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1.语音的发展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来实现的。(语音的重要特点:渐变性) 2.小学:对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称呼。大学:经学。语文学:对传统语言文字学的另一个称呼。 3.历代学者们的汉语研究大约可以分为三阶段:汉初到东晋末,语义研究;南北朝初到明末,语音研究;清初到现在,全面发展阶段。4.汉代语义方面的代表作: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尔雅:中国最古的字典,模仿它最早的是三国魏的张揖的广雅,还有明代方以智的通雅。方言:杨雄说文解字:许慎的按字的偏旁编排的第一部字典。主要对象不是字义而是字形。释名:刘熙的中国语源学的第一部书。探究事物命名的源由。价值:虽然语音同语义是有关
2、系的,但是像释名那样主观臆断是错误的。语源学:探究事物命名源由音义的绝对规律是音义结合的任意性。有一部分的特殊现象是音义结合的有理有据。5.注解古书的工作可以追溯到汉朝,郑玄作诗经、周礼、仪礼、礼记的注解;唐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孔颖达的五经正义。6.中国语音学也叫音韵学。7.研究反切的原因是语言的演变造成书籍阅读的困难。8.由于佛经的翻译,中国语文学者认识了印度的语音学。9.陆法言的切韵(601 年)是现在能看见的最早的一部韵书。最晚的增订本是 1008 年的广韵和 1037 年的集韵。一般人所说的“切韵系统”实际上是根据广韵系统。广韵共分 206 韵,分为五卷,平声两卷,上去入声各一卷。10.
3、周德清的中原音韵(1324 年)是为北曲而作的,可说是完全根据十四世纪的北音,这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重要历史文献。11.清初到太平天国的作风很想汉儒,所以叫做“汉学”;因为这种学问是实事求是的,所以又叫做“朴学”。12.陈廷敬等编纂的康熙字典,共分 214 部;明梅膺祚的字汇;阮元等编辑的经籍籑诂(古训汇籑);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高邮王氏父子,王念孙的广雅疏证,王引之的经传释词(讲虚词);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章炳麟,清代朴学的殿军;明末陈第作毛诗古音考;中国第一个语法学家马建忠的马氏文通,是现代语言学的开端。13.1899 年甲骨文在安阳出土后,中国的语言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14.说文四大家:
4、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15.处理汉语史的时候要注意的三件事:(1)认真地审查研究的对象;(2)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3)区别一般和特殊。16.黎锦熙“例不十,不立法”,“例外不十,法不破”。17.汉语史的根据:现代口语及现代方言;历代的字书(字典);甲骨文和金文;汉子本身的结构;韵书和韵图;历代韵文;姓氏和地名;古人名之外有字;外语中的汉语借词。18.语言分为谱系分类和形态分类,形态分类分为词根语、黏着语、曲折语、印第安语。19.汉语属于汉藏语系。20.证明语言的亲属关系:语音方面:第一,声调作为音位的组成因素;第二,大多数语言
5、具有-m,-n,- 韵尾,并且还有-p,-t,-k 韵尾和它们作十分整齐的配合。语法方面:第一,大部分的词以单音节的词根为基础,这是汉藏语系被称为单音节语或词根语的由来;第二,单位名词(量词)也是汉藏语系特征之一。21.汉语史的分期是一个不间断的发展过程:(1)公元三世纪(五胡乱华)以前为上古时期。三四世纪为过渡阶段。(2)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为中古期。十二三世纪为过渡阶段。(3)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为近代。自 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19 年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4)二十世纪(五四运动后)为现代。22.上古时期的特点:(1)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2)在疑问句里,
6、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前面。(3)入声有两种(其中一种到现代变了去声)。23.中古时期的特点:(1)在口语的判断句中系词(如“是”)成为必需的句子成分。(2)处置式的产生。(3)完整的“被”字句被动句的普遍应用。(4)行尾“了”、“着”的产生。(5)去声字的产生。24.近代汉语的特点:(1)全浊声母在北方话里的消失。(2)-m 尾韵在北方话里的消失。(3)入声在北方话里的消失。25.现代汉语的特点:(1)适当地吸收西洋语法。(2)大量地增加复音词。26.语言的历史分期由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和语言内部要素的特点来决定。27.字和词的区别: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词是语言的要素。28.文字的性质:记录语言的书
7、写符合;符号的符号;文字具有二重性;文字不是语言的内部要素。29.字形的变迁分为字体的变迁和字式的变迁。字体是文字的笔画姿态,字式是文字的结构方式,二者不能混为一谈。30.隶书的创造是中国文字史上的一大改革。楷书是汉字字体的最后形式。31.汉字的构成有两个类型,一个是单体字(“文”),一个是合体字(“字”)。32.唐初颜元孙的干禄字书(八世纪)在正字法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它肯定了楷书(也就是隶书)的字式,是实事求是的作法。33.群众创造文字有两个方法:类化法及简化法。第三章1词序的固定是汉语语法稳固性的最突出的一种表现。主语在谓语前面,修饰语在被修饰语前面,数千年如一日,动词的位置在他的宾语前面
8、(特例:宾语前置)。2汉语虚词也有相当大的稳固性。例:三分之一的之字,为 xxx 而斗争的而,这些都是口语和书面语一致的虚词。3中古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声调的变化上面。同一个词,由于声调的不同,就具有不同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主要是靠去声和其他声调对立。4名次和形容词转化为动词,则动词念去声;凡是动词转化为名词,则名词念去声。总之,转化出来的一般都变为去声。(原词不是去声)5凡是字用本意,按照本音读出的,叫做“如字”;凡用转化后的意义,按照变化后的声调读出的,叫做“读破”。用改变读音的方法来区别意义和用法。6上古汉语名词前类似词头的附加成分(1).有:有夏、有虞、有民、有梅、有的、有政、有众等。(
9、战国之后的仿古用法:有唐、有清等。)(2)於:於越等。(3)句:句吴等。7(1)上古末期,产生了一个新的词头“阿”字。a(2)“伊谁”诗经“阿谁”(汉代以后)(3)可以作人名、亲属称呼、人称代词的词头。(4)现代北京话里已经没有了词头“阿”。方言中存在。8(1)来源于形容词“老”字。(2)可以用于人和动物。(称谓、姓、名字宋代出现、排行至少在清代前、动物唐代)(3)是在唐代产生的。(4)“老婆”之“老”元代成为词头。(5)“老师”之“老”清代成为词头。9实-(成分词)-副词-(非成分词)-虚词名词 语气词、叹词10词尾“子”字比词尾“儿”字产生的早。现在我们只能凭借意义来看它是不是词尾。有六种
10、“子”字不应该认为词尾。(1)儿子的子(男儿子、女儿子) (2)是作尊称用的子(夫子、君子) (3)是指野兽虫类的出生者(虎子、龙子) (4)是指鸟卵(鸡子、凤子) (5)是指某种行业的人(舟子、渔子) (6)是指圆形的小东西(史记汉高祖本纪:左股有七十二黑子)11可见词尾“头”字的产生,应该是在六朝。 词-类词缀-词缀12单位词:(1)度量衡单位(一般语言都具备)。如尺、寸、斤、两(2)天然单位(东方语言特别是汉藏系语言所特有)。如个、双、枚、匹、回等13填空 就它与其他词类配合来说:(1)指称事物单位的,与名词配合,如个、双。(2)指称行为单位的,与动词配合,如次、回。14简答上古汉语事物
11、数量的三种表示方式:(1)数词名词,数次在名词前面,不用单位词:“五事”“五城十二楼”等。(2)名词数词,作谓语,不用单位词(主谓功能概述):“牛一”“羊一”等。(3)名词数词单位词(名词作谓语,数词作限定作用,修饰度量衡):“马三匹”“禾三百廛”等。(度量衡单位必须用第三种方式)15原始的天然单位表示方法:(1)数词后面再加同样一个名词:“羌十羌”“玉十玉”等。(2)天然单位在先秦已经萌芽了,但真正的发达还在汉代以后。最常见的是“枚”字。(头、只、株、颗、块、枝、根、条、片、朵、把、粒、架、面、锭)。16单位词的发展:(1)范围扩大:个(箇、個)、只、条、张;(2)范围缩小:枚;(3)范围转
12、移:盏;(4)新兴的:顶、挂;(5)消失的:株、章(指树木)(一般说来,单位词是由普通名词演变而成的,并且它们的语法意义就是由它们的本来意义引申的。)17单位词位置的变化:(1)先秦时代,数词兼带天然单位词或度量衡单位词的时候,位置是在名词的后面的。(马十匹);(2)就在先秦时代,数词及其容量单位词的位置已经可以放在名词的前面。(一箪食);(3)汉代以后,不但数词及其容量单位词可以放到名词前面去,而且,度量衡单位词和天然单位词也都可以放在名词的前面了。(一尺布、六石米);(4)到了中古时代,单位词移动位置的情形更加普遍起来。18单位词+名词 互相选择有一定弹性 (1)a.意义 b.感情色彩 c
13、.文体色彩用不同量词发生变化;一条/块肥皂(概念意义发生变化)。(2)关系 a.形状 张(桌子、幕布)b.动作 一把 c.部位19名量词名词前;动量词动词后。20动量词的发展:(1)表示行为单位的单位词的产生,要比表示事物单位的单位词晚得多。(2)在唐代以前,除了“两次”的意义用“再”之外,关于行为得称数,一律用数目字加在动词的前面。(八发、十一战)。(3)唐代以后,表示行为单位的单位词如“回”“次”等,逐渐出现了。21“两”和“二”:(1)在现代汉语里的区别:单位词前面不能用“二”;零数又不能用“两”;序数不能用“两”。(2)上古的“两”,最初表示天然成双的事物。(可以当单位词用,也可以当数
14、词用)。(3)从汉代开始,“两”和“二”的范围渐渐交错起来了。在先秦当用“二”的,到了汉代就可以用“两”了。从此以后,“两”和“二”在某种程度上竟成了同义词。22“双”和“两”:(1)“两”指天然成双的事物,“双”字强调相配成对。(2)“双”并不是纯粹的数词,而是带有形容词性质。(3)先秦时代,“双”字罕见。到了汉代以后,“两”和“双”的用途自然也有交叉的地方。23“再”:(1)上古:两次。(2)唐代新兴义:第二次。(3)在杜甫诗歌中,“不再”是不可能有两次,或不会有第二次;“不复”则是简单地表示情况的变迁。再+v=v+两次(宋) 中唐以前再都是两次;不可再要=经历两次;两次唐宋 第二次唐24
15、上古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我、卬、余、予、台(音“怡”)、朕等。第二人称:汝(女)、若、乃、而、戎等。第三人称:其、之、厥等。25人称代词历史变化:(一)上古时期从殷代到西周,“朕”和“乃”(而)只限用于领格。春秋战国以后,“朕”字渐渐兼用于主格了,但是“乃”(而)仍以用于领格为常。【“余”(予)、“吾”、“我”、“卬”相互间的界限,“汝”(女)、“尔”、“若”、“戎”相互间的界限,还没有人能够划分清楚。】区别:(1)“吾”与“我”的分别:“吾”字用于主格和领格,“我”字用于主格和宾格。当“我”用于宾格时,“吾”往往用于主格;当“吾”用于领格时,“我”往往用于主格。在任何情况下,“吾”都不用
16、于动词后的宾格。(2)“汝”和“若”没有什么分别。(3)就现有的史料观察,还看不出“汝”与“尔”的分别。(4)“卬”、“台”、“戎”比较少见。(5)第三人称的情形比较单纯。“其”字用于领格,“之”字用于宾格。“厥”的用途和领格的“其”大致相同。(上古第三人称不用于主格,同时也就是不用于主语。凡是现代汉语需用“他”或“他们”的地方,在上古汉语里就只用名词来重复上文,或者省略了主语。)(6)“彼”可以用于主语,但是指示性很重,又往往带有感情色彩,不是一般的人称代词。(7)“其”字在某些情况下,很像句子形式(子句)中的主语。但是,实际上它仍然是处于领格。(8)上古人称代词的单复数没有明确的界限。当然
17、,有些人称代词是专用于单数的,汝“朕”、“予”(余)、“台”、“卬”,但是,“我”、“吾”、“尔”、“汝”(女)则可以兼用于单数和复数。(9)第三人称的“其”(厥)和“之”,自上古到后代,一直都兼用于单复数。(二)中古时期:(1)第一,原来人称代词的“变格”逐渐消失了,“吾”与“我”的在语法作用上已经没有分别了,“其”字也不专用于领格而可以用于主语和宾语了。第二,第三人称代词出现了新形式,即“伊”、“渠”、“他”。寒山诗东家:“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昔日贫于我,今笑我无钱。渠笑我在后,我笑渠在前。相笑倘不止,东边复西边。”(钱学烈寒山拾得诗校评p145)(2)“吾”字除了在否定句(“不吾知”
18、)的情况下,在先秦一般不用于宾语。但是,到了战国时代,这个规则已经不能严格遵守了。到了汉代,也有“吾”字用于宾语的情况。到了中古时期,这种情况就更为常见。(3)“其”字用于宾语,出现于晋代以后的史料中;至于主语,则出现在南北朝以后。(4)“伊”字大约起源于第四世纪到第五世纪,唐代继续使用着。“渠”字始见于三国志吴书赵达传:“女壻昨来,必是渠所窃。”“渠”字应该认为是从“其”字变来的(广韵:“渠”,强鱼切,“其”,渠之切。同属群纽)。“伊”、“渠”在六朝、唐代的时候很重要。到了宋代,由于“他”在口语里的更普遍的应用,“伊”、“渠”已经很少见了。到了现代,除官话地区用“他”外,“伊”、“渠”仍在一
19、些方言中使用。上海:伊。广州:渠(佢)。客家:渠。(5)“他”字起源于唐代。人称代词的“他”是从无定代词的“他”来的。“他”字等于“其他”的“他”,它在上古的意义是“别的”。“他”在上古可以指事物,亦可写作“它”;又可以指人。人称代词的“他”正是从“他人”的“他”来的。(6)“我”、“你”、“渠”(由“其”变来的)自古以来就是人称代词;“伊”、“他”是中古时代发展出来的人称代词。第一、二人称没有产生新形式代替旧形式的问题,第三人称除“渠”外产生了新形式。从中古时期起,在实际口语里,“其”和“之”已经不用了,而代之以“伊”“渠”“他”三个形式(在某些结构里“他的”代替了“其”)。第三人称在中古时
20、期起了两大变化:第三人称可用于一般主语;第三人称一般只指人,很少指物了。(三)近代时期:(1)形尾“们”的产生。大约在第十世纪到十一世纪之间。到了元曲里,它被写成“每”。(懑、满、瞒、门、们)(2)左传:吾侪。汉代以后:属、曹、等、辈。(3)区别:“们”字成为复数的固定形尾;“侪”“曹”“等”“属”“辈”则不是固定的,有一定的实义,而且没有成为形尾。(4)看来“们”字也经过单复数不分的阶段,也就是说,它并不是单纯表示复数,只简单地作为人称代词和某些指人的名词(特别是有关人伦方面)的词尾。“懑”、“门”、“每”不表示复数的例子,在宋元词曲中很不少。(5)在北方方言里,在宋代,有一个新兴的第一人称
21、代词“咱”字(等于“我”),后来加上形尾“们”字,成为“咱们”。到近代后期,“咱们”和“我们”有了明确的分工:“咱们”是包括式,包括对话人在内;“我们”是排除式,不包括对话人在内。(四)现代汉语:(1)“他”、“她”、“它”的分化。(1917 年)(2)“它们”的应用。26人称代词的礼貌式:不用人称代词用名词。称人则用尊称,自称则用谦称。先秦时代的五种礼貌式:(重点掌握)(1)自称不用“余”“我”等,而用自己的名。(2)称人以爵位或身份,自称也可用身份。(3)称人以美德,如“子”、“先生”、“叟”等;自称以不德,如“寡人”、“不榖”等。(4)以地代人,作为尊称。(5)以他所使令的人来代他。(6
22、)自称称名,他称称字,老师称学生称名,同学在老师面前称同学称名。(结合论语以及古代汉语有关文选。)27现代汉语指示代词“这”和“那”的来源:(1)“这”字在唐代就出现了,宋代更多,有时候写作“者”,“遮”。(2)朱骏声、吕叔湘等认为“这”来源于“者”。王力认为“这”来源于“之”。(“之”和“者”同属照母。由于口语和文言读音的分道扬镳,“之”字的口语音到了中古,和文言的“者”相混了声调微异,就有人借“者”字表示。但是,许多人觉得“者”字并非本字,所以又写作“遮”。“这”(這)本音彦,是“迎”的意思,为什么被借用来作指示代词,还是一个谜。)(3)“那”在唐代出现了,宋代以后就继承下来。(4)“那”
23、字的来源可能是上古的指示代词“若”或者“尔”,“尔”应用更广泛,来源于“尔”的可能性更大。28关于“这么”和“那么”:(1)“这么”和“那么”的出现可以说是很晚的事,但是我们还没有研究清楚它们最初出现在什么年代。(2)在现代副词“这么”和“那么”产生之前,在唐宋时代,和“这么”“那么”的用法大致相当的有“能”、“能尔”、“能许”、“能样”、“能底”、“能亨”、“能地”、“能箇”、“如许”、“尔许”、“宁许”等。(张相 诗词曲语辞汇释319321页,324325 页)(3)“恁么”在唐宋人的语录里出现,最初既可以表示“那么”,又可以表示“这么”。在宋元的词曲里,“恁么”只写作“恁”(有时候作“惹
24、”),或者在“恁”字后面加个词尾“的”。到了水浒里,“恁的”又写作“恁地”。29疑问代词的分类:(1)禅系(指人)(甲)主语、宾语:谁(偶然用于定语) (“谁”的另一形式:“畴”)(乙)主语(常用于选择):孰 (不能用于宾语,可指无生之物)(2)匣系(指物):何(“底”从南北朝时期出现,到唐代用得更普遍。a.意义与“何”相同 b.唐宋时期为“的”)、曷、胡、奚(3)影系(指处所):恶(乌)、安、焉30就先秦的情形来说,“恶”“安”“焉”,只是专指处所。有些虽然不显然指处所,并且大致可以由“何”“曷”“胡”“奚”代替,但是,由于本义不同,引申义也有细微的分别。这类“恶”“安”“焉”,实际上只等于
25、现代汉语“哪里”的活用。“恶得”、“恶能”、“安能”、“焉能”、“焉得”等于“哪里能够”,“安知”、“焉知”等于“哪里知道”。31“什么”在唐代产生,也写作“是勿”。但是一般总只是写作“什么”、“甚么”、“甚末”,或者单写一个“甚”字(“甚”是“甚么”的合音)。集韵:“不知而问曰拾没。”32“者”、“所”的区别与联系:“者”“所”是同一性质的代词。(更应该被称为助词,粘附在一些词上表示一些意义)“者”是被饰代词,一般用于定语的后面。这定语可以是形容词,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谓语形式。此外,还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放在“昔”字后面,表示时间(后来有“乃者”、“曩者”等);另一种是放在数词后面,表示
26、并举。“所”字经常放在外动词(及物动词)的前面,它的语法作用是使这个动词、整个谓语形式或整个句子形式都变为定语的性质。这个定语后面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者”字(两个指示代词前后相应)。这种“者”字往往可以不用,名词如果是泛指人、地和事物的也往往不用,于是定语变为名词性仂语。汉代以后,“所”字获得了一种新的语法意义,就是在被动句中作为动词的词头。在这种情况下,它丧失了它的指示作用。33上古汉语动词的前加成分:(1)爰、曰、言;(2)聿(又作“遹”)34上古汉语动词的后加成分(也像语气词):思、止(高山仰止,景行止行)。35在现代汉语里,“了”和“着”表示动词的情貌(体)。“了”表示完成貌;“着”
27、表示进行貌。“了”表示时点;“着”表示时面(时线)。36(1)我起来了 实意切词(2)我唱起来了 形尾(3)了 a.动词-词汇表意 可做句子成分 b.动态助词-语法功能、不可做成分、无词汇意义。37在:(1)动词 我在北京(2)介词 我在北京学习(3)副词 在+V 我在吃饭38化:五四运动后产生,多数使名词转化为动词,也有少数使形容词转化为动词的。由于用“化”对译“ize”,由日文传于中国。39如( )、若(k )、然(an )、尔(a )、而( )、耳( )等。它们都是一个词的变形。“如”“若”“尔”在上古时期较为常见,“而”“耳”比较少见。40“的”字的较早形式是“底”字,首先见于唐代禅家
28、的语录。41在唐宋时期,另一形容词词尾是“地”字。“地”字是和“底”字同一来源。“地”和“底”的分工是:“底”用于一般的形容词和定语,“地”字用于连绵字。由于连绵字(特别是叠音词)往往被用为状语,所以“地”字又是副词的词尾。42在书面语言里,“底”改写作“的”最先见于宋人的话本,而话本是经过元人改写的。当时“的”字已经不念入声,所以能表示ti音。后来“的”字变了轻声,又念t音了。所以“的”字的应用,实际上是元代以后的事。43否定副词“弗”、“勿”的用法:(1)“弗”与“勿”的分别:一般性否定和禁止性否定。(2)“不”与“毋”的分别:一般性否定和禁止性否定。(3)“弗”、“勿”与“不”、“毋”的
29、区别:在谓语的中心词是外动词的时候,“弗”与“勿”所修饰的外动词一般不能带宾语。而“不”与“毋”后面的外动词是经常地带着宾语地。图示:否定意义类型外动词能否带宾语一般性否定 禁止性否定外动词一般不能带宾语 弗 勿外动词经常带宾语 不 毋(无)(4)“毋”和“无”同音。(5)直到汉代,就一般说,还保留着上古“弗”“勿”的用法。44“莫”用法的变化:(1)在上古本来是否定性的无定代词(或肯定性无定代词,后改变为否定副词),在意义上类似现代汉语“没有人”、“没有谁”、“谁也不”;又类似现代汉语的“没有什么”、“什么也不”。但是,“毋”“勿”在上古同属明母,“毋”和“莫”又是鱼铎对转,所以在发展过程中
30、,“莫”渐渐和“毋”“勿”合流了(当然“毋”和“勿”更是混同了)。(2)这个“莫”字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里。虽然北京话里很少用它了,但是就整个“官话”区域而论,它还是很占势力的一个副词。45或水或塘:有时候去睡第有时候去旱地。(选择性)46关于“相”:(1)性质:指示性副词。(马氏文通:代词;刘复中国文法讲话:副词。)(2)在先秦时代,“相”的基本意义是“交互”。就词汇意义说,它是指施事者同时成为同一种行为的受事者;就语法作用说,它所修饰的必须是外动词,而且不能带宾语。(3)特殊情况:第一,从词汇意义说,有时候“相”字只表示“递相“的意思,并不表示“交互”。有时候,“相”字只表示单方面的行为。“
31、相”字所修饰的动词仅指单方面行为的时候,它本身已经失去了“交互”的意义,但是它的指代性仍然存在。这样,它在意义上就近似倒装的“我”、倒装的“尔”等。第二,从语法作用说,有时候“相”字所修饰的动词可以是一个内动词。这样,“相”字也丧失了“交互”的意义,只是近似“大家“的意义。(4)“相”字在现代口语里不能成为自由组合的副词了。四人相 ? a.变数 b.双方以上 c.互为施受 d.施受同体47如果有下列两种情况之一者,就只能用“於”,不能用“于”。第一,“於”字前面所介的是形容词(往往用于比较级)。如:青於蓝。第二,“於”字后面所支配的是整个谓语形式。如:生於节用裕民也。48介词(单句 后附+名词
32、性成分)49用.结构助词名词性结构50“而”字的基本职能是把两种行为或性质联结在一起。在五四以前,“与”和“而”的分工是:“与”联事物,“而”联行为或性质。汉语复音化原因1. 语言的简化2. 外语的吸收3. 单音词义项多,不利于表达意思4. 韵律的要求5. 语言的本质是口语交际,任何一种语言单音词数量是有限的,社会发展对词的数量需求是无限的。上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汉语由单音词过渡到双音词的发展,是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之一。远在唐代,汉语双音词的发展已经非常丰富了。(在口语中)繫字的产生于发展繫字实在判断句中把名词谓语联系主语的词。在汉语中,真正的繫字只有一个“是”字。繫字练习主谓两项,缺一不可。上
33、古汉语里,名词不需要繫词的联系就可以构成判断。如:“南冥者,天池也。”“是”字是由代词发展为繫词的。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先秦时代,“是”字经常处在主语和谓语之间,逐渐产生繫词的性质,如“余,是所嫁妇人之父。”大约在西汉末年和东汉初,真正的繫词产生。中古时期,繫词句在口语中完全代替了上古的判断句,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繫词“是”字加否定副词“不”字,代替了上古的“非”,“我本不是渠,渠本不是我。”(禅师语录)“是”字作为繫词后,又产生许多活用法,承认一件事或否定一件事,有时候是追究原因。如:“我不是不会,就是未谙得。”(明高僧传卷六)由承认的意思又产生了变相的容许式。
34、词序的发展原始时代,代词作为宾语,在动词前面。到先秦时代,由于语言的发展,出现三种情况。1. 完全抛弃旧形式,仅仅保留若干痕迹。如: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诗经小雅即南山)2. 完全保留旧形式。如:吾谁欺,欺天呼?(论语子罕)3. 旧结构与新结构同时存在,明显表现在否定句的代词宾语。如: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致动:就意义上说,它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某一性质、行为,或成为另一事物。如:“将以愚之”。意动:就意义上说,并不能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变为某种性质,只是主观上认为它具有这种性质。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凡名词(或名词仂语),直接和动词联系,或者放在句首、句末,以表示时间、处
35、所、范围,或者表示行为所凭藉的工具、行为之所由来等等,这个名词(或名词仂语)所处的位置就叫做关系位。在这种位置上的名词(或名词仂语)就叫做关系语。使成式是一种仂语的结构方式。从形式上说,是外动词带着形容词(“修好”“弄坏”),或者是外动词带着内动词(“打死”“救活”);从意义上说,是把行为及其结果在一个动词性仂语中表示出来。这种行为能使受事者得到某种结果,所以叫做使成式。2通俗称呼:动补结构。就形式上说,它是用一个介词性的动词“把”字把宾语提到动词的前面;就意义上说,它的主要作用在于表示一种有目的的行为,一种处置。处置式被动式分类:1标志被动式。2概念被动式。被动式的产生和发展:1.在远古汉语
36、里,在结构形式上没有被动和主动的区别。真正的被动式在先秦是比较少见的,而且它的出现是春秋以后的事。当时的被动式可以大致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类是“于”字句(沿用到汉代以后);第二类是“为”字句(沿用到汉代);第三类是“见”字句(沿用到汉代以后)。2到了汉代,被动式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为所”式(文言文被动句的正常格式);第二种是“被”字句。3“被”字句大约萌芽于战国末期。到了汉代“被”字句就普遍应用起来了。这种“被”字的作用大致和“见”字相当;当时的“被”字句还不容许有关系语(施事者)出现,只是简单地把“被”字放在被动词的前面。4到了中古时期,被动式又有了新的发展。不仅“被”
37、字句用得更普遍了,更重要得是:“被”字句也能插入关系语(施事者),它在一般口语里逐渐代替了“为所”式。但是,带关系语的“被”字句在汉末已经有了萌芽,到了第四、五世纪就更多了。“被”字句带关系语为现代汉语的“被”字句奠定了基础。5到了唐代被动式又有了新的发展,“被”字的前面有主语,动词的后面仍然有宾语,而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又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所领有的。因此,在这类被动式里,主语只不过是个间接的受事者,而动词后的宾语才是直接的受事者。三、“被”字意义的演变:1被,寝衣也。2覆盖。3蒙受,遭受。四、“被”语法化为被动标志的历程:1受到助词“见”的类化。如:忠而见疑,忠而被谤。2受到介词“于”、“为”的
38、类化。3“被”第一步变为助词,接着又变为介词。递系式的发展:(一)宾语兼主语的递系式:1“有”字句也有递系式。2先秦时代,“使”“令”“遣”这一类的词往往用于递系式。到了汉代以后,除了沿用“使”“令”“遣”等词外,还使用其他的动词构成递系式,于是递系式的应用范围更加扩大了。(二)谓语兼主语的递系式:1用“其”字(或名词带“之”字)放在动词或谓语形式的前面,使它们成为名词的性质。例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2这种结构似乎在中古时期消失了。代替它兴起的是一种另有来源的结构,也就是“得”字句。递系式“得”字句大约产生于唐代,到了宋代这种递系式更为普遍应用了。汉语语气词的特殊性:1由句末虚词表示。(西洋
39、语言的语气是由动词的形态变化表示。)2全句的语气。(西洋语言的语气是动词的语气。)二、历史变化:1在西周以前,汉语可能没有语气词。(传信可以不用肯定语气词,传疑用“其”字。例如:我其敢求位?)2春秋时代以后,语气词逐渐产生和发展了。三、陈述语气词:1“也”与“矣”:11“也”表示一种状况,“矣”表示一种过程。12“也”不着眼在时间的因素,“矣”着眼在时间的因素。13 凡过去的事情用“矣”,没有发生的事情用“也”。14 一般说来,“也”字用于判断句,“矣”字用于叙述句。凡说明事情的可能性,解释原因,进行推理等等,都属于判断范围,用“也”字。凡说明事情在某种条件下就变了状况,或表示目前已经成为某种
40、状况,都属于叙述的范围,用“矣”字。15 中古时期以后,“也”字在一般口语里的使用范围应当是逐渐缩小了的,因为系词“是”字被普遍使用起来了。系词“是”的引申用法更进一步缩小了“也”字的使用领域。2“的”:21 在近代汉语里,语气词“的”(由语尾“的”变来)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也”字的用途。22 新的语法形式代替了旧的语法形式。3“了”:31“了”字是由动词形尾发展为语气词的。32“了”字用作语气词,大约是在十世纪到十一世纪之间,因为宋人语录已经有它了。四、疑问语气词:1上古汉语的疑问语气词:11 纯粹传疑:乎 (纯粹传疑现代汉语用正反并列法,在上古汉语用“乎”的地方,现代也可以用“吗”或“呢”。
41、没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的地方用“吗”,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包括反诘副词的地方用“呢”。)12 纯粹反诘:哉 (纯粹反诘在现代汉语里用 “呢”字。在现代汉语里,凡用反诘副词的句子,用“难道”除外,必须用“呢”。)13 要求证实:歟(與)、耶(邪) (要去证实在现在汉语里用“吗”字。)14 选择性疑问:乎、与、邪 (要求选择在现代汉语里用“呢”字。)2“吗”是独立性的疑问语气词,本来没有疑问的句子要靠它来表示疑问;“呢”是依存性的疑问语气词,必须句子本身已经表示了疑问,它才能帮助疑问的语气。五、“吗”“呢”的来源:1“吗”的较古形式是“麽”。“麽”应该是从“无”演变来的。在唐人诗句中,我们看见大量
42、的“无”字被用作疑问语气词,实际上它就是“麽”的前身。(语气词“麽”由“无”变来,现代方言可以为证。粤语大部分地区和客家话大部分地区,都拿“无”作为疑问语气词。粤语写作“冇”,客家写作“冇”或“无”。)2“呢”的产生比“麽”晚得多,它的来源也颇难确定。在“呢”字普遍应用之前,近代汉语里有和“呢”大致相当的两个语气词,即“那”和“哩”。就大多数情况看来,“那”是表示疑问的,“哩”是表示夸张的。在元曲里,表示疑问语气的“那”才普遍应用起来。“哩”字在元代也已经普遍的应用了。“哩”字大概产生于十三世纪左右。“呢”的出现时代似乎也应该推到元代。六、总特点:1汉语语气词发展有一个特色,就是上古的语气词全
43、部都没有流传下来,“也”“矣”“乎”“哉”“与”“耶”之类,连痕迹都没有了。代替它们的是来自各方面的新语气词。2近代汉语还有一些新兴的语气,如祈使语气,用语气词“吧”(罢)。第四章1.多数的关于肢体的名称,如“耳”、“眉”、“鼻”、“发”等,到了现代汉语里,都做了双音节的词素,它们在上古依然是独立的基本词。例如:匪面命之,言提其耳。2.“肌”虽然绝对不能用于鸟兽,“肉”却不是绝对不能用于人,只是这种应用是有条件的而已。(肌肤之亲) “皮”在先秦却是专指兽皮来说的;兽的皮叫做“皮”,人的皮叫做“肤”,分别的很清楚。如:a.岛夷皮服。(海岛上的人穿皮衣。)b.饿其体肤。c.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3
44、.韦编三绝:编:熟皮4.大约因为四方的概念是后起的,就用假借字(连“冬”“南”也都可能是假借字)。5.当我们把别的语言中的词连音带义都接受过来的时候,就把这种词叫做借词,也就是一般所谓的音译;当我们利用汉语原来的构词方式把别的语言中的词所代表的概念介绍到汉语中来的时候,就把这种词叫做译词,也就是一般那所谓意译。 汉语的借词和译词都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来自国内各族的;另一种是来自国外的。6.汉语中来自国外的借词和译词又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西域的借词和译词,第二类是佛教的借词和译词,第三类是西洋的借词和译词。第一次高峰:东汉末到南北朝时期 第二次高峰:唐朝7.佛教传入中国,大概实在汉武帝政府
45、西域以后。汉明帝八年,派蔡愔到西域去求佛法;两年后,蔡愔回来了,同时西域僧人摩腾、竺法兰用白马驮经到中国来,这是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的开始。 四十二章经最早的经书官方翻译。8.行部。-说文:“行,人之步趋也。”其实“行”的原始意义是十字街。例:行道树。9.治理。-“治”的本义是“治水”,所以从水;“理”的本义是“治玉”,所以从“玉”。玉的纹便是理。10.同源词。有一个共同来源的必要条件是音同和音近。懦、蠕、儒、濡。波、坡、跛并不违反符号的任意性。11.信。-这里只谈和“书信”有关的一些意义。在上古时期,“书信”只叫做“书”,不叫做“信”。(叔向使诒子产书。)到了中古时期(大约在第五世纪以前),“信
46、”字有了“使者”的意思。(公卿将校驰遣信就阮籍求文。)“遣信”就是“遣使”。12.饥。-说文对“饥”字的解释是“谷不熟为饥”。饿:缺乏食物,生理感受。13.涕。-“涕”在上古是“眼泪”的意思。鼻涕在上古叫做“泗”。毛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例:念彼共人,涕零如雨。王褒童曰:“目泪下,鼻涕长一尺。”可见到了汉代,“涕”字才当鼻涕讲。14.来。-“来”字和“往”字的情况一样,均为假借字;在古代,“来”和“往”是反义词。“来”的本义是小麦。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15.爱。-在上古时期,“爱”字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就是“舍不得”(有时候是“吝啬”)。16.勤。-“勤”字在上古不是“努力”或“用
47、功”的意思,而是“劳苦”、“辛苦”的意思。例:民治于利甚勤。17.劝。-“劝”在上古是“鼓励”和“受到鼓励”(被动意义)的意思。汉代:游说别人做或不做。例:故赏不用而民劝。18.稍。-“稍”在上古是“渐”的意思。例: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19.引申:是从本来的意义生出一种新的意义来,旧意义和新意义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说明的。a.理据 b.方式:1)A-B-C-D 2)20.依照西洋的传统说法,词义的变迁,大约有三种情况:a.词义的扩大;b.词义的缩小;c.词义的转移。汉语词义的“引申”大致也可以归入这三类。21.河。-起初是专指黄河。现在已变了河流的通名。22.跑。-“跑”的概念,古代用“走”字
48、表示。例:走出,遇贼于门。后指兽的前蹄挖地,杭州虎跑泉的“跑”就是这个意义。23.错。-现在我们所说的“做错了事”的“错”,上古都用“过”字来表示。“交错”的“错”是“错误”的意思。例:不迁怒,不二过。24.硬。-“硬”的概念,上古用“坚”字或“刚”字来表示。例: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25.喝。-现代“喝”的概念,上古用“饮”字来表示。例:叔于狩,巷无饮酒。26.成语:成语是固定短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成语多数为 4 个字,也有 3 字的以及 4 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典故:有出处。典故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史实者的官名。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汉朝,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