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马克思主义及其基本理论特征.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7434919 上传时间:2019-05-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马克思主义及其基本理论特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马克思主义及其基本理论特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马克思主义及其基本理论特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马克思主义及其基本理论特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马克思主义及其基本理论特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结 课 论 文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哲学)论文题目 论马克思主义及其基本理论特征任课教师 杨丽娟(副教授) 学 院 人文社科学院 姓 名 郇志松专 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班 级 研0806学 号 2008020238 论马克思主义及其基本理论特征【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缔造者,它的主要内容,以及其理论特征,为在全球化时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精髓,更好的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借鉴意义。【关键词】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 主要内容 理论特征一、马克思主义的缔造者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缔造的,是在与工人运动的实践中产生。作

2、为共产主义精神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并肩战斗,一边从事理论研究工作,一边用先进的理论来指导并参与到工人运动中去。(1)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进行理论研究工作马克思和恩格斯于 1844 年 9-11 月,合著了神圣家族 ,1845 年 9 月1846 年 8 月,他们又合作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 ,具有标志意义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合著了共产党宣言 。 “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 ”1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继续着马克思生前未尽的事

3、业,整理、出版资本论第二、三卷。 “整理这两卷资本论 ,是一件很费力的工作。奥地利社会民主党人阿德勒说得很对:恩格斯出版资本论第 2 卷和第 3 卷,就是替他的天才朋友建立了一座庄严宏伟的纪念碑,无意中也把自己的名字不可磨灭地铭刻在上面了。的确,这两卷资本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的著作。 ”2(2)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从事工人运动的实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同进行理论研究工作的同时,他们没有忘记用他们的先进理论去指导工人运动,他们于 1947 年,共同创建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然后又于 1848 年一起编辑出版了新莱茵报 ,后来马克思创立并领导了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 ,恩格斯参加了这个协会的工作。他

4、们把理论和实践很好得结合到了一起,推动着工人运动向前发展。 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造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缔造了马克思主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缔造者。恩格斯自己也承认:“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选自列宁:卡尔马克思 , 列宁选集第 2 卷第 416 页选自列宁: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 列宁选集第 1 卷第 95 页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第 740 页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第 242 页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 ”。 1恩格斯说:“我和马克思共同工作 40年,在这以前和这个期间,我在一

5、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但是,绝大部分基本指导思想(特别是在经济和历史领域内) ,尤其是对这些指导思想的最后的明确的表述,都是属于马克思的。我所提供的,马克思没有我也能够做到,至多有几个专门的领域除外。至于马克思所做到的,我却做不到。马克思比我们大家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 ”2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在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也做了客观评价:“马克思致力于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复杂现象。恩格斯则在笔调明快、往往是论战性的著作中,

6、根据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经济理论,阐明最一般的科学问题,以及过去和现在的各种现象。 ”“恩格斯总是把自己放在马克思之后,总的说来这是十分公正的。他在写给一位老朋友的信中说:马克思在世的时候,我拉第二小提琴。 ”3列宁又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4 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不能等同尽管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缔造者,但是并不能把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等同起来。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对哲学的观点、社会理论和社会政治学说。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工人

7、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一词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总称在马克思在世时已经出现,在 19 世纪 70 年代末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中曾广泛使用,但内容受到歪曲,马克思对此提出尖锐批评。恩格斯在 80 年代初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并在 1886 年专门作了说明。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 。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 18 世纪中叶和 19 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此外,法国启蒙学

8、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19 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马克思仅是指马克思个人,而马克思主义则不仅包括马克思本人的思想,更多得是集体智慧的产物。所以,不能把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等同起来。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包含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是关于自然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9、3 卷第 740 页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第 284 页选自列宁选集第 1 卷第 95 页选自列宁选集第 2 卷第 418 页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自诞生以来一直被无产阶级政党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其重大贡献在于揭示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阐述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剥削工人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揭示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根本对立的经济根源,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出

10、结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1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依据,研究无产阶级如何通过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彻底解放。列宁说“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也就是马克思主义” 。 2恩格斯对马克思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给与了很高的评价“马克思是第一个给社会主义、因而也给现代整个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基础的人” 。 3这三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割裂的,它们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它的主要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

11、理论体系是在同各国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实践的结合中发展的;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的;是在对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创造性研究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内容的描述和分析,可以得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并继承了就旧哲学,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在黑格尔那里, “辩证法是倒立着的。为了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必须把它倒过来。 ”4建立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组成部分相比较,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

12、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以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式渗透于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看作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列宁这样评价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而且把它贯彻到底,把它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5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研究重大现实问题,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理论特征。其它哲学都

13、掩盖自己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公然申明自己是为无产选自列宁全集第 6 卷第 251 页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第 328 页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第 112 页选自列宁选集第 2 卷第 311 页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第 283 页阶级服务的哲学。马克思、恩格斯说:“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本质特征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一,历史地看待实践是马克思创立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前提。以往的哲学家的最大缺点是不懂得哲学和认识对人类实践的依赖关系,企图寻找所谓的最

14、终实体和永恒真理。马克思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哲学,历史地看待人类的认识和实践,认为任何时代的认识和实践都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任何真理都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就为建立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了逻辑前提。 第二,以实践为检验一切理论的唯一标准为创立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了坚实基础。马克思十分关注当代人类实践和科学发展中提出来的问题,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要求和需要,实事求是地研究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并自觉地接受实践的检验,由此才创立了科学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待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思维方式,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15、的根据,实践的观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本质和功能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第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提供了保障。马克思强调理论只有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不断修正、不断丰富,才能具有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体系,这是它的实践性所规定的,也是它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内在源泉。 马克思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的高度统一,因而能够对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产生不可遏止的吸引

16、力。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是具有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又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进一步体现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特征。恩格斯这样评价马克思:“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

17、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 ”3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选自列宁选集第 216 页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第 777 页选自毛泽东选集第 2 卷第 686 页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运动中向前发展的,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它不断地冲破过时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束缚,向新的更高水平发展,创造出越来越丰富的

18、物质财富。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将达到高度发达的水平,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能够充分满足社会所有成员的需要。毛泽东是这样认识共产主义的:“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这种思想体系和 社会制度,是区别于任何别的思想体系和任何别的社会制度的,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 最完全最进步最革命最合理的。 ”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运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表现为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同时也表现为人的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与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相适应的是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19、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的发展,它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互为条件和相互促进的辩证运动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相互联系中来研究人类解放问题的。他们认为,随着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类也不断获得新的解放,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到了共产主义社会, “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 ”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人类解放的伟大目标才能真正完全实现。由于共产主义是我们现在可以预见到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同时也是我们可以预见到的人类最美好的社会,所以共产党人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把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光荣

20、的历史任务。四、在当代世界,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通过以上论述,我们明白了马克思主义的缔造者、科学内容,理论特征。在全球化的今天,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只有坚持了这些科学精神和科学原理,才能在欠发达的东方社会走出真正的社会主义,只有这样的社会主义,才能最终与资本主义的制度角逐中胜出,从而才能吸引更多的信徒,把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而丧失的社会主义信念重新树立起来。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3、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4、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5、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6、列宁列宁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7、列宁列宁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8、陈先达:陈先达文集第三卷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人民大学出版社9、逄锦聚、李毅: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阐释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 年 第 1 期。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