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版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4训练:第4单元 不自由毋宁死 奥林匹克精神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74027 上传时间:2018-03-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4训练:第4单元 不自由毋宁死 奥林匹克精神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版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4训练:第4单元 不自由毋宁死 奥林匹克精神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版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4训练:第4单元 不自由毋宁死 奥林匹克精神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错误的注音。 迄 今(q ) 轻侮 (w ) 拙 劣 (z hu) 赋予 (y ) 褐 色(h ) 铸 就(zh ) 锁链 (li n) 枉 然 (w n) 束缚 (f ) 毋宁 (n n) 钦 佩 (qn) 沉湎 (mi n) 【答案】 “予 ”应读 y,“ 链”应读 li n,“ 宁”应读 n n。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崩溃 陷井 抵御 诉诸武力 拯救 崭新 阐述 捷然不同 辨论 蒙受 缴械 各抒己见 【答案】 陷井陷 阱,捷然不同截然不同 ,辨论辩论。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导学号:08902035】 奥林匹克精神同纯粹的竞技精

2、神是有区别的 , 奥林匹克精神包括_ 超越了竞技精神。 他喜欢施加于自己肌肉和神经上的那种紧张感 , 而且因为这种紧张感 , _ 他不能获胜 ,_会给人以胜利在望的感觉。 青少年往往为陈 旧、 复杂的教学方法 , 愚蠢和严厉相交替的说教以及拙劣 _ 的哲学所束缚而失去平衡。 A 而且 即使/ 也 浅显 B 而且 尽管/ 但 肤浅 C 但又 即使/ 也 肤浅 D 但又 尽管/ 但 浅显 【解析】 第 句语意间为转折关系, 第句语意上表假设, 用排除法确定 答案。 【答案】 C 4下列加点的词语使 用有误的一项是( ) 【导学号:08902036】 A 鉴于它事关重大 ,我们的辩论应该允许 各抒己

3、见 。 B 难道我们愿意做那 种对关系到是否蒙受奴役的大问题 熟视无睹 的人吗? C 但这种乐趣保留在运动员内心深处 , 在某种程度上只是自得其乐 。 D 我们再也不能沉迷于 虚无缥缈 的和平希望之中了。 【解析】 A 项 , “各抒己见”指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B 项 , “熟视无 睹 ”指虽然经常看见 , 还跟没看见一样, 指对应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 此处指不 注意 , 不重视, 睁着眼却没看见。 也指不理睬 , 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所以应该用 “ 视而不见 ” 。 C 项, “自得其乐”指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D 项, “虚无缥缈 ” 形 容空虚渺茫。 【答案】 B 5下列句子中 ,没

4、有语病的一项是( ) 【导学号:08902037】 A 我们的唯一出路只有诉诸于武力 ,求助于战争之神。 B 我将认为自己是对 祖国的背叛和比世界上任何国君都更为神圣的上帝的 不忠。 C 先生,这些都是战争和征服的工具 , 是国君最后采取的手段。 D 实际上, 战争已经 开始 , 从北方刮来的大风都会将武器的铿锵回响送进 我们的耳鼓。 【解析】 A 项 , “ 诸” 为 “ 之于 ” 之意 , 去掉 “ 诉诸 ” 后面的 “ 于” ;B 项 , 缺介词, 在“和 ”后面加“对”; C 项, 语序不当, 将“最后”放在 “手段” 之前。 【答案】 D 阅读课文奥林匹克精神第 23 段, 完成 6

5、8 题。 【导学号:08902038】 6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精神与纯粹的竞技精神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案】 顾拜 旦认为 “奥林匹 克精神 包括但 又超越了 竞 技精 神 ” 。 纯粹的 竞技精 神只能带给运动员心理上自得其乐的快感 , 奥林匹克精神带给人们的将是 美感、荣誉感 ,这正是顾拜旦心中崇尚的精神。 7 “ 敲 响 重 开 奥 林 匹 克 时 代 钟 声 的 原 因 ” 是 什 么 ? 表 达 了 作 者 怎 样 的 愿 望? 【 答 案 】 (1) 原 因 : 基 于 改 革 教 育 的 愿 望 , 他 不 满 青 少 年 往 往 为 陈 旧 、 复 杂的教学方法 , 愚蠢和严厉相交替的说教以及拙劣 肤浅的哲学所束缚而失去平衡 的现状。 (2) 愿 望 : 希 望 通 过 复 兴 奥 运 会 来 改 变 传 统 教 育 方 法 与 内 容 , 从 而 促 进 青 少 年全面、均衡、协调地发展。 8“这 个人没 有意识 到他应受 这样的 赞扬 , 因为他仅 仅是凭 一种 比 其意识 还强大的 直觉在 行事 ” 中的“这 个人”“ 他” 指代谁? 作者为 什么不 直接点明 , 并且转换了人称? 【答案】 (1) 指 演讲者自己。(2) 不直接点明表现了一种谦虚态度 , 转换人 称使演讲者与自己产生了距离 ,便于更客观地看待自己 ,评价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