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际关系教案 2.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7443433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关系教案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际关系教案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际关系教案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际关系教案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际关系教案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一讲 人际交往的常见障碍(影响因素)与消除方法一、影响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因素(一)客观因素1、社会背景差异大学生交往受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家庭出身、职业、经历及所在地区上的差异的影响。一般来说,社会地位相差较大的人之间交往的可能性较少。而经济条件往往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态度,经济条件好的与差的难以在一起交往。一个人的出身、职业、经历、文化程度等对于他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处世原则及兴趣爱好等,有着极大的影响。这些方面的差别必然影响着人际交流。所谓“道不同,不相谋”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这个意思。像大学生的婚恋对象往往囿于同乡与校友,就是比较典型的表现。2、外部条件不良大学生往往

2、在选择和使用信息传递方式、交流场所与交际工具等方面的能力较弱。这些外部条件缺乏或运用不当,都会影响人际交往的正常运行,使交往双方发生误会,引起矛盾,导致人际关系的障碍。如不同地域的人,会因为地方性语言的不同、生活习惯的差异,给人际交往造成不便与隔阂。(二)主观因素1、认知因素首先,对自己的认知会影响人际交往中的自我表现,如低估自己引起自卑,高估自己产生自负。自卑与自负起是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其次,对他人的认知,往往受各种心理效应的影响,容易造成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片面、绝对化的印象,从而影响人际交往的深入。再次,对交往本身的认知,交往过程是彼此满足需要的过程,如果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而忽视对方的需要

3、,就会引起交往障碍。2、情绪因素人际交往中情绪展现应是适时适度的,并随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情绪反应过于强烈,让人觉得过于感情用事;情绪反应过于淡漠,则会被人认为无情、麻木,这些不良情绪反映都会影响交往。作为年轻的大学生群体,这种影响更为明显。3、人格因素人际交往中,人格因素至关重要。不良人格特征容易给人以不愉快的感受乃至一种危险感。常见不良特征有虚伪、自私、报复心强、嫉妒心强、猜疑心重,苛求于人、过分自卑、骄傲自满、孤独固执等。二、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一)自负即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在人际交往中主要表现为目中无人。(二)嫉妒嫉妒是对与自己有联系而强过自己的人的一种不服、不悦、

4、失落和仇视,2甚至带有某种破坏性的危险情感,是通过把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而产生的消极心态。(三)多疑 (四)干涉 (五)羞怯 (六)敌视三、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消除(一)扬长避短(二)心理保健1、心理相容与不相容状态2、悦纳自我,主动交往3、挫折历练,理智控制4、注意转移,合理宣泄5、灵活幽默,活动充实(三)营造良好环境,培养健康心态四、实训练习练习 2:赞美与感激训练-情谊表达说明:赞美 -人们最迫切的心理需求 , “拍马”是虚假的。赞美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是善待他人的美德。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并真诚的说出来。即用行动改变猜疑、妒嫉的不良心态。每人写出五个赞美的词 ,再分组及全班交流 :赞美的原

5、因及被赞美的感受3第三讲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案例阅读 学会交往有些人喜欢和人辩论,凡事总要分出个是否曲直错与对。在大学宿舍里,大家为了某个小问题会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不占上风不罢休。但是在职业生活中,谁对谁错有时候其实并不重要,争出个是非来也没有意义,而“人和”才是最重要的。有些时候,要学会“保留”自己的意见。小李大学毕业到某工程设计单位工作,每次技术人员开会讨论,他总是和大家吵的不可开交,他的意见不无道理,但是针尖对麦芒的辩论式争论常常让很多老工程师下不了台。久而久之大家都不愿和他搭话,生怕和他扯上话茬脱不了身。还有些学生喜欢和人抬杠,以和别人唱对台戏、贬损别人为乐,甚至一些不雅的词

6、汇、绰号也随口而出。同学之间无所谓,但是和同事可就要注意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句本无恶意的话,可能就把人给得罪了。小张在学校时就老和同屋的学生会宣传部长抬杠,宣传部长起草个什么文稿,都被他贬作是“小儿科” 。到单位后,老毛病不改,看部门经理比自己也就大不了一两岁,便经常互相抬杠,我说你的想法毫无创意,你说我的建议纯属纸上谈兵。有一次互相抬杠的时候,让总经理撞个正着,结果是各打五十大板,自此那位部门经理看见小张就没什么好脸色。点评:谦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学会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意见,是非对错,有时候只需要心中有杆秤就行了,团结比个人一时的“面子”更重要。一、遵循社会交往原则(一)平等原则社会

7、主义社会的人际交往,首先要坚持平等的原则,无论是公务还是私交,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往,才能深交。切忌因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经济条件差而自卑;也不要因为自己是大学毕业生,年轻、美貌而趾高气扬,这些心态都影响人际关系的顺利发展。(二)相容原则主要是心理相容,即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含,以及宽容、忍让。主动与人交往,广交朋友,交好朋友,不但交与自己相似的4人、还要交与自己性格相反的人,求同存异、互学互补、处理好竞争与相容的关系,更好的完善自己。(三)相利原则指交往双方的互惠互利。人际交往是一种双向行为,故有“来而不往、非礼也”之说,只有单方获得好处的人际交往

8、是不能长久的。所以要双方都受益,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所以交往双方都要讲付出和奉献。(四)信用原则交往离不开信用。信用指一个人诚实、不欺、信守诺言。古人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格言,现在有诚实为本的原则,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要设法实现,以免失信于人。朋友之间,言必信、行必果、不卑不亢、端庄而不过于矜持,谦虚而不矫饰诈伪,不俯仰讨好位尊者,不藐视位卑者显示自己的自信心,以诚信来取得别人的信赖。(五)宽容原则表现在对非原则性问题不斤斤计较,能够以德报怨,宽容大度。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误解和矛盾。大学生个性较强,接触又密切,不可避免产生矛盾。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

9、、克制忍让,不计较对方的态度、不计较对方的言辞,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 “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 ,他吵,你不吵;他凶,你不凶;他骂,你不骂。只要我们胸怀宽广,容纳他人,发火的一方也会自学无趣。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是有度量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化干戈为玉帛” ,赢得更多的朋友。二、掌握人际沟通技巧5社会交往能力是借助于一定的沟通形式实现的,大学生在重视提高沟通能力的同时,要加强对沟通技巧的把握, “好汉出嘴上”的古训是有一定道理的。(一)注重语言沟通,学会“说”和“听”技巧三:学会表达自己西方有一句名言:“失足尚可挽回,失言无法补救” 。下面我们来欣赏短

10、剧说话的艺术 ,看看“失言”会带来什么要的后果。同学表演短剧:说话的艺术有一个人为了庆祝自己四十岁生日,特别邀请了四个朋友,在家中吃饭庆祝。三个人准时到达了。只剩一人,不知何故,迟迟没有来。这人有些着急,不禁脱口而出:“急死人啦!该来的怎么还没来呢?”其中有一人听了之后很不高兴,对主人说:“你说该来的还没来,意思就是我们是不该来的,那我告辞了,再见!”说完,就气冲冲地走了。一人没来,另一人又气走了,这人急得又冒出一句:“真是的,不该走的却走了。 ”剩下的两个,其中有一个生气地说:“照你这么讲,该走的是我们啦!好,我走。 ”说完,掉头就走了。又把一个人气走了。主任急得如热窝上的蚂蚁,不知所措。最

11、后剩下的这一个朋友交情较深,就劝这人说:“朋友都被你气走了,你说话应该留意一点。 ”这人很无奈地说:“他们全误会我了,我根本不是说他们。 ”最后这朋友听了,再也按捺不住,脸色大变道:“什么!你不是说他们,那就是说我啦!莫名其妙,有什么了不起。 ”说完,铁青着脸走了。问题:1、大家从中受到一些启发了吗?2、表达的艺术有哪些?1、说话的艺术世界上无论什么事,如政治、军事、商业上的交往以及老百姓之间的人际交往,任何人都必须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看法。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如果不善言辞,必定会使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或许由于言辞不当引起别人的误解和愤怒,或许由此而失去就业的机会,或许由此而使商品推销不出去,或许由

12、此而失去朋友乃至失去爱情等等。人们在“说话”时应注意:词汇丰富,措词恰当。什么时候该幽默,什么时候该委婉,用词一定要恰到好处;抓住听众的兴趣。如果找不到听众的兴趣点,哪壶不开提哪壶,即使能言善辩,也会适得其反;适应不同场合。6因为谈话的时间和环境对于谈话的含义有极大影响,相同的话在不同的环境中,可以表达大相径庭的意思,演讲、谈判、聊天等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方法;分清谈话对象。如与长辈或上司谈话及与晚辈、下属谈话,或与同辈、同事谈话等等,其说话的语气、声调、词汇等均应有所区别。2、学会倾听,成功的一半技巧二:学会倾听同学们,西方有句名言,上帝分配我们两只耳朵,而只给我们一张嘴巴。有谁知道,上帝为什

13、么在我们脸上装一个嘴巴,在脸的两侧装两只耳朵?那是因为人在世界上要与人交往更好地理解他人,就是要通过嘴巴说和用耳朵听来达到交流、沟通和理解的。而做一个合格的听众在人际交往中就显得更为重要。一个合格的听众要掌握下面五条基本要素:1. 诚心:抱着谦虚的态度听2. 专心:仔细地听,不要三心二意3. 用心:捕捉对方话语中的涵义或言外之意4. 耐心:不要轻易插嘴5. 应心:给予适当的回应,鼓励对方说下去听是交流的一半,注意和善于倾听的人,永远是善于沟通、深得人心的人。如果我们不做用心倾听的人,说话也就毫无意义了。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都要依赖于有效地接受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所以养成注意和善于倾听的习惯,

14、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有利于我们自己获得幸福和成功。“听”话时要注意:要耐心听。两个人交谈时,尤其在谈论一个普通话题,你已经知之甚多而对方却谈兴很浓的时候,出于对对方的尊重,应保持耐心,不能表现出不耐烦,更不能东张西望,这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要感受性地听,不要评判性地听。对方所说的话有可能表露出某种不适当的情绪,需要提醒、纠正,但作为听者应先感受,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进行情感交流,然后适当地予以分析评价,才会使对方心悦诚服;积极反馈,适当提问,帮助别人说下去。可以请对方把某些重要之处谈详细一些,或希望他补充说明。这样不仅会使你获取更多的信息,而且会增进彼此的感情,进行更深入的交流。要避免干涉性和盘

15、问式的提问,不要探问对方的隐私;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7话,更不要中间自己插进来大讲特讲。这不仅使别人感到很扫兴,同时也使别人感到未得到理解和尊重;要专心听。当别人诉说时,自己要看说话人的脸,但不可直直地盯着。为了表示你专心听,在听的过程中要不停地点头,或说“对” “嗯” “好”,给对方以认同感;要听出别人的言外之意。俗话说“听话听声儿,锣鼓听音儿” 。要听出“弦外之音”是很重要的,但也绝不能像聋子打岔一样,误解别人的意思。(二)熟练使用声音和表情 协助沟通语言在沟通中只起到了方向性或规定性作用,而非语言行为才准确地反映出话语的真正思想和感情。同样一句话,不同的语调、语速,声音的高低,面部表情和体

16、态动作,反映出不同的思想和情感内容,这就是非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在沟通中可以起到支持、修饰或否定语言行为的作用。有时可以直接代替语言行为,甚至表达出语言难以表达的情感内容。1、声调、音速的表达声音要轻重得体。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尔特蒙荷拉比把语言的表达效果概括为一个公式:一句话的影响力=15%声+20%色+25%姿+40%情。在社交活动中,语言的内容固然重要,但如何将这些内容有效地向人表达,使之声色和谐,使对方欣然接受,也是十分重要的。声音指说话的速度、音质、音量、节拍、停顿及清晰度等。使用“声音”时必须克服的毛病:语调过高,给人以不成熟及情绪冲动的印象;声音软弱,给人以不肯定的感觉;粗声粗气

17、,给人以不明朗的印象;发出呼吸声,给人不稳定的感觉;声音颤动,使人误以为你紧张或害羞。2、语调、语速得体语调像不同的神态一样,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使听者有不同的感受。音调明朗清脆,可以使人焦虑;温柔和蔼,可以使人欣慰;火爆急促,可以使人紧张;干涩冷漠,可以使人厌倦所谓语速就是语流的快慢,当人们说话或读文章时,如果说或读到千钧一发、刻不容缓的严重及紧急情况,速度突快,以显示令人揪心的可怕气势,这8样才有激动人心的力量。3、面部表情的使用面部表情是人在进化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沟通手段。它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传递情绪状态或态度。面部表情的准则是:愉快时面部肌肉横伸,面孔显得较短;不愉快时,面

18、部肌肉纵伸,面孔显得较长。面部表情集中于五官,尤为眉毛。展眉表示欢欣;皱眉表示愁苦;扬眉表示得意;竖眉表示愤怒;低眉表示慈悲;弯眉则为欢乐。此外,某些表情并不反映内心的情绪体验,它们所反映的只是个体的一种认知状态,很多时候它们是个体面部对他所讲的话,做出的一种迅速的运动式反应,或者是做出的一种同步注解。眉毛完全抬高表示难以置信;半抬高表示大吃一惊;半放低表示大惑不解。这时,嘴部周围区域的运动,也在协助做出各种反应。4、眼神是无声的语言眼神是人际交往中重要的信息来源。眼神不仅能表达友爱和敌意、幸福和痛苦、恐惧和害怕等所有的人类感情,而且可以让我们在实际的沟通中透过对方的眼神来判断其意图和思想。无

19、论对方心里打的什么主意,都会通过眼神忠实地反映出来。说谎的人虽口若悬河,其眼神必阴沉昏暗。长时间的冷眼凝视,会让人与侵犯相联系。目光也可以用来表示彼此的距离。有人用目光来“拒人千里之外” ,表示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社会距离。目光可以表现出对别人不屑一顾,显示自己的优越感;通过闪避目光可以表示自己的卑屈地位;在对方的瞪视之下垂下视线,表示退让和服从;人在遇到困难或感到恐惧之时,会长时间地凝视来向别人求援,这往往可以增加得到帮助的可能性。(三)人际沟通中体态语的使用我们来看看哪些动作或姿势会影响我们的好人缘。(1)整个人都坐在椅子里,身体后仰,头仰靠在椅背上(听你说话好累哦!)(2)身子不停的转来转去

20、或不停的变换站立的姿势(你什么时候可以结束啊?)9(3)双手交叉抱在胸前,脚无节奏的敲着地面(我不想在听你说下去了。 )(4)两脚交叉或脚翘起来,并不时地来回摇晃抖动(抖动的腿脚会分散说话者的注意力,让他觉得你没专心听他说话。 )(5)不停地看表或开始收拾桌面上的东西(这是最明显的哑语逐客令你是不是该走了?)(6)手里一直在转笔(真是有些无聊)(7)打呵欠、皱眉、叹气、伸懒腰(我对你所说得东西没有兴趣)(8)做自己的事(这是人们比较容易忽视的,会给对方一个感觉,认为你没有听它讲,他会有被冷落而索然无味的感受,以致无心再说下去)(9)手指不停地敲打桌面或椅子扶手(是不是有种催促的味道)(10)眼

21、睛左顾右盼,张望窗外(你可不可以不要再说了)同学们自己对照一下,自己是不是经常出现这些行为,如果是的话,要注意改正;如果没有,那么说明你善于处理与人的交往。1、体态语所表达的沟通信息体态语是一种无声的肢体语言。它通过人的手势、身体的各种姿态、面部表情等来传递信息,因而也叫做非词语交际。体态语是“看”的语言,所以它有无声、含蓄、深沉等特点。一个人如果体态呆板,肢体僵硬,一定会给人一个印象:此人平淡乏味,没有魅力。体态是把肉体与精神这两个世界联系起来的媒介,它既能体现人的精神魅力,又能体现人的外在魅力。一个人的姿势、眼神和动作,能从多方面来反映它的内心世界,是激动还是冷漠,是精力充沛还是软弱无力,

22、是爱还是恨。当人们的身体略微倾向交谈的对方,并伴随有微笑、注视等,是在表现热情和兴趣;微微欠身表示谦恭有礼;身体后仰表示若无其事与轻慢;侧转身子表示厌恶和轻蔑;背朝人家表示不屑理睬。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约定俗定的“体态语” 。体态并不能十分清楚地表现人的特定情绪,但它能反映一个人的紧张或放松的程度。身体的放松程度也是一种沟通行为。有的人在交往时,由于紧张、拘谨和畏怯,常常把全身的肌肉绷紧,挺身直立,甚至双手也扣在裤线上。这种情形常出现在与地位高者进行交往时,或者可能是在内心充满敌意,不准备与对方进行友好交往时。在这种情况下,交往常常会变得很不愉快,因为一方10面的高度紧张常常能感染给另一方

23、。有些情形下,人在交往中又会表现出非常放松的身体姿势,比如身体完全放松仰靠在沙发上,把脚翘得老高在正式的社交场合,身体姿势过于放松显得不雅观,不和谐。手势,在交谈中不仅可以加强语气,而且还可以赋予静态的语言以动态感,使表达更加有声有色。它在交际中有时还能独立地表达某种意义,如翘拇指表示称赞、夸奖、了不起等意思,翘小指表示蔑视、贬低、 “差劲”等意思。有些人初次遇到较正式的场面或没有思想准备时不知所措,不由自主地搔头皮,这种下意识的手势动作反映其窘迫的心理。当讲到自己时,不应用手指指自己的鼻尖,应将手掌按在自己的胸口上,以示端庄、大方、谦虚和斯文。介绍别人或为某人指方向和请某人做事时,应掌心向上

24、,由内向外自然地伸开手臂。2、人际交往距离的把握人际距离在交往中是有一定规范的,它表示出了特定的信息,一般来说:亲密带(00.5 米) ,这种距离常在两人恋爱、角斗、互相抚慰或一方保护另一方时采用。在这种亲密带中,双方是通过各种感觉道即视觉道、听觉道、嗅觉道、温觉道,乃至触觉道等同时来交换信息的;个人距离带(0.51.25米) ,一般亲密朋友是在 0.50.8 米的距离带交往,而普通朋友则在 0.81.25 米的距离带中。这种交往已较少有身体接触。用这种距离与人交往,既能体现友好而亲密的气氛,又使人感到这种友好是很有分寸的;社会带(1.253.5 米) ,以这种人际距离进行交往的双方,彼此的关

25、系不再是私人性质的,而是一种公开性质的。双方对这种交往大多本着公事公办的态度,说话自然而响亮,谈话内容不怕被别人知道。一般说来,这是较为正式的交往关系,如上下级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顾客与售货员之间、医生和病人之间等等;公共带(3.57.5 米) ,这种人际距离常用于正式的交往,如庆典或公开演讲等。这些交往常有一些很正式的规范控制。如果不是进行交往,处于这个公共带之内或之外的其他个体就已不对我们的个人空间构成威胁,我们完全可以对其“视而不见” 。3、身体接触的礼仪11身体接触是人际交往中最亲密的一种社会行为,它表达了一些重要的情感和信息。握手。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见面礼” 。握手的先后。一

26、般是主人先伸出手。女士先伸出手。长辈先伸出手。上级先伸出手。握手的方式。一般是用右手。站着握手。注视对方。脱下手套。握力适当。时间不要太长。男性同女性握手,一般只轻握对方的手指部分,不宜握得太紧太久。如果关系亲密,场合隆重,双方的手握住后应上下微摇几下。双方相握可表示更亲密,更加尊重对方。握手的场合。握手是人们日常交往的基本礼仪,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情感和意向。在应该握手的场合,拒绝或忽视了别人伸过来的手,就意味着自己失礼。具体来说,应该握手的场合至少有:被介绍与人相识时,应马上向对方伸手或趋前相握,以表示愿意认识对方;社交场合突遇熟人或久别重逢时,都应上前握手表示问候和欣喜之情;迎接客人到来时,

27、应握手以示欢迎;送别客人或拜访告辞时,应握手;别人向自己祝贺、赠礼时,应与其握手以表示感谢。握手时的避讳。冒然伸手。目光游移,心不在焉。长时间不放手。交叉握手。 ,当两人正握手时,打扰别人握手,跑上去与正握手的人相握或打招呼;握手时该出手时慢慢腾腾或该先伸手时不伸手,以及握手后用手帕揩手。轻拍。常用来打招呼、贺喜或安慰,也可能用以表示爱意和友善。成人之间轻拍的部位通常情况下应限于手、臂、肩膀或背部,否则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拥抱。是为表示亲热而亲密无间地相抱。除情人、亲人之间的拥抱外,也用于社交场合,如遇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老同学,相拥一下会倍感亲切。再如,遇见刚刚很悲伤的同学,两人相拥,理解、同情、关爱一切都在不言中。第三种场合是外交场合,多是与西方首脑、官员会唔时。拥抱的使用要注意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民族特点,会有不同的禁忌、要求。还要注意男女有别,不可随意使用。12其他:挽、推、搡、拥肩、牵手、亲吻、头顶头等等,都是人们常用的身体接触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