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类型刑法总论试题B卷答案.doc

  • 上传人:yjrm16270
  • 文档编号:7420867
  • 上传时间:2019-05-17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45.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刑法总论试题B卷答案.doc
    资源描述:

    1、 第 1 页( 共 6 页)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刑法保护的范围具有广泛性B.刑罚是最严厉的国家强制方法C.刑法具有补充性D.严重侵害法益的行为都是刑法惩罚的对象2.依我国刑法规定,适用保护管辖原则有一定的条件限制,这些条件中不包括( )A.所犯之罪必须侵犯了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的利益B.犯罪人必须年满 18 周岁C.所犯之罪按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 3 年以上有期徒刑D.所犯之罪按犯罪地的法律也应受处罚3.我国刑法对国内犯的基本适用

    2、原则是( )A.属人管辖原则 B.保护管辖原则C.属地管辖原则 D.普遍管辖原则4.不属于不作为犯罪法律性质义务来源的是( )A.道德义务 B.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C.职务或者业务要求的义务 D.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犯罪预备成立条件的是( )A.主观上为了犯罪 B.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C.事实上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D.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6.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 )A.故意犯罪 B.实行犯罪C.犯罪既遂 D.过失犯罪7.连续犯的特征不包括( )A.数次行为具有连续性 B.数次行为的性质可以不同C.数次行为必须触犯同一罪名 D.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

    3、故意8.我国刑罚的一般预防对象不包括( )A.已经犯罪的人 B.具有犯罪危险的人C.可能犯罪的人 D.犯罪被害人9.下列属于刑罚处理方法的是( )A.训诫 B.赔偿损失C.赔礼道歉 D.罚金1O.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 )A.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D.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11.我国刑法对犯罪进行分类,原则上是依据犯罪的( )A.危害程度 B.对象C.方法、手段 D.同类法益1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行贿罪的主观方面是( )A.故意B.故意,且具有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第 2 页( 共 6 页

    4、)C.故意,且具有谋利的目的D.故意,且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13.狭义刑法是指( )A.刑法典 B.单行刑法C.附属刑法 D.特别刑法14.一般认为,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是( )A.民主主义与三权分离 B.尊重人权与三权分离C.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 D.民主主义与人民意志15.我国刑法第 12 条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A.从新兼从轻原则 B.从旧兼从轻原则C.从旧兼从新原则 D.从新原则16.犯罪的本质是( )A.对社会关系的侵犯 B.对规范的侵犯C.对法律规范的侵犯 D.对法益的侵犯17.下列关于危害结果的意义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 B.是区分罪

    5、过的标准之一C.是区分犯罪形态的标准之一 D.是影响量刑轻重的因素之一18.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故意可以分为( )A.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B.概括故意与确定故意C.预谋故意与突发故意 D.事前故意与事后故意19.特殊共同犯罪就是指( )A.集团犯罪 B.团伙犯罪C.犯罪集团 D.聚众犯罪20.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累犯( )A.应当加重处罚 B.应当从重处罚C.可以从重处罚 D.可以加重处罚21.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如果犯罪较轻的, ( )A.可以从轻处罚 B.应当从轻处罚C.可以免除处罚 D.可以减轻处罚22.从减刑的方法与效果来看,减刑分为两种情况,其中一种是将无期徒刑减

    6、为( )A.有期徒刑 B.拘役C.管制 D.长期徒刑23.关于刑罚的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刑罚只能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制定B.刑罚只能由监狱执行C.刑罚是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方法D.刑罚只能适用于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人或者单位24.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折抵刑期的刑种是( )A.无期徒刑 B.有期徒刑C.拘役 D.管制25.关于剥夺政治权利如何执行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一般要剥夺政治权利,其刑期与主刑一样,同时执行B.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从有期徒刑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执行剥夺政治权利附加刑第 3 页( 共 6 页)C.被判处拘役的罪犯,

    7、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从拘役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执行剥夺政治权利附加刑D.被判处管制的罪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附加刑与主刑刑期相等,同时执行26.审判时怀孕的妇女,无论犯了多么严重的罪,最高可以判处( )A.有期徒刑 15 年B.无期徒刑C.死刑缓期两年执行D.死刑立即执行27.下列关于从重处罚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从重处罚是指应当在犯罪所适用刑罚幅度的中线以上判处B.从重处罚是在法定刑以上判处刑罚C.从重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D.从重处罚是指一律判处法定最高刑28.在缓刑考验期内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的情形是( )A.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B.在缓刑考验期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

    8、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C.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D.在缓刑考验期内有其他行为的29.朱某因婚外恋产生杀害妻子李某之念。某日晨,朱在给李某炸油饼时投放了可以致死的“毒鼠强” 。朱某为防止其 6 岁的儿子吃饼中毒,将其子送到幼儿园,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不料李某当日提前下班后将其子接回,并与其子一起吃油饼。朱某得知后,赶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已中毒身亡。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朱某对其妻、子的死亡具有直接故意B.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间接故意C.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过失D.朱某之子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30.甲贩运鸦片,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

    9、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某抓住汽车的门把手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头部着地死亡。甲对朱某的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A.疏忽大意的过失B.过于自信的过失C.直接故意D.间接故意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个以上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31.国外刑法理论一般认为刑法具有( )A.打击犯罪机能 B.行为规制机能C.法益保护机能 D.自由保障机能E.预防犯罪机能32.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主要区别有( )A.起因条件的内容不同 B

    10、.实施的对象不同C.实施的目的完全不同 D.对行为人自身的限制有些不同E.对损害限度的要求不同33.下列犯罪中属于继续犯的有( )第 4 页( 共 6 页)A.盗窃罪 B.重婚罪C.非法拘禁罪 D.制造毒品罪E.遗弃罪34.各国刑法所采用的数罪并罚的原则主要有( )A.吸收原则 B.并科原则C.限制加重原则 D.混合原则E.“先减后并”原则35.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 )A.法律主义 B.禁止事后法C.禁止类推解释 D.禁止绝对不定期刑E.明确性36.属于亲告罪的包括( )A.强奸罪 B.侵占罪C.侮辱罪 D.遗弃罪E.虐待罪37.我国刑法规定的共同犯罪人包括( )A.教唆犯 B.主犯C

    11、.从犯 D.胁从犯E.牵连犯38.依照我国刑法,缓刑的适用条件包括( )A.适用对象限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B.适用对象限于被判处拘役或者 3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C.不是累犯D.根据犯罪人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于再危害社会E.必须是过失犯罪39.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是( )A.故意杀人 B.强奸C.抢劫 D.贩卖毒品E.劫持航空器40.甲因为男友乙不忠而生恨意,决定杀乙。某日把乙引到家中将一瓶安眠药(50 片)掺入咖啡让乙喝下。乙在甲的床上昏睡,甲离家到附近一座山上打算自杀。甲在山上犹豫徘徊一昼夜,心生悔意急回家,发现乙已经被人送医院

    12、抢救,未死。甲大喜过望。对甲的处罚不正确的是( )A.按既遂犯处罚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应当免除处罚E.应当减轻处罚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41.刑法的溯及力42.刑法上的因果关系43.累犯第 5 页( 共 6 页)44.身份犯45.管制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46.紧急避险的概念及成立条件。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5 分)47.试论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异同刑法总论试题 B 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1.D 2.

    13、B 3.C 4.C 5.C6.A 7.B 8.A 9.D 10.B11.D 12.D 13.A 14.C 15.B16.D 17.B 18.A 19.A 20.B21.C 22.A 23.B 24.A 25.A第 6 页( 共 6 页)26.B 27.C 28.C 29.C 30.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31.BCD 32.ABDE 33.BCE 34.ABCD 35.ABCDE36.BCE 37.ABCD 38.BCD 39.ABCD 40.ABDE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41.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

    14、对它生效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未确定的行为是否具有追溯适用效力,如果具有适用效力,则是有溯及力,否则就是没有溯及力。42.是指危害行为与威海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43.累犯是指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人,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情况。44.身份犯是指以特殊身份作为主体要件或刑罚加重、减轻的法定事由的犯罪。45.是指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46.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给另一较小或者同等法益造成损害的行

    15、为。其成立条件包括:(1)法益面临现实危险;(2)危险正在发生;(3)由于不得已而损害另一法益;(4)没有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5 分)47.概念不同: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处罚不同: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预备是着手实施前的阶段,而犯罪未遂则是已经着手实施,但是因为其他外界原因没得逞,比如想盗窃因为有人巡逻没偷成,比如想抢劫因为遭到反抗没抢到钱,但是行为实施时已经构成犯罪,只是没有得到财物而已。但如果为盗窃去购买钳子等作案工具,为抢劫去购买枪支、刀具或踩点等显然是在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属于犯罪预备。相同之处:两者的行为人都没有完成犯罪,且都是因为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刑法总论试题B卷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742086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