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医疗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医疗旅游是将旅游和治病、疗养结合起来的一种旅游形式,有统计显示,全球医疗旅游的游客数量已从 2006 年的 2000 万人次增长至 2012 年的 4000 万人次。关于其具体产值,有咨询机构认为已经达到 1000 亿美元的规模,年增速在 20%左右。作为新兴旅游业态,跨境医疗旅游已成为国人出国旅游的一项内容。而国内首个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出现,让人看到了国内医疗旅游市场的广阔前景。一、发展现状医疗旅游最早产生于欧洲,目前世界医疗旅游业最发达的国家是泰国。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北戴河、杭州、南京、宜昌、三亚等地也相继推出医疗旅游服务
2、,但是医疗旅游正处于行业的起步期,最多也就是初步成长期,医疗旅游仍然属于较新的领域,还是一个新概念,从规模和意义上看有局限性,最多也就是保健而已,还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医疗旅游。其实,中国在推动医疗旅游产业的发展上也做过许多尝试。上海市就在 2010 年推出了医疗旅游产品开发和推广平台,采用境外所有医疗旅游公司都在应用的 TPA 模式,正式迈出中国进军国际医疗旅游的步伐。2013 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海南将在博鳌乐城设立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消息发布。此外,面对中亚和俄罗斯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新疆特殊的地缘优势,新疆决定开发区内医疗旅游资源,并将医疗旅游打造成为新疆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在近年来的诸多尝试
3、后,国内的医疗旅游产业依旧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快速发展。事实上,几次的尝试中都没有将重点放在国际化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上,而这一点恰好是医疗旅游产业开发市场的核心内容。二、存在的问题(一)医疗旅游产品不丰富,品牌形象尚未打造出来独特的医疗旅游产品是吸引医疗旅游者的关键因素,中国医疗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欠缺的正是完善的医疗旅游产品体系。中国现还尚无一专门的团队或部门去开发和研究医疗旅游产品,也没有医疗观光产品的持续开发,能够吸引人眼球的医疗旅游产品更是少之又少。而从医疗旅游发展较好的国家看,他们无不具有本国的特色医疗旅游品牌,如韩国的整容业,泰国、新加坡的牙科整形矫正,印度的心脏搭桥、阿育吠陀医学和悉
4、达医学,瑞士的羊胎素注射等。虽然中国中医保健游已开拓了部分市场,但也只是初具规模,各地中医特色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还未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医疗旅游产品不丰富,品牌形象还未打造出来,是制约中国医疗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了中国医疗旅游的国际吸引力。(二)相关法律法规缺失,行业监管机制不完善医疗旅游是关系人们身体健康乃至生命的旅游,完善和细化法律法规,既可以规范医疗旅游行业的发展,又保障了医疗旅游者的权利。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的约束,行业监管力度又不够,在巨大的经济利益诱因下,一些未取得相关经营资格的非法医疗机构或未通过执业医师认证的非法 个人涉足其中,引发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给中国医疗旅
5、游的发展带来种种不良影响。(三)高端医疗服务资源严重不足高端医疗服务是发展国际化医疗旅游产业的基础。中国公立医院占全国医院总数的,医疗产业体系中最先进、最强大的医疗资源绝大多数掌握在这些医疗机构中。所以高端医疗服务提供方仍以公立医院为主,而公立医院的属性决定了其特需医疗服务规模和服务能力有限。 中国医疗旅游市场的促销、宣传力度明显还不够。此外,医疗体制改革滞后,尚无医疗旅游协会组织,专业人才缺乏,语言沟通存在障碍等使中国医疗旅游的发展困难重重,从而将中国与海外众多的医疗旅游需求分流到了周边国家和地区。三、发展策略一是积极探索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医疗旅游发展模式,发挥中医药在疾病治疗、养生保健、疾病
6、预防等方面的优势,将中医体质学、“治未病”等一批新兴的中医药科研成果融入医疗旅游当中,作为中国医疗旅游产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二是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密切旅游管理机构、中医药管理机构等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配合,从整体上对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医疗旅游发展进行战略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三是学习国外发展经验,发挥中介机构在医疗旅游业中的作用,使其成为医疗机构与游客之间的桥梁,扩展中国医疗旅游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四是充分利用产业集聚效应,鼓励一些地区、城市以土地、税收优惠等措施,规划建设医疗旅游服务产业区,发展完善的医疗旅游产业链,为消费者提供全面、高质量的医疗旅游服务。我认为,加强对
7、医疗旅游领域研究,学习国际先进医疗旅游发展经验,尽快制定以中医药为特色的中国医疗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是当务之急。七、具有中医特色的医疗旅游项目1、居住养生 居住型养生是以旅游房地产开发为主导而形成的旅游产品,它是以经营土地、经营城市的手法来围绕养生休闲进行开发的。这种养生居住社区向人们提供没有污染、没有公害的新鲜空气、有机食物和住宅条件。它的另一个特点是不设置任何具有刺激性的或需剧烈运动的体育、游乐活动设施,而提倡人们去冥想静思,在恬静的气氛中修身养性。2、文化养生通过对历史文化中所积淀下来的各种与养生有关的理论进行深入挖掘,应用到养生旅游活动之中,以此提高养生休闲活动本身的品味和档次,同时丰富
8、休闲活动的内在要素,使养生休闲不仅具有了身体养生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心理养生的益处。传统文化中与养生有关的理论著作主要有:黄帝内经、道德经、阴阳五行学说、风水学说以及诸多我国古代中医药理论著作等。3、康复养生医疗养生旅游产品的构成主要是依托中医、西医、营养学旅游开发与旅游地产,结合人体生理行为特征进行的以药物康复、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配合一定的休闲活动内容进行的康复养生旅游产品,包括康体检查类产品。它是医疗旅游开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4、美食养生药食同源,是东方食养的一大特色。因此美食养生可以说中医药膳内容,同时美食餐厅的设计讲究有山、水及种类各异的植被,就餐者置身其中,如同置身于美丽的南国花园,
9、怡然自得,潇洒惬意。餐厅菜式丰富,营养搭配合理,具有不同风味特色。5、美容养生生理美容养生是深得女性喜爱,中医按摩推拿、芳香 SPA 水疗、身心灵治疗等,同时可结合食疗开发女性日常保健秘方,如花茶、膏方、精油,可外用美容,内服等。6、运动养生生命在于运动,适宜的运动健身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养生休闲方式,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中华武术、站桩、还有传统特色的书法、古琴、国画等运动,同时也能提供羽毛球、垂钓、跑步、骑车健身等户外运动,拥有健康的身心去感受自由美丽的生活。7、生态养生生态与养生有着天然的联系养生首先在于环境。城市的废气、污染,是人类生命的大敌,而生态的绿色环境是养生休闲的理想场所。生态
10、养生旅游不同于一般旅游,需要在观光游乐中开展养生活动,而且是以生态为手段的养生开发,如森林浴养生法、雾浴养生法、生态温汤浴法、生态阳光浴法等。八、关于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旅游发展的思考、养老与医疗旅游在未来的结合天冷了去海南,天热了去贵州。“候鸟式”的应时移居(避暑、避寒、避闹等),“休养式”的暂居(与休闲、旅游、养生相结合),让老人像候鸟一样随季节而迁徙,逐水草而定居。医疗产业是健康事业,与国民收入水平呈正相关。未来 10 年,随着人口基数的增长,特别是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医疗消费的扩张和高端医疗服务业水平的提升,并加大医疗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力度。、中国在发展医疗旅游产业时,可
11、以学习和借鉴韩国的一些做法有专家指出,国家卫生系统与旅游系统之间须尽快建立协调机制,在国家旅游局中设国际医疗旅游司,在卫生部中设立国际医疗旅游研究中心,在中国医院协会中设国际医疗旅游专业委员会。两大系统内部协调机制建立的基础上,从政府、学术、产业三个维度,将医疗旅游提高到战略的层面进行研讨。目前我们医疗旅游市场秩序还较为混乱,加强法律、政策的制定显得尤为紧迫。政府要在医疗旅游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旅游点服务标准、收费标准等方面从严把关,通过制定法律、政策等形式规范医疗旅游市场。在具体实践方面,可以在全国开展试点工作。“北京、上海、广州、海南等有条件的省(直辖市)卫生厅(局)和大型医疗机构,可将医疗旅游作为工作的创新点,尤其是在医疗旅游机构评级、医疗效果评定等方面进行试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