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4 页现状分析虽然家长给自己孩子配手机的动机十分单纯,都是方便跟孩子联络,但是后来不少家长发现,对于孩子利用手机上网、QQ 聊天、打游戏、种菜偷菜等娱乐活动则是始料不及的。本是父母借以“牵牛鼻”而给孩子买的手机,反而成了学生随身的娱乐法宝。我们应该可以看到手机与家庭联络的功能其实是很弱的,很少有学生拥有手机不是为了与家人联系,而是把手机当成一种娱乐工具。在学生工作中,常常听到父母抱怨当父母主动与子女或者要求子女与父母进行联系时,子女的手机常常是欠费停机的或者后者直接说没有话费了,但是对账单上那密密麻麻的陌生通信记录却又是家长所疑惑不解的。通常外壳都是由上、下壳组成,理论上上下壳
2、的外形可以重合,但实际上由于模具的制造精度、注塑参数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上、下外形尺寸大小不一致,即面刮(面壳大于底壳)或底刮(底壳大于面壳)。可接受的面刮0.15mm,可接受底刮0.1mm。在无法保证零段差时,尽量使产品的面壳大于底壳。一般来说,面壳因有较多的按键孔,成型缩水较大,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大,一般选 0.5%。底壳成型缩水较小,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小,一般选 0.4%,即面壳缩水率一般比底壳大 0.1%。即便是两件壳体选用相同的材料,也要提醒模具厂在做模时,后壳取较小的收缩率。笔者作为一名多年来从事班级管理工作的一线教师,为学生沉迷玩手机叫苦不迭,认为高中生携带手机入校存在着诸多的弊端。首
3、先,“校园手机”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一旦学生将手机带入教室便会有意无意地玩手机、发短消息、打游戏、看电子书、甚至在课堂上偷偷用手机上网“种菜”、“收菜”。试想上课的时候忙着玩手机,怎么可能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解?这样的课堂学习怎么可能有效果!尤其是在课堂上,经常可以听到手机彩铃大作或者短信提示音,引起班上学生哄堂大笑甚至起哄,不仅影响了课堂秩序,也打断了教师的上课思路。其次,手机为考试中的作弊行为提供了良好的辅助工具。目前各学科的考试内容中,客观选择题占有 50%以上的比例,这也意味着一旦学生把选择题都答对,就有可能顺利过关,这样一来,手机短信作弊的优势得以显露, 有些学生利用手机进行考试作弊,
4、手指弹动, 几十道选择题的答案瞬间就可以传输完毕。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考场纪律,让教师也防不慎防、无从下手,同时养成了学生不诚实的习惯,对学生的诚信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其次,手机造成学生间的攀比现象。虽然很多家庭有购买手机的能力,但因为手机的型号、外形、功能、价钱都有可能成为比较的对象,虚荣心会使学生盲目跟风、攀比。有的同学看见别人的手机比自己的好或只要手机新款一出来,就缠着父母买,结果造成的后果就是一些学生手机更新速度远比他们知识的更新速度还快。而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或不太好的学生也会以各种借口向家长提出购买手机的要求,这无形中加重了家庭不必要的经济负担。那些实在买不起手机的学生也会在心理上产生强
5、烈的自卑感,进而会影响到学生的心态。当班上的手机形成气候时,学校里出现盗窃事件也就不足为奇了。第 2 页 共 4 页最后,手机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携带手机有损于学生健康成长,由于手机辐射对脑部神经构成有较大影响,而未成年人所吸收的电磁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 50%。虽然现在的手机辐射很小,但对于成长发育中的青少年来说过多地使用手机会对大脑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健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同时现在手机上网涉黄的问题成了舆论的一个焦点,由于手机的信息管理混乱,黄色网络信息泛滥,而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偶尔间接触到的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将会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沉迷于色情网站,严重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和身心
6、健康,毒害他们尚未成熟的心理。通常外壳都是由上、下壳组成,理论上上下壳的外形可以重合,但实际 上由于模具的制造精度、注塑参数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上、下外形尺寸大小不一致,即面刮(面壳大于底壳)或底刮(底壳大于面壳)。可接受的面刮0.15mm,可接受底刮0.1mm。在无法保证零段差时,尽量使产品的面壳大于底壳。一般来说,面壳因有 较多的按键 孔,成型 缩水较大,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大,一般选 0.5%。底壳成型 缩水较小,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小,一般选 0.4%,即面壳 缩水率一般比底壳大 0.1%。即便是两件壳体选用相同的材料,也要提醒模具厂在做模时,后壳取较小的收缩率。三、策略思考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
7、的问题,尤其学生在课上上网聊天、考试作弊等现象,为许多学校所头疼,在手机的“禁”与“疏”之间很难进行选择。河北省邯郸市某中学曾作出“学生在校园内禁止使用手机”的规定, 凡使用手机被校方发现的, 立即予以没收并当场摔坏, 同时做出给予学生家长相应补偿的无奈举动;在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召开的“抵制手机网络色情”座谈会上,教师代表提出的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切断不良信息传播的途径的建议;希腊教育部部长玛丽埃塔詹纳库签署了“所有学生都不得在校园里使用手机”禁令;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高中制定“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等规定无不折射出如何在校期间规范学生使用手机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境
8、地。作为一名高中班的班主任,笔者认为这些出发点都是是好的,但是手机本身并无过错,对待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这种现象,需要学校、家长有足够的责任心和智慧,对学生使用手机应体现以“禁”与“疏”相结合的原则,强调思想教育,致力于培养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的好习惯。、宣传手机危害,配备通讯设施学校可以以出宣传板报、开广播会、座谈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宣讲带手机第 3 页 共 4 页进校园的危害及引发的安全隐患,在师生中形成统一认识;以“告家长书”和家长展开了研讨会的形式向家长宣传手机危害,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争取家长的支持、理解和配合,让家长明白学生携带手机上学的利弊,从源头上制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的行为 。同时学校
9、可以在学生寝室、教室走廊等地配备了足够的 IP 卡电话机,方便学生解决对外通讯问题。此外学校及班主任有责任和义务向学生家长公布班主任的联系电话以及住宿生所在楼层的管理员的电话,以便家长在紧急时候能够联系到自己的孩子。2、制定相关校规,规范手机使用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小灵通等通讯工具进校园,如发现则当场予以收缴,在学期结束后当面交还家长。学生若有特殊情况需要携带手机,学校在坚持不允许学生滥用手机的基本原则下,要求学生需先向班主任提出书面申请,写明必须使用手机的理由,经班主任批准后由家长当面签名同意。各班携带手机的同学名单交学生处登记备案,如果不登记,则视为没有通讯工具,一经老师发现或他人举报,就
10、暂扣手机,等待家长领取。学生如果违反在校期间使用手机的相关规定,其手机将由老师或者学校没收保管,学期末时由家长和学生共同写保证书方能领回。此外,班主任和相关负责人在学生上课期间任意时间拨打学生电话,一旦接通或占线音,则视为违法校规予以扣押,并把这种不定期“查岗”做法延续下去。3,参考国外经验,谋求解决之道在日本一些私立学校中,为学生依照统一穿制服、戴制帽之制度,统一由学校购置学生的定制手机。学生可以携带这种由学校统一购置的手机到校,上课时统一关机。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通话免费,设定无法接收色情信息,可预防犯罪或其他事端的发生。这种手机也可以通过 GPS 掌握学生发生紧急情况时的位置。这些经验也是
11、值得我们所探索的。4、协同家长监督,共塑学生成才家长也可以跟孩子约定带手机上学的一系列前提条件,包括开关机时间、场所、对象。一旦孩子在上课时间或其他学习活动中,家长拨打对方手机时发现是开机或者发现手机用于任何不恰当的地方或者每月手机话费出现不正常的增长,家长可立即取消手机使用权。四、结束语手机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已经成为现代人普及使用的沟通工具。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手机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新挑战。学校、教师和家长应积极面对,通过学校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加强学生的自控能力,提高学生对手机的适应、判断和选择能力,促使更多的学生自觉养成良好习惯,引导他们合理、文明地使用手机。这可能会使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变得利大于弊,远比一禁了之更好,而作为家长在给孩子配备手机的时候,也不妨与自己的孩子有个约定,从而将孩子带手机进校园的弊端降到最低程度。【参考文献】第 4 页 共 4 页(1)吴正国,解读青年学生的心理符号关于大学校园“短信文化”的思考J.青年研究,2003,(5):21-26(2)张庆国.透视大学生“ 短信一族” J.青少年研究,2003,(3):3-5(3) 燕赵晚报,2009 年 12 月 5 日,专刊(4) 新京报(北京),2006 年 12 月 9 日,专刊(5)(手机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