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章节:江苏教育出版社技术与设计 1第二章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一、教材分析前一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是对本模块名称的解读,也是对本模块教学的界定。而本节的人机关系是设计中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学生在第一节中已经了解了“设计”的概念,明确了设计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在这一节中,学生要深刻理解“人机关系”这一概念,并且要联系到实际生活中的体会,生成情感认识。所以,本节的难点内容就是要让学生在深刻理解“人机关系 ”这一概念的同时,形成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实际上,本节内容是整个必修 1 模块关于设计这一概念解释的最主要一节,通过“ 人机关系”这一概念,让学生对于本学科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产生
2、更加积极的学习热情。二、学情分析学生刚刚学习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一节,对设计的最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初步了理解。学生虽然刚刚开始接触设计,但实际上对于设计,在生活中早有所认识和了解,只是不够系统、不够科学。而人机关系是设计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正是要从人机关系中渗透出来。本节课的宗旨是让学生形成“以人为本”的核心设计理念并大力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换句话说,让学生开始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的设计理念是本节课的宗旨,要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渗透到学生的灵魂当中;再次就是要利用本节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程产生更大的兴趣,这也是整个必修1 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目标
3、。本节课与课标相碰撞的点有很多:比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开拓技术学习的视野、学会或掌握一些通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技术及其设计的一般思想和方法、形成和保持对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可见,本节内容在模块 1 中是十分重要的。三、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1.知识与技能:学生要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设计的信心。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设计理念。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2.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设计的信心。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设计理
4、念。难点:学生要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人机关系”是学生所接触的新的概念,如何让学生更好、更充分地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就成为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在本节内容的讲授过程中,要不断给学生渗透“以人为本”的核心设计理念。“人机关系”是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只不过学生还没有概念。所以,还应当让学生从生活中的感受去充分认识“人机关系” ,理解“人机关系” 。如果只是通过书本上的概念介绍和案例来让学生学习“人机关系”这一概念,虽然能达到教学目标,但是我认为学习效果并不能达到最佳。要想让学生真正深刻认识和理解“人机关系”这一概念,就必须构建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去设计,自己去体会在设计中要实现的人机关系的几个目标
5、。教师只需要稍微的加以引导,学生便可以自己完成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效果反而更好。所以在本节课中,对于“人机关系”概念的介绍,我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从书本到生活)操作,而是选择了学生感受教师总结学生再感受的教学方式。在整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聚焦发散”的一个过程。在生活中,学生对于“人机关系”的感受都有,只是没有给他们进行概念和总结,所以我在讲述“人机关系”概念前,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自主、探究、协作的任务活动自己设计一只笔。让学生设计笔的时候,一定要强调,让学生突出自己设计的目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在前一节课中,学生了解了设计的概念,明确了设计具有非常强的目
6、的性,那么在实际设计中,必须突出自己的设计目的。或者说,带着自己的目的去设计,带着自己的思想去设计。通过学生讲解自己设计的笔,让学生充分理解“人机关系” ,形成以人为本的核心设计理念。在学生讲解自己设计的笔的时候可以把学生的设计目的,目标写在黑板上,并且引导学生的目标向本节课要学习的高效、健康、舒适、安全四个目标靠拢。这是我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教材不同之处。五、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双屏(实物投影屏和微机视频投影屏) ;普通 PPT 课件;人体工程学键盘一个、普通键盘两个、木柄螺丝刀一个、橡胶柄螺丝刀一个(带磁性) 、羽毛球拍两个(价值人民币30 元和 600 元) 、普通小刀一个、铅笔刀一个、
7、U 盘两个(帽塞设计不同) 。 (后附教学过程图片)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设置情景 同学们几乎每天都要用到笔,有些笔用起来感觉很好,有些笔用起来感觉不好,现在,就给大家个机会,自己设计一只笔,一只你感觉最好用的、最舒适的、在你心目中最符合你的要求的笔。设计要求是:1.用图和文的形式表达。2.必须着重说明你的设计目的。个人设计完后,分组讨论,交流,每组推选出一个最好的设计,展示给大家。现在开始设计,时间 10 分钟。设计一只笔。 (10分钟)学生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都要用到笔,每一支笔用起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实际就是人和笔之间的“人机关系” 。我就以此设置情景,把
8、设计一支作为学生的任务活动,让学生分每人设计一支笔,一支用起来感觉最好,最理想的笔。然后分 4 组讨论,评选出最好的一支,用图文的形式展示给大家,在展示自己设计的笔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着重说明各个部分设计的目的,如在握笔处加条纹是为了达到舒适的目的等,并且把 4 个组的所有设计目的罗列在黑板上。我在引导学生说出设计目的时有意识地向高效、健康、舒适、安全这四个目标靠拢,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做铺垫。好,10 分钟时间到,现在同学们分组讨论交流,每组推选最好的展示给大家。分组讨论、交流推选比较好的设计。 (3 分钟)在黑板上把四个组的代表的设计目的罗列出来,并且引导、归纳学生的设计目的向本节的高效、健康、
9、舒适、安全四个目标靠拢。被推选出来的同学用实物投影仪把自己的设计展示给大家,并且着重说明自己的设计目的。学生虽然不知道什么是“人机关系” ,但是他们在设计笔的时候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按照自己的目标处理人机关系了。学生展示完自己的设计之后,我开始引入“人机关系”的概念,这时候就是把学生的发散思维聚焦到“人机关系”这一新概念上来。引入新课人机关系评价学生设计之后,引入“人机关系”概念。在引入的时候可以类似地这样说:“刚才同学们把自己想象的最好用,最喜欢的笔画了出来,并且同学们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每组推选出了最受欢迎的笔。其实呢,刚才同学们这个过程就是简单的设计一支笔的过程,并且同学们在设计的过程中是考
10、虑到了高效,健康、舒适等一些方面。那么在实际中用你一支笔的时候,不管它好用还是不好用,其实都是笔和你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相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思维互联系,换句话说,就是你在使用笔的时候,笔和你之间产生了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讲的人机关系。那么到底什么是人机关系呢?我们来看一下书上给出的解释”人机关系概念讲解: 借用学生使用笔的时候和笔构成的关系引入人机关系概念后,给出书的解释: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关系称为人机关系。这时候给出大量构成人机关系的图片,并且强调生活中,人机关系处处存在。在讲解人机
11、关系概念时我注意从两个方面解释内涵:一、人机关系中的“ 机 ”除了指机器、工具、仪器等,还包括环境。要对 “机” 有全面的认识。二、人有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层面,“机”有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层面。人与产品的不同部位构成不同的关系,构成不同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单一的联系,而是复杂的联系。积极思考,马上行动,深入思考,理解概念。讲解这两方面的时候应用大量图片,和书上 P33 的马上行动进行师生互动。讲解人机关系要实现的四个目标引导学生看黑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归纳的目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发现自己归纳的目标正是书上要讲解的四大目标:高效、健康、舒适、安全在讲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时,我先让学生看黑板上,自己设
12、计笔时的设计目的和所考虑到的目标。 (书上的四个目标基本都包括在内)这时候,学生会很容易理解人机关系要实现的四个目标,因为,在他们的设计中已经都考虑到了。讲解目标高效 在讲解高效目标时,教材中着重强调了环境的因素。在这里,我把环境因素又给学生做了一下扩展:学生的作息制度,作息习惯也是一种看不见的环境,与人也构成人机关系。同时再举例人的饮食习惯,对人的也存在影响和作用,也是一中看不见的环境,与人也构成“人机关系” 。如此,学生对“人机关系”概念的理解才算完整。在教师引导下,更加全面理解人机关系概念概念的扩充:人机关系的“机”也包括看不见的隐性环境。如饮食习惯、作息习惯等,都与人构成人机关系。如此
13、理解概念才不拘泥与教材,使概念的理解更加完整。讲解其他目标 让学生通过比较人体工程学键盘和普通键盘的使用手感来加深感性认识。另外还有比较两个不同的螺丝刀,两个不同设计的羽毛球拍的使用手感。最后,把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单独给学生灌输,并且通过两个产品(办公室使用的耳机电话和防止丢失塞帽的 U 盘)的展示来让学生深刻理解任何一处小小的精心设计都是本着“以人为本”的目标。学生通过案例和亲身体会深刻理解人机关系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讲解书上关于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时,我通过很多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加深理解,并且在整个过程中渗透“以人为本”的核心设计理念。鼓励学生设计 在本节课结束时,表扬学生
14、的设计。让学生觉得设计并不是很神秘,很遥不可及的事。学生建立设计信心 鼓励他们,为他们建立设计的信心。为以后的教学打好基础。抓住契机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布置作业 作业:让学生选择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产品,分析其在“人机关系”上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意见。七、教学反思:本节内容基本是让学生的自主、探究、协作式的学习活动和动手实践活动。学生在设计笔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处理人机关系,并且是按照自己的目标处理人机关系,尽管他们当时还不知道什么是人机关系。而老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向本节课的目标上靠拢、聚焦。把学生发散的思维聚焦到人机关系上后,再让学生的思维继续发散,当然,这时候就是有根据点的发散思维了。整个过程可以概括为:动手实践理论认识动手实践;发散思维聚焦思维发散思维。自我感觉按照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学生积极性高,参与性强,学生可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但是时间上很难掌握控制好。因为有的时候一个小组里有几个学生的笔设计得都很好,都想给大家展示,这样一来,时间就紧张了,所以,需要灵活控制好时间。另外,还感觉在讲解高效的目标时,缺乏一些事物案例,素材少了一些,缺乏力度。附上课过程部分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