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福铁路飞云江、平阳特大桥施工测量方案1温福铁路飞云江、平阳特大桥施工测量方案一、概述由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工程公司承建的浙江沿海铁路温苍段共有 2 项工程:飞云江特大桥和平阳特大桥。飞云江特大桥位于浙江省瑞安市郊西北面,北岸位于白象镇,南岸位于屿头镇,近南北走向,横跨飞云江,距入海口约 14 公里。桥址附近河道基本顺直,上游约 800m 以外有微弯;桥址断面宽度为 700m,最大水深 20m 左右;深槽呈平底槽型,平均河底标高约为 l5m 左右,桥址处河道较为稳定,上下游相对开阔。飞云江特大桥起始里程为 DK2403 8.27,终点里程为 DK26642.25,全桥长为 2662.43
2、m。桥梁设计为和缓和曲线加圆曲线的 2 条曲线上,其中 0#台位于曲线半径6000m 曲线 1 上,l #墩至 68#台位于曲线半径为 4500 米的曲线 2 上。曲线 2 的曲线长度为 239024 米,其中缓和曲线为 2320 米。线路设计以左线为正线,左右线间距为 4.6米5 米。孔跨布置为 232m 后张箱梁+(4878048)m 连续箱梁+5732m 后张箱梁+ll6m 框架。标准孔跨采用预制架设法施工、连续梁采用挂蓝悬臂施工。桥墩为钢筋混凝土双线圆端形实体墩。基础采用钻孔桩基础和扩大基础两种。1 #墩、28 墩、2 9 墩、3 0 墩采用扩大基础,其它墩采用桩基础;其中 3 13
3、墩共 11 个墩为水中墩。本桥桩基础采用钻孔桩基础,全桥共有桩基 564 根;直径有 l.25m、2.0m 和 2.5m、三种,根据地质情况,桩长从 7 米72.5 米不等,其中 1.25m 桩基 459 根,2.0m 桩基 9 根,2.5 m桩基 96 根。平阳特大桥桥址处位于瑞平平原,瑞平平原位于瑞安市飞云江南岸,西起瑞安市西坪山,南至平阳县。桥址处地势及其平坦,河流网发达,河沟较多,河流流速及其缓慢。本桥跨越的乡间道路较多,其中 DK3 6415 处道路等级较高,水泥路面,宽 7m,其余道路多为宽 5m 的碎石路或水泥路。平阳特大桥起始里程 DK3 0410.49,终点里程 DK3 76
4、 89.47,全桥长 7298.98m。跨孔类型:2732整孔箱梁+(40 6440)m 连续梁+l24m432ml24m 整孔 箱梁+(3248+32)m 连续梁+l24m4032m+224m+l32m 整孔箱梁+(40 6440)m 连续梁+13432m 整孔箱梁,钻孔桩数量为 1759 根。0 台132 墩为直线墩,133 墩220 台为曲线墩。直缓点里程 DK3 4824.77,220 台在圆曲线上。缓和曲线长度为 320m,曲线半径为 4800m。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案编制依据:l、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交桩表 ;温福铁路飞云江、平阳特大桥施工测量方案22、 新建铁路施工测量规范TB 1
5、0101-99;3、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 10203-20024、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 号)5、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三、施工控制测量内容:l、设计院交桩后的控制网复测及加密;2、每年一次的控制网复测、重要工程部位施工时的高程复测;3、施工测量:墩位放样、护筒检查、桩头竣工、承台施工控制测量。墩身施工控制测量、帽梁及垫石控制测量、支座测量、挂篮施工测量、移动模架施工测量、现浇段线性控制测量、飞云江特大桥水中墩施工平台控制测量、围堰控制测量等。四、仪器设备:l、飞云江:苏光 J2 光学经纬仪(2”)Leica TC 1
6、500 全站仪 (2” 、2+2ppm ) 苏光 DSZ2 自动安平水准仪(1.5mm/km)2、平阳:Leica TC702 全站仪 (2” 、2+2ppm) 、Leica TC802 全站仅 (2” 、2+2ppm) 。苏光 DSZZ 自动安平水准仪 (1.5mm/km)Leica NA728 自动天平水准仪(1.5mm/km)五、测量人员组织:六、施工测量方案负责人:刘淇 汪君(兼技术负责)测量组长: 陈献军 王保成 郑爱民技术人员:鲍国江王金强赵 峰陈友昌安全员:乔迎强刘 阳资料员:张晓伟何远鸽程凯军温福铁路飞云江、平阳特大桥施工测量方案36.1 首级控制网复测:严格按照新建铁路施工测
7、量规范TB10101-99 的要求,平面控制网按照三等导线网施测,高程控制网按照四等水准要求作业。各项要求如下表:导线测量等级 测量仪器 测角中误差 测距中误差 测回数 方位角闭合差 相对闭合差三等TC1500TC702TC8021.8“ 20mm 10 3.6n“ 1/5500水准测量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mm)等级偶然中误差 M全中误差 Mw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符合水准或环闭合差(mm)检测已知测段高差之差(mm)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差(m)前后视距累计差(m)四等 5 10 20L 20L 30L 100 3.0 10.0外业完成后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平差,以平差值为最终成果。6.
8、2 加密控制网布设、测量:6.2.1 加密网点的平面测量(1) 依据设计院提供的导线点,根据大桥桥址周围地形条件,布设加密点,点位埋石按三等三角点技术要求埋设,加密导线点以满足工程需要为前提,间距大约 300 米至500 米之间,每个加密点至少要和 3 个点通视;(2) 测量设备: LeicaTC 500、LeicaTC702、LeicaTC802 全站仪(测角 2“、测距2+2ppm) 、Leica 圆棱镜、通风温度计、气压计和棱镜三脚架;(3) 测量方案:按照单三角形的原理进行测量。即在两个已知点上分别架设仪器,按照前方交会的原理测定未知点的坐标,再在下个点进行复核。前方交会时测回数为 6
9、个,取平均值为最终成果。6.2.2 加密网点的高程测量:(1) 依据设计院提供的水准点,根据规范要求和施工便利,将加密网点同时作为高程加密点使用。特殊地段需要另外加密的,按四等水准点技术要求埋设水准点。(2) 测量设备:LeicaNA728、苏光 DSZ2 自动安平水准仪。配备 5 米铝合金塔尺、温福铁路飞云江、平阳特大桥施工测量方案4尺垫。(3) 测量方案:按四等水准技术要求施测,测站视距差3.0 米,累积视距差10.0米,读尺顺序:后前前后,水准线路形成闭合环或符合水准。(4) 内业计算:采用简易平差法。控制网每一年复测一次,由于桥址附近的地基不好,建议高程每半年复测一次。在重点工程部位施
10、工之前,要进行水准复测。 (如:承台施工、垫石施工)6.3 钻孔桩施工测量:6.3.1 钻孔桩放样及护筒检查:(1) 放样依据:依据首级网、加密控制网对钻孔桩进行施工放样,按四等精度要求施测,放样资料必须经过 3 人(以上)复核无误才能应用;(2) 放样方法:应用极坐标放样法。原理:将仪器置镜于控制点上,后视较长边的控制点,仪器配度盘定向,根据放样点坐标计算的坐标方位角转仪器配度盘、测距定位放样点。放样结束后要对放样点进行实测坐标,和设计坐标进行比对,将误差控制在10mm 之内。(3) 护筒检查:方法同上。护筒检查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护筒顶面允许偏差50mm,倾斜度1。 (4) 测量仪器:Lei
11、caTC15 00、LeicaTC702、LeicaTC802 全站仪(测角 2”、测距2+2ppm)(5) 测量注意事项:、保持人员之间的通讯畅通,记录人员和仪器操作人员、司镜人员之间必须进行数据回报,避免人为错误。、放样结束后必须回后视,最好用另外的已知点复核。6.3.2 钻孔桩桩头竣工测量:对钻孔桩放样、护筒偏位检查后,钻孔桩开始施工,待钻孔桩钻到设计标高位置时,对孔底标高进行测量,控制每个桩的孔底标高和孔身偏位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封孔后进行桩头竣工测量,具体标准为:孔位中心偏差50mm。6.4 钻孔桩承台施工测量承台施工测量采用极坐标放样的方法。在已知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仅,测设出承台的中心
12、位置(要求必须用其他点复核人然后置仪器于放样点,后视己知点,定出墩台纵向切线或横向法线的方向,即为承台的十字线方向。温福铁路飞云江、平阳特大桥施工测量方案5对于位于直线上的墩台,测量放样时只需要测设出横向的里程中心、纵向的墩台中心(或边角)即可。承台模板检查合格后浇注混泥土,完成后做承台竣工测量,包括平面位置和顶面高程。6.5 墩台、盖梁、支撑垫石施工测量:墩台、盖梁、支撑垫石施工测量是在承台竣工之后进行的下一道工序,主要内容有:模板安装检查、浇注完成后的竣工测量。(1) 依据承台竣工测量成果,在承台上用墨线定出承台(墩台)十字线,依据十字线安装模板,控制支撑垫石预留孔的位置,同时用水平仪控制
13、模板平整度及高程。(2) 墩台施工后应及时做竣工测量:、对墩台、盖梁结构中心线恢复放样,并做油漆标记;、对墩台、盖梁顶面标高测量;、对盖梁顶支座垫石竣工测量。6.6、水中围堰施工控制测量飞云江大桥水中围堰为吊箱围堰,因而测量要控制的关键是高程。在钻孔桩全部封孔完成后,在四周护筒侧壁上测放一个统一高程焊接牛腿,施工人员在上面焊接围堰底模支架,然后在上面拼接底模,此时要对底模进行平面测量控制和抄平。施工人员根据测量放线拼装侧板,完成后依据测量下放到设计高程部位。此时要控制平面,避免围堰发生大的扭转。如果围堰作为承台模板,则要按照承台模板的检查标准控制。6.7 主梁施工测量主梁施工分为移动模架和挂篮
14、施工两种方式。6.7.1 支座安装控制测量:支座安装之前要分清线路设计情况,曲线上和直线上的支座安装是不一样的。直线上一般情况为:支座平行于墩台十字线,且关于十字线对称;曲线上因为要考虑列车运行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和曲线因素,支座一般为喇叭口形状布置,曲线外测的口径大,内侧的口径小。具体数据要根据设计图纸计算,数据要经过多人复核,无误后签字才能使用。支座安装完成后要做竣工验收,包括支座平面位置和高程,合格后出具测量资料。6.7.2 移动模架施工测量(1) 码凳及支承台车放样根据图纸对码凳平面坐标进行计算并放样,计算时须注意码凳平面坐标是按照两墩中心连线布置,不要理解为按线路中心线布置法。码凳混凝土
15、浇注完拆模后把设计中心温福铁路飞云江、平阳特大桥施工测量方案6线放于其顶面并弹上墨线,然后测定其顶面标高并计算出抄垫值。码凳施工完以后在承台两侧按照图纸放出支承台车的位置并测出承台顶面标高,然后根据要求对其进行调整。以上工作完成后施工人员即可开始拼装模架构件。(2) 模架底模及侧模拼装测量在底模拼装之前,可在底模垳架或主梁上测放出模架理论十字线,纵向实际为两墩台中心的连线(直线和曲线是一样的),横向垂直于纵向(若位于直线上,则模架横向和墩台横向十字线平行,若在曲线上,则模架横向和墩台横向十字线不平行)。施工人员按照测量十字线进行底模及侧模的安装。(3) 移动模架试压为了验证 SSM900 移动
16、模架造桥机的设计和制造质量,根据有关规定要求,模架使用前需要在现场做静载试验,以确保设备在投入使用后能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为了准确掌握现浇箱梁施工过程中移动模架各工况下的实际挠度和刚度,宜在现浇箱梁施工前的孔跨进行静载模拟试验,以消除结构的非弹性变形和正确设置预拱度。试验准备(技术交底、施工组织等)移动模架造桥机安装就位模架全面检查观测点标记布设分级加载观测读数、记录终值静置观测、全面检查卸载观测结构整理、分析模架投入使用。测量人员在底模及侧模拼装完成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在大梁、底模承重系统上布置监控点。并使用同一仪器、同一人观测的方法,分别在空载、加载 50、80、100、全部卸载 5 种状态
17、下对监控点进行测量,其中 100满载的情况下至少要保持 48 小时,在此期间至少要进行 4 次观测,当 48 小时内模架各测点累计沉降变形量最大值不大于2mm 时,即认为模架强度、刚度、加工质量和拼装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可以终止试压,开始卸载。卸载仍采用分级方式进行:100%80%50%0每卸下一级荷载,均对所有测点进行一次测量,并做详细记录,在数据分析时与加载时的挠度数据进行比较。模拟堆载试验结束后,将对试压过程中积累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首先将分析模架在试压过程中产生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绘制模架在分级加载和卸载过程中各工况下的挠度曲线并进行比较,重点是比较模架各节点处的实际挠度与其设计数据
18、是否吻合,并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估,对设计数据进行修正,根据现场实测的数据,遵照规范要求,对原始数据加以分析、汇总,并与设计计算值加以对比,依据对比结果给出试验结论;最后整理成SSM900 移动模架造桥机现场试验报告。温福铁路飞云江、平阳特大桥施工测量方案7(4)模板调整根据图纸,计算各主要截面的高程及平面位置,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调整。并出具合格的测量资料。(5)竣工测量混凝土浇注完成达到强度时,要对梁体做竣工测量。包括关键部位的高程及平面位置、中线等等。和检查资料相对比,出具竣工资料。(6)梁体线性监测在做竣工的同时,在梁体截面上布置监控点,主要应该布置在腹板范围之内。在张拉前、初张拉、张拉完成
19、3 个阶段进行高程监测,统计张拉时梁体的反弹数据,并形成书面成果上报项目部技术主管部门。6.7.3 连续梁施工测量(1) 0 块试压施工单位将 0 块底模拼装完成之后,由测量部门汇合现场技术人员确定试压测点布置,用油漆做好标记,之后用水平仪测量各点高程(可以是相对高程),以下程序和移动模架试压相同。最后,由测量部门出具试压报告,报送监理审批后才能转入下一道工序。(2) 0 块支座及底模检查根据墩身竣工测量时所测放墩身十字线、墩顶高程,检查 0 块底模平面偏位(用钢尺量距,用全站仪复核),检查支座高程,检测合格后出具测量资料。详细规范见附表。(3) 0 块侧模及内膜模检查检查主要部位的平面位置及
20、高程,合格后出具合格测量资料。(4) 块件施工根据每个块件的截面高度计算块件底模前端高程,结合技术部门提供的预抬值确定最终高程,并调整到位;用经纬仪控制中线,检查合格后出具测量资料。并且要在底板上做沉降观测点,在混凝土浇注前后分别测量高程,两者之差即为沉降值,将结果及时上报技术部门,作为下一块件计算预抬值的参考。(5) 竣工测量测量关键工程部位的高程及平面位置,出具竣工资料。(6) 线型控制测量在梁体顶面腹板范围内做标记点,分别在张拉前、张拉后测量高程,将成果做成规范的电子表格报送技术部门。七、施工测量安全事项:;温福铁路飞云江、平阳特大桥施工测量方案8l、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水上作业必
21、须穿救生衣;2、严格按仪器操作规程操作仪器,严禁仪器架设时无人看管,注意仪器防潮防晒;3、在栈桥、主梁施工作业面小的情况下,注意人身、仪器安全,谨防高空坠物。注: 附:施工控制测量标准(摘自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 号) 、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附表 1:粉喷桩施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1 桩位中心 502 桩径 203 桩顶高程 0/+100尺量或测量附表 2:明挖基础1、基坑基底高程的允许偏差序号 地质类别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1 土 502 石 -200/+50测量检查2、混凝土
22、基础施工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 项目 允 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1 基础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 中心线 50测量检查每边不少于 2处2 基础顶面高程 30 测量检查不少于 5 处附表 3: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温福铁路飞云江、平阳特大桥施工测量方案9顶面位置 50mm1 护筒倾斜度 1%2 孔位中心 50mm3 倾斜度 1%测量检查附表 4:挖孔桩挖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1 孔位中心 50mm2 倾斜度 0.5%测量检查附表 5:桩基承台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1 尺寸 30 尺量长、宽、高各
23、 2 点2 顶面高程 20 测量 5 点3 轴线偏位 15 测量纵横各 2 点4 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 50 尺量各边 2 处附表 6:混凝土墩台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1、模板检查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1 前后左右距中心线尺寸 10 测量检查每边不少于 2 处2 表面平整度 3 1m 靠尺检查不少于 5 处温福铁路飞云江、平阳特大桥施工测量方案103 相邻模板错台 1 尺量检查不少于 5 处4 空心墩壁厚 3 尺量检查不少于 5 处5 同一梁端两垫石高差 2 测量检查6 墩台支撑垫石顶面高程 -5/0 经纬仪测量7 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 5 纵横两向尺量检查2、混凝土竣工序号 项
24、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1 墩台前后左右距中心线尺寸 202 空心墩壁厚 53 桥墩平面扭角 2测量检查不少于 5 处4 表面平整度 5 靠尺检查每片砼梁一端两支撑垫石顶面高差 35简支混凝土梁 每孔砼梁一端两支撑垫石顶面高差 46 支撑垫石顶面高程 -10/07 预埋件和预埋孔位置 5测量检查附表 7:支座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 墩台纵向错动量一般高度墩台/高度 30m 以上墩台 20/152 墩台横向错动量一般高度墩台/高度 30m 以上墩台 15/10偏差与桥梁设计中心对称时 -10/+303同端支座中心横向距离 偏差与桥梁设计中心不对称时
25、-10/+15支座板四角高差 14 盆式橡胶支座上下座板中心十字线扭转 1测量温福铁路飞云江、平阳特大桥施工测量方案11同一梁端两支座高差 1一孔箱梁四个支座中,一个支座不平整限值3固定支座上下座板及中线的纵横错动量1活 动 支 座 中 线 的 纵 横 错 动 量 3附表 8:后张法(先张法)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1、模板检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1 侧、底模全长 10 尺量检查各不少于 3 处2 底模板宽 0/+5 尺量检查不少于 5 处3 底模中心线与设计中心线偏差 24 桥面中心线与设计中心线偏差 10拉线量测5 腹板中心线位置偏差 106 隔板中心线位
26、置偏差 5尺量检查7 桥面板宽度 108 腹板厚度 0/+109 底板厚度 0/+1010 顶板厚度 0/+1011 隔板厚度 0/+10尺量检查不少于 5 处2、竣工测量检查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1 梁全长 20 检查桥面及底板两侧温福铁路飞云江、平阳特大桥施工测量方案122 桥面及挡渣墙内侧宽度 103 腹板厚度 -5/+104 底板宽度 5 检查跨中、1/4、3/4 及梁两端5 桥面偏离设计位置 106 梁高 -5/+10 检查两端7 顶板厚度 0/+107 底板厚度 0/+10检查跨中、1/4、3/4 及梁两端各 2 处附表 9: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1、模板序号 项目 容
27、 许偏差 (mm) 检查方法1 梁段长 10 尺量2 梁高 0/+10 尺量3 顶板厚 0/+104 底板厚 0/+105 腹板厚 0/+106 梁体宽 0/+10尺量检查不少于 5 处7 梁段纵向中线最大偏差 10 测量检查2、混凝土 连续梁悬臂浇筑梁段的容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 项目 容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1 悬臂梁段高程 -5/+152 合拢前两悬臂端相对高差 合拢段的 1/100,且不大于 153 梁段轴线偏差 15测量检查温福铁路飞云江、平阳特大桥施工测量方案134 梁段顶面高程差 10连续梁梁体外形尺寸序号 项目 容 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1 梁全长 302 边孔梁长 20尺量检查中心及两侧3 边孔跨度 20 尺量支座中心对中心4 梁体宽度 -5/+10 尺量检查5 桥面中心位置 10 测量检查6 梁高 -5/+15 测量检查7 底板厚度 0/+108 腹板厚度 0/+109 顶板厚度 -5/+1010 桥面高程 2011 桥面宽度 10测量检查跨中及两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