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饲养周氏虎凤蝶获得成功寿建新 雷生辉(1 陕西银行学校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5)(2 陕西省宁东林业局 陕西省旬阳坝镇 711063)摘要:一年来,我们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在饲养周氏虎凤蝶 Luehdorfia choui 方面取得突破和成功。通过人工饲养,我们搞清楚了周氏虎凤蝶的生活习性, 了解了各个虫态(卵、幼虫、蛹、成虫)的特点和经历的时间,掌握其个体发育过程和生活史。这就较准确地反映了自然条件下周氏虎凤蝶的活动规律,不仅对研究蝴蝶、保护和合理利用蝴蝶资源有极重要的意义,而且填补了世界上关于周氏虎凤蝶饲养的空白。关键词:周氏虎凤蝶;人工饲养;卵:幼虫;蛹;成虫周氏虎凤蝶 Lueh
2、dorfia choui 色彩艳丽、双翅布满老虎斑纹。它是以著名昆虫学家周尧的姓氏命名的,分布在陕西秦岭南部海拔 1300 1700 米处至湖北的一种国产珍蝶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周氏虎凤蝶体长 15 毫米左右,身体黑色,胸背面和腹部、前翅基部及后翅内缘密生有灰色和灰黄色的软毛。翅展 50-62 毫米,翅底色黑色。前翅正面有7 条类似虎纹的横斑纹和斜横斑纹,相互之间多呈 V 形,颜色呈黄色、黄白色或白色,其中基部 1 条较宽,从前缘达后缘,其余的 2、3 条和 4、5、6 条(第6 条或分离)在中室下边合并为 2 条更宽的斜横带也从中室达后缘,最靠近外缘 1 条黄色短斑列直达臀角,内侧有似显非显
3、的细纹隐约从前缘达后缘。后翅外缘锯齿状,在锯齿凹处有新月形黄斑,在新月形黄斑外侧有相应的黑色和黄白色边。翅的上半部有 3 条黄色斜横宽带,到红斑带合并而终止,在红斑带内侧有细的黑色短线列,外侧有一列不十分明显的蓝色斑,近臀角的黑色圆斑内嵌蓝点,尾突中长。翅膀反面颜色较淡,但斑纹稍宽且与正面相似。(图 1)周氏虎凤蝶成虫:雌雄异型(左雌右雄)周氏虎凤蝶雌雄异型(图 1),表现为黄色型和黑色型两种形式:雄蝶为黄色型,前翅黄色斑纹宽大,亚外缘区的黄色斑纹与中室下面斜横斑纹连在一起,后翅中后区的红斑带鲜艳但黑色短线列细小不连贯;雌蝶为黑色型,前翅斑纹细小,呈黄色、黄白色或白色,亚外缘区的斑纹与中室下面
4、斜横斑纹分离很远,后翅中后区有发达的红斑带和连成带状的黑色短线列。雌、雄的差异主要在于斑纹和颜色不同。几年来,我们从周氏虎凤蝶的发现到深入观察,特别是一年来,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终于在饲养周氏虎凤蝶方面取得突破和成功。大家知道,饲养蝴蝶是研究蝴蝶、保护和利用蝴蝶资源的重要方法,也是最基本的工作。为了揭示周氏虎凤蝶的活动规律,观察其在自然界不易见到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生活条件的要求,我们从去年开始对周氏虎凤蝶进行人工饲养。通过饲养,我们搞清楚了周氏虎凤蝶的生活习性,了解和掌握周氏虎凤蝶的个体发育过程和生活史。要进行人工饲养,首先必须采集周氏虎凤蝶的卵。我们经过观察,发现周氏虎凤蝶幼虫喜食马兜铃科一种
5、叫细辛(Asarum sidboldi )的植物(图 2),每年4 月中旬,当细辛叶芽出土几天以后,周氏虎凤蝶便羽化出现。当雄蝶追逐雌蝶完成交尾后,雌蝶便将卵产于细辛叶子的背面。因此,要对周氏虎凤蝶进行人工饲养,必须找到寄主植物-细辛,只有找到细辛,才有可能找到周氏虎凤蝶的卵。(图 2)周氏虎凤蝶的寄主植物-细辛 (图 3)周氏虎凤蝶产的即将孵化的 8 粒卵(片产)2007 年 4 月 20-25 日,我们经过几天上山寻找,终于找到寄主植物-细辛并采集了 36 粒卵。这些卵在三棵细辛植物的 3 片叶子上,每片细辛叶子的卵粒数量及排列形状是:8 粒(片产(图 3)、18 粒(片产)、10 粒(单
6、产)。为了保证成活,我们把三棵细辛种在三个花盆里,分 3 组进行观察。这些卵于 4月 30 日、5 月 2 日、5 月 3 日分批全部孵化。卵的特点是:多数集中片产,但也有单产的,刚产出的卵白色,似珍珠,以后变成乳白色,孵化前变为黄绿色。由于饲养是在室内进行,要注意温湿度调节和适宜的光照,同时要进行野外观察,使其尽可能符合自然条件,由于注意到这些因素,因而在饲养过程中,周氏虎凤蝶的各个虫态(卵、幼虫、蛹、成虫)发育良好。 幼虫在 4 月底和 5 月初孵出后,须经历 5 个龄期才能化蛹。各个龄期的特点和经历的时间如下:1 龄:约 4 天。虫体淡绿色,1-5 毫米长,初孵化的幼虫不吃卵壳,头部黑色
7、,有光泽,体表密生刚毛。它们有群集性,集中或分散取食(图 4)。(图 4)周氏虎凤蝶一龄幼虫及卵和卵壳:幼虫淡绿色,已孵出 5 条,其中 1 条正在取食,即将孵化的 3 粒卵颜色为黄绿色。2 龄:约 4 天。体长 6-12 毫米,体色逐渐变黑,1-2 龄的幼虫不活跃,它们集中或分散取食,从不离开叶片。3 龄:约 5 天。幼虫食量增加,体长 14-18 毫米,幼虫胸部有分叉的橙色臭角,受到惊扰时突然伸出,散发臭气。体色发黑并开始扩散到其他叶片,分散取食(图 5)。(图 5)周氏虎凤蝶三龄幼虫:分散取食,胸部及黑刚毛尖生有白色粉状物4 龄:约 5 天。幼虫体黑色,体长 20-24 毫米左右,食量大
8、增,每日取食半片叶子。5 龄:约 8 天。幼虫体黑色,体长 26-28 毫米左右,食量继续增加,不仅食叶子并开始食叶径。3-5 龄幼虫的前、中、后胸及第 18 各腹节上生有黑刚毛丛,中间夹有白色长刚毛,部分黑刚毛尖端生有白色粉状物(图 6),这和其它虎凤蝶幼虫显然不同。(图 6)周氏虎凤蝶五龄幼虫:部分黑刚毛尖端生有白色粉状物预蛹期约 2 天,虫体黑色,生有白丝带,体表生有白色粉状物(图 7 右),之后开始蜕皮化蛹,蜕皮时间约 15 分钟。初化之蛹头胸部和腹部呈浅黄色(图7 左),以后逐渐变深,质地坚硬。 (图 7)周氏虎凤蝶的初化之蛹(右边是预蛹,体表生有白色粉状物)总之,幼虫经过 5 个龄
9、期约 28 天才蜕变为蛹。大约进入 6 月后,幼虫全部化蛹。其特点是蛹体粗糙不平,老化之蛹腹部黑色,头胸部黄褐色,整体呈现黑色夹杂黄褐色(图 8),体长 1416 毫米,蛹背面:头端有排列整齐的 4 个突起,其后方有 2 个突起。胸部比腹部窄,腹部可见 10 节,第 13 腹节由窄到宽,第 4 与第 5 腹节之间可以上下活动。蛹腹面:头部呈长方形,复眼半圆形,上唇圆弧形,腹末端向腹面弯曲。 (图 8)周氏虎凤蝶老化之蛹:腹部黑色,头胸部黄褐色,整体呈黑色夹杂黄褐色实践证明,周氏虎凤蝶一年发生 1 代,以蛹越夏、越冬。蛹期约 10 个月,从 6 月开始到次年 4 月上旬结束。一生经历了卵、幼虫、
10、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一年来,我们共养育成功周氏虎凤蝶成虫 31 只,其中大部分为雄性,近三分之一为雌性。在羽化过程中,有几只蝴蝶出现翅膀展不开现象,这说明要特别注意湿度调节。去年冬季,由于遇到百年未见的大雪,自然界中的周氏虎凤蝶的蛹大部分被冻死,因此今春很少看到成虫,也看不到卵。通过饲养,我们弄清了周氏虎凤蝶的各个虫态(卵、幼虫、蛹、成虫)特点和经历的时间,加之野外定点观察,这就较准确地反映了自然条件下周氏虎凤蝶的活动规律,这不仅对研究蝴蝶、保护和合理利用蝴蝶资源有极重要的意义,而且填补了世界上关于周氏虎凤蝶饲养的空白。饲养观察记录:2007 年 4 月 20-25 日在山上
11、将周氏虎凤蝶卵 36 粒采回,分 3 组即 3 片细辛叶子:各 8 粒(1 组、片产)、18 粒(2 组、片产)、10 粒(3 组、产)进行饲养观察。4 月 30 日、5 月 2 日、5 月 3 日全部孵化。以其中第 2 组为例:5月 2 日全部孵化(1 龄),不吃卵壳,淡绿色,体长 1-5 毫米,集中或分散取食,4 日全部停止取食,5 日开始蜕皮(2 龄),下午 8 时取食,7 日排列整齐,集中或分散取食,体长 6-12 毫米,8 日 3 时停止取食,5 时半开始蜕皮,7 时全部蜕完。9 日全部取食进入(3 龄),食量增加,体长 14-18 毫米,分散取食,10日食量大增,开始扩散,11 日
12、下午停止取食,13 日蜕皮(白刚毛较明显),进入(4 龄),每日每次取食半片叶子,体长 20-24 毫米,黑刚毛尖端生有白色粉状物,16 日停止取食,17 日蜕皮进入(5 龄),刚毛白色,食量大增,体长26-28 毫米,不仅食叶子并食叶径。22 日停止取食,25 日进入预孵期,体表生有白丝带。27 日开始化蛹,蜕皮时间约 15 分钟,28 日全部化蛹,蛹体粗糙不平,体长 1416 毫米。初化之蛹头胸部呈浅黄色,以后逐渐变深,呈黑褐色夹杂黄色,质地坚硬。经过 5 个龄期约 28 天才能蜕变为蛹。蛹期 10 个月,经历了一个夏天和冬天,今年月日,第一只周氏虎凤蝶破蛹而出。共养育成功周氏虎凤蝶成虫只
13、,其中大部分为雄性。在羽化过程中,有几只蝴蝶出现翅膀展不开现象,这说明要特别注意温湿度调节。参考文献1.周 尧等. 中国蝶类志.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854 页.2.周 尧. 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346 页.3.李传隆. 中国蝶类幼期小志中华虎凤蝶. 昆虫学报,1978,21(2):1611634王直诚. 原色原大中国东北蝶类志. 吉林: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316 页.5武春生.中国动物志. 第 25 卷鳞翅目凤蝶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367 页.6.胡萃等.珍贵、濒危蝴蝶中华虎凤蝶.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78 页.7.胡萃等.珍贵濒危蝴蝶中华虎凤蝶幼虫的取食行为.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7,23(3):2292338.袁德成等.中华虎凤蝶栖息地、生物学和保护现状. 生物多样性,1998,6(2):1051159.白九维. 观赏蝴蝶的饲养保育与开发利用.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177 页.10.寿建新,周 尧. 世界名蝶邮票鉴赏图谱.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322 页.11.寿建新, 周 尧, 李宇飞. 世界蝴蝶分类名录. 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45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