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林业大学苗圃学复习资料大全 2010/01/04 21:54填空1.影响林木发育期的因素:(1),树种特性, (2),树种起源, (3),环境条件2.影响种子成熟因子:(1),树种的遗传性, (2),环境条件影响, (3),海拔和坡度3.种实类型:(1),球果类, (2),干果类, (3),肉质果4.苗木种类:实生苗、营养繁殖苗、移植苗、留床苗5.根据苗木高生长期的长短,可把树种分为春季生长和全期生长6.苗圃的种类:(1),森林苗圃, (2),防护林苗圃 (3)园林苗圃 (4)果树或特用经济树 (5)试验苗圃 (6)综合性苗圃 (按用途和任务分)(1),固定苗圃 (2),临时苗圃 (按经营
2、年限分)(1),山地苗圃 (2),林间苗圃 (按设置地点分)7. 苗圃地的区划:(1),生产用地 (2),非生产用地生产区的区划:(1),营养繁殖区 (2),移植区 (3),采穗区非生产用地面积不应超过苗圃总面积的 2025%8. 提高土壤肥力的中心环节:(1),整地 (2),轮作 (3),施肥9. 轮作的方法:(1),树种与树种轮作 (2),树种与农作物轮作 (3),树种与绿肥作物或牧草轮作。10. 施肥方法:(1),基肥 (2),种肥 (3),追肥11. 苗床育苗 苗床有高床和低床 大田育苗 高垄和平作12. 生理休眠的原因:(1),种皮引起的 (2),抑制物质引起的 (3),种胚未成熟引
3、起的13. 播种方法:条播、点播和撒播14播种技术要点:开沟,播种,覆土,镇压15. 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内因:(1),树种的遗传性 (2),母树状况及枝条的年龄 (3),枝条部位和发育状况 (4),插穗长度与粗度 外因: (1),温度 (2),湿度 (3),通气条件 (4),光照16. 促进插条生根的方法:(1),环状剥皮 (2),黄化软化处理法 (3),温水处理 (4),生长素处理 (5),其他处理17. 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1),亲和力 (2),接穗和砧木的状态及树种特性 (3),环境条件(4),嫁接质量18. 嫁接方法:a、枝接法:(1),劈接法 (2),插皮接 (3),切接法 (4
4、),腹接法b芽接类:(1),T 字形芽接 (2),套接19. 营养土的主要材料:(1),泥炭土 (2),蛭石 (3),珍珠岩20. 移植方法:(1),沟移法 (2),穴移法21. 多指标综合评价苗木质量从以下几方面考虑:a、种子问题 b、苗木类型和年龄 c、形态指标 d、苗木生理状况 f、苗木活力表现指标22.种子贮藏的任务:在可能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保存种子的生活力,延长种子寿命。名词解释1.生理成熟: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当内部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种胚发育到具有发芽能力时的过程2.形态成熟:当种实的外观具有完全成熟的特征时的状态3.种子寿命:是指在通常情况下,即种子生命力所能维持的年限4.安
5、全含水量:在储藏期间,维持种子生命所必须的含水量5.干藏法:把经过充分干燥的种子储藏在干燥的环境中保持干燥状态的储藏方法6.种源:某一批种子的产地及其独立地条件7.种批:是指种源相同,采种时间和方法大致相同,播种品质一致,重量不超过一定限额的同一树种的种子。8.种子净度:是指纯净种子重量占测定样品成分总重量的百分率9.千粒重:在 105(摄氏度)气干状态下,1000 粒纯净种子的重量10.种子发芽率:正常发芽种子数与供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11.种子发芽势:是指在发芽种子数达到高峰时,正常发芽种子数与共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12.轮作: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培育同一种苗木13.播种苗:用种子繁殖的苗木14
6、.种子的休眠:是指有生活力的种子,由于某些内在因素和外界条件的影响而使种子暂时不能发芽或发芽困难的自然现象15.林木种实:是针叶树的球果、阔叶树的果实和种子的总称。16.苗木分级是对根据育苗技术规程或标准要求,把苗木分成不同等级的过程,包括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17.假植是将苗木根系用湿润土壤进行暂时埋植,以防根系干燥,保护苗木活力。分为临时假植和越冬假植 假植方法:地势较高、避风、排水良好、不低洼积水也不过于干燥的地段,沟深视苗木大小而定,但要按照“疏排、深埋、实踩”的要求进行18.茎根比:苗木地上部分鲜重与地下部分鲜重之比论述与问答1林木发育期答:林木有两种意义:一是表示木本植物;二是泛指森林
7、植物群体中的一个。大体经历四个时期:1 幼年期 从种子萌发开始到开始结实时为止,包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幼苗出土幼树生长等,旺盛的营养生长,可塑性大,适应性强,纸条再生能力强;2 青年期 从第一次开花结实到大量结实之前,特点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形成花芽,有足够的有机物质和成花激素,仍以营养生长为主,生长较快,树冠的分支增加快,冠幅扩大快,根系生长快; 3 壮年期 从开始大量结实开始下降为止,结实比较稳定,量多质好,对水光照要求较高;4 衰老期 从营养生长和结实能力逐渐衰落,直至个体死亡,结实逐年减少,种子质量差,树木抗性弱,病虫多2种子调拨原则答:1 立足当地,最好能用当地优良种源;2 从外调
8、拨种子时,调拨区与使用区的气候基本相同或相似;3 需要从不同气候区调研种子时,最好能通过种源实验,并经历了使用区所能发生的各种极端条件而获得成功的地方调种;4 在地形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原则上由南向北,由东向西距离范围小些,而由北向南,由西向东范围可大些,调拨种子从气候条件上总的要求,在极端条件下,不使人工林遭受冻害或病虫的危害;5 种子垂直方向的调拨3一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及技术要点答:播种苗从播种开始,到当年生长结束进入休眠期,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生长发育特点,对环境条件和管理要求也不相同,一般将其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苗木质化期四个阶段,不同树种的 1 年生播种苗都有各自的生长发育规律
9、,观察研究 1 年生播种苗的生长发育规律,可采用生长曲线法,记录播种日期、出土日期、长出第一片真叶日期,了解出苗期情况。苗木出土后每隔一定时间进行观察,记录苗木高度、地径粗度、根系长度。画出苗木个体的高生长、径生长曲线,分析苗木的生长发育特点,比较不同苗木生长发育的差异,辅以相应的管理措施,是苗木生长健壮并达到最大生长量。4苗圃地的选择答:苗圃地建立时选择很重要,直接影响苗木生长成本,影响培育苗木的种类、产量、质量等。苗圃地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经营条件:1、苗圃地要选在造林地附近或其中心地区;2、苗圃要选在交通方便的地区;3、苗圃附近有居民点及有电力供应。二、自然条件:1、地形要
10、较平坦,坡地为 1-3 度缓坡地,排水良好,灌溉方便;2、土壤条件-主要是土壤肥力和土壤水分,选土层深厚、肥沃的地方做苗圃,水分适宜,并且以砂质壤土为;3、土壤的酸碱度,不同树种对土壤的 PH值要求不同;4、水源-要有充足的水源条件 5、要防止病虫害。5苗圃整地答:一、整地的作用:1 提高土壤蓄水保墒抗旱能力;2、改善土壤通气性能;3、改善土壤结构;4、有利于消灭或减少病虫和杂草的危害。二、整地方法。包括五个环节:1、浅耕是在耕地前对表层土壤进行翻耕的措施;2、耕地,其关键是耕地的深度和季节。播种苗耕地深度以 25CM 为宜,移植苗和插条秒在 30-35CM 为宜,总体来说秋耕是适宜季节;3、
11、耙地,是耕地后耙平表土的环节;5、中耕,是在苗木生长期苗行间进行的松土耕作。 6苗圃施肥的意义和方法答:1、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2、改善土壤的化学性质;3、增加苗木生活的营养元素。方法:1、基肥,在播种或移植以前施用的肥料;2、种肥,在播种时施用的肥料;3、追肥,是苗木长期施用的肥料。7低温层积催芽的作用答:种子在低温,湿润,通气的条件下,通过层积软化了种皮,增加了透气性,供应了种子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气和水分。低温使氧气的溶解度增大,保证了种胚开始呼吸活动时所需的氧气,在层积过程中解除了种子休眠,低温层积过称加强了生命活动,可是内在物质发生变化,即可转化和消除导致种子休眠的抑制物质,又可以增加生
12、长雌激素,是种子萌发。8容器育苗的优越性与不利方面答:优越性:1、造林成活力高,初期生长速度大大加快;2、苗木生长迅速,有效缩短育苗周期;3、节省育苗的土地和劳力;4 种子利用力高,节省种子。不利方面:育苗成本高;育苗技术比较复杂,要求育苗人员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要求日常管理比裸根苗更为精心细致;容器选用不当会出现苗木根弯在容器内盘旋生长现象,造林后会影响林木生长和稳定性;由于容器苗个体比裸根苗小,木质化程度差,造林后容易受到杂草欺压,因此不适宜在杂草竞争激烈的地方造林。9营养土的配制答:1、营养土的材料的质地必须之谜均匀,能抓牢种子与苗木,其体积变化不大;2、营养土的保水保肥性能力好;3、营养
13、土通透性良好,有足够的空隙度,有良好的通气。透水性能;4、营养土的材料重量要轻,资源丰富,价格低廉营养土中不带病虫和杂草种子,容器育苗如果杂草多,于发芽极为不便。含盐量低,营养土如含盐量高容易造成苗木死亡。营养土的配方:(1)泥炭土+蛭石 1:1 或 3:1 (2)泥炭土+沙子+壤土 1:1:1 (3)泥炭土+珍珠岩 1:1。10移植的作用与意义答:通过移植,能培育根系发达,地上部分生长健壮,具有良好苗干和匀称苗冠的苗木,以满足造林,园林绿化对大苗的要求。作用:1.扩大营养面积,促进侧须根和地面茎的生长 2.切断主根,减小茎根比 3.通过整形修剪;能培育各种规格的大苗。11.壮苗应具备的条件(
14、可填空)答:1.苗干粗壮而直;2.有发达的根系;3.有适宜的“根茎比”;4.苗木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5.有正常而饱满的顶芽。12.起苗答:起苗又叫掘苗,起苗时注意保护好苗木。起苗季节:原则上是在苗木休眠期进行,即秋季落叶后到春季苗木萌动前进行。起苗时间,确定起苗具体时间通常比确定季节对苗木生活力影响更大,可以根据苗木根生长潜力(RGP)确定,根据苗木耐寒性确定,根据天气和土壤条件。起苗技术要求:起苗必须做到:保证苗木具有最多的根系,据达到标准所要求的长度,不损伤苗木的地上和地下部分,最大限度地减少根系失水。13.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答:种子寿命是指在通常情况下,即种子生命力所能维持的年限。影响种
15、子生命力的因素有 2 个方面:一是内因,即种子入库状况。即种子所属树种、成熟度、含水量和健康状况;二是外因,即种子所处的环境条件,即空气相对湿度、温度、通气条件、生物因子等。14.一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播种苗从播种开始,到当年生长结束进入休眠期,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生长发育特点,对环境条件和管理要求也不同。一般将其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苗木木质化期四个阶段。不同树种的 1 年生播种苗都有各自的生长发育规律。(1)出苗期 从播种到幼苗出土、地上部分出现真叶,地下部分长出侧芽以前,这个阶段为出苗期。一般持续 2045 天。出苗期的特点:幼苗靠种植贮存的养分生长,还没有自身制造营养物质的能力
16、,其营养来源主要是种子贮存的营养物质。幼叶十分嫩弱,根系分布浅,抗性弱(2)幼苗期(又叫生长初期) 幼苗期是指从幼苗出土后独立进行营养生长到高生长大幅度上升时为止(3)速生期 速生期是苗木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在正常条件下,从苗木高生长大幅度上升到高生长大幅度下降之间的时期(4)苗木木质化期 苗木木质化期是指苗木的地上、地下部分充分木质化,进入越冬休眠的时期。从苗木高生长大幅度下降开始,到苗木直径和根系生长停止为止。15.苗木密度答:苗木密度是单位面积上种植苗木的数量。苗木密度关系到生产苗木的质量和数量。适宜的苗木密度是培养质量好、产量高、抗性强的苗木,即合格苗数量最多的密度。不同的树种其生物学特
17、性不同,适宜的密度也不一样。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单位面积苗木密度大,苗木内营养积累少,生长势弱;通风不良,易滋生病虫,对苗木生产有害。这些都导致了苗木根系、茎、叶发育不良,抗逆性差,一级苗产量低。单位面积密度小,苗木产量低,苗间空地少,易生杂草,杂草与苗木争夺养分,也给抚育管理带来麻烦。16.播种苗的培育由种子萌发长成的苗木为实生苗 用种子繁殖的苗木为播种苗播种前的准备:土壤准备、种子准备:种子消毒、种子休眠及催芽方法播种时期:播种期有春播、夏播、秋播、冬播17.移植的意义与作用及其技术答:移植的意义:通过移植,能培育根系发达,地上部分生长健壮,具有良好苗干和匀称苗冠的苗木,以满足造林、园林绿化
18、对大苗的需求。移植的作用:(1)扩大营养面积,促进侧须根和地径的生长 (2)切断主根,减小茎根比 (3)通过整形修剪,能培育各种规格的大苗。移植的技术:(一)移植密度 移植的密度主要反映在株行距上(二)移植前的准备及移植方法(1)移植密度。即苗木株行距的大小。一般针叶树一二年生苗行距为 20cm 左右,阔叶树种稍大一些,在 20cm 以上。大苗移植,株距 4050cm,行距 70100cm。(2)移植前的准备。1.苗木的保护 2.分级分区移植 3.苗木修剪扦插成活原理:1 扦插成活的生理基础是植物的再生作用(细胞全能性);2 切口部位的分生细胞分裂,形成不定根和不定芽。扦插成活的关键是形成不定根,按其根源基形成的部位可分为皮部生根和愈伤组织生根嫁接成活原理:来自于完全不同的两个植物体通过嫁接能成为一个完全融为一体的新植株,其生理基础可概括为:“形成层组织愈合,疏导组织沟通”.切口形成层及其他薄壁细胞迅速分裂-愈伤组织-填充砧木切口与接穗切口之间的间隙-薄壁细胞之间出现胞间联丝-原生质相互沟通-形成层联为一体-疏导组织相互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