天时,向稻谷喷洒除虫剂和抗病剂,总共喷洒三次;稻谷长至 45天和 60 天时,按照每一种比例方法,以十棵计量,喷洒试验肥料后,记录下每 0.5x0.5 米范围内稻谷的植株数量;稻谷播种后第 30 天,记录下稻谷的平均分簇数,按照十棵计量;在每一种方法的第 60 天,喷洒试验肥料后,记录下稻谷穗的长度,按 20 棵计量。2.甘蔗为检验甘蔗种植用肥(“三六”氨基酸液肥+赤霉酸)中所含促进甘蔗产量成份的功效,2005 年 6 月至 2006 年 3 月, (我们)在北碧府他漫县进行了试验。按照 Randomize Comp letely Block De

    5、sign 模式制定的试验计划有 3 道工序 5 种方法,将肥料“三六”氨基酸液肥和赤霉素酸的成份混合后喷洒于甘蔗生长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叶子生长阶段(种植后一个月) 、开始长节阶段(种植后四个月)和长节阶段(种植四个月零十天后) 。并采用种植过程中不喷洒试验肥料成份的甘蔗作实验结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混合使用“三六”氨基酸液肥和赤霉酸时,甘蔗长节的数量/根高于没有使用实验肥的甘蔗。在甘蔗的平均莱(泰国亩,计量单位)产量方面,甘蔗的平均莱产量高达 2428 吨/莱(比原先未使用试验肥时增产了 3558%) ,而甘蔗的含糖量增加 1819%Brix(糖度)(比原先未使用试验肥时增加了

    6、1825%) ,在整个施肥试验过程中,未发现受试验甘蔗产生植物毒性。使用方法:按 RCBD(Randomize Completely Block Design)模式制定试验计划,3 道工序 5 种方法。如下:肥料“三六”氨基酸液肥和赤霉酸比例为240+240+(240+2.4)毫升或者克/莱(甘蔗种植一个月后,种植 4个月后,种植 4 个月零 10 天后) ,360+240+ (240+2.4 )毫克或者克/莱,240+360+(360+2.4)毫克或者克/莱以及360+360+(360+2.4)毫克或者克/莱。对将进行种植的土地进行准备,在大概地耕地一遍后,再细犁地两遍,犁地深度约为 50

    7、厘米,每垄相距大约为 1.3 米,此外,准备好品种为 K92 的甘蔗苗,将 2 段种苗植于一坑,每坑相间 50厘米,用厚度大约为 1020 厘米的泥土覆盖,种植后浇水,使用配方为 151515 的化肥,比例为 3040 公斤/莱,当甘蔗种植一月后施肥。此后,当甘蔗种植达 3 个月时,再次施相同配方及相同比例的肥料一次,同时堆高甘蔗的根部。当甘蔗种植达 2 个月和 6 个月时,喷洒试验肥后记录甘蔗在每一施肥方法中的单棵高度。在甘蔗长到 6 个月阶段时,在按每种施肥方法喷洒试验肥后,记录甘蔗的根数/簇;在收获阶段,记录甘蔗的节数和甘蔗每节的长度/根,可通过随意地在每种施肥方法下种植的甘蔗中挑选 1

    8、0 棵甘蔗进行记录;记录每种施肥方法下每莱甘蔗的产量;通过随意地在每种施肥方法下种植的甘蔗中挑出 10 棵来记录甘蔗的含糖量,规定测量的 3 个程度,即;甘蔗根部、甘蔗中间部分以及甘蔗尾部。这样,可以利用所得资料得出每根甘蔗的含糖平均值(通过计量单位%Brix 的糖度测量装置进行测量) 。3.玉米对玉米产品增长“三六”氨基酸液肥+40% 水溶性赤霉酸所含成份的功效检验,2005 年 6 月至 8 月, (我们)在北碧府他漫县进行了试验。按照 Randomize Complete Block Design 模式制定的试验计划有 3 道工序 5 种方法,将肥料“三六”氨基酸液肥和的成份混合后喷于玉

    9、米生长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是:玉米茎生长阶段(种植后 30 天) 、玉米茎生长阶段(种植后 40 天) 、开始长节阶段(种植后 50 天) 。并采用种植过程中不喷洒试验肥料成份的玉米作试验结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玉米长节的重量/莱、玉米长节的长度与没有使用试验肥的玉米有很大区别。特别是当 240360 毫米/莱的三六氨基酸液肥肥料与 2.4 克/莱 40%水溶性赤霉酸混合使用时,玉米的平均莱产量高达 4,268.74,489.3 公斤/莱,但没有使用试验肥的玉米产量只有 2,428.7 公斤/莱,从正常种植玉米当中增长了7585%。使用方法:按 REB(Random0ze Complet

    10、e Block Design)制定试验计划,3道工序 5 种方法。如下:“三六”氨基酸液肥+40% 水溶性赤霉酸比例为 240+240+(240+2.4)毫升或克/莱(玉米种植 30 天后,种植40 天,种植 50 天后) ,240+360+(240+2.4 )毫升或克/ 莱和240+360+(360+2.4)毫升或克/莱。对将进行种植的土地进行准备,在大概地耕地一两遍,梨地深度约为 810 寸后,晒 5 天的土地进行土面调整,并喷比例为 200毫升/ 莱的 acetochlor50%EC 除草剂,分出一小块大小为 5x6 米的试验地,地块间距为 1 米,然后,将 2 粒玉米种植于 2.53 寸深的坑,每坑相间 75x25 毫米,当玉米种植约 10 天后,要进行分苗,每坑剩一棵,当玉米种植 20 天以后,要使用配方为 16200 的化肥,比例为 40 公斤/莱,施肥时离树根约 25 公分,当遇到传染病时要根据农民的方法进行除虫剂喷洒和除病剂喷洒,在进行喷洒试验后,玉米在第 30 天所长到的高度测量来收集资料。然后,测量约 10 鞘玉米鞘的长度/方法,称 10 鞘玉米鞘的重量/方法,并在收割时期的每道工序当中称所有玉米的重量。注:泰国莱相当于我国亩为:1 莱=2.5 亩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效生物源药肥(氨基酸液肥+920)在泰国试用情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744737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