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年级物理试卷 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后,中国救援队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抗震救灾,被困在建筑屋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铁管能够向外( )A、传热 B、传声 C、通风 D、导电2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3使用 MP3 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4B 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
2、情,但是人们都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因为( )A. 声音太大 B. 声音太小C. 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最大频率D. 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最小频率5在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 ,分析其原因是:( )A、大钟的回声 B、大钟在继续振动 C、人的听觉发生“ 暂留”缘故 D、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6以下温度中最接近 23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靖江市夏季最热的室外温度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7以下自然现象形成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春天到了,冰雪消融 B初夏,林中白雾弥漫C清晨,草叶上露珠晶莹 D深秋,
3、果实上挂满了白霜8右表是1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的信息,能做测温物质在我国各个地区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A水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9小明在加油站看见两条标语“请熄火加油” , “请不要使用手机” 。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A.汽化 B.液化 C.凝华 D.升华八年级 (物理)学科第 - 1 - 页 共 6 页物 质 水 水 银 酒 精 乙 醚熔点 0 39 117 114沸点 100 357 78 35第 2 题10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衣柜里防蛀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樟脑丸
4、汽化了B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这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C雪后在马路上撒盐是为了降低雪的熔点 D夏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外会有湿润现象,这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1妈妈在蒸馒头时,水开后改用“小火” 。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 ,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12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
5、基本保持不变。下面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的图象的是 ( )A B C D13常常撒些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舞台上出现“白气”缭绕,用来增加演出时的气氛。关于白气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 B、是干冰汽化而成C、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液化而成 D、是干冰直接升华而成14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金属把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只是为了给小镜子消毒 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空气液化 D、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滴凝固15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寒
6、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B寒冷的冬天,窗户的内表面会出现冰花C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 ,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6 分)16声音在 15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米/秒;为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 4s 收到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深度是_m 。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 1500ms)17.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些特征:八年级 (物理)学科第 2 页 共 6 页时间t/min m温度 t/时间t/min m温度 t/时间t/min m温度 t/时间t/min m温度 t/第 24 题(
7、1) “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_大; (2) “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_高;(3) “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_好。18.在我市淮海广场靠近路口处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 65,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若此时有一辆汽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_(填“增大”或“减小 ”)。 19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_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_ 20我们利用金属钨作灯泡的灯丝,是因为钨的_高,不易熔断;饺子在水中怎么煮不会变黄变焦
8、,而放在油锅却很快变黄变焦,是因为油的_高;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是因为汤的表面被油层覆盖,阻碍了水的 (填物态变化) ,导致温度不易降低;被 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会比被 100的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 _。21在如图中,各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甲_; 乙_; 丙_22在物态变化中伴随能量的转移,放出热量的物体能量 (增加/减小) ,吸收热量的物体能量 (增加/减小) 。江河、湖海中的水因 而变为水蒸气,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冷 成小水珠或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聚集而下落,在下落过程中若遇暖空气,则 成小水珠形成雨,若在下落过程中空气温度一直在 0以下,则形成雪。低温下地上的雪也会逐渐消失,
9、是因为 成水蒸气。(填物态变化)23在中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1) 监考老师的声音是由声带的 产生的,是通过 传播传入考生耳中的。(2)考试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禁止附近工地开工,这种措施属于在 处减弱噪声。24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第 21 题25烈日炎炎,上海世博园启动了雾森降温系统以缓解暂时的闷热,该系统自动向空气中喷洒水雾,水雾在 (填写物态变化名
10、称)过程中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导致周围温度明显 。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八年级 (物理)学科第 3 页 共 6 页26给某固体加热,当加热到 40时开始熔化,直到温度到达 120时才开始熔化成液体,则该固体 晶体(填“是”或“不是” ) 。冰、松香、铜、沥青中属于晶体的是 。27 (1)气体打火机用的乙烷常温下是气体,用 方法可以使它在常温下变为液态,这一过程的物态变化名称为 (2)水是生命之源,它在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贮菜时,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 ) 热,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三解答题(共 34 分)28(1 分) 下面是使用
11、常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实验步骤:A选择适当的温度计,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 B取出温度计C让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D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E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F整理仪器请在横线上将这些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起来:_。29(3 分) 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 (3)此实验说明了 。 30(3 分) 如图是某同学用体温计测热水温度(70左右) 的示意图.请你指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1) ;(2) ;(3) 。第 31 题第 29 题 第 30 题31(5 分
12、) 如图所示,是某学生从室外取回来的一块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中可知:(1)这块冰的初温是 ,熔点是 ;(2)加热 min 后,冰开始熔化;八年级 (物理)学科第 4 页 共 6 页(3)加热 3 min 时,物质的状态是 ;(4)熔化过程需要 min;32 (3 分)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李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_;李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他设想了以下 A、B 两种实
13、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方案。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_。33 (5 分) (1)如图 1 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时,声波具有 ,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 (选填“还能”或“ 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2)如图 2 所示,伍实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
14、手扳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他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 3、4 所示,则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4 (8 分)小海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距离 较长 长 短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响度 较响 较响 弱图 2 图 3 图 4第 33 题图 1(1)从图像中可得,水的沸点是_,(2)做上述实验时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左右.(3)沸腾前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4)小海观察到水沸腾
15、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图中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八年级 (物理)学科第 5 页 共 6 页(5)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请写出两种可行的办法: ; 。(6) “炖” 菜是鸡西人喜欢的一道美食,最好的“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离如图丙所示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_达到沸点(填“能”或“不能”), _沸腾.(填“会”或“不会”)。35 【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有关.【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下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摊开晾比叠着干得快丙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八年级 (物理)学科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