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林揭秘之内家“三拳”巍巍中华上下五千年,其历史浩如星空,其文明辉同日月。然历史之运转已将诸多古老技艺遗失殆尽。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之精神不断激励有识之士传承和发展着未尽之技艺。中华武术渊源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同其它国粹、国宝、国画、国茶一样叫“国术”其内容丰富,多样复杂,其运动方法更是世之罕有。内家三拳:“形意,八卦,太极”不仅名冠古今,更是中华武术内家拳法的精华所在。武术界有语云:少年练形意,中年走八卦,老年揉太极。 (相对而言)一语道破了内家“三拳”的技击养生内涵。形意拳是以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为依据所创的一种刚猛快捷的拳术。以五行拳为根,
2、十二行为本。象形取意,走直趟,动作简朴,节奏分明。讲究: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通过明劲,暗劲,化劲三步功夫达到“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境界。八卦掌的理论基础源于易经中的易理,是以“走圈”为特征的独具风格的拳种。以脚踩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走圈转掌为主,仿佛八卦图上的八卦圈,故名“八卦掌。”要求“走”中阴阳俱合,形神兼备,内外合一。掌法分阴阳,用劲取柔刚,步法曲中求直,以此转掌之妙犹如行云,步法之动恰似流水,取舍无常,行藏不定。讲究:行走如龙,动转若猴,换势似鹰,步似趟泥,手如拧绳,转如磨磨。通过不断走转达到;刚柔相摩,八卦相荡,沾走相生,触点即发,以柔用刚,化打合一。
3、太极拳是以阴阳之变化为理论发展壮大的一种拳法。技法以八种劲法,倗,捋,挤,按,採,挒,肘,靠(对应八卦) ,五步;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对应五行) ,十三式为主。讲究:“积柔成刚,动中求静” 。是以:阴阳之母,动静之机,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变化为基础,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刚柔相济, ,动静虚实,开合变化,内外双修。我的感受是:内家“三拳”虽然演练方式各异,在要求上却不外乎;心静,体松,意远,神敛。其柔美阳刚之精神,潇洒飘逸之身法,摧枯拉朽之劲道,是明劲求合求刚,暗劲求活求柔,化劲求灵求巧,历经几多寒暑锤炼而来。演之以形取意,以意象形,意自形生,形随意转。用法之上有:形意的打法,八卦的步法,太极的化发。而且内家“三拳”既是三种风格各异的拳法,又有着互补、互融的关系。因为都未离开阴阳太极五行八卦的根和理论指导。内家“三拳”流传广泛支流甚多,比如;形意八卦掌,八卦太极拳,太极八卦掌,太极五行等。而我最为推崇的孙式太极拳就是源于内家“三拳”而又得到提高升华自成体系的拳术精髓。内家“三拳”是中华武术之魂,我炎黄子孙应引以为豪,继承和弘扬。让武术传遍五湖四海,神州大地,走向广阔世界。这是一种理想信念与脚踏实地的崇高追求。然而内家“三拳”奥妙精深,文字只能简述其形,希望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爱好者不断的求索。辛卯年秋柳树斋我是风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