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穿越时空之旅 李清照与声声慢,齐齐哈尔大学 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中文091班潘丽余指导老师:张晓红,产品名称:语文必修4 ISBN编号: 9787107201417 出版时间: 2006-11-2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 人民教育出版社 页数:107 开本: 16 装帧: 平装,教材信息,教 学 要求,1、了解际遇对李清照的影响,体味李清照前后期作品不同风格 2、学会品味意象和李清照的愁3、体会李清照的感情和人格,教学目标:,教学难点:,1、由词到人,体味作者感情 2、如何抓住意象,走近李清照,一觉醒来,你发现自己面前有这样一位女子,走近李清照,她是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父母多才,她也多
2、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与丈夫意气相投,一起收藏金石古玩,生活幸福。,少女填词,看视频,可是现在,靖康之耻后的她逃难他乡,金石收藏大半失散,丈夫离世,生活孤独艰难。写了漱玉词的她倚窗独望,低低吟唱着一曲千古断肠绝唱,走近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先点我两下!,“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初秋时节,她难以安歇,她
3、感觉如何?,品,天气的反复多变,她感到烦闷难熬,冷冷清清,寻寻觅觅(找什么),旧物、故人、故国,景色,心情,愁,浅,抽象,具体,深,凄凄,戚戚,惨惨,(景色),(心情),(表情),你认为使用叠词有什么作用?,品,开篇七组叠字,出奇制胜,将主人公的愁情送上顶峰,渲染气氛。为整首词定下感情基调。下文的点点滴滴也用了叠字,如初愁情缠绵如雨,难以排遣。,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叠词,“冷冷清清”,她眼中看到了什么让她觉得冷冷清清?,景,情,风,酒,梧桐,雁,黄花,细雨,风急,身冷,心更冷,不是酒淡,是愁浓,叶黄引愁绪,思夫,思家,思国,人老孤独,似花零落,更憔悴,细雨绵长,如愁不断,早,晚,愈来愈浓
4、,愁,时间,品,她创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让你感觉如何?,中国古典意象的特定内涵(本首词),你还知道哪些常见的意象和其含义?,品,冷清凄美的意境 ,让人感觉作者非常孤寂愁苦,文学常识:,怀乡之思,牵愁惹恨,哀伤愁思,渲染愁情,憔悴的容颜,愁文化,你于是也吟诵出她的另一首词:,但是她却双目含泪的望你一眼,轻轻摇头,无声叹息,品,你问:两首词都是写 愁,你为什么摇头?,品,她轻启朱唇便缓缓道来:,旧时闺中生活多情趣,人情两全,愁情多因眼前小情小景。,岂能料得如今情景?,家破人亡,颠沛流离,国破难收,你可知道当初这“薄雾浓云愁永昼”和“销魂”是为了什么?,如今,你可知这愁是几重愁?,与丈夫的短暂分离,愁
5、,情愁独居之寂寞,家愁丧父之哀,国愁亡国之恨,品,突然间,你回到了现实。现在的你,能体会她在词中表达的思想内容了吗?,本词铺叙词人一天中的感受,抒写她晚年因国破家亡,孤苦无依的生活境况及内心深处的一种绝望的忧愁。情调低沉,反映了南渡初期背井离乡,骨肉分离人们的共同感受!,根据你从词中所获得的感情,及刚才的讨论,有感情朗诵声声慢。,思,读完以后,有没有在词的语言上发现什么特色呢?,兼用口语,真切自然。这首词采用了“将息”、“怎生”、“次第”、“了得”等宋代口语,朴素浅近,明白如话,而又真切自然,意境深远。,思,读过这首声声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这首词的艺术特色(举例):,声声慢,2、层层铺叙,渲
6、染愁情,1、善用叠字,声情并茂,3、善用口语,真切自然,思,回 想 李清照,1.声声慢一词的艺术特色是()A. 运用白描手法写景抒情 B. 创造性地运用叠字 C.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D. 语言浅近,意境深远 2. 在声声慢中,李清照主要通过以下哪些残秋景物抒发愁情( )A. 急风 B. 过雁 C. 黄花 D. 梧桐细雨 E. 江水,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主要从哪几个方 面表现愁情( )A. 动作神态 B. 环境感受 C. 心境意绪 D. 生活场景,3.“雁过也,正伤心”一句中,“雁过”所引发的作者的情绪有( )A. 秋愁 B. 故乡之思 C. 离别之苦 D. 羁旅行役之苦E. 往昔夫妻伉俪生活之思,回 想 李清照,5. 声声慢中的“黄花”具有的意义是( )A. 实写菊花 B. 以花自喻C. 寄托身世之感 D. 象征自己晚年的孤苦无 依 E. 抒发盛衰之感,回 想 李清照,作文,希望大家经过这次的体验回去可以用自己的笔写下声声慢这首词中赋予深意的景与情!,我走过弄堂的拐弯,遇到烟雨里,那撑着油纸伞的她,她渐行渐远,我只有:珍重,珍重,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