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心理学[第八章语言]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7405252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第八章语言]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心理学[第八章语言]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心理学[第八章语言]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心理学[第八章语言]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心理学[第八章语言]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第八章 语言第一节 语言的基本问题一、语言的含义与特征(一 )语言的含义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一种行为。语言的基本结构材料是词。词是一种符号,它标志着一定的事物。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结合在一起,构成短语和句子,为人类提供了最重要、最有效的交际工具。(二 )语言的特征1创造性。表现在,人们使用有限数量的词语组合和合并这些词语的规则,便能产生或理解无限数量的语句,这些语句可能是他们以前从未说过或听到过的。语言的创造性说明语言能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儿童习得语言单靠模仿他人

2、是无法实现的。2结构性。任何语言符号都不是离散、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有结构的整体而存在的。如果一个人只有一些零散的词汇(如外语词汇),他就无法和别人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语言受到一定规则的约束,不同语言的具体结构规则不同。3意义性。语言中的一个词或一句话,都要传达一定的意义,这就是语言的意义性。这种意义性使得人们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交流。同时,语言的各个成分都指代一定的事物或者抽象的概念。 。4社会性与个体性。语言是个体运用语言符号进行的交际活动,具有社会性。人只能使用社会上已经形成的语言,用词来表达意义也只能是约定俗成的。另外,语言交流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一个人说话的内容,常常要受到别人的影

3、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响。语言行为同时又是一种个体的行为,它和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具体条件分不开,因而具有个体的特点。二、语言的种类(一 )对话语言这是指两个人或几个人直接交际时的语言活动,如聊天、座谈等。对话语言具有一些特点:是一种情境性语言、是一种简略的语言、是对话双方的直接交际、是一种反应性语言。(二 )独自语言这是个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语言。它表现为报告、讲演等。具有一些特点:是说话者独自进行的语言活动、是一种开展性的语言、是有准备的、有计划的语言活动。(三 )书面语言指一个人借助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阅读来接受别人语言的影响。具有以下特点:随意性、开

4、展性、计划性。(四 )内部语言这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语言活动。是在外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以下特点:隐蔽性、简略性。三、语言的结构与表征(一 )语言的结构语言是按层次结构组织起来的。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是句子,在句子的下面可分为短语、词、词素和音位等不同层次。每个层次又都包含一定的语言成分和将这些成分组织起来的语言规则。如语音规则、缀词法规则、句法规则等。人们按照这些规则可以将音位组成词素,然后由词素组成词,再由词组成短语和句子。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任何一个语句都包含两个层次结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前者是句子的形式,后者是句子的意义。(二 )语言

5、的表征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就是语言的表征。它分成形式表征和语义表征两个层面,形式表征指语言符号在记忆中存贮与提取的方式,它又可以区分为正字法表征、语音表征和语义句法表征等三种方式。和形式表征一样,语义表征也有一定的结构。关于语义表征有两种比较普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语义是按层次一网络的方式进行表征的,如有关动物概念的表征就可以构成若干层次;另一种认为语义是按激活扩散网络的方式表征的,这种表征强调一个语义单元与另一个语义单元之间的关系,随着单元数量的增多,网络的范围将不断扩大。在语言的表征中,人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心理词典。心理词典是指保存在人脑中的一部词典。四、语言的加工语

6、言加工是指对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编码、转换、存储、提取的过程。根据语言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资源参与的程度,语言加工可以分为自动化加工和受控制的加工两种形式。梅耶尔等人提出的启动的实验范式是研究语言自动加工的一种非常实用的技术。他们通过实验结果发现,当启动词与目标词具有某种联系(如语义相关、语音相同或字形相似)较启动词和目标词没有联系时,被试能更快或更好地识别目标词。例如:先呈现“护士”再呈现“医生”比先呈现“面包”再呈现“医生” ,被试对“医生”这个词的反应要快,这就是启动效应。根据语言加工时各成分是否存在相互作用,语言的加工分为模块化的加工和交互作用式的加工。模块化加工认为,语言各成分的加工是单

7、独进行的,各成分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而交互作用式加工认为,语言各成分之间的加工不是单独进行的,而是存在交互作用。第二节 语言活动的中枢机制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一、语言中枢语言具有异常复杂的脑机制,它和大脑不同部位的功能具有密切的联系。研究大脑区域病变或损毁造成的语言功能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语言活动的大脑机制。(一 )布洛卡区布洛卡(Broca ,1860)从失语症病人的尸体解剖中发现,病人左额叶部位的组织有严重病变。据此他推测语言运动应该定位在第三额回后部、靠近外侧处的一个小区。这个脑区后来被命名为布洛卡区。布洛卡区病变引起的失语症通常称为动作性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患有这种失语

8、症的病人阅读、理解和书写不受影响,但发音困难,说话缓慢而费力。近年来研究还发现,布洛卡区损伤的病人不仅发生语言运动障碍,而且语言的理解也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二 )威尔尼克区1874 年,德国学者威尔尼克(Wemicke)发现在大脑左半球颞叶颞上回处存在一个言语活动区,它的主要作用是分辨语音,形成语义,因而和语言的接受有密切的关系。威尔尼克区损伤引起接收性失语症,这是一种语言失认症。病人说话时,语音与语法均正常,但不能分辨语音和理解语义。接收性失语症的一种较缓的形式叫词盲。这种病人可以听到声音,但不能分辨构成语言的复杂声音模式。与患表达性失语症的病人相反,患有接收性失语症的病人谈吐自由、语流很

9、快,但他们的话语没有意义,几乎不能提供任何的信息。切断或损伤将威尔尼克区与布洛卡区联系起来的神经纤维束弓形束,也将产生同样的结果。这种病人语言流畅、发音清晰,但理解语义的能力丧失或部分丧失。(三 )角回角回也是重要的语言中枢,它在威尔尼克上方、顶一枕叶交界处。这是大脑后部一个重要的联合区。角回与单词的视觉记忆有密切关系,在这里实现着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视觉与听觉的跨通道的联合。角回不仅将书面语言转换成口语,也将口语转换成书面语言。当看到一个单词时,词的视觉信号先从视觉初级区到达角回,然后转译成听觉的形式;同样,在听到一个单词时,由威尔尼克区所接受的听觉模式,也将送到角回,再作处理。因此

10、,切除角回将使单词的视觉意象与听觉意象失去联系,并引起阅读障碍。另外还可能引起听一视失语症,病人看到的物体和听到的物名声音失去联系,不能正确理解语词意义。近年来,心理语言学家和神经科学家采用脑成像等技术进一步研究了语言的脑神经机制,结果发现语言的加工广泛地分布在脑的不同区域内。二、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与语言活动20 世纪 60 年代初,斯佩里(Sperry) 对癫痫病人进行了切断胼胝体的外科手术,以防止病变从大脑一侧蔓延到另一侧。由于胼胝体是大脑两半球之间的重要联络纤维,因此,切断胼胝体,就把两半球的功能人为地分开了,使两半球成为两个独立的大脑。这就产生了所谓裂脑的研究。割裂脑为直接探讨两半球

11、的一侧优势与语言功能的关系提供了可能性。研究发现,手术后病人的视力、听力和运动能力均正常,而命名和知觉物体空间的能力、语言的理解出现了选择性障碍。这说明,语言活动主要是大脑左半球的功能。但是,另一些研究发现,右半球在语言方面并不完全是无能为力的。例如,大脑左半球切除的病人,手术后语言机能可逐渐恢复,读写、理解语言的能力能继续得到改善。在早年左半球病变的一些病例中,右半球有可能成为语言的优势区。因此,在左半球切除或损伤后,右半球在语言功能方面可能起补偿的作用。第三节 语言的感知与理解一、语言的感知(一)口语的感知口语感知的效果可以用语言清晰度与可懂度进行衡量。清晰度与可懂度是指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

12、知识点复习听者了解讲话者说话的百分率,或指听者听对的百分率。清晰度和可懂度没有严格的区别。当听者对材料的感知不受上下文影响时,用清晰度;当感知受到上下文的影响时,则用可懂度。影响语言知觉的因素有:语音类似性、语音强度、噪音掩蔽、语境,以及句法、语义的作用等。(二 )书面语言的感知人们从印刷的文字材料中提取字词的词形、语音和语义特征,就叫做字词再认。影响字词再认的因素有:字词的部位信息(即字母或笔画所在的位置)、字词的使用频率(字词使用中的词频效应)、词长(或笔画数量)和词形结构,语音的作用和上下文等。对字词的再认不仅决定于字词的物理特征,而且决定于读者头脑中已经存储的知识与经验,如对字词的熟悉

13、程度,使用语言学的知识对字词进行预测与期待,由阅读材料的上下文提供的信息等。二、语言的理解(一)语言理解的含义语言理解是指人们借助于听觉或视觉的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理解语言一般分为互相联系的三个阶段:知觉阶段、解析阶段和应用阶段。知觉阶段是人们通过视觉或听觉接受语言刺激,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初步的加工。解析阶段是将语言材料中的单词转化为它们所代表的意义,这是语言理解的一个最重要的阶段。语言理解还表现在对言语刺激作出某种特定的反应,这是语言理解的应用阶段。正确的应用表明着理解,而错误的应用说明理解得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理解语言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建造意义的过程。语言接受者在头

14、脑中想像语言所描述的情境,通过期待、推理的活动去揭示语言的意义。理解语言依赖于人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人们的知识经验不同,对同一语言材料的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差别。(二 )语言理解的水平语言理解可以分为三级水平:词是语言材料最小的意义单位,各种复杂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的语义都依靠词来表达。因此,词汇理解或词汇识别是语言理解的第一级水平。理解个别单词的意义并不意味着理解由这些单词构成的句子。对课文或话语的理解,这种理解既要以词和句子的理解为基础,还要进行推理、整合、提取意义更复杂的认知操作,这是语言理解的最高水平。(三 )影响语言理解的因素1语言知识的作用在语言理解中,语言知识起重要作用,它包

15、括句法知识、语义知识等。词序是表达词的语法意义的手段。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学的变化,因此,词序的作用更为明显。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按事物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进行语言描述,因此,语句的顺序(语序) 也提供了理解语言的线索。在语言理解中,语义知识起着更大的作用。在理解“狗追猫” 、 “人吃饭”这类句子时,人们不仅应用了词序的知识,而且也应用了语义的知识,即人们对“狗”和“猫” 、 “人”和“饭”这些词义的了解。人们知道只能“人吃饭” ,而不能“饭吃人” ;在一般情况下,只能是“狗追猫” ,而不会是“猫追狗” 。在这里,语义知识起了很大的作用。2语境语境指语言交际的环境。从广义说,它指语言活动出现的具体情境

16、,包括说话的场合、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等;从狭义说,语境指书面语言的上下文和口语的前言后语等。在语言交际时,语境提供了各种背景的知识,能帮助人们迅速、准确地理解语言。比如我们在理解歧义句的确切意义时就需要结合语境。语境既包括文字形式,也包括图画等其他形式。人们根据语境提供的背景知识,就能组织当前的信息,对信息作出解释,并产生期待和预测。3句子与课文的结构句子结构对语言理解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否定句的理解一般难于对肯定句的理解。句子的层次结构也影响到语言理解。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组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织结构,它对理解课文有重要意义。4特定生活经验的作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各种特定的生活经验,这种经验对语言理解也有重要作用。桑克(Schank)和阿伯尔森(Abelson,1977)把这种特定的生活经验称为“脚本” 。当“脚本”形成之后,人们在语言交往中往往会根据头脑中关于事件进行的标准顺序,去补充和观测所获得的语言信息。总之,语言理解可以从简单的亚词汇、词汇水平到复杂的句子和课文水平,影响语言理解的因素有语言内部的歧义或指代,有来自于语言外部的插入刺激、声音、图形等不同形态刺激的干扰,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抑制机制的作用方式和抑制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