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公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或公众人物,在一定职业伦理规范的指引下,为谋取有关公众的理解和合作而从事的一种交流、沟通、劝说活动。 (基本内涵:主体、客体、双向沟通;其本质属性:具备关系性质、职能性质、管理职能、学科性质) 。2.公共关系形成的历史条件:a.政治条件民主政治制度产生;b.经济条件商品经济充分发展;c.技术条件传播手段和通信技术进步;d.文化条件现代管理理论发展。3.公共关系创始人:1904 年,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艾维李在纽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宣传顾问事务所” ,他在原则宣言中明确陈述了公共关系的职业目标,这是现代公共关系诞生的标志,被称为公共关系的缔造者。4.伯内
2、斯,被称为“公共关系之父” ,注重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并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新兴学科体系,撰写了舆论之凝结一书。5.公共关系发展的时期:a.巴纳姆时期公众受愚弄,清垃圾运动,又称扒粪运动或揭丑运动;b.艾维李时期说真话;c.爱德华伯内斯时期投公众所好; d.斯科特卡特李普时期双向对称。6.社会关系的一般调节手段:(1)刚性调节手段:a.经济手段;b.行政手段;c.法律手段;d.政治手段;(2)柔性调节手段:a.道德手段;b.心理手段;c.礼仪手段。7.社会组织的形象:社会组织在运行过程中显示的在公众心目中形成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面貌;社会组织形象的组成包括内在气质和外在形象。8.公众的分类及依据;(
3、1)根据公众与组织的所属关系划分:a.内部公众;b.外部公众;(2)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划分:a.顺意公众;b.逆意公众;c.独立公众;(3)根据公众对组织的重要性划分:首要公众;次要公众;边缘公众;(4)根据组织与公众关系的密切程度划分:a.潜在公众;b.自在公众;c.知晓公众;d.行动公众。9.媒介的分类;(1)按照物质形式对媒介的分类:a.符号媒介;b.一般实物媒介;c.人体媒介;(2)按照功能差异对媒介的分类:a.大众传播媒介;b.社会组织自控媒介;c.作为组织成员的人员媒介。10.传播的作用?沟通信息、增加感情、改变态度、引起行动 11.公共关系的职能?(1)采集信息的职能 具体表现
4、:a.采集组织形象信息;b.产品组织形象信息;c.组织运行状态及其发展趋势信息。(2)辅助决策的职能 具体表现:a.站在公众立场上审视决策问题;b.从公正利益出发确保决策的公正;c.在决策中确立公共关系目标。 (3)协调交流沟通劝说的职能 具体表现:a.要做好组织内部交流、沟通和劝说的协调工作;b.还要做好组织与外部公众的工作。 (4)策划专题活动的职能 制造新闻、为促进服务、制造喜庆气氛、联络感情、挽回影响 (5)传播推广的职能 具体表现:a.创造舆论,告知公众;b.强化舆论,扩大影响;c.引导舆论,控制形象。 (6)危机处理的职能 处理公共关系危机、用公关的方法处理其他危机 12.公共关系
5、的作用;监测作用、凝聚作用、调节作用、应变作用(看书 P112116,主要看后两个)13.主体或部门公共关系:企业公共关系;商业服务业公共关系;金融业公共关系;政府公共关系;事业、团体公共关系;社会公众人物公共关系。A.企业公共关系:就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公共关系;工作重心是:把树立形象的任务渗透到企业管理中;广结人员;开拓市场。主要特色:1.产品质量是构建阻止形象的基础 2.促销是企业公共关系的重点 3.销售服务是搞好公关的关键 B.商业服务业公共关系:就是以商业服务业为主体的公共关系;其任务是:帮助管理层和员工确立优质服务、顾客至上的原则;抓住有利时机,开展宣传攻势;捕捉市场信息,率先占领市场
6、。C.政府公共关系:以各级政府为主体、以广大内外公众为客体的一种特殊的公共关系类型;特殊性表现在:构成要素的性质特殊;公关的目标任务特殊。14. A.员工关系:员工的双重性-公共关系的客体、公共关系的主体 a.内容:员工关系不仅是一个组织“全员公关”的基础,而且是对象公共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条;b.处理方法:1.在领导与员工层之间建立正规联系渠道;2.对员工进行多种能力培训,肯定成绩,开发员工潜力;3.了解员工的心理和生活,帮助员工解决后顾之忧;4.组织各种联谊、福利活动。B.消费者关系:企业与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购买者之间的关系a.内容:往往表现为人员与人之间的直接互动,也包括生产
7、或推销生产资料以及精神产品的组织;b.处理方法:1.根据消费者特点,制定各自合适的优质服务程序和创造最佳的消费环境;2.以消费品为桥梁,与消费者建立长期而稳定的关系,开发消费者所蕴藏的消费潜力;3.为保障消费者权利制定具体的维护措施;4.不断开发适应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或新的服务方式。C.媒体关系:a.内容:也称新闻界关系,是组织的传播机构以及新闻界人士的关系;其双重性表现在对象性和工具性;b.处理方法:1.加强与媒体的合作与联系,配合媒体的工作;2.尊重记者的职业尊严,尊重记者和采编、采访、选稿的权利;3.真实的传播组织信息。D.竞争对手关系:a.内容:又称同行关系;b.处理原则:1.把握正确
8、的竞争目的;2.提倡光明正大的竞争手段;3.在竞争中加强合作交流。15.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一组织形象调查:A.组织自我期望形象调查;B.组织实际形象调查;二社会环境调查:A.政策环境;B.社会问题;C.其他组织公共关系情况;三公共关系活动效果调查 1.调查对象 2.选择范围 3.测量方法 4.问卷设计 16.公共关系调查的过程;一确定调查课题;1.明确调查目的、提出调查课题设想 2.分析论证、精选课题调查二制定调查方案;三搜集和分析调查资料;四调查结果的评价和应用。17.常用的创造性思维方法;一灵感激发法;二想象的突破;三因素组合法;四思维的超长;五思维的碰撞。18.公共关系策划过程分析;
9、准备阶段:1、2 策划阶段:38 完成阶段 91信息的分布;2目标的确定;3公众的辨认;4主题的设计;5媒体的选择;6计划的编制;7经费的预算;8方案的审定;9策划书的形成。19.新闻发布的注意事项;1.要注意会议接待人、主持人、发言人的角色搭配;2.处理好应该回避的技术性问题;3.始终保持镇静、温和、礼貌的姿态;4.灵活运用信息发布的两种方式。20.文字传播的技巧;1.注意文字内容的刺激度; 2.注意文字形式的对比度;3.注意文字出现的重复度;4.注意文字结构的变换性。(以上所述只是文字传播一般技巧的几个要点,其他技巧还包括文字的简练度、精确度、版面安排的美观度、实用度等)21.广告文案设计
10、 A. 要求:1.吸引公众读广告文案,尤其是要吸引那些最可能成为商品买家或消费者的公 2 要引起公众的兴趣,使他们因为这段广告文案而对商品本身发生兴趣并作出消费尝试;3.能够烘托出商品或服务的核心内容,至少要告诉公众广告文案中所指称的对象是什么;4.要告诉公众,消费了广告中的商品或服务能得到什么益处。B.原则: 1.要摸准公众心理 2.要写出商品的卖点;3.要让人容易看过就记住; 4.要不拘形式,生动有趣; 5.力戒华而不实的夸张。22.3T 原则 处理危机3T 原则:Tell you own tale(以我为主提供情况)强调政府牢牢掌握信息发动主动权 Tell it fast(尽快提供情况)强调危机处理时政府应该尽快地不断发布信息 Tell it all(提供全部情况)情调信息发布全面、真实,而且必须实言相告 23.危机传播管理的基本程序: 赶赴现场、了解事实分析情况、确立对策。安抚群众、缓和对抗 。联络主体、主导舆论多方沟通、快速化解有效行动、转危为机 24.功能型公共关系:日常事务型公共关系,宣传型公共关系,征询型公共关系,矫正型公共关系,交际型公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