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与技能 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过程与方法 小组讨论教学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鸟翅与昆虫翅的观察与比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2、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能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的探究活动。教学环 教学活动过程节自学(预习)预习提纲1、目前,世界上的鸟类大约有 多种,其中绝大多数都善于飞行。飞行使鸟类扩大了 ,有利于 和 。2、所有的鸟都能飞
2、吗?如果不能请举例说明。3、飞行对鸟类的生存有那些?描述鸟类的外形特点。列举你所认识的昆虫,说出它们的共同特征。4、说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预习方法小组讨论互助学习预习检测1、下列是同学们熟悉的一些空中飞行的动物,其中不属于鸟类的是: ( )A、家鸽 B、家燕 C、蝙蝠 D、麻雀 2、家鸽最发达的肌肉是: ( )A、翼上的肌肉 B、胸肌 C、后肢的肌肉 D、颈部的肌肉3、鸟类扇动翅膀的动力来自 ( )A 背部的肌肉 B、两翼的肌肉 C、腹肌 D、胸肌5、下列哪一组是鸟类特有的特征:( )体表有羽毛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体温恒定、体内受精 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前肢特化为翼A、 B、 C、 D、6、
3、能够飞行的节肢动物是: ( )A、蜘蛛 B、蝗虫 C、虾 D、寄居蟹7、蝴蝶是常见的昆虫,小张同学观察了蝴蝶后作出以下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有两对翅 B、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C、有三对足 D、体内有内骨骼展示交流1、阅读课本 20-23 页,并接合实际回答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1)外形:体形呈 型,体表 ,前肢 。(2)运动系统:(3)消化系统:(4)循环系统:(5)呼吸系统:2、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 2425 页,完成下列问题:(1)蝗虫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头部有一对 ,一对 ,一个 ,胸部有 足, 翅。(2)仔细辨认教材中各种昆虫的翅,它们与鸟翼结构是不同的
4、,但相对与飞行来看有哪些共同点?(3)翅对昆虫的生活、分布有什么重要意义?(4)描述节肢动物的特征。(5)说出两栖动物的含义。检测反馈(课堂练习)l、下列家鸽的外部形态结构特点中,哪一项与飞行的关系不密切 ( )A、身体呈流线型 B、前肢变成翼并生有几排大型羽毛C、体表被覆羽毛 D、身体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2、观察鸟的羽毛,发现鸟的羽毛有两种类型,分布具有一定特点,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正羽只分布在两翼和尾部 B、正羽分布在体表,两翼最多C、正羽没有保温作用 D、绒羽在正羽下面,两翼处没有3、鸟飞行时,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其动力主要来自 ( )A、四肢 B、胸骨 C、胸肌
5、D、羽毛4、家鸽胸部的骨非常突出,飞行时,牵动两翼的肌肉主要着生在 ( )A、后肢 B、脊椎骨 C、颈部 D、胸骨5、蜂鸟一天所吃的蜜浆,约等于它体重的 2 倍。蜂鸟摄食和消化的特点是( )A、食量小,消化能力差 B、食量小,消化能力强C、食量大,消化能力差 D、食量大,消化能力强6蜂鸟的心搏次数为 615 次/min,是人的 8 倍还多,这与它下面的哪项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A、飞行 B、呼吸 C、生殖 D、孵卵7、家鸽的体温高而恒定,这与体内产生热量多有关。下列哪项不是家鸽体内产生热量多的原因 ( )A、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B、呼吸作用旺盛C、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强 D、体表被覆羽毛8、蝗虫
6、善于飞行,它的运动器官是 ( )A、后翅 B、后足 C、前翅 D、翅和足9、蝗虫是一种农业害虫,我国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蝗灾。下列哪一特点与这一危害无关 ( )A、蝗虫的单眼能感知光线强弱 B、具有咀嚼式口器C、足发达,善于跳跃 D、有翅,适于飞翔10、下列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A、虾和蟹 B、青蛙和蟾蜍 C、虾和青蛙D、蟾蜍和蟹二、我会答11、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家鸽的身体呈 型,可以减少空气阻力,利于飞行动作。(2)飞行器官发达:前肢变成了 ,生有几排大型的 ,胸部有很突出的 ,其两侧有发达的 ,可牵动两翼完成飞行。(3)消化系统把食物消化后形成的残渣,随粪便及时排出体外,这样可以 ,利于飞行。(4)飞行时,体内产生的热量,通过体内的 经呼吸作用,散失到体外,以便保持体温恒定。12、下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1)它的身体分为 、 、 。(2)生活在绿草丛中的蝗虫,它的体色通常是 色,这对蝗虫的生活意义是 。(3)体表的外骨骼的作用有 。(4)蝗虫共有_对足,其中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 。(5)蝗虫的翅共 对,是它的 器官。13、在无脊椎动物中,只有 才能飞,这对于它 、_和 等有利。课堂评价(小 结)课后作业教( 学)后反思教师:学生: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是:2我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