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间行车障碍多 八项行车注意保安全据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资料统计表明,夜间行车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其交通事故率要比白天高 1-1.5 倍。为确保夜间行车安全,车主朋友应该牢记以下“八项注意” : 1夜间行车时如果遇到对面来车,不要一会儿踩制动踏板,一会儿向右打方向盘,要切实注意右侧行人和自行车。一般来说,自己的汽车在距离开远光灯的对面来车大约 100200 米时,尚能看清楚前方的行人、自行车或其他障碍物,但当距离拉进到 30 50 米时,就很难看清前方的行人、自行车或其他障碍物了,这是第一项注意。 2夜间行车要注意从左侧横过马路的行人。在城市道路的交通繁华地段,有时对向车道上排满了等红灯的车子
2、,在这种情况下,常会有行人从车流的车缝中跑出来从左向右横穿马路。在夜间,车主不容易发现,特别是处于道路上的路灯几乎都在道路两侧,道路中心线附近光线很暗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3夜间行车要严格控制车速。夜间行车由亮处到暗处时,为了配合眼睛对这种光线变化的适应过程,必须降低汽车的速度;在汽车驶经弯道、坡路、桥梁、窄路以及不易看清的路段时,必须降低车速;当汽车驶经交叉路口、繁华路段时,道路两旁的霓红灯以及其他灯光的照射,都会对车主驾车带来影响,此时,也应该降低车速;如果遇到下雨、下雪或下大雾等恶劣天气时更需要降低车速。否则,容易发生意外。 4夜间行车要注意跟车距离。在夜间行车时,由于视线不良,再加上常会
3、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因此,车主应该随时作好停车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要尽量增加跟车距离,以防止出现追尾事故的发生。 5夜间行车要尽量避免超车。特别是在窄路、窄桥以及视线不良、车流量大的路段,更应该注意不要超车。 6夜间行车要注意防止疲劳。夜间行车特别是在午夜以后更容易疲劳瞌睡。另外,夜间行车由于不能看到道路两旁的景观,外界对车主的视觉刺激很小,因此,更容易出现疲劳。如果稍微感到疲劳,就应主动调节大脑或是停车休息片刻。 7要注意夏季夜间行车。夏季天气炎热,在街道或大路两旁常常有人乘凉或露宿,因此,应该特别小心。 8也就是最后一项注意:养成良好的驾车道德。有些车主乘夜间交警较少,长时间打开远光灯高
4、速行驶,会车时也不及时改用近光灯,还不时地抢道行驶,只图自己方便,不顾别人安全,极易出现交通事故。安全带的重要性:你了解安全带吗?提到驾车安全,人们往往只把什么不违章、不超速等交通法规挂于嘴边,却往往忽略了天天身边最基本的安全带。很多驾驶员总是不爱“绑”上安全带,认为没什么用,这里要提醒你的是“安全带虽小,威力无比”。有道是十年不开张,开张管十年。说不上什么时候就能因为你绑了这根带子而帮了你的“大忙”。现在的汽车是越来越多了,随着汽车的与日增多,交通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可是当提到安全的时候,人们应该不会忽略掉就在身边的安全带吧。安全带是与 1885 年问世的,最初是装在马车上为了
5、防止乘客从马上摔下来。直到上个世纪的 60 年代,安全带才被大批量地生产。从那时候开始,生产出的安全带已经被安装在安装在全世界超过 10 亿辆汽车内;如果把这些安全带连在一起,总长度已达到 1000 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 250 圈,或是往返月球 13 次之多。最重要的是, 40 多年来,无数生命因此而获救。事实证明: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对人们安全起最重要保障作用的正是我们最常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安全装置安全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解读一下身边熟悉而又陌生的安全带。当汽车发生碰撞或遇到意外紧急制动时,将产生的巨大的惯性作用力,会使驾驶员、乘客与车内的方向盘、挡风玻璃、座椅靠背等物体发生二次碰撞,
6、极易造成对乘员的严重伤害,甚至将乘员抛离座位或抛出车外。现在的安全带均由强度极大的合成纤维制成,带有自锁功能的卷收器,采用对驾、乘人员的肩部和腰部同时实现约束的三点式设计。这样的安全带能将驾乘人员束缚在座位上,防止了二次碰撞,而且它的缓冲作用能吸收大量动能,减轻驾乘人员的伤害程度。据有关机构统计,在所有可能致命的车祸中,如果正确使用安全带,可以挽救约 45%的生命;如果同时使用安全气囊,这一比例将上升至 60%。理想的安全带作用过程是:首先,及时收紧。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刻毫不犹豫地把人“按在座椅上” 。然后,适度放松待冲击力峰值过去,或人已能受到气囊的保护时,即适当放松安全带,避免因拉力过大而
7、使人肋骨受伤。目前较先进的安全带都带还装有预收紧装置和拉力限制器。安全带预收紧装置当事故发生时,人向前,座椅往后,此时如果安全带过松,则后果很可能是:乘员从安全带下面滑出去。还有一种情况是人已碰到了气囊,而此时安全带由于张紧余量过大而未能及时绷紧,即未能像希望的那样先期吃掉一部分冲力,而是将全部负担都交给了气囊。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乘员严重受伤。但问题是,正确安装的安全带。其松动余地来自何方?一是由于乘员的衣服本身有一定的厚度。另外在安全带装置中也多少隐藏了部分松动余地,这种余地无法消除,但真遇到事故时,还就应该尽量消除。为此出现了这种安全带预收紧装置它负责提供瞬间绷紧的安全带。其作用过程是
8、:首先由一个探头负责收集撞车信息,然后释放出电脉冲,该脉冲传递到气体发生器上,引爆气体。爆炸产生的气体在管道内迅速膨胀,压向所谓的球链,使球在管内往前窜,带动棘瓜盘转。棘爪盘跟铀连为一体,安全带就绕在轴上。简单地讲,就是气体压力使球动,球带动棘爪盘转,棘爪盘带动轴转-瞬间实现了安全带的预收紧功能,从感知事故到完成安全带预收紧的全过程仅持续千分之几秒。管道末端是一截空腔,用于容留滚过来的球。安全带拉力限制器事故发生后,安全带在预收紧装置的作用下,已经绷紧了。但我们希望在受力峰值过去后,安全带的张紧力度马上降低,以减小乘员受力,这份特殊任务就由安全带拉力限制器来完成:在安全带装置上,有一个如前所述的预收紧装置,底下卷绕着安全带,轴芯里边是一根钢质扭转棒。当负荷达到预定情况时,扭转棒即开始扭曲,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安全带,实现了安全带的拉力限制功能。 有时候,被捆绑住也是一种爱自己、爱他人的表现。所以在驾驶中,千万不要小视了安全带的作用,时刻牢记“爱绑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