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想找中医看病,所必须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 1. 要能找到一个真正用中医思想治病的中医生,并有良好的疗效,这种概率大概为千分之一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中医药课题组”发布的走出误区 重铸中华医魂报告里写道 : “据统计,民国初年我国有中医 80 万人;1949 年 50 万;现在 27 万人,而据我们对一些地区和县级中医院的调研估计,其中只有 10的中医开汤药处方,换句话说,真正能用中医思路看病的不过 3万人,其他中医尚需进一步学习或温习四大经典。这期间,我国人口从 4 亿增加到今天的 13 亿,而中医却从 80 万人减少到 3 万人。 ”而这三万人中真正能够四诊合参、具有正确的
2、中医理论知识并有良好临床效果的医生并不多见,有机缘遇到这样的医生并能挂上号,所以这千分之一的概率恐怕并不为过。”2. 中医生开出药方后,你要能买到正宗的中药,这种概率大概为百分之一现代社会人心不古,再加上监管机制的缺乏,中药材市场假冒伪劣充斥。上等药材基本出口欧美、日韩、东南亚,国内市场本就剩下中、下等药材,可利欲熏心的不法商人大有人在,各种假冒伪劣充斥,如同毒奶等事件一样,只不过没有揭发出来落入公众视野而已。其实这已是一个社会现象,非某一行业所独有。所以,在一百家药店里找到一家能够保证所有药材质量的药店,恐怕也是你的幸运。3. 有了好的药方和药后,你还要有正确的养生观念以及付出的时间,这种概
3、率大概为十分之一其实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使有好的医生、好的中药,但你仍反其道而行之,恐怕也是枉然。比如说医生诊断出你脾胃一派寒湿,你却置“忌生、冷、酒”不顾,张口“西方饮食习惯”、闭口“生活享受”,那再对症的药下去也无济于事。中医的科学就在于辨证施治,以四诊合参(特别是脉象)为诊断依据随时对症下药,一般处方不会超过一周,这就需要在病情变化时随时就诊处方。中医基本上不会根据病名去治疗,不管你是癌症也好、肝炎也好、胃病也好,只要当下有外感就治外感;肝胃不和就疏肝健脾;心肾不交就温肾扶阳,使得人体气机升降自如、脏腑功能正常康健,自然病愈邪祛。所以才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现象。如果你不认为中医理论玄
4、之又玄、诊断治疗毫无标准、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就诊、煎药也浪费时间,那么你可能是十个病人中的一个。从上面几点以及另一篇帖子走出误区 重铸中华医魂中,已经可以看到中医在现今社会里的苟延处境,这涉及到中医教育、体制、监管、道德、哲学等诸多方面。但一个即将开庭的医疗官司,又将牵扯出事关中医生存环境的另一因素-药典。药典中对某些药物和药量的规定,就如同规定:“因砍柴刀易致人伤亡,故规定砍柴用刀为小刀”一样。这也是今天本文的重点:医生是完全遵守药典开太平方以求自身平安吗?还是有是证用是药、用是量来治病救人。 种种危及中医的恶劣环境不能逐渐改善的话,中医不亡也难! (接上一篇你想找中医看病,所必须具备
5、的几个基本条件!帖子)答 辩书 邓旭光一位 80 高龄,长期身患多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猝死了。半年后,其家属在他们身后“医闹”们的策划和鼓动下,为一己私利,借口中药附子过量,将四年来竭尽全力多次成功抢救患者的医院告了。答辩摘要:一凌剑光系 80 高龄,长期身患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等多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经多次抢救幸存的患者,猝死随时可能发生。二 患者于 2008 年 8 月 16 日中午时分出现的临床表现不是“附子中毒”的表现,而是典型的“少阴病死证”。三 患者死亡当日,接诊医院无附子或乌头碱中毒的诊断,家属签字放弃抢救,对该医院的诊断及救治没有提出异议。四 诉讼状中叙
6、述的患者死亡前服药情况不符情理,患者根本没有服用 8 月 14日开的处方。五 2008 年凌剑光治疗概况说明:患者病情已进入终末期;邓医师对患者的体质及病情发展是了解的;患者及家属对邓的治疗效果是认可的;邓在为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作了不懈的努力。六 附子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毒药”,量大不会“毒”死人(一)古今“毒”有两解,误判过千年1 中药在古代本来就叫“毒药”;2 中医所谓的“以毒攻毒”,就是以偏纠偏;3“是药三分毒”就中药来说,只有三分以上偏性(即“毒性”)的东西才叫药;4 为药不“毒”,难建奇功。(二)作为保健食品,附子“药食同源”在四川、云南、陕西某些地区作为礼品于亲朋好友之间
7、相互馈赠、用来煲狗羊肉等汤食用,更有把附子如同红薯、土豆般长期大量食用的习俗 (三) 附子被中医奉为“保命要药”,是历代医家治疗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的常用药之一(四) 附子剂量大小与会否中毒没有正比关系,附子剂量大与附子中毒无必然性。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了附子的常用量,但并没有象有些药物如麻醉药一样规定其极量(中毒量)和致死量。按正规医院药房发药的规定:附子等药处方上超常用量,医师在处方上双签名后药房即可发药。2 中医最权威的临床经典伤寒论的附子常用量为:30-90 克且多用生附子。3 历代许多中医名家特别是“火神派”医家其附子的用量都远远超出了药典规定的常用量。如果说超过附子常用量就会毒
8、死人的话,这些医家个个岂不成了“杀人魔王”了?4 现代医家的观点“只要用药正确、适合患者病情,哪怕附子剂量超出医书记载几十倍都没有危险。”5 近年来,邓旭光医师本人也大剂量使用以附子为主的中医处方、治疗不少疑难危重疾病,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在这些服用附子的患者中,年龄最大者 90岁,附子最大剂量者为 120 克。连续时间最长为 3 个月。无一例发生过严重中毒反应。(部分病例处方见复印件)(五)善治重危急症,被誉为“中医的脊梁”的全国著名老中医李可认为:中医处方不传之秘在于剂量,古今剂量换算存在重大错误,用古方就必须用古代剂量,如果剂量太小,就不能治大病。七 在中医门诊对于患者凌剑光的中医诊断、
9、辨证、治法及选方用药是正确无误的。答辩全文;一凌剑光系 80 高龄,长期身患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等多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经多次抢救幸存的患者,猝死随时可能发生。患者凌剑光、男、1928 年出生,患者因反复胸闷、气促 2 年,加重 3 天,于2004 年 2 月 13 日以“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律失常、慢性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 3 级、极高危”第一次收入我院中医科,自此,患者在我院共住院 13次,其中 2008 年 1 至 7 月份共 4 次。四年间,患者共接受抢救 8 次,今年 1-4月份共抢救 2 次。据 2004 年来我院第一次住院的病历记载:患者 2001 年
10、就曾经出现胸前疼痛、憋闷感,气促,面色苍白,四肢冰冷,随后晕厥,意识丧失,上述情况反复出现 3 次,遂去武警深圳医院救治。诊断为“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鉴于患者患有冠心病、严重的心肌缺血,高血压病三级(极高危)、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二度型房室传导阻滞、窦房阻滞伴有晕厥),早在 2004年 1 月 13 日,患者第一次来我院住院的第一天,我科金庆文主任及张李兴医师就找其家属谈话告知:患者凌剑光病情严重,随时有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和心脏骤停的可能,家属表示明白病情,有心理准备,要求继续留在我科治疗,其儿子凌惠平还代表家属在病历上签了字(祥见复印件)。看来,自己父亲的病情有多么的严重,其儿
11、子凌惠平四年前应该早就已经明白并有心理准备了吧?二 患者于 2008 年 8 月 16 日中午时分出现的临床表现不是“附子中毒”的表现,而是典型的“少阴病死证”。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伤寒论对少阴病的预后提出了六死证的概念。其中第 296 条指出“少阴病 ,吐利 , 躁烦四逆者 , 死。” 何谓少阴病?伤寒论少阴病提纲指出:“少阴之为病 , 脉微细 , 但欲寐。”它是全身阴阳俱虚而以心肾阳气虚衰为病理特征的疾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多属少阴病范畴。第 296 条的现代译文是:凡少阴病的患者当病情进一步发展,阳气脱绝出现上吐下泻,手足不宁,心中烦乱不安,四肢冰凉等证时即为“死前特殊病征”。张仲景以
12、死终结 ,未出方药救治。说明此“少阴病死证”在当时条件下属无药可治的危候。现代如及时救治也仅有一线生机。上证的中医病机:少阴病吐利交作,为肾虚衰,火不生土,胃气上逆,脾气下陷所致。手足不宁,心中烦乱不安,为残阳外扰,神不守舍之征,更兼四肢厥逆,则阳复无望,且有脱厥之虞,故属危殆,预后不良。现代有不少病案报道证实伤寒论对少阴病六死证的预后判断的现实意义,摘录三则如下:1 朱某 , 女 , 55 岁 , 工人。患者低热、腹泻、气短半月。诊前两天恶寒汗出 , 动则尤甚。轻咳 , 胸闷气短 , 口干不欲饮 , 纳差呕恶 , 大便鹜溏 , 面淡白轻浮 , 倚息不得卧 , 神疲欲寐 , 语音低微 , 舌质
13、淡嫩稍胖 , 苔薄白 ,脉沉微稍数。据上脉证 , 似属外寒内饮证 , 拟散寒蠲饮。取表里双解的小青龙汤加生牡蛎 1 剂 , 次日热解 , 自汗减 ,身觉轻爽 , 余证如前。然诊其脉细濡无力 , 微弱甚前 , 少阴脉证毕露 , 急拟真武汤合保元汤 1 剂 , 并嘱家属病情危重。患者家属急请西医救治 用药不详 , 后二日脉微欲绝 , 四肢逆冷 , 烦躁欲死 , 额汗如珠 , 呕吐粘水 , 自肛门溢出清水样便。西医抢救无效而亡。按: 本例从开始服小青龙汤至死亡 , 不足六十个小时 ,死前四肢逆冷 , 额汗出 , 脉微欲绝 , 烦躁、呕利 , 已见虚阳已脱、阴寒盛极之征。尽管西医多方抢救 , 但已到了
14、“回阳救逆 , 其机甚微”之地步。正如仲景所言:“少阴病 ,吐利 , 烦躁四逆者 , 死。” 296 条。2 一叟 70 余岁,素有冠心病史,因腹泻二日经本村医生治疗不效邀诊.见其恶寒踡卧,身上盖二个被子,手足逆冷,脉微,结.告之不治,果第二日故去。295 条:“少阴病,恶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3 某妇,66 岁,胰腺癌晚期,四肢逆冷,躁烦不安,脉结无根.八小时后病故。伤寒论条:”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躁烦:烦躁甚者伤寒论研究大辞典:”指手足不宁,心中烦乱不安而以躁动为主者”三 接诊医院无附子或乌头碱中毒的诊断,家属签字放弃抢救,并对该医院的诊断及救治没有异议2008 年 8
15、 月 16 日,患者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四小时后被送入武警深圳医院急症室抢救,该院诊断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急性心机梗死?高血压,并给予相应的救治,而并没有诊断其附子或乌头碱中毒或作相应的处理。据了解在对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家属提出放弃抢救,经家属签字后医院停止了抢救,患者死亡后,该院开出的死亡诊断书:1 急性左心衰;2 急性心机梗死?3 冠心病;4 高血压。死亡诊断书无附子或乌头碱中毒的诊断。凌剑光家属对于武警深圳医院的诊断及治疗未有异议,更没有提出尸检的要求而是签字认可。四 诉讼状中叙述的患者死亡前服药情况不符情理,患者根本没有服用 8 月 14日开的处方。因中医辨证患者凌剑光为阳气虚衰
16、,根据中医伤寒六经辨证及扶阳理论选用以附子为主的方药治疗,为慎重起见附子首先使用常用量,后逐渐加大附子等扶阳药物的剂量至附子 60 克,服用含此附子剂量处方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给患者开的最后一次处方是 2008 年 8 月 14 日上午,当日,在老伴陪同下患者凌剑光来到门诊诊室,邓医师询问患者服药后这几天感觉怎么样?回答:变化不大。“上次开的中药服完了吗?”回答:“服完了”。“有哪里不舒服?”“头晕”。邓医师随即给患者测量血压,“血压不高 130/80,还有哪里不舒服?”答:“半夜口干、早晨鼻水,心跳、背酸胀、腹胀、稀便两次”,又问:口干想不想喝水?“喝口温水就好”,查双下肢没有明显浮肿,舌
17、淡暗胖大,苔白润,脉沉细微。随后,邓给开真武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方三付。该方含附子(黑顺片)80 克,另开了自备生姜 50 克。开完方后对附子的剂量作了说明、反复交代黑顺片要先煲两小时。既然开药时患者及家属说 14 日以前开的药已经服完,怎么到 8 月 16 日患者死亡那天中午才服 8 月 14 日所开方的第一剂的头一遍呢?以前开的方明明已经服完,为什么说这之前还在服以前开的药?好了,就假设以前的方没有服完,不是说上一次开的反应不好吗?既然前次方感觉不合那又为什么不换服新开的方呢?“情况反映”材料说:“我爸有个脾气,有时觉得吃了药的反应不好,他会拒绝再吃,把药停掉”。而根据了解,患者死亡后,
18、其家属曾经去武警医院要求按他们的意思篡改病历。既然患者及家属对于最后一次方药中附子的剂量有疑虑;既然患者有那么一个动不动就停药的脾气;既然患者的家属有那么一个随意篡改病历的品性,那么患者根本没有服用 8 月 14 日开的处方。患者死亡当天,服用了其他什么药物、吃了什么食物,是否因什么生气、发没发脾气,我们不清楚。请患者家属拿出证据来!怎么就能断定是附子急性中毒呢?五 2008 年凌剑光治疗概况说明:患者病情已进入终末期;邓医师对患者的体质及病情发展是了解的;患者及家属对邓的治疗效果是认可的;邓在为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作不懈的努力。2008 年凌剑光在市二院中医科治疗概况:住院四次;其
19、余有三个时段在门诊接受邓旭光主任医师的中医治疗1 四次住院治疗时间及出院诊断:第一次:2008 年 1 月 6 日至 2008 年 1 月 23 日;出院诊断:1 冠心病,心绞痛;2 心律失常;3 慢性心功能不全;4 肺炎第二次:2008 年 4 月 16 日至 2008 年 4 月 29 日;出院诊断:1 冠心病,心绞痛; 2 慢性心功能不全;3 心律失常;4 高血压 3 级,极高危第三次:2008 年 7 月 6 日至 2008 年 7 月 14 日;出院诊断:1 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2 冠心病,心绞痛;3 慢性心功能不全;4 心律失常;5 高血压 3 级,极高危第四次:2008 年 7
20、月 18 日至 2008 年 7 月 30 日;出院诊断:1 冠心病,心绞痛; 2 慢性心功能不全;3 胸腔积液;4 高血压 3 级,极高危5 肺部感染2 三个门诊中医治疗时段:第一个时段:2008 年 1 月 28 日至 2008 年 2 月 18 日,共四次;第二个时段:2008 年 5 月 7 日至 2008 年 6 月 24 日,共五次;第三个时段:2008 年 8 月 7 日至 2008 年 8 月 14 日,共三次;从上述患者凌剑光治疗概况可以看出至少三点:第一,患者病情已进入终末期。患者自 2004 年来二院中医科住院,于半年多一点的时间内接连住院四次且抢救了两次,此种情况在以前
21、是没有的。第二,邓医师对患者的体质及病情发展是了解的。2 月 18 日以后邓医师曾经休假两月余,除了住院的时间之外,患者都是在邓医师处就诊。第三,患者及家属对邓医师的治疗效果是认可的。邓主任出专家门诊时总是人满为患、就诊的病人很多,不管他再忙患者及家属都要找他诊治,有时邓未出门诊在病房查房也要等着找他看病,还经常说邓是他们的救命恩人。对这位寄予厚望的高龄重症患者,邓医师经常查阅文献、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反复思索力求通过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患者家属在“情况反映”材料也承认:“自觉效果颇佳,我们都感觉他恢复得很不错”。六 附子不是通常意义讲的“毒药”,量大不会“毒”死人(一)古
22、今“毒”有两解,误判过千年(网络论坛摘要)1 中药在古代本来就叫“毒药”这个概念与今天对毒(如敌敌畏、耗子药、氰化物、沙林毒气)的理解是两码事。中国古代谈中药的“毒”字就是该味药的偏性,即偏于温凉寒热的药性。周礼天官医师曰:“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古时候的医师是做什么事的呢?是收集有较大偏性的东西(“毒”药)以用于医疗活动。2 中医所谓的“以毒攻毒”,就是以偏纠偏用黄帝内经的话来说便是“热(邪)者寒(性药物收)之,寒(邪)者热(性药物散)之”,就是要利用中药的寒热偏性(“毒”性)来祛除人体内的热寒病邪的偏性,这才是中医“以毒攻毒”的正确理解。而如果用反了,便会偏上加偏(即“毒”上加“毒
23、”),邪者益邪,如同火上浇油或者雪上加霜,便会加重病情,甚至要了人命(如绝大多数体质虚弱的人,滥服六味地黄或洋参虫草,就是阴药补阴邪,就是求速死,只是至死不知因何而死罢了)。从错用方药这个意义上说,倒是可以用今天“毒”的含义来理解了。3 “是药三分毒”就中药来说,即有三分以上偏性(即“毒性”)的东西才叫药罗卜、白菜、大米、苹果等都有偏性,但只有一二分,所以可以当饭菜、当水果天天吃或经常吃。但是有三分以上偏性(“毒性”)的东西就不能没事儿当饭菜、水果吃了。而不是说只要是中药就有“毒副作用”,这样理解对西药是对的,因为人体对西药有一个肝肾代谢即“第一通过效应”的问题,对中药如此诠释就不对头了。比如
24、中医认为西瓜是偏性(“毒性”)寒凉的水果,任何人吃西瓜吃多了大便都不成形,甚至拉稀。所以对脾胃虚寒的人来说,应当慎食或禁食西瓜。但西瓜的偏性(“毒性”)有谁能用肝肾代谢即“第一通过效应”说事儿,而西瓜的偏性(“毒性”)远低于大黄的偏性(“毒性”),所以承气汤辈要用大黄,而不用西瓜,因此大黄才是药,西瓜只是水果。4 为药不“毒”,难建奇功以被今天的医生称为“有大毒”的附子来说吧,它就是有大热的偏性,遇到寒邪盛的病人非它不能起死回生。而我们的药典和教科书都说每剂方药中附子的用量不能超过 15 克,各中药房也都在执行这个愚蠢的规定,有的药房甚至对超过 5 克以上附子的方子都予以拒绝,卖给你 3 克附
25、子,也是看你大老远跑来一趟不容易,通融一下,你还欠他一个情。而且你只能见到炮制过的(即“战斗力被大大削弱”的)炮附子,甚至在某些医院炮附子不仅被碾成粉末,医生还要对患者千叮咛万嘱咐,这 5 克一包的炮附子粉末必须先煎一个小时,不把附子的药性彻底破坏殆尽决不罢休。而被医圣张仲景用来与阎王爷抢人的生附子更是早就不见踪迹。但在医疗实践中,使用 100 克、200 克附子救人于危难之中的案例屡见不鲜,如北京的王正龙、成都的唐步琪、上海的祝味菊、山西的李可等人,更有四川的范中林先生,曾用一副药使用 500 克炮附子(和500 克淡干姜)连续累计使用炮附子 6500 克令一(被温病学派的紫雪丹等寒凉药害得
26、气若游丝的)11 岁的患儿起死回生且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医案。(西医在小白鼠身上得出的“科学结论”成为笑柄。)如果恪守每副药的的附子量不能超过 15 克的规定行事,或者你说破了大天才才被允许用个 3 克、5 克的附子末,那要添多少冤魂?!问题是太多的中医大夫一辈子开方用药也没用过附子,死在他们手里的那些命本不该绝的人上哪儿喊冤去呀?5 卢崇汉教授谈附子之“毒”(摘自于扶阳讲记)陈修园著的神农本草经读,他谈到:“凡物性之偏处则毒,偏而至无可加处则大毒。”这句话可谓画龙点睛之句,物性的偏寒、偏温、偏热、偏凉,这叫毒。偏得小的是小毒,偏至无可加处是大毒。由此我们也就知道,为什么附子是回阳的第一品药,
27、为什么附子是救命的第一要药,就是因为它有大毒,因为它偏到了无可加处。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生命的问题,健康与疾病的问题,对于一个人来说,从健康到疾病是一种偏,而从生到死,是不是一种无可加处的大偏呢?人在将死的时候,再偏一步,再前走一步就是鬼门关了。所以生死是人生最大的偏。人从正常的生到接近死的状态,可谓是偏到极处了,怎么样把这个偏到极处的状态拉回来?也就是怎么样“起死回生”呢?惟一的方法是用一个同样具有极偏之性的,但是方向相反的东西,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这个极偏的状态拉回到正常的生命态。这种生命态,内经就称之为“平”。所以内经治病讲究“以平为期”。治疗好不好,痊愈没有,怎么断定呢?就看它平不平。由此可
28、见,附子的这个偏性,这个毒,正是它救命回阳之所在。为什么大米回不了阳?大米它不偏,它平。为什么茯苓没有这个作用呢?茯苓也是甘平。所以对附子的毒性我们要很好的加以应用。我们用附子,用在什么地方,目的是什么,要搞清楚。有时候就是要用它的偏性,比如寒证就是一个偏,就必须要用热药,这个是必须认识的。我们这样认识附子的毒性以后,对附子的应用,也就不会心存疑惑,或者心存恐惧了。(二) 作为保健食品,附子“药食同源”在四川、云南、陕西某些地区作为礼品于亲朋好友之间相互馈赠、用来煲狗羊肉等汤食用,更有把附子如同红薯、土豆般长期大量食用的习俗 1 2008 年 12 月 30 日 四川三农新闻网在一篇题为江油附
29、子、涪城麦冬有了国家标准报道中称“江油附子、绵阳涪城麦冬是人们喜爱的食品和地道的中药材。”2 云南省姚安县于二六年九月十八日发布公告称:附子被誉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也是滋补的好食品。目前,正值附子大量上市和食用的季节,鉴于此,姚安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提醒广大群众小心食用,应久煮后服用,谨防中毒,。3 薛盟举等于北京中医2006 年 l2 月第 25 卷第 l2 期发表从陕西省周至县人喜食附子谈附子毒性的监制及安全应用之法一文,作者详细介绍了附子作为食品在周至县当地长期大量食用的习俗,作者认为,临床上只要辨证准确,配伍精当,遵循久煎、伍之以甘草、从小剂量开始的原则,附子的毒性是能够得到很好
30、的监制的,其运用是安全的,并且可以大剂量安全应用。摘要如下:医家在用附子之时,每每慎之又慎不无顾忌。至于用量,多则亦不过数钱。在临床上虽有大剂量应用附子的报道,却很少有人知道在陕西省周至县,当地人竟把这大毒的附子如同红薯、土豆般大量食用。周至县,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秦岭北麓,盛产附子。当地人称附子为“乌药”。每年秋冬季节,附子收后,很多人便日食附子碗余(约 200400 g),连食数月至来年开春。笔者也系陕西省周至县人,自幼随俗,喜食附子,每食也以斤计。至于该县人从何时开始食用附子,已无从考证,据一些老人说,他们小时候就这样吃过。为何要吃附子,当地老人们的说法是:“乌药”是一味中药,常吃可以令
31、人身体强壮,不畏寒冷,不生疾病;如能连续吃过百日,身上连个虱子都不生。故人多喜食之,以致该县产生了一种当地独有的小吃生意,即将附子煮好后沿街叫卖,并美其名日“甜乌药”,生意甚好。买食者多是妇女和老人。所谓“甜乌药”,未食过之人初尝之,实在苦不堪食,刚一人口,便难忍其苦,随即吐出。但隔日再食,数日后就不觉苦,半月过后便觉其香甜可口,一日不食则数思之。附子有毒,当地人也都知道,但为何如此大量久食而不会中毒?究其原因,全在其加工过程:当地一般于 10 月前后挖取成熟附子,弃乌头(当地称为“乌药母枝”),去须根,洗净晾干,置于阴凉干燥处储存。待立冬后天气渐冷,再拿出煮食。具体煮法为:晚饭后约 21 时
32、,先将一大锅水烧开后,再向沸水中倒人干净的附子,水约没附子 20 cm,然后加人甘草(甘草与附子的比例约 1:10)。煮约 2 h 后,向灶中加人几根大柴(未劈的直径约 10 cm 粗的树枝),让其慢慢燃烧(约能燃烧 2 h),整个煎煮过程中不能再向锅中加人生水。次日早晨再食煮好的附子。煮好的附子皮色棕黑,汤呈黑色,咬开后附子为浅黄褐色。吃法如同吃汤圆般,连汤带附子一同吃下。由于知道附子若煮不好,吃了会中毒,故每次煮好待食之前,老人们便先尝。1 h 后无事,晚辈们始可大胆食之。每次煮附子的量大约在 t0 kg 以上,以后吃时随量加热就行。煮好的附子小 t2,储存,当地人不分老幼,多把其当作早餐
33、,连日食用。成人每食约 250 g。以上便是陕西省周至县人食用附子的情况。今由周至县人如此大量食用附子而不中毒的事实,来分析一下对附子毒性的监制。(1)煎煮时间长 周至县人所吃的附子,一般都是要经过 4 h 以上长时间煎煮。当地人认为生附子有毒,又不易煮熟,故煎煮时间特别长。附子人药要先煎、久煎,这是古今医家均遵从之法。(2) 与甘草配伍 周至人煮食附子时加甘草的原因,一是附子食之味大苦,加味甘之甘草以调和其味;再是认为甘草可以解附子之毒;也有人认为加入甘草还可以增加食附子的功效。(3) 忌食生冷 周至人认为食附子中毒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吃附子后再食生冷,或是在附子煎煮时或熟后保存时与生水接触。
34、所以他们在煮附子时先要把水烧开再向锅里下附子,期间又不能继续向锅中加人生水;吃附子前都必须把盛附子的碗先用开水冲烫一下;小孩吃后,大人定要再三叮嘱其一日之内勿食生冷。(4) 未大剂量用过之人应从小剂量用起 附子味太苦,第一次吃任何人都难以忍受其苦,故食不到一小枚就随口吐出。如强忍其苦,坚持少量吃(一次一两枚小附子),五六次后就不觉苦,能一次吃十余枚。在当地也有很多人不吃附子,原因就是过不了苦这一关。但是已吃惯附子之人,次年秋冬再食,首次也不觉苦,唯感其“味美”而能多食之。这个过程也提示我们在用附子、特别是大剂量应用附子之时,应从小剂量用起。以上 4 点便是周至县人食附子而不中毒的原因,亦是附子
35、毒性监制和安全应用之法。(三)附子被中医奉为“保命要药”,是历代医家治疗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的常用药之一附子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逐湿等功效,是常用的温里补火要药,被誉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把附子、人参、大黄、熟地共列为“药中四维”,即是治病保命的要药。在现代临床中,附子常用于救治急性心肌梗塞所致的休克、低血压状态,冠心病、风心病、心功能衰竭和多种疑难疾病。是历代医家治疗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的常用药之一。 (四) 附子剂量大小与会否中毒没有正比关系,附子剂量大与附子中毒无必然性。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了附子的常用量,但并没有象有些药物如麻醉药一样规定其极量(中毒量)
36、和致死量。按正规医院药房发药的规定:附子等药处方上超常用量,医师在处方上双签名后药房即可发药。2 中医最权威的临床经典伤寒论的附子常用量为:30-90 克且多用生附子。古时善用附子者,当首推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凡 113 方中,用附子者 23 方,金匮要略265 首方中,亦有 23 方用之者。 张仲景之用附子多以枚数论计,少仅一枚,30 克。一般多用二、三枚,60-90 克。伤寒论中乌梅丸用附子至 6 两。汉代一两,等于现在 15.625 克,6 两= 94 克3 历代许多中医名家特别是“火神派”医家其附子的用量都远远超出了药典规定的常用量。如果说超过附子常用量就会毒死人的话,这些医家个个岂不成
37、了“杀人魔王”了?扶阳讲记作者,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卢崇汉在谈到附子的使用时说:在全年的处方里面,一共有 19423 张处方里都使用了附子,这占了全年处方的 96.8%,制附片的用量最轻的量一剂是 60 克,在那一年最重的量是一剂药 250 克。与其他“火神派”医家一样,卢氏家族前后相继行医一百多年来,都是大剂量、长期地使用附子,同时使用姜桂。云南中医学院吴佩衡院长,用附子的剂量一般为 60250 克/剂,其治一虚寒胃痛患者,一剂药中用附子 450 克。被誉为“中医脊梁”的名老中医李可曾在 31 小时内用附子剂量达 750 克。一昼夜用附子达 600 克。李可认为:凡是用古方就必须用古代剂量。原
38、则上折算方法,就是汉代一两,等于现在 15.625 克。四逆汤用制附子,起码 3-5 两左右,就是古代剂量!如果少于此量,就不能治大病! 著名中医药学家唐步祺先生本人 80 多岁了,还在经常服用四逆汤之类调养,附子用量均在百克,其意无疑是在补养阳气。4 现代医家的观点“只要用药正确、适合患者病情,哪怕附子剂量超出医书记载几十倍都没有危险。”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毛炜认为,根据文献,既有服用 10 克小剂量附子一次就出现中毒反应的报道,又有在抢救危重病过程中,24 小时内用量超过 500 克而不出现中毒反应的例子。“其实剂量大小与会否中毒没有正比关系,中毒与否还牵涉到其他多种诱因,而且不
39、同的药典记载的剂量范围也不同,暂没有统一结论。”她表示,中医界对附子的用量主要有四种观点:一种畏附子如虎狼,索性弃用此类药物;一种认为附子毒性剧烈,应当小剂量使用,如中药大词典中附子的用量为 3 克9 克;第三种观点主张根据病情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差异选择剂量,常用剂量在 15 克60 克;第四种是“温阳派”主张的超大剂量使用附子,特别是在救治心衰等危重症和肿瘤等疑难病症时,使用的剂量更大,起始剂量多在 45 克75 克之间。“导致附子用量差异巨大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对古今剂量换算认识的不同。目前,药典、教科书多认为张仲景所处的东汉时期的 1 两相当于现代的 3 克,但据现代一些医史学家的考证,当时的
40、一两应相当于现代的 15.625 克,两者相差 5 倍多。”毛炜解释。而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同学术流派、不同医家之间认识和经验的不同。5 近年来,邓旭光医师本人也大剂量使用以附子为主的中医处方、治疗不少疑难危重疾病,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在这些服用附子的患者中,年龄最大者 90岁,附子最大剂量者为 120 克。连续时间最长为 3 个月。无一例发生过严重中毒反应。(部分病例处方见复印件)(五)中医处方不传之秘在于剂量,古今剂量换算存在重大错误,用古方就必须用古代剂量,如果剂量太小,就不能治大病。善治重危急症,被誉为“中医的脊梁”的全国著名老中医李可在谈到附子和细辛的用量问题有一段讲演:我用方子,凡
41、是用古方就必须用古代剂量。原则上折算方法,就是汉代一两,等于现在 15.625 克。如果少于此量,就不能治大病!关于古方,特别是伤寒论的剂量问题,过去大家都讲,好多古人认为仲景方不传之秘在于剂量。我在一生当中,有一次偶然的机会误打误撞,发现了这个秘密。我在 60 年代初期从甘肃回到山西,曾经治过 7 例心衰。心衰毫无疑问是少阴病主方四逆汤,但是用四逆汤这些人都没有救过来。以后我就想伤寒论四逆汤原方是,炙甘草2 两,干姜两半,生附子一枚,生附子毒性超过制附子 5 倍以上,一枚大约大者 30g,小者 15-20g,一两照 3 倍来计算,四逆汤用制附子,起码 3-5 两左右,就是古代剂量!但是从明朝
42、李时珍开始,对古方作过一番研究,认为古今度量衡变化不太清楚,究竟应该怎么办,他最后来了个折中,说: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也就是古方伤寒论只用到原方量的四分之一,这样就等于把伤寒论阉割了。我怎么样能发现呢,有一次,一个老太太,病得很厉害,她儿子和我是朋友。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他就抬回家准备后事,然后就找我去看,我一看四肢冰冷,脉搏非常微弱,血压测不到。当时开了方子,用了一两半的附子,开了三剂药!我说回去以后给他煮上吃,看情况,如果四肢冰冷全身冰冷,吃了药后温度回来,就可能就回来。结果第二天他又来找,说我妈情况很好,已经能够坐起来,已经吃了很多东西,同时自己张罗着要下地帮媳妇做点家务活。我说不对,
43、我昨天给你开了三剂药。他当时,老太太病重的时候,手忙脚乱,又要准备后事准备老衣服,又要熬药,所以三副药熬在一块(一笑)。一副一两半,三副就是 100 多克,这就误打误撞,病人好得很快,据他儿媳告诉我,因为她急急忙忙,药熬得过火了,剩下不多一点,加了水量不够,过一会喂一匙,喂了四十多分钟,老太太眼睛睁开,药吃完了,老太太第二天就下炕了,所以药量问题是个关键问题。用药这么大剂量会不会对病人造成伤害?这个大家过虑了,这个剂量,我是从60 年代初期开始做的,一直到 81 年 7 月,我们国家考古,发掘出东汉的度量衡器权。当时发现有量液体的,量固体的,量粉末药的方法,很全面。最后经过一些学者,特别是上海
44、中医药大学柯雪帆教授,作了系统的总结。我当时就是误打误撞,发现这个奥秘后,我就逐渐的查找历史上为什么发生断层。为什么张仲景伤寒论的方子治不了病。查来查去,从李时珍开始就是现在的小方子,几钱几分,虽然可以治好些个病,但是治不了大病。在重危急症领域起不了多少作用。大家完全可以建立一个信心,我们的祖先传下来的宝贵的方法,不是骗人的,绝对无害,我们古代的中医,为什么妙手回春?起死回生?为什么古代中医大病小病都看,而且最擅长治疗急症。这是由于历史上原因发生断层,没有传承下来,我是很偶然机会误打误撞碰出来的,经过实践,证明这些方法稳妥可靠,而且 05 年后以后凡是用大剂量附子长期服用的病人,我让他们每月作
45、生化检查,看看又没有肝肾损害,全部没有。而且长期的血尿,尿蛋白,经过长期温阳,这些东西都没有了。关于细辛,伤寒论基础剂量是三两即 45g ,我用这个量用了 40 年,没有发生过任何问题,有些特殊的病,特别是接受了河北名医刘沛然老先生的经验之后,最高时用到 120g,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唯一的缺陷细辛味道太大。我们用的辽宁产的北细辛,我多次喝这个细辛,都恶心。我今年 6 月份,有一次突发中风。我自己开方子,就是小续命汤,加细辛附子。当时说话都困难,舌根都发硬,昨天我又出现这个毛病,所以就没有和大家一块儿来听卢老师讲。细辛的问题大概是在宋代,出现的这个错误,而且讲话的不是医生,而是一个看守犯人的,有
46、一个犯人自杀了,发现旁边放着些药,他鉴别后认为是细辛粉,所以后世就流传细辛不过钱这样的一种说法,你说张仲景超过他多少倍。所以我们用药要遵照神农本草经的理论和原则,我们看病、辩证要遵循内经,伤寒论,医圣张仲景的方法,而不是后世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所以我的意思就是告诉大家,这些方法你们可以放心大胆的用,不会出问题,只要你辨证准确。七 在中医门诊对于患者凌剑光的中医诊断、辨证、治法及选方用药是正确无误的1 患者证候:平日恶寒,易感风寒咳嗽,晨起鼻流清涕,头眩耳鸣,闭塞感,心悸气短,神疲乏力,但欲寐,时口干,纳呆,腹胀,大便稀溏,每日 2 至 5次,频发胸水,舌淡暗胖大,苔白,脉沉细微。2 中医诊断:
47、少阴病 阴证 少阴虚寒水泛证兼表证3 治法:扶阳化气行水,温经通阳兼解表 4 方药:真武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去芍药苦泄之性,加炙甘草甘缓、温补调中,合姜附辛甘化阳、取四逆汤回阳救逆之意)。5 现代中西医结合研究真武汤和麻黄附子细辛汤为心血管等疾病最常用的两首千古经典名方。其中真武汤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风心病、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胃肠炎、肝硬化腹水、慢性肾炎、内耳性眩晕等疾病,其对心血管病的特殊疗效又是其他方剂所不能相匹的。 药理研究显示:真武汤有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张血管的作用,尤其是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氧供应、促进血液循环,使末梢循环得以改善。此外
48、本方还具有利尿、降血脂和抗动脉硬化作用、改善肾功能、对肾上腺皮质醇的调节及壮阳和抗衰老作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常用于:多种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另病毒性心肌炎和过敏性休克也有以本方治疗痊愈的报道。6 中医名家经验广东省名中医,深圳市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罗陆一教授于 2002 年在安徽中医临床杂志发表题为麻黄附子细辛汤在心血管病中的运用一文中指出:“麻黄附子细辛汤原方为治少阳阳虚兼太阳外感之证,笔者临床使用多年,体会本方不仅可治外感病,亦可治内伤病,在心血管疾病中如用之得宜,常可获良效。”“5 例病案,分别为病态窦房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频发室性早搏
49、、冠心病心绞痛。病虽不同,但证相似,均为阴寒内盛,阳气不足所致,故均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通阳治疗,疗效显著。如阴寒深重,则用药量要足,麻黄、附子、细辛均可重用到 20g ,只要对证,可大胆使用,并未见毒副作用。而且只有达到一定的量,才能逐散脏腑深处之阴寒,起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广东省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病房刘和强主任医师于 1997 年在新中医第 29卷第 9 期发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真武汤治疗危重症 3 则,介绍了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真武汤治疗危重症的临床经验。八 关于这次医疗纠纷的思考1 一位 80 高龄,长期身患多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经多次抢救幸存的患者猝死了,其家属在他们身后“医闹”们的策划和鼓动下,为一己私利,借口中药附子过量,恩将仇报,将不图任何回报、竭尽全力救治患者的医生告了,医生由耗尽心血到如今是心在滴血,类似英雄流血还要流泪的状况还要持续多久?2 我呼唤社会良知;呼请单位领导、同事;呼吁我们的同行、同道:为了我们医院的荣誉、为了我们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为了我们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也最终为了我们广大患者朋友的长远利益,大家团结一致与“医闹”们作坚决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