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讲教育信息】一年级上学期数学复习阶段资料(2010.12)一. 教学内容:期末复习(一、二单元)及综合模拟试题(一)二. 教学目标和要求:1. 能把简单的表示数量关系的语句写成代数式。2. 根据代数式中的字母的给定的值,能准确地求出代数式的值。3. 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 能解简易方程,并能列出简易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5. 了解有理数、相反数、数轴、绝对值等概念,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6. 会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运算律,按照规定的运算顺序,熟练地进行简单的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其混合运算。7. 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概念,会用四舍五入法求有理数的近似数。会用计算器进行加、减
2、、乘除、乘方计算。三. 教学重难点:1. 重点:列代数式、有理数基本概念的理解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 难点:列代数式、列方程解应用题。四. 知识要点:1. 知识结构总结:(1)用字母表示数 简 易 方 程公 式 求 代 数 式 的 值列 代 数 式代 数 式 (2)有理数的意义 数 轴倒 数绝 对 值大 小 比 较相 反 数有 理 数 的 分 类(3)有理数的运算 有 理 数 的 混 合 运 算乘 方 : 科 学 记 数 法乘 除 法 法 则 的 统 一除 法乘 法 加 减 法 法 则 的 统 一减 法加 法 2. 思想方法总结: (1)用字母表示数和方程的思想(2)观察方法(3)分类思想(
3、4)数形结合思想 3. 概念总结:(1)代数式(2)有理数的分类(3)相反数(4)绝对值(5)数轴(6)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计算4. 需注意的问题: (1)在学了负数后,要注意克服字母只表示正数或 0 的局限性。(2) “ a表示负数”是错误的。当 a时, 为非负数,实际上表示任意有理数。(3)如果 ba,那么 a是错误的,它忽略了 a和 b互为相反数的情况。(4)在运算中要注意正负号、运算顺序等,以提高准确性。【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45 分钟)一. 填空:1. 甲数的 5 倍比乙数少 1,已知乙数是 x,则甲数是 。2. 31的倒数的相反数是 , 3的绝对值是 。3. 单项式2n
4、m的系数是 ,次数是 。4. 把多项式 3275baab按字母 的降幂排列,排在第三项的是 。5. 若甲地温度是 C16,乙地温度是 C8,则甲地比乙地温度高 。6. 近似数 60.5有 个有效数字,精确到 位。7. 若 243ax是关于 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 ax)( 。8. 若 与m的差是 y, 与 3n的和等于 ,那么 nm。9. 已知有理数 、 b、 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化简 a2 。10. 已知 1544,83,3222,ba210( a, 为正整数) ,则 ab 。二. 选择:1. 下列四个方程属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 0532xB. 0235yxC. yD. 2. 若 A
5、 是六次多项式,B 也是六次多项式,则 A+B 一定是( )A. 六次多项式 B. 次数不低于六的整式C. 次数不高于六的整式 D. 十二次多项式3. 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是 m,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 1,则这个两位数是( )A. )1(0 B. 1 C. )(0m D. m)1(4.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63xB. 67baC. 2254yxyD. abab245. 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 )A. 若 ,则 2B. 若 ba,则 122cbC. 若 2ba,则 D. 若 ,则 a6. 已知 c,且 0ca,则 c,的积( )A. 一定是正数 B. 一定是负数 C. 一定是非零数 D
6、. 不能确定7. 若 0,mn,则 824nm的值是( )A. 12 B. 124 C. D. 4或 48. 甲、乙两队工人共 50 人,从甲队抽调 4 名工人到乙队后,甲队现有工人数比乙队现有工人数的一半多 2 人,甲队原有工人数是( )A. 18 B. 22 C. 23 D. 以上答案都不对9. 若 0)(1n,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0mnB. 0nC. 0,nm D. 0,nm10. 若 2a,则关于 x的方程 83)1(xa的解一定是( )A. 正数 B. 负数 C. 零 D. 无解三. 解答题:1. 计算:(1))241()836127((2) 5).05(42. 解方程:(
7、1) )1(9)(3)(xx(2) 52x3. 化简: zyx)34()8(4. 先化简,再求值: ababcbac 2)2(2,其中 2a, 1b,5. 某地下管道由甲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 12 天,由乙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 18天,如果由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相向施工,要多少天可以铺好?6. 甲骑车以 12 千米/时的速度从 A 地前往 B 地,同时乙步行以 4 千米/ 时的速度从 B 地前往 A 地,乙出发后 1.5 小时遇到甲,相遇后二人继续前进,甲到达 B 地后休息了半小时立即返回 A 地,问甲离开 B 地多少小时后才能追上乙?【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综合复习及模拟试题(二)二.
8、教学目标和要求:1. 了解整式、单项式、多项式等概念,对于给出的代数式,会判断是不是整式、单项式、多项式。2. 能准确地说出给出的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给出的多项式的项数、次数,会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降幂或升幂排列。3. 会判断给出的一些项是不是同类项,掌握合并同类项的要点,会熟练地合并同类项。4. 熟悉去括号法则,会按法则去括号,或按一定的要求添括号。5. 会熟练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以及数与整式相乘的运算。6. 能说出等式的意义和两条性质,能说出什么是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某一个一元方程的解。7. 能说出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能正确地运用等式性质和移项法则,熟练地解一
9、元一次方程,并养成对方程的解进行检验的习惯。8. 会找出简单应用题中的已知数,未知数和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并会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从而求得应用题的解,会根据应用题的实际意义,检查求得的结果是否合理。三. 教学重难点:1.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2. 难点:添括号法则的掌握及运用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四. 知识要点:(一)知识结构总结:1. 整式 整 式 的 加 减去 括 号 和 添 括 号合 并 同 类 项运 算 多 项 式单 项 式概 念2. (二)思想方法总结:1. 比较的方法2. 分析和归纳的方法3. 化归方法4. 方程思想方法(三)有关概念总结1.
10、 整式2. 同类项3. 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4. 整式加减计算法则5. 方程的概念6.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7.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8.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及步骤9. 应用题的主要题型(四)需注意的问题1. 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前面的符号。2. 变更多项式的项的位置时,要带着符号移动。3. 去括号的前提是保证不改变原式的值。4. 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要灵活安排各个步骤的次序,要注意避免去分母,去括号,移项时易犯的错误。5. 要注意检验求得的结果是不是方程的解,方程的解是不是符合应用题题意的解。6. 不要死记硬背例题题型和解法,要努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45 分钟
11、)一. 填空:1. 4的倒数的绝对值是 , 的相反数是它本身。2. 数轴上 A 点到 B 点的距离是 9 个单位长度,若 B 点表示有理数 3,则A 点表示有理数 ,A 点到原点距离是 。3. 21.3 万精确到 位。4. 多项式 41213324 yxyx的最高次项是 ,这个多项式是 次 项式,按 的降幂排列是 。5. 已知关于 x的多项式 1)(xmn是三次二项式,则 2nm 。6. 若方程 12a的解是 1,化简 a 。7. 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是 ,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 1,则这个两位数是 。8. 在梯形面积公式hbaS)(2中,已知 S=24, 5a, 4h,则 b 。9. “a的
12、3 倍与 b的差的1的相反数”用代数式表示是 。10. 已知 02x,求 23968x的值为 。二. 选择:1. 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 032x B. 0352xC. 8x D. 41x2. 在代数式 yaynmy2,1,8,7中,整式共有( )A. 3 个 B. 4 个 C. 5 个 D. 6 个3. 若方程 21x的解也是关于 x的方程 4x的解,那么代数式a1的值是( )A. 2 B. C. D. 1234. 已知ab,则b的值为( )A. 3 B. 1C. 2 D. 35. 下列运算正确的个数为( )(1) 0)((2) 146(3) 30(4)2)(5(5)74A.
13、0 个 B. 1 个 C. 2 个 D. 3 个6. 下面各题判断错误的是( )A. 如果 0,ba,那么 0baB. 如果 ,那么 C. 如果 ,,那么 D. 如果 ,那么7. 已知0,ba,化简 abb的结果是( )A. B. 2 C. 2 D. ab28. 一项工作,甲单独完成需 天,乙单独完成需 天,若两人合作完成需( )天A. ab1B. C. ba D. a9. 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有( )(1) 56x (2) 2 (3) 532xx(4) 07(5) 43(6) 4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3 个以上10. 已知 ba, dc,则 )()dacb的值为( )
14、A. B. C. 5 D. 1三. 解答题:1. 计算:(1) 7329)1(2(2) 3(2. 解方程:(1) )54xx(2) 372yy3. 化简: ababba4)(3224. 先化简,再求值:)31(1122 yxyx,其中 32x,1y。 5. 列方程解应用题:(1)在甲处劳动的有 27 人,在乙处劳动的有 19 人,现在另调 20 人去支援,使在甲处的人数为在乙处的人数的 2 倍,应调往甲、乙两处各多少人?(2)A、B 两地相距 33 千米,甲以 18 千米/时的速度从 A 地前往 B 地,到 B 地停留半小时后继续前进,在甲从 A 地出发的同时,乙以 24 千米/时的速度从 B
15、 地前往 A 地,到 A 地停留 1 小时后,又沿原路追赶甲,问在距 B 地多远处乙追上甲?【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综合复习及模拟试题(三)【模拟试题】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1. 甲地海拔 m50,乙地比甲地高 ,那么乙地海拔是( )A. 47 B. 3 C. 47 D. m52.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2n B. 4283xx C. xy D. a3. 下列方程中,解是 1的是( )A. 12 B. 2 C. 12D. 23x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 yx5,则
16、 B. 若 3y,则yxC. 若 ayx,则 D. 若 2yx,则 x5. 把下列方程去分母后,所得的结果正确的是( )A. 方程为16032x,去分母,得 610)(B. 方程为 45,去分母,得 )5(32xC. 方程为0892x,去分母,得 89)(4D. 方程为163,去分母,得 6)(32x6. 下列说法: 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一个整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一个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 有理数 01.,.,01.,中最大的一个是( )A. .1 B. C. D. 01.8. 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17、是 m,则这个数的绝对值是( )A. m B. 2 C. D. 或9. 把一根绳子弯曲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当用剪刀像图那样沿虚线 a把绳子剪断时,绳子被剪成 5 段;当用剪刀像图那样沿虚线 b把绳子再剪一次时,绳子就被剪为 9 段;若象上面一样再用剪刀在虚线 a,之间把绳子再剪)(n次,这样一共剪 n次时绳子的段数是( )A. 14 B. 24 C. 23 D. 3n10. 一件工作,由甲独做需 18 天完成,由甲、乙合做需 10 天完成,现由乙先独做 x天后,甲、乙再合做 2 天,就完成了这件工作,下列方程 10)81( 18)2(10(x 2 8x 0其中正确的有( )A. 1 个 B. 2
18、 个 C. 3 个 D. 4 个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11. 产量由 m千克增长 10%,就达到 千克。12. 2的相反数是 ,倒数是 ,绝对值是 。13. xy的系数是 ,次数是 ,若多项式 8612nx是三次三项式,则 n 。14. 我国魏晋时期著名数学家刘徽是第一个用割圆术找到计算圆周率方法的人,他求出 的近似值为 146.3。如果取 是 142.3,是精确到 位,有 个有效数字。15. 比较大小: 216. 当 a 时, 12)3(ax是关于 x的一元一次方程。17. 若 )4(,cb,则 )(cba的值是 。18. 一个三位数,个位上的数
19、是十位上的数的平方,百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的 4 倍多 1,将十位上的数设为 x,用代数式表示这个三位数是 ,这个三位数是 。19. 已知 0,zy,且 zyx,,化简yxzx的结果是 。20. 在 7与 37 之间插入 3 个数,使 5 个数的每相邻两个数之差相等,则插入的三个数之和为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 9 小题,共 40 分)21. 计算(1) (2)小题每题 3 分, (3) (4)小题每题 4 分,共 14 分)(1) 43(2) 16)7(2)1()7( (3) 8(4) 21)37(22. 多项式 A 与多项式 43x的和是 x452,求多项式A。 (本题 4 分)23.
20、 解方程 )(9)4()2(x(本题 5 分)24. 这是一个神奇的数学游戏,写出一个你喜欢的数,然后把这个数加上4,把结果乘 5,再减去 20,再把所得结果除以 10。列出式子,并计算出结果。你可以再选几个数,按以上步骤计算出结果。 (对这几个数的列式及计算可以写在草稿纸上) ,你发现结果与你给出的数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课下你可以自己编一个类似的数学游戏,请你的同学想出一个数,按你设计的步骤进行运算,说出结果后,你可以立即说出他想出的那个数。 (本题 5 分)25. 列方程解应用题(每小题 6 分,12 分)(1)甲队有 32 人,乙队有 28 人,如果要使甲队人数是乙数人数的 2 倍,
21、那么需从乙队抽调多少人到甲队?(2)甲、乙两人从相距 18 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乙的速度比甲快 54,乙先出发 53小时,在乙出发 23小时两人相遇,求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试题答案】一.1. C 2. A 3. D 4. C 5. D 6. B 7. B 8. A 9. A 10. B二.11. m1. 12. 4;1;4 13. 1;3;1 14. 千分;四 15. 16. 317. 7 18. 02x;100 或 511 或 924 19. z2 20. 45三.21. (1)解:原式 415)4321((2)解:原式 6)7170)()7(3)解:原式 88((4)解:原式 42121
22、427)1(7 22. 解: )3()5xxA1543245322 xxx23. 解: 91 3490 24. 解:举例数 6 325)4(结果是给出的数的 2理由如下:设给出的数为 xx2101025. (1)解:设需从乙队抽调 x人到甲队,根据题意,得)28(3x356 24x 8答:需从乙队抽调 8 人到甲队。(2)解:设甲的速度是 x千米/时,则乙的速度是)51(千米/ 时根据题意,得8)541(2)3(18623xx1853xx9)4()(答:甲的速度是 5 千米/时,乙的速度是 9 千米/ 时。【试卷分析】本次期末检测一方面主要考查学生对代数上册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考查学生综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占比例为 1:8,有的题目较新颖具有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