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陵墓建筑的作用和意义 “墓,慕也,孝子思慕之处也。”-释名释丧制 桑祭之礼,所以教仁爱也,致思慕之地也 “墓,冢螢之地,孝子所思慕之处。”-周礼墓大夫中国为宗法之邦,崇拜祖先,与风水有较大的关系,被历代皇帝注重,1.侍奉意义:“事死如事生”-左传,原为实供,后改为石五供,布局按前朝后寝设置(按活人看待)。,2.纪念意义:对死去的先帝的纪念,表达思 念之情。,3.荫庇意义:风水上选择“吉地”,不可选 “凶地”。好的风水之地,恰为好的建筑生态环境,二者统一。 4.强化皇权:威严壮观 5.防盗:保持永恒性,要求牢固,防止盗墓。 6.持久性:建造时间较长,执政时即开始修建,一直到死,人力物力惊人。,建
2、筑与山水有机结合,二、陵墓的组成与构成方式1.陵墓的组成 地上、地下 单体形制2.陵墓的构成方式,A.地上部分-供后人举行祭祀活动以示尊崇或缅怀 B.地下部分-安置和埋葬死者的遗体和遗物(仿效生前居住的状态),举行祭祀活动的地上部分,中轴线的处理建筑序列的处理外部空间构成,安置埋葬死者和遗物的地下部分,单体形制在清代陵寝建筑的经营实践中,“遵照典礼之规制,配合山川之胜势”的原则,不仅表现在各陵寝的朝向、建筑群布局及空间序列展开层次均因风水地形不同而各又所异,即便是单体建筑形制的处理,也常由于因地制宜而呈现出差别.。,大红门,陵门(长陵 ),祾恩门,中轴线的处理陵寝是礼制性、纪念性很强的大规模建
3、筑组群。其中轴线的组织,对于建筑构图“居中为尊”传统观念的表现,对于建筑组群间布局中的序列效果,即通过谒陵路线上予人以富于戏剧性变化“连续的综合印象”或“知觉群”的程序安排,都具有决定意义。,泰陵的中轴线,建筑序列的处理对陵寝建筑这样大规模的纪念性建筑组群,通过中轴线加以组织,把典礼制度所需的各种不同式 样、规模的建筑形体,以准确的尺度,灵活而巧妙地进行配置与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统一和谐的空间序列层次,使陵寝的纪念性、礼制性主题有条不紊而又富于戏剧性艺术力地展开并不断深化,这在清代陵寝建筑的实践中,也是哲匠们着力追求的目标。,2.陵墓的构成方式,定陵的建筑序列,外部空间构成A.平面B.高度C.
4、体势,1.明代陵墓的礼制特色等级森严的陵墓制度,视为国家典章制度的组成部分。共十八座帝坟:15 个皇帝陵(16位皇帝,有一个陵失踪),明太祖为父母和三代祖建的皇陵和祖陵,明世宗为父母建的显陵,一共十八座帝坟。其中13个集中在北京昌平天寿 山群峰下,被称为明十三陵。,实例分析-明陵,四种类型-A.初始型: B.创新型:C.逊制型:D.特例型:,十三陵长陵,长陵鸟瞰,长陵陵门,长陵棱恩门,长陵棱恩门,长陵棱恩门,长陵棱恩门回望,长陵棱恩门回望,长陵棱恩门望棱恩殿,长陵棱恩殿,长陵棱恩殿,长陵棱恩殿前焚帛炉,长陵棱恩殿,长陵棱恩殿,32根楠木柱,直径达1.17米,高12米,从棱恩殿看方城明楼,从棱恩
5、殿看方城明楼及牌坊,方城明楼及牌坊,方城明楼及牌坊,长陵方城明楼,五供桌,长陵方城明楼,长陵方城明楼,长陵方城明楼,长陵方城明楼,长陵方城明楼,构造与技术,五间六柱,十一楼,牌坊结构为五间、六柱、十一楼,全部用汉白玉及青白石经雕琢后榫衔接而成,在额枋和柱石的上下,刻有龙、云图纹及麒麟、狮子等浮雕。是我国现存建造年代较早、建筑等级最高的仿木结构石牌坊 。,大红门,前往天寿山陵区的门户,处于龙山和虎山之间,宫门墙体为红色,单檐庑殿顶,上浮黄色琉璃瓦,下承石刻盘檐,辟三劵门,处于高岗之上,气势非凡。,庑殿顶,三券门,单檐,碑亭,位于神道中央,是一座歇山重檐歇山顶、四出翘角的高大方形亭楼,亭台四面开门
6、。明朝时碑亭顶部是木结构的,到清朝时顶部的木结构已经腐朽,只剩下四面残余的墙壁,将碑亭的顶部改成了石券门,至今保存良好,石券门,四出翘角,四面开门,重檐歇山顶,长陵陵门,其制为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建筑,面阔显五间,檐下额枋、飞子、檐椽及单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构件;其下辟有三个红券门。陵门之前建有月台,左右建有随墙式角门。,棂星门,陵区的第二重大门,由三组二柱牌坊及砖砌墙垣组合而成。牌坊的石柱上部饰有异兽和云板,在三个门额枋上的中央饰有石雕火焰宝珠,造型奇特,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因而该门又称“火焰牌坊”。棂星门西北侧,原建有行宫,是帝后祭陵时的歇息之处,长陵棱恩门,长陵棱恩门为单檐歇山顶形制,面阔
7、五间,进深二间。檐下斗拱为单翘重昂七踩式,其平身科斗拱耍头的后尾作斜起的杆状,门下承以旱白玉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其栏杆形制,为龙凤雕饰的望柱,和宝瓶、三幅云式的栏板。台基四角及各栏杆望柱之下,各设有排水用的石雕螭首(龙头)。台基前后则各设有三出踏跺式台阶。,长陵祾恩殿,仿照紫禁城太和殿的规制建造的,重檐庑殿顶,覆以黄色琉璃瓦饰,面阔9间,进深5间,殿内地面铺以金砖,上檐饰重翘重昂九踩斗拱,下檐饰单翘重昂七踩鎏金斗拱。六排柱前后廊式的柱网排列方式,祾恩殿的梁、柱、枋、檩、鎏金斗拱等大小木构件,均为名贵的优质金丝楠木加工而成。其中支撑大殿的60根巨柱尤为珍贵,此殿各构件在殿内部分(除天花外)无
8、油漆彩画,显得质朴无华,长陵祾恩殿,属叠梁式构架体系,不推山。宋元时期的叉手、托脚等构件已不采用,斗拱也按照“檩、垫、彷”的组合方式由垫板代替。整体结构更趋简化,节点更趋牢固。梁的外端做成巨大的耍头伸出斗失。平身科斗拱的形制采用了宋元两代都没有的落金式鎏金斗拱。斗拱后尾部分均呈30角斜向上伸,真假昂并用.,定陵,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Solomans Design,更多作品九逸,请关注微博:http:/ 周代以前多建地,卜木悴大墓,地面不树不封,秦代中央集权,皇陵出现高大封土,奠定帝王陵寝的总体格局;汉袭秦制,但囚砖石建筑技术发展,大墩使用砖石结构;唐代国力强盛
9、,盛行厚葬,墓葬追求高敞,帝王多以山为陵;宋代与辽、金西夏长期征战,国势日衰,帝陵相形简朴;明、清两代尊儒崇礼,示视传统,帝陵多仿宫殿形式营建。出现多处院落组合的陵寝建筑,及由多个帝陵集合而成极其庞大宏伟的帝陵群。,秦始皇陵远景,唐乾陵因山为陵,河南巩县宋陵方上,形式与品位,称 文 小 而 指 极 大,举 类 迩 而 见 义 远,修建帝王陵寝属皇室大事,朝廷往往不惜靡费大旱人力财力精心构筑,因此建筑规模巨大,结构坚固,造型宏丽:,而且古代宗法制度深度影响建筑创作,故陵寝建筑无论形制、材料、装修、纹饰、色彩等,往往使用最高等级,极为隆重。,自明代起,帝陵发展又进入另一个新时期,不只出现规模极为宏
10、大、布局严整的帝后陵群,充分发展墓前的入口引导部分,强化环境、空间和建筑艺术,而且封土形式演变成具有艺术性的宝城宝顶。 所谓宝城即在地宫上而用砖砌筑的圆形或长圆形城墙; 宝城以内堆土成家.高度超过宝城者为宝顶。 宝城前端筑有方形城台,称为方城;方城_仁建有碑楼,称为明楼,楼内立有皇帝溢号石碑。 这种宝城、宝顶、力城、明楼结合在一起的形制,不仅使陵墓建筑拥有很高的艺术性,而且加强“陵”与“寝”两大部分的有机结合,使享殿与明楼、方城两者成为陵寝建筑序列中的最高潮。,明孝陵的 宝城宝顶,明孝陵,方上以山为陵宝城宝顶,陵墓是建筑、雕刻、绘画、自然环境融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其布局可概括为3种形式: 以陵
11、山为主体的布局方式。以秦始皇陵为代表。其封土为覆斗状,周围建城垣,背衬骊山,轮廓简洁,气象巍峨,创造出纪念性气氛。 以神道贯串全局的轴线布局方式。这种布局重点强调正面神道。如唐代高宗乾陵,以山峰为陵山主体,前面布置阙门、石象生、碑刻、华表等组成神道。建筑群组的布局方式。明清的陵墓都是选择群山环绕的封闭性环境作为陵区,将各帝陵协调地布置在一处。在神道上增设牌坊、大红门、碑亭等,建筑与环境密切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庄严肃穆的环境。,空间布局和艺术构思,陵墓墓室使用木、砖、石3种材料。因时代不同结构形式有变化。 1.大型木椁墓室是殷代开始一直到西汉时期墓室的特点,早期为井傒式结构。到西汉时又出现用大木枋
12、密排构成的“黄肠题凑”形式,形成木构墓室的高潮。 2.砖筑墓室是墓室结构的重要形式,反映出早期砖结构技术的发展水平。 空心砖墓室始于战国末期,型砖墓室约始于西汉中期,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应用渐广。 3.石筑墓室多采用拱券结构。宋陵墓室虽然是由石料构成,但顶部是由木梁承重,为木石混合结构。明清陵墓墓室全部用高级石料砌筑的拱券,与无梁殿相似。数室相互贯通,形成一组华丽的地下宫殿。,用材和结构,汉代木椁墓,汉代石板墓,战国空心砖墓用二斜一平三块空心砖斗合成的盝顶墓室,汉代砖拱墓,明十三陵的风水环境典型特点:一、山体来脉悠远, 为燕山山脉之分支。二、皇陵区东、北、西三面为群山环绕形成一个向南开口的马蹄形凹
13、地。三、南方远处有案山和朝山,成为出入皇陵区 的门户。四、溪河交汇, 水源清长。五、土壤优良, 宜于植被生长。,群山环绕,案山、朝山,风水文化,大 道 至 简 衍 化 至 繁,简 约 不 简 单 平 凡 不 平 庸,明十三陵之祖陵长陵正对着主峰,其它各陵也各对应山峰。从风水角度看,这是理想的风水宝地。长陵中轴线也是十三陵的中轴线,各陵的中轴线相对来说是陪衬长陵的。长陵中轴线上布置了一系列建筑,体现了“扶阴抱阳,一脉相承“。,风水文化,十三陵的总体布局就像一棵大树,每个陵墓如同是树枝,大树的主干就是通向陵墓的神道。城墙内的宫殿也严格地按照一条纵向的中轴线分布。,明 镜 当 台 去 妄 存 真,明
14、 心 见 性 一 语 破 的,陵墓的“明堂”(基址)平坦宽广,山上草木丰茂,地脉富有“生气”,无疑是一处天造地设的帝陵吉壤。人们由大红门一路向内,可以领略到各陵建筑和雄伟山势和谐统一结合在一起所产生的感人效果。,风水文化,步 步 为 营 环 环 相 扣,胸 有 丘 壑 智 珠 在 握,丧葬文化,我国古代的帝王陵寝,自秦汉历唐宋均取周以平面呈方形走势的陵垣,陵垣对称四面设门,内为覆斗形墓冢的“方陵”制度。,自明太祖朱元璋营建孝陵才改变古制,创新为宝城、明楼、陵殿沿中轴线纵向排列,前方后圆的布局形式。,能 言,“陵墓若都邑”明十三陵与明北京城的象征关系,明长陵(包括十三陵其余诸陵)也与明北京有着非
15、常直接的象征关系: 长陵总神道上的石牌坊、大红门、碑亭及华表、神道石象生可分别与北京中轴线上的正阳门(门前立有五牌楼)、大明门、承天门(今天安门)及华表、承天门与午门之间的御道(举行盛大仪式时两侧列有仪仗队)互相对应陵宫建筑群则显然是紫禁城的象征。,其“前方后圆”的平面布局正是紫禁城规划布局中“前朝后寝”的象征。明代皇陵平面布局的创新实质上是把历代皇陵的封土(或陵山)居中、绕以陵城所代表的“天子居中”的象征含义转化为享殿在前、宝城(玄宫)在后的“前朝后寝”的象征含义。,明十三陵作为北京陵寝建筑群的代表,深刻地影响了清代东、西陵的规划设计,甚至民国时期中山陵的规划设计也从中汲取了不少灵感。,对现
16、代的影响,中山陵依山而建,在主轴线上依次布置石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石阶、祭堂、墓室,并且祭堂和墓室为前方后圆的平面布局这显然深受明代以来陵寝建筑群布局的影响;而利用高大的台阶(取代石象生神道)来烘托气氛则是中山陵对古代陵寝建筑空间序列设计的革新与发展.,石牌坊,陵门,墓道,碑亭,石阶,祭堂,墓室,不仅如此,十三陵与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的象征性关联、与自然山水和谐交融的意境及其规划布局的高度整体性、空间序列的丰富变化等,对于当代城市、建筑群规划设计以至山水园林、景观设计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借鉴意义。正如埃德蒙培根所说,尽管北京城的许多古老的“礼仪程式和宗教思想”已经“和我们今天毫无关系”,“然而在设计上它是如此光辉灿烂,以至成为一个现代城市概念的宝库”作为明代北京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十三陵同样是城市与建筑群规划设计理念的一座光辉灿烂的宝库,等待着我们在新的实践中创造性地加以发掘。,结语,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