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草莓高效盆栽技术草莓是蔷薇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白果红,植株矮小,叶丛生,碧叶托着红果,匍匐于地面,饶有情趣。在气候温暖地区冬季不落叶,花果期长,从 11 月至翌年 5 月均有花果,可以布置花坛、花境。盆栽草莓在果实鲜红时,特别在元旦、春节期间,置于几案或做吊篮悬于室内或阳台上,既是观赏果实的佳卉,又是良好的品尝鲜果,会大大增添节日的喜悦气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花卉的需求量将日益增大,尤其是对那既可用来欣赏,又可品尝美味鲜果的两用花卉,更受人们青睐。因此,发展草莓盆栽是一种省地高效的栽培技术,具有广阔前景。盆栽草莓技术如下: 一、选择容器。可用口径为 2133 厘米的泥瓦盆或瓷盆或木
2、箱,大小根据栽植株数决定,箱底有渗水孔。栽植前应将花盆放入水中浸泡。二、品种选择。盆栽草莓,首先应选择品质优良,叶片直立,果型端正、粒大,观赏性好的品种。不同地区还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决定,一般冬季温暖的地区应选用休眠浅或较浅的品种,如丰香、春香、丽红、明宝、石莓 2 号、鬼怒甘、女峰等。比较温暖的地区应选用休眠较浅或较深的品种,如明磊、丽宝、明晶、新明、石莓 1 号等。寒冷地区则选用休眠深的品种,如全明星、新明星、宝交早生、哈尼、早红光等。若在温暖地区栽培休眠深的品种,因打破休眠所必需的 5以下低温量不足,植株会处于完全矮化状态,虽能开花结果,但因营养生长不良而果实变小,影响其观赏性。若在寒
3、冷地区栽培休眠浅的品种,因5以下低温量过多,春季营养生长过旺,甚至出现徒长,花序抽生少,而且容易生病,结果量少,也会影响其观赏性。一般栽培品种都可选择,但最好是四季结果型的草莓品种。三、配置营养土。盆栽草莓的根系生长在容积很小的盆中,在有限的土壤条件下,要培育出果大叶茂的草莓植株,这就对土壤肥力和通透性有较严格的要求,如果仅用自然土壤是很难满足草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等条件,因此要用培养土栽培。培养土常用的基本材料:园土(菜园土):为菜田表层熟土,团粒结构好,肥沃,经冬季冰冻风化或夏季烈日曝晒,粉碎过筛除去瓦砾石子,蚯蚓及地下害虫,贮存备用。取土时忌用种过草莓的园土。腐叶土:以落叶堆积发酵腐熟
4、而成,质地疏松偏酸性,腐殖质含量较高。堆肥土:将杂草、蒿秆、落叶、灰产品废料等加入人粪尿、过磷酸钙(1%2%)及适量草木灰堆积腐熟而成。草莓喜沙性,透气性较好的肥沃工壤。因此理想的盆土是阔叶林表层的腐殖土。这种土含有机质多,养分多,土壤疏松,吸水排水性能好有利于草莓年长。培养土的配制:草莓培养土无一定配制标准。一般用腐叶土 3 份、堆肥土 2 份、园土 5 份配制成混合土,PH 在 6.56.8 之间,效果较为理想。也可以人工配制营养土,土、肥、沙的比例为 1:1:1,即用肥沃的由园土 1 份,加腐熟的鸡、鸭或羊粪 1 份、河沙1 份;粪、土、沙最好都经压碎过筛,然后加入 2一 3的过磷酸钙混
5、合。配制的营养土装盆前可用0.3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有条件的可适当加入饼肥。 在盆底放些碎骨、鱼粉、蹄肩、蛋壳之类。四、秧苗选择。草莓盆景最终观赏价值和产量的高低决定于秧苗素质的好坏,它与植株的营养状态和根部的发育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培育壮苗是关键。试验证明:草莓盆栽最理想的育苗方法就是高山育苗,即在海拔 800m 以上的高寒地段进行育苗,海拔越高夏季的气温越低,有利于营养苗的生长发育,生命力强,根系好,幼苗茁壮,花芽分化多而饱满。苗圃地要选择没有种过草莓的地段,施足底肥,整地做畦后要选用健壮的种苗做母株,当气温达到 1820时就可定植,母株的栽培距离为 40cm80cm,栽后要加强管
6、理,到 67 月时就可大量发生匍匐茎苗,8 月便可进行花芽分化,9 月下旬就可采苗上盆。栽植秧苗要选择当年生匍匐茎新苗,无病虫害,须根发达,白色吸收根多,顶芽饱满,具有 35 片叶,叶柄短粗,单株重 25 克左右的中等大小的健壮苗。五、栽植方法。栽植时要使弓背朝外使其根均匀,茎杆直立。盆内先装一部分营养土,把根向四周舒展开,继续填土。栽植深度以“下不露根,上不埋心”为原则,把土接实,将苗位固定。盆土不要填太满,土面与盆口保持 3 左右的距离,以便于以后培土。栽前可用萘乙酸或 ABT 生根粉 5010-6 溶液浸根 1 小时,以提高成活率。栽后立即浇透水,待水渗下后,把露在外面的须根加土盖严,并
7、轻轻将苗向上提一下,再压实,以使根土结合紧密和深浅适宜。花盆选择:一般采用口径 2530cm,高度在 20cm 左右的瓦盆、塑料盆和瓷盆均可。但根据用途不同又有区别,生产上多采用瓦盆和塑料盆,而装饰套盆以瓷盆居多,盆内装培养土约八成满为宜。上盆时期:草莓上盆的时期,要根据秧苗的生育状况,温湿度的高低及栽后秧苗是否有充分的生长发育时间来考虑。一般来看,植株矮壮,根系发达, 初生根多,叶大色绿,根茎粗1cm 以上,绿叶 45 片的幼苗,上盆后易成活。我国北方在 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上盆为宜,南方在 10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上盆为宜,每盆可种 34 株。栽时要将草莓植株短缩茎基部肥大弯曲面(
8、即弓背)朝向盆边外侧,便于将来着果。并使苗心基部或地下茎与土面持平,不可过浅或过深。栽后要注意检查有无露根苗或淤心苗,要及时补救。六、肥冰管理。草莓对肥水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四季草莓,一年中不断形成花芽,开花结果,需要多次增施肥水,才能满足需要。盆栽草莓补肥,可以采用复合颗粒肥料或长效花肥,也可以把饼肥、鱼杂、兽蹄和家禽内脏等加水充分发酵腐熟后结合浇水施肥,间隔 10 天左右施 1 次,要少施、勤施。如施用化肥,可采用叶面喷肥如喷 0.3的磷酸二氢钾,在早晨或傍晚施用。在室外盆栽叶片易缺水萎蔫,需早晚浇 1 次小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夏季天热,花盆不要直接放在阳光下暴晒,宜放置在通风干燥处,午间
9、还应增浇 1 次水,但不要用水温低的井水或自来水浇灌。七、植株管理。草莓喜光,光照不足则植株生长瘦弱,产量和质量降低,因此盆株要置于阳光充足处,城市居民可放在阳台上,生长期间每 710 天转动花盆 1 次,使之充分受光,更好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为使草莓生长健壮,应摘去过多的匍匐茎、老叶、病叶,以减少养分的消耗。开花期花序上后开的小花一般不结果,应予以摘除,每个花序上仅留 46 个花蕾,其余的花蕾均予疏去,以保果大美观。1、去除匍匐茎。匍匐茎对养 分消耗很大。新抽生的幼嫩匍匐茎,必须及时摘除,以减少养分消耗,提高果实质量。如果不让其结果,则可把匍匐茎留下,让其长出叶丛自然下垂,培成形似吊兰的草莓
10、盆景。2、摘除老叶和病虫叶。草莓的叶片不断更新,老叶的存在不利于植株生长发育,并易发生病虫害。发现植株下部叶片成水平着生,开始变黄,叶柄基部也 始变色时,对这种叶片应及时摘除。3、肥水管理。草莓根浅,叶密,蒸腾作用强,怕旱。栽后第一周每天要浇 1 次水,随后则 23 天浇1 次水,特别是花期和果实成熟时不可缺水。夏季应每天浇水;阳台高温干燥,还应喷叶面水;冬季移进室内应减少浇水量。草莓对氮肥需求不多,应增施磷、钾肥,可促进开花挂果。春季萌动后直至开花前可用 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浇施,叶面喷洒数次,可使花繁果丰。4、疏花疏果。草莓进入花果期,应注意疏去弱和瘦弱果、畸形果,每株保留 23
11、个花序,每一花序保留 4-5 个果,坐果后在果实下铺垫清洁干草,以增加果实着色度,避免烂果,提高果实品质。5、防治病虫害。盆栽草莓主要病害有褐斑病、灰霉病、白粉病、根腐病、黄矮病等,平时应加强肥水管理,及时摘除老叶、枯病、病叶。危害严重时,应结合药剂防治,喷洒 2%农抗 120 水剂 200 倍液或0.4%等量式波尔多液,或 50%多菌灵 1000 倍液。主要虫害有草莓叶螨、蚜虫、白粉虱、红蜘蛛、叶甲、斜纹夜蛾等,一经发现,要尽快防治。草莓叶螨可采用 1.8%阿维菌素乳油 3000 倍液,或 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 倍液喷雾。蚜虫在发生初期,用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
12、,或 3%啶虫脒 1000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白粉虱发生期,用 12%扑虱灵乳油 1000 倍液,或 2.5%天王星乳油 3000 倍液喷洒均有较好效果。红蜘蛛可在草莓花序初生期,用 0.3 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喷洒;发生时喷 75%克螨特 3000 倍液,或 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 3000 倍液,注意喷布在叶背部,在发生初期隔 34 天连喷 23 次。草莓叶甲在曹期和抽叶阶段,若危害严重,可用 90%敌百虫 8001000 倍液,或 2.5%敌杀死 20002500 倍液喷雾防治。斜纹夜蛾防治上可采用人工摘除卵块和幼虫团,药剂防治应在 3 龄前,用 50%杀螟腈8001200 倍液,或
13、50%杀螟松 10001500 倍液喷杀之。八、培土换盆。草莓每年往上抽生一段新茎,新茎的基部又发新根,而下部的老根则逐渐死亡。由于草莓茎和根每年都要上移,为了保证新茎基部有发根的适宜环境,必须在新茎基部培土,在盆内加一层土,培土厚度以露出苗心为度。若有条件,春季结果后于立秋前后换一次盆,新盆加入新的营养土,将植株带土倒出后放人新盆内,稍栽深一些。若植株已结果两年,换盆是可将植株周围的土抖掉,露出根系,仔细将新根下部一段似夹杂状的根状茎掰掉,然后栽入比原盆稍大的新盆内,起到更新复壮的作用。九、越冬和繁殖。放置在室外的盆栽草莓,冬季可移入室内有阳光的地方,或放在向南的封闭式阳台上。严寒的冬季还用塑料薄膜保温。也可在地面挖沟连盆排放其中,盆周用土封严,上面稍加覆盖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