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归的传说当归,尽人皆知的补血良药,含有当其实而归的意思。据传古代云南边疆某村庄有一青年药农,新婚不久,为生活所迫,要进山挖药。其妻依依难舍,青年也甚为留恋,在含泪惜别时,嘱咐爱妻在家里艰苦度日,如果三年不能归家,允许她改嫁。哪知青年一去三年,由于山深林密,路途遥远而无法通讯。三年来妻子见丈夫全无消息,忧虑交加而致气血并虚,得了严重的妇女病。婆婆见媳妇形体日瘦,神情日疲,茶饭不思,顿生怜恤之心,劝他改嫁。妻子初有不舍,后来也以为丈夫一去已过三年,料想凶多吉少,便经不住人们的劝说而另择配偶了。谁知她改嫁后不久的一天,采药青年突然回来了。当他得知妻子已经改嫁,后悔不迭,乃托人捎信要求再见一面,共叙
2、别后情景。妻子应允,相见时竟抱头痛哭。在悔恨交加中,青年得知她家境艰难,便赠一些药材,叫她去卖钱度日。青年走后,患病已久又多情的女子见前夫如此铁石心肠,顿时瘫软在地,想起自己的不幸身世,一阵心酸,痛不欲生,就胡乱拿些药来煎服,以此来了却残生。哪想到连吃几天,脸上竟渐有血色,红润起来,病也不治而愈,后来人们记取青年药农当归而不归,害的妻子改嫁的沉痛教训,遂将此药取名为“当归”。当归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挥发油、水溶性生物碱、蔗糖等,功能补血调经、活血止痛,适用于治疗血虚引起的头昏目眩。桑寄生的传说从前,有个财主家的儿子得了风湿病,腰膝酸疼,行走艰难.一连好几年都瘫在床上,医生也没办法治. 财
3、主听说南山有个药农,就让药农送药给他儿子医治.由于南山远在 20 里地之外,所以财主就指派了一个小长工,隔两天去取一次药.可是,药农一连换了好几种药草,财主儿子的病也不见好.这年冬天雪多,一下起来就是几天几夜.小长工每次取药都得在一尺多深的雪地上来回走 40 里路.有一天,天气太?小长工冻得浑身打颤.他看见一根老桑树的枝条很像财主儿子吃的药,便撅了几根,切成节儿,用纸包好回到财主家.财主也不知道纸包里是什么,他照样让人煎给儿子喝了.小长工一看骗过了财主,以后就照“方“抓“药“,每隔两天就撅一把桑树上的枝条回来.冬天过去了,春暖雪化.财主儿子的病居然好了.南山药农听到这个消息,感到很奇怪:“一个
4、冬天没来取药,他吃什么好的呢?“药农很想认认这种药,就来找财主.他走到财主家门口,正巧碰上小长工.小长工怕他见了财主后自己会露馅,准要挨打,急忙把前后经过讲了出来,并说:“大叔,你不要告诉财主行吗?“药农说:“那你得告诉我你给他吃了什么?“树枝子呗.什么树枝?就是村口老槐树上的.快带我去看看,到了村口,药农上到树上一看,原来树上洞穴中长出一种像槐树一样的东西,他顺便取下一些,决定先试一试.后来,药农用它治了几个病人,果然都好了.以后人们因为这种树枝长在老桑树上,就取名叫它桑寄生. 丹皮的传说牡丹皮为牡丹的根皮,味苦辛微寒,能清热凉血,活血散淤,配生地可治血热或劳伤吐血,衄血;配桃仁和银花能治血
5、滞经闭与疮毒,是一味常用中药.关于牡丹皮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一千多年前,苏州虎丘山下有一织绸好手名叫刘春.随便哪种花,随便哪种鸟,她只看上两眼就能织出来.她所织出的花,像刚摘下来一样,鲜艳水灵;彩鸟仿佛人一呼唤,便会拍翅飞翔,活灵活现.这一年,府台老爷的女儿要办嫁妆,限刘春月内织出 24 条丝嵌金被面,花样是牡丹.但刘春从来没见过花中之王,不知如何织法.半个月过去了,刘春愁得脸色腊黄,日渐消瘦.一天半夜,她突然口吐鲜血,扑倒在织布机上.这时,一位美丽的姑娘飘然而至,将一瓶药液倒入刘春的口中,刘春即刻醒来.姑娘轻声说道:“我是牡丹仙子,因抗拒武则天要让百花在严冬开放的旨意,从洛阳逃出.“说完
6、,她用手一指,庭院内立即出现一朵朵怒放着的牡丹花.刘春喜出望外,望着这些盛开的牡丹,立既飞梭织起花来.一朵朵娇艳的牡丹花织出来了,招来成群的蝴蝶.府差拿起被面飞快送往州府.但刚进府门,被面上的牡丹花全部枯谢了,黯然无光.府台老爷气的派人去捉刘春,但刘春早已与牡丹仙子离去,只给乡亲们留下了那个药瓶.药瓶内只有半瓶根皮样的药材,后来人们才认出那根皮正是牡丹皮. 枸杞的传说 早先,宁厦中宁有一家姓苟的农民,家里共 3 口人,老两口和一个聪明美丽的女儿-红果.一天,妈妈和女儿红果到田里做活,老爹患肺痨在家养病.突然,天边闪出几道耀眼的蓝光,接着传来“轰隆隆“的响声,天摇地动,一场灾难降临了,中宁发生了
7、大地震,爹爹被压死了,母女俩悲痛欲绝,便嚎啕大哭起来.妈妈病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眼睛也渐渐模糊了.这可急坏了红果.红果是个聪明的孩子,她知道哭是没有用的,要尽快想办法把妈妈的病治好.一天,她把妈妈托付给邻居照顾,自己满着妈妈,悄悄地背上干粮,到南山找药去了.她爬过一山又一山,涉过一水又一水,询问了不少樵夫和牧羊人,寻找可以治眼病的草药,她的鞋磨破了,衣服挂烂了,腿也走酸了,便躺在一块石上休息.一觉醒来,已是翌日早晨.这时就见面前站着一和白胡子老爷爷,和和气气的问她:“小姑娘,你小小的年纪怎么敢上山?“红果带着哀伤的口吻向老爷爷说明了来意,白胡子老爷爷上下打量了她一番,感叹地说:“真是个孝子!
8、“白胡子爷爷告诉红果说:“前面山坡上有一种红色茨,你摘些回去给你妈熬汤喝,她身体会强壮的,眼睛也会亮的.“说完老爷爷不见了.红果按照老爷爷的吩咐,取回了药,天天给妈妈熬汤喝.说也怪,妈妈喝了以后,身体渐渐强壮了,眼睛也明亮了.红果姑娘对乡亲们高兴的说:“明目子,明目子,真是灵丹妙药!“从此,人们就把这种枸杞叫明目子.蒲公英的传说从前,有一个老员外,家中有一位二十八岁的小姐.一次,小姐不幸患了乳疮,乳房又红又肿,她怕难为情,不敢向父母说明,时间一长,病情更严重了.一天,丫环偷偷告诉了老夫人,老夫人心想:年轻轻的竟患此症,其中必有原因.于是,老夫人不仅不给小姐请医诊治,反而把小姐臭骂了一顿这天夜里
9、,小姐越想越伤心,便萌生了死的念头,她独自走出房门,来到一条小河边,一咬牙,纵身跳了下去.小姐刚跳入河中,正巧附近河面上趁月色撒网捕鱼的渔家父女,渔主姓蒲,女儿叫公英,姑娘见有人跳河,便纵身跳入河中,把小姐救到船上.姑娘找出自己的衣服替小姐换.换衣时,姑娘发现她生了奶疮,便将此事告诉了父亲,并问有没有办法治好,父亲沉思了一下,悄悄对女儿耳语了一阵.第二天一早,公英按父亲吩咐,从附近山上挖来了有锯齿长着白绒绒球似的野草,熬成药汤,让小姐连服数剂,并把鲜药捣烂后敷于患处.几天后,小姐的奶疮居然消失了.再说,老夫人见女儿离家出走一直未归,后悔莫及,派了家丁四出寻找,总算在船上找到了小姐.当老夫人知道
10、小姐被渔家姑娘救起并将她的病治好的事情后,万分感激,执意要送给渔家贵重礼物,但他们不但不收,反而给老夫人留下了许多药草.为了纪念这一对渔家父女,老员外便将渔夫的姓和其女儿的名连在一起,给这种药草起名叫“蒲公英“ 何首乌的传说田儿自幼体弱多病,没有哪家人肯把女儿许配给他.所以他五十有八.仍未娶妻生子.一天深夜,月明星稀,温暖如春,田儿独自一人静卧于草棚中,半睡半醒间,他发现草棚外有两棵似树似藤的植物,虽相距有三四尺之远,但藤蔓根须却在阵阵氧氖之气中相互交缠,渐渐地合二为一.但不久之后又解离,而后又相互纠缠在一起.田二见此状,甚感惊奇,便把这两颗不知名的植物,连根挖起,带回家中,邀请高人辨认为何物
11、,均无人能识.一天清晨,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从深山老林中走来,全身上下散发着氩氖之气.田儿顿觉心灵感应,于是立即上前虚心求教.白发老者笑呵呵地说道:“你年老未婚,身体又虚弱多病.这两棵仙藤是被你一人看见,既然有缘,可能是上天赐你的神药吧,你不妨食之试试,以治病体.“田儿听罢,便把植物的根须捣为细末,每天早晚以黄酒送服一钱.渐渐地,田儿自觉神清气爽,一月后白发变黑;两月后食欲大增;三月后自觉脱胎换骨.他心中暗喜,常服不断,渐渐地把服用量增至每天两钱.半年后,他的病痊愈了,而且容光焕发,看上去只有三十来岁.经人介绍,他娶了一个小姐,生了个儿子.并把自己的名字改为能嗣,意即终于能生儿育女了;并为儿子取
12、名延秀,意思是希望儿孙延年体健之意.延秀为能嗣生了第一个孙子,取名为首乌.首乌对爷爷非常孝敬,百依百顺,并依照爷爷的教导用那不知名的植物,变得身强体健,一连生了十多个儿子,个个都活到一百三十多岁.虽为百岁老人,但他们个个都头发乌黑发亮.为缅怀祖父的丰功伟绩,曾孙们一致商定,把不知名的植物取名为“何首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一传播开去,服用何首乌的人越来越多,何首乌的传说也一直流传到现在. 苍术的传说 传说,从前茅山观音庵有个会看病的老尼姑,她懂得不少中草药.但,老尼姑自己并不采药,她把这活儿派给一个小尼姑.小尼姑每天都照着老尼姑说的样子漫山遍野的去采药,至于什么药草治什么病,小尼姑一窍不
13、通.老尼姑很贪财,谁给的钱多,她就给谁下的药好;钱少的,她就用些不济事的野草去蒙骗人家.小尼姑看着不公平,可是因为她自己并不认识药,只是干着急.有一天,一个穷人来求药,这人一个钱也没有.老尼姑问也不问,硬把那人赶走了.小尼姑十分气愤,她偷偷地从屋里抓了一把开白花的药草,追到庵外,唤住那个人说:“大哥,你先拿回去吃吃看.“可是,等那人一走,小尼姑的心又不安了.“那人到底有什么病,给的药草能治她的病吗?前万别吃坏了人呀?“谁知过了些日子,那个穷人来到观音庵,竟找到老尼姑千恩万谢地说:“多亏你们那位少菩萨,她把我爹害了多年的足膝软瘫病给治好了.“老尼姑十分奇怪,庵里没有治那种病的药啊!就审问小尼姑:
14、“你偷了我的什么药?快说!“小尼姑也弄不情这是怎么回事,后来留心一查,这才明白,原来那开白花的叫苍术,不是老尼姑叫她采的,大概是自己采药时没小心裹进了药篮子,有被老尼姑当成没用的野草扔到一边.从此,小尼姑知道苍术可以治病.过了些日子,小尼姑受不了老尼姑的气,逃出尼姑庵回家还俗了.从此,她就靠挖苍术为生,治好了许多足膝软瘫的病人.后来小尼姑又发现,苍术还能治呕吐,腹泻等好几种病呢! 罗汉果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在广西某地有一个古老的瑶寨;寨中有一位姓罗的樵夫.父亲早逝,和母亲相依为命.一年秋天,樵夫的母亲不慎着了凉,患了风寒症,整天咳喘不止,异常痛苦.樵夫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因为家中一贫如洗,一
15、日两餐尚难保证,故根本没有余钱请郎中治病,为此樵夫很是苦恼,只好上山砍柴,希望以卖柴所得的微薄银两为母亲求医买药.一天清晨,旭日初升,霞光万道,天上飘荡着朵朵彩云.樵夫又和往日一样,空着肚子,早早上山砍柴.在一片密林中,他挥刀砍啊砍啊,一不小心,他砍中了一个马蜂窝.即时,马蜂嗡嗡乱飞,樵夫在惊恐中连连后退.一只奇大无比的马蜂追上樵夫,在他的左手臂上狠狠一蛰.即时,被蛰处立即变得红肿起来,疼痛不已,并伴心悸气促,头晕目眩.樵夫孤身只影置身于这僻静的山中,无医可求,而自己又不识草药药性,更不懂得对症治疗,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无奈之下,他只好强忍着剧痛和头晕心悸等不适,踉踉跄跄地向山下走去.
16、走了一段很长的崎岖山路,他感到累了,于是坐下稍作休息.偶然,他闻到一阵沁人心脾的水果般的香味.奇怪!在这荒芜人烟的山野中,何来的水果?环顾四周,无意中,他看见眼前不远处长者一团团一簇簇的青藤;青藤上结满了一只只不知名的,形似葫芦的野果.又饿又累的他心中一喜,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去,摘下一只,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咦?这野果不仅香甜可口,而且清凉怡人,与马蜂蛰伤处形成鲜明对比.于是,他突发奇想:说不定以清凉的果汁涂在伤口上会缓解疼痛呢!于是,他把果汁往伤口上涂.即时,他感到伤口处有一种说不出的清凉!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伤处的疼痛开始缓解;没过多久,伤出红肿疼痛消失,仿佛未曾被马蜂蛰过一般.惊喜之余,
17、他便摘了好些野果带回家中,给患病的母亲当水果吃.樵夫的母亲吃了这种水果后,第一天觉得清凉润喉,神气清爽;第二天觉得咳喘有所减轻见这果子不但好吃省粮,而且有助于母亲病情缓解,樵夫高兴极了!于是便天天上山采摘新鲜的果子给母亲吃.如此吃了一个月后,母亲的咳喘竟不治自愈,不费半点银两!母子二人喜不自胜,逢人便说这野果的神奇功效;母亲吩咐儿子大量采摘这种野果,晒干备用.每当遇上患有咳喘病的穷人,便免费送上,教病人煎水饮用,为此治愈了不少患咳喘病的人.恰逢此时,一位周游列国,悬壶济世的人称“汉郎中“的医生行医此地,闻听樵夫以野果治愈母亲咳喘病之事,心中一动,于是亲临樵夫家中,品尝这种既能充饥,又能治病的不
18、知名的野果;汉郎中还在樵夫的带领下上山采摘,随身携带,潜心研究,看能不能当药材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试用,汉郎中发现此野果性为甘凉,具有清肺止咳,化痰平喘,利咽润喉和润肠通便之功效,于是便广泛用于治疗上述诸病症.由于樵夫姓罗,郎中名汉,故后人为缅怀他们的功绩,便把这种不知名的野果称之为“罗汉果“.作者:5836755感觉帖子发错了,应该发在药学板块:arm:作者:catjaja不错,在哪里找的作者:5836755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catjaja at 2010-03-13 14:59:07:不错,在哪里找的 百度里搜的:P:P作者:5836755继续给补上
19、辛夷的传说又名为心意花 辛夷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的花蕾,也叫辛夷花.辛夷味辛性温,归肺.胃经,能发散风寒,宣通鼻窍,是中医治疗鼻渊头痛的常用药物.关于辛夷名字的来历还有一则美丽的传说. 相传古时有一位秦秀才得了一种叫鼻孔流浓水的疾病,经常鼻塞不通,浊涕常流,腥臭难闻,连自己的妻子和儿女都回避他.他见无药可救,于是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一日,他在一棵大树下准备自缢,被一个过路的樵夫救下.问明缘由后,樵夫告诉他说:“北山中就有一种药可治.“秦秀才照樵夫的指点,到深山中寻找.终于他发现遍山花树,叶茂花大,香气四溢.他采了一些花蕾,煎水连服数天,果真痊愈.他非常高兴,又采了一些种子,精心种在自家院子里,以此
20、树的花为得了鼻病的人医治,皆得奇效.有人问他这药何名?他想了想,觉得这药得来是樵夫的指点,自己意会所识,就叫心意花吧.天长日久,后人就传成了辛夷花了.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辛夷有收敛作用而保护鼻黏膜,并能促进黏膜分泌物的吸收,减轻炎症,乃至鼻腔通常,辛夷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也有利于消除鼻炎.值得一提的是本品有毛,刺激咽喉,医生和药师不要忘记提醒患者入煎时宜用纱布包煎. 马齿苋的传说在繁若晨星的野菜当中,马齿苋是比较平凡的一中,不管是在田野还是路旁,溪畔,都可以见到它的踪迹.宋人苏颂曾描绘它的形态:“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正因为它含有无行之义,所以当时称它为“无行草“.那么,此草后来为
21、什么又叫马齿苋呢? 说起来有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明朝崇祯年间,在河北晋州张家庄,有个姓李的老婆婆,她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二都已成亲,大媳妇是个富户人家的女儿,好吃懒做,为人性恶;二媳妇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女儿,勤快老实,为人性善.老三刚十六岁,还没娶媳妇.正好,山西有个要饭的花子,带着一个十五岁的女儿,逃荒来到张家庄;李婆婆见花子的女儿长得俊秀,就花了些银子买了她,做了老三的童养媳.童养媳到家后,大嫂觉得她是花子的女儿,娘家没人,好欺负,就调唆婆婆,不让童养媳吃饱睡好,还逼她下地干活.有一次,童养媳因肚子饥饿,干活没力气,在锄谷子时,不小心把谷子锄掉了.大嫂知道后告诉婆婆,婆婆就拿起皮鞭毒打童养媳,直
22、打得她遍体鳞伤才住手.童养媳回到自己的住房,二嫂问讯后,对她的处境十分同情,就偷偷买了些中草药,给童养媳治伤.童养媳伤愈后,将二嫂的盛情牢记在心.这念秋天,天气炎热,雨多潮湿,张家庄痢疾大流行,死了很多人.童养媳因吃不饱,身体虚弱,也得了痢疾.大嫂怕自己被染上,就在婆婆身边吹风,把童养媳赶到菜园里的茅屋去住,也不叫人给她送饭.童养媳身患痢疾,家里人又不把她当人看,觉得走投无路,便要投井自尽,多亏好心二嫂及时赶到,耐心劝说,还带来不少稀饭让它吃,才打消了寻短见的念头.大嫂知道二嫂给童养媳送饭的消息后,心里十分恼火,便急忙告诉婆婆,婆婆把二媳叫到跟前,训斥了一顿,还声称:“你再去送饭,就砸断你的腿
23、!“.从此二嫂再也不敢去送饭了.童养媳在菜园里,一连三天没有见到二嫂前来送饭,她饿急了,菜园里正有可吃的蔬菜,但她害怕婆婆,不敢动,只好在菜地边挖些野菜煮吃,说也奇怪,两三天后她的痢疾竟好了.五天后,童养媳返回家中,一进门,便楞住了,只见未婚夫披麻带孝,悲痛不已.他说:“咱妈.大哥大嫂全得痢疾死了,二嫂也得了痢疾,卧床不起“童养媳听后灵机一动,心想:莫非我的病是那种野菜治好的?她急忙跑回菜园,拔了些野菜煮给二嫂吃.果然,几天后,二嫂的病也好了.村上的人知道童养媳治好了二嫂的病,纷纷向她来求教.她拔几棵野菜让人们看,正是那无行草.因为无行草特征很难掌握,许多人采集不到,村上的痢疾还在蔓延.童养媳
24、就想了个办法,她把乡亲们叫到一起说:“你们看,它的叶片多象马的牙齿,咱们就叫它马齿苋吧!“乡亲们知道了特征,采集了去治病,患痢疾的也都治好了.乡亲们为了感谢童养媳,就按她的话,把无行草改为马齿苋了 乌药的传说乌药,又名天台乌药.百叶柴.矮樟,属樟科常绿灌木植物.乌药入药首载与一书.它性温.辛,入肝脾胃经.具有顺气.开郁.散寒.止痛等功效.关于它的药用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在汉朝永平五年,浙江剡县有刘晨和阮擎两位青年,为医治村上流行的心痛病,远离家门来到天台山采药.随带的干粮吃完了,而药却没找到.一天他们打听到这种药产在桃源洞一带,就向该洞奔去,但没走多远就饿昏在地.良久,两人被突然飞来的一片
25、红云催醒,转眼间,红云又变成许多只肥美的桃子.两人正饿得发慌,抓来桃子就吃.吃后浑身是劲,又继续上路.走过一道山岭,只见前面水潭边有两个少女.一个着红衣,一个穿绿袄.正朝着他俩微笑,还叫他们的名字.两人非常惊奇,刘晨问:“彼此素不相识,姑娘怎会知道我俩的名字,莫非你们是仙女?“两位姑娘点点头,穿绿袄的姑娘说:“我叫碧桃,她叫红桃,家住桃源洞,今日特意请你们去做客.“两位年轻人随两位仙子进入桃源洞后,才知道这姐妹俩是天上司药的仙女,奉命在此看管仙药-乌药.他们彼此一见钟情,结成了一对相亲相爱的夫妻.岁月如梭,秋去春来,转眼间过了半年.一天,刘晨说:“我们入山已久,仙药还没有采到.如何是好?“两人
26、正在发愁,只见两位仙女捧着仙药走来,说:“两位为采仙药,历尽千辛万苦,现特以乌药相赠,此药可治心口痛.“第二天一早,两仙女送刘.阮出洞口,一直送到溪畔才依依惜别.刘.阮回到家乡,却见景物全非,村上父老已无一相识.最后找到一位百岁老翁,他说:“我小时听祖辈说起,村里有两位祖公入天台山采药,后来一直音信全无.“两未听罢,大吃一惊,想不到入山才半年,人间已七世.刘阮遂将乌药种到圆中,一夜之间已是满圆翠绿,刘阮将乌药分赠给众乡亲,服后果然疗效非凡.三个月后,刘阮又返天台,桃源洞岩壁生苔,雾锁洞口,再也找不到仙女了,只是在洞边多了两座山峰,形似仙子,面朝剡县眺望,这就是双女峰.天台乌药因此名声大振,享誉
27、海内外. 瓜蒌的传说传说古时候,江南有座高山,山上有许多洞,洞被密林遮掩,云雾缭绕,传说有神仙居住.当地有个樵夫,家境贫寒,母病因无钱医治而逝,他极度悲伤而独居,以砍柴为生.有天中午,他进山砍柴,又累又渴,便循着泉水响声找到一个山洞外,喝足了水,就躺在树阴下的一块石板上歇息.迷糊中,他仿佛听到了说话声,寻声望去,竟赫然看见长着黑白胡子的两个老者在谈论.黑胡子老者说:“今年咱的洞里结了好大一对金瓜.“白胡子摆摆手:“嘘,小声点,那边躺着个砍柴的,当心把咱的金瓜偷走.“黑胡子不以为然:“怕什么,他进不了洞.只有七月初七时,口念天门地门开,摘金瓜的主人进来才行.“白胡子生气了:“别说了,咱们下棋.“
28、听到这里,樵夫滚下了石板,猛然醒了,原来是个梦,那有什么老者?他沮丧地挑起柴担回家.后来,他越想越觉得神奇:“我莫非遇到了神仙,那山洞真藏着宝贝?“他决定试试.七月初七这天,他来到山洞中,按时念话,果然噶的一声,洞里一扇石门打开,眼前更打更阔,金光闪闪.走进去,只见里面长着一架碧绿的青藤,其上果然结有一对金瓜.他高兴的爬上去,摘下金瓜,一口气跑回家.到家一看,他楞了,这哪是金瓜呀,分明是两个普通的小圆瓜.他把瓜扔到了一边.过些日子,樵夫又上山砍柴,不自主的又来到哪个山洞外,又躺在石板上歇息.刚闭上眼,就又听到了谈话声,还是那两个老者.白胡子埋怨:“都怪你多嘴,咱的金瓜被偷走了.“黑胡子说:“怕
29、什么,又不是金瓜.“白胡子说:“可那是名贵药材呀,比金子还贵重.“那非得心地善良的人才会用,非得把瓜的皮色晒红才会有润肺清热的作用哩.“樵夫醒来,边回家边想,这莫非是神仙托梦,要我种药材给人治病?到家后,他找到了已经烂了的两个瓜.取出瓜籽,来年开春种在了院子里.到秋天,果然结了很多的瓜.他摘下晒红,叫咳嗽痰喘的病人吃,一个个都见效.之后,他每年栽种,送给病家,且分文不取.人们尊敬他,让他给这种瓜取个名字,他想,瓜地在高出的藤架上,需登爬摘取,就叫“瓜蒌“吧.后来,又渐渐被写成了“栝楼“和栝蒌“.瓜蒌为葫芦科植物栝蒌的成熟果实,秋季采收,将壳与仁分别晒干用.属中医化痰止咳类药,有清热化痰,宽胸散
30、结,润肠通便作用,可治疗痰热咳喘,胸痹心痛,肺痈,肠痈,乳痈,肠燥便秘等.一般用全栝楼.栝楼皮和仁可单用,前者功效同全栝楼,仁功效偏润肠.药理学证实,本品含三萜皂甙,有机酸及盐类或树脂,糖类或色素,种子含脂肪油和皂甙等.近年,本品有效成分被制成瓜蒌注射液,有保护心肌缺血,降血脂,抑菌等作用,治疗喘息型气管炎,肺心病哮喘有显效.附带提一句,同一植物的根名“天花粉“,是应用广和疗效高的清热生津止渴药. 车前草的传说 说起车前草,在乡间的田间地头,路旁沟壑,随处可见,民间习惯称其猪耳朵草,大耳朵草,谁家的孩子拉肚子,找几颗车前草熬汤,往往喝几口汤就好了,谁要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或尿血时,挖几棵车前
31、草回来煮汤,喝上一两次也就没事了.这种简单实用的治病方法在民间流传甚广,一代传一代,而车前草最早药效的发现和由来还有一段传奇故事.传说在战国时期,战事不断.一次魏国大将军马武率一支疲惫的部队来到一处荒芜人烟的地方.由于水土不服,正直酷暑,并且缺水少药,不少士兵患了血尿病症,随军郎中束手无策.一位饲马军士发现军马原来也是和士兵一样尿血,但啃骋恢窒猪耳形的野草后竟渐渐好?于是,他拔下此草,让患病的士兵食用,果然,他们就不尿血了.大将军马武闻听此事后大喜,立即号召将士采集此种野草食用.几天后,人和马病都好了.因为此草长在驻军兵车前面的地方,马武不由叹曰:“好个车前草!“由此,这种无名的大耳朵草就叫车
32、前草了,并流传于民间,车前草治疗尿血和腹泻的功效也被后世本草收录,流传至今. 白术的传说 天目白术,又叫於潜白术,别名云头术和仙鹤术,是一种珍贵的药材,素有“北参南术“之称.於潜白术为什么称仙鹤术或云头术呢?这里有个故事:传说南极仙境有只仙鹤,衔着一支药草,想把它带到人间,种植在最好的地方.仙鹤来到了天目山麓上空,看到下界有一块靠山,傍水,向阳和避风的盆地,便降落下来,把口里衔着的药草种了下去.仙鹤日里除草松土和浇水,夜里就垂颈俯首守护在旁.日子一长,仙鹤竟化成了一座小山.人称“鹤山“.有一年,鹤山附近发生一场大瘟疫,不少人染病在床.这一天,正是九月重阳,秋高气爽.於潜街头,来了一位姑娘,白衣
33、白裙,上绣朵朵菊花和点点朱砂.她摆了摊在叫卖白术,免费发放给病人.有个药店老板见有利可图,就全部收买了下来.果然,这白术奇效无比,人们个个摆脱了病魔.药店老板发了一笔大财.他贪得无厌,想起姑娘临走时说家住鹤山,便入山寻找,可找来找去,找不着一户人家.老板娘知道这事,心生一计,对着老板耳朵,如此这般一说,把老板说得眉开眼笑.转眼到了第二年重阳,那白姑娘又来卖白术了.这一次,老板显得百般殷勤,搬登献茶.白姑娘一坐定,老板娘偷偷地用针穿了一根红线,别在了姑娘的衣裙上.白姑娘收了钱就走,老板却带了一个伙计,悄悄的跟了上去.白姑娘顺着一条荒芜的羊肠小道往山坡上走,走着走着,忽然不见了.老板和伙计急忙满山
34、寻找,在山岗找着了一株穿着红线的药草,香味扑鼻,老板开心极了,说:“好!这个活宝贝可落到我手里了!“大声叫喊伙计:“快!快!拿锄头来.“谁知一锄头掘下去“啪“的一声,闪出一道金光,刺瞎了老板的眼睛.那株千年老白术,就无影无踪,再也找不着了.以后,再没有人见到那白衣姑娘.於潜鹤山所产的白术,特别来得珍贵,你若切开来看一看,还有朱砂点和菊花般的云头形状哩! 黄精的传说黄精,为百合科草本植物根茎,可供药用.其性平和,具有补气养肺,益肾补精之功效.能降血压,降血糖,对动脉硬化,肝脂肪浸润有一定防止作用.古人认为久食能“轻身如飞“.验之于临床,确有强身延年以及抗衰老作用.说起黄精的由来,在民间还流传着一
35、个悲惨的故事呢!相传很久以前,有个既富又凶狠的财主,他喜怒无常,有时无缘无故地对童仆不是打就是骂.有一次,一个姓黄的丫鬟将煮好的茶倒入杯中,从厨房里端出来给后院的财主婆喝.不巧,天正下着雨,水浸满了院子的石子路,不小心摔了一跤,茶泼了一地,这可把她吓破了胆,木痴痴地直流泪,心想财主婆决不会饶过自己,为免遭毒打,便心一横偷偷地从后门溜出,一口气跑进深山大坳里去了.事情过去很久,有人发现丫鬟就在后门头上.奇怪的是她好象吃了什么能飞的药,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上.得知信息的财主虽然能看到她,可就是捉不到她.气急败坏的财主心生一计,就用金钱收买了一个人,让他在树边放许多美味可口的饭菜,善良的丫鬟不知是计,
36、加之此时也饥肠辘辘,就趁无人之时把饭菜偷吃了.可这一吃能飞的功夫也随之丧失,丫鬟最终被财主捉住.为取得能飞的药草,财主严刑拷打逼问丫鬟究竟吃了什么药草.然而丫鬟怎么也回忆不起来,因当时逃进深山大坳里没有饭菜吃,只好以草为食,可草的品种很多,谁知哪种草有飞的功能呢?可是财主怎能轻信和放过她呢?认为她在有意隐瞒,不久丫鬟就被活活整死.后来,人们在埋葬丫鬟的地方,发现长出有一两尺高,叶片像百合,白色的花像挂着小铃铛的怪草.人们说这是黄姓丫鬟的精灵所变,也有的说是丫鬟吃进肚里的草根没有来得及消化掉而长出来的,还结出黑色的果实呢!大家很是喜欢,且认为这是黄姓丫鬟的精灵,冠了“黄精“之名.从此后,黄精之名
37、也就在民间传开了.芦根的传说传说江南有个山区,这地方有个开药铺的老板.由于方圆百里之内只有他这么一家药铺,所以这个老板也就成了当地一霸.不管谁生了病都得吃他的药,他要多少钱就得给他多少钱.有家穷人家的孩子发高烧,病很重.穷人来到药铺一问,药铺老板说:“退热得吃羚羊角,5 分羚羊角就要 10 两银子.“求你少要点钱吧,这么贵的药咱穷人吃不起呀!“穷人说.药铺老板说:“吃不起就不吃,我还不想卖呢.“穷人没法,只有回家守着孩子痛哭.这时,门外来了个讨饭的叫花子,听说这家人的孩子发高烧,家里又穷的买不起药,便说:“退热不一定非吃羚羊角.“有一种药不花一分钱.“什么药?“你到塘边挖一些芦根回来吃.“芦根
38、也治病?“准行.“穷人急忙到水塘边,挖了一些鲜芦根带回家煎好后给孩子灌下去,孩子果然退了热.穷人十分高兴,就跟讨饭的叫花子交了朋友.从此,这里的人们发高烧就再也用不着求那个药铺了,芦根成了一味不花钱的中药.(芦根是芦苇的根茎) 茵陈的传说东汉末年,中原大地战乱频繁.名医华佗因其为蜀将关羽“刮骨疗伤“而名扬天下,许多病人都慕名上门求华佗诊治.一天,有一个重症黄疸病人找到华佗,这位病人面色以及全身皮肤发黄,眼睑也发黄,四肢极度消瘦.他对华佗说:“华医生,我的病找过许多医生都说治不了.请你给我治治吧.“华佗仔细为病人把脉后,皱着眉头摇了摇头说:“这是得了黄疸病,现在医生们还没有找到治疗这种病的方法,
39、我对这种病也是无能为力呀!“病人听到华佗也说无法治疗,只好失望地走了.约过了半年后,华佗在路上偶遇这位黄疸病人,只见他皮肤已经无黄色,面色红润,身体强壮,华佗见到病人已经康复,不禁大吃一惊,急忙问那人:“你这黄疸病是哪位医生治好的?请告诉我,好让我向他请教.“那人回答说:“我从你的诊所离开后就再也没有请过医生看病,病是自己好的.“华佗不信:“哪有这种事!你准是吃了什么药吧?“什么药也没吃.“这就奇怪了.“华佗更加疑惑了.那人想了一会,说:“春天时因为春荒无粮,我采过一些野草充饥.“华佗高兴地说:“这就对了!草就是药,你吃了多少天?“一个多月“.“吃得什么草啊?“那人带着华佗来到一座山坡上,指着
40、一片绿茵茵的野草说:“就是这种草“.华佗仔细查看,原来是中药青蒿,便采了一些,拿回去给其他黄疸病人试服.但试治了几位病人,均无效果.华佗于是又找到那人,询问是几月份吃的青蒿,得到的回答是三月.华佗立即醒悟过来:阳春三月,百草发芽,也许是三月的青蒿才有药力.第二年春天,华佗采了许多在三月发芽的青蒿,给几位黄疸病人服用,果然吃一个好一个.过了三月份再采给病人吃,又无效了.通过反复的临床实践,华佗终于发现,青蒿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治疗黄疸病,为了便于区别,取名为:茵陈.后来,华佗还编了一首歌诀,以方便后人记忆:“三月茵陈四月蒿,传给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疸,四月青蒿当柴烧.“茵陈是目前中医临床常用的一味中药,具有清热解毒,退黄等功效,是治疗黄疸型肝炎必用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