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自主学习本课 10 个生字,理解新词。2 根据课文旁批, 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做事要有计划,要细心,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事情。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根据旁批,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做事要有计划,要细心,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事情。理解“妈妈”不直接提醒威尔逊的用意。教学过程:一、利用旁批,理解课文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 13 段,想想你都读明白了什么。2 交流读后知道的内容。你觉得威尔逊是个什么样的少年?(自信、聪明、独立,又有些马虎)试着把自己的体会批到书上相应的地方。3 你有什么疑问吗?如:妈妈发现威尔逊没有带齐东西为什么不直接提醒他?她
2、不担心孩子冷吗?4 师:是呀, 这也是书上旁批的问题,今后我们读书也可以学着这样把自己心中的疑问批下来。5 带着这些问题,自读后面的段落,读后小组内讨论讨论。6 集体交流,明白 妈妈的用意,把自己的理解批到书上。(妈妈是想让孩子尝试“失误”以及“失误”带来的教训,因为亲身经历,比包办代替、口头说教更有效果)7 这次出游究竟让威尔逊有什么收获呢?交流威尔逊明白的两个道理。小结:小小的失误,让威尔逊明白了做事要有计划,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这次出游的收获真不小呀!8 请大家再读读第 412 段,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适时指导朗读。9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二、拓展,深化认识1 读完全文,你有什么感想?(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2 根据实际,跟爸爸妈妈商量,拟订一份家庭郊游计划。板书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