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2 颈椎棘突: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摸。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第 2 颈椎棘突。较大,末端分叉,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哑门:第 2 颈椎棘突上际凹陷中,后正中线上。天柱:横平第 2 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缘凹陷中2.第 7 颈椎棘突:又称隆椎,棘突最长,当头前屈时,该棘突特别隆起,皮下易于触及。 (头俯下时,平肩处可摸到显著突起的的第 7颈椎棘突)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即“大椎穴” 。大椎:第 7 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定喘:第 7 颈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0.5 寸。肩中俞:第 7 颈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2 寸。3.第
2、2 胸椎体:颈静脉切迹:胸骨柄上缘正中,平齐第 2 胸椎体下缘。风门:第 2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1.5 寸。附分:第 2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3 寸。4.第 3 胸椎棘突:肩胛冈内侧端平第 3 胸椎棘突,上角对第 2 肋,下角对第 7 肋或平第 7 肋间隙。陶道:第 3 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肺俞:第 3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1.5 寸。魄户:第 3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3 寸。5.第 4 胸椎体: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两侧接第 2 肋软骨,可依次计数肋和肋间隙。胸骨角相当于第 4 胸椎体下缘水平。厥阴俞:第 4 胸椎棘突下,后正
3、中线旁开 1.5 寸。膏肓:第 4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3 寸。6.第 6 胸椎:男性乳头位于第四肋骨间隙,双乳头连线中点与第 6胸椎同一平面。灵台:第 6 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督俞:第 6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1.5 寸譩譆 :第 6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3 寸。7.第 7 胸椎棘突:双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与第 7 胸椎棘突相平。灵台:第 7 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膈俞:第 7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1.5 寸膈关:第 7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3 寸。8.第 9 胸椎:剑突平第 9 胸椎。筋缩:第 9 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肝俞:第 9 胸
4、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1.5 寸魂门:第 9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3 寸。9.第 1 腰椎:第 12 肋与竖脊肌外缘交点,相当于第 1 腰椎水平。悬枢:第 1 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三焦俞:第 1 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1.5 寸。肓门:第 1 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3 寸.痞根:第 1 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3.5 寸10.第 2 腰椎棘突:第 2 腰椎棘突与肚脐眼相齐平。两季肋下缘连线平第 2 腰椎棘突。命门:第 2 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肾俞:第 2 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1.5 寸。志室:第 2 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3 寸。11.第 4 腰椎棘突:髂嵴: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约平第 4 腰椎棘突。第 4 腰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即是大肠俞。腰阳关:第 4 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大肠俞:第 4 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1.5 寸。腰宜:第 4 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3 寸.腰眼:第 4 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3.5 寸12.第 2 骶椎棘突:髂后上棘,为髂嵴的后端,瘦人为一骨性突起,皮下脂肪较多者则为一皮肤凹陷,此棘平对第 2 骶椎棘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