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心设计综合实践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有效学习高 飞安徽 阜阳 273555内容摘要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 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而有效的课堂提 问能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既有利于学生理解知 识,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在 综合实践活动课 教学中,恰当的提问,启 发学生思维,活 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做到恰倒好处的抛砖引玉,把握课堂提 问技巧和方法,是提
2、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关键词 课堂提问 有效学习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而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而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既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恰当的提问,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作用。如教学节约能源我们有责时,首先讲现实生活中同学们所了解的能源有哪些?
3、然后再进行能源分类,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以及能源的“双重性” ,既能给人类带来繁荣,又能给人类带来灾难。这样就可以提问学生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带来的繁荣有哪些?灾难有哪些?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能源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作为当代初中生平时应该如何节约能源?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做到恰倒好处的抛砖引玉,把握课堂提问技巧和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有几点粗浅的意见与大家共同探讨。一、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际情况认识课堂提问的价值所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既是教学信
4、息的传播过程,又是师生情课题项目:阜阳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重点课题(2011 年):“中学课堂教学效果有效性研究(FJG065) ”作者简介:高飞,男,安徽阜阳市人,阜阳市第十八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课堂教学研究感交流与合作的过程。课堂提问作为一种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行为, 其教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提问是参与与非参与因素的调动行为,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激情、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愿望。2、 提问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个性特长、动手能力、探究活动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促进人际活动。3、 提问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
5、秩序的管理行为,可以维持正常有序的教学秩序,使学生的精力集中到综合实践活动上来。总之,我们老师们要全面认识和发挥提问的教学价值,转变以往提问过于偏重认知效益,忽视情感和行为效益的行动方式,强化提问在增进积极参与活动情感、经验积累等方面的作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学习及情感需求,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和谐发展。二、反思我们的课堂提问纵观我们的课堂,师生一问一答,热热闹闹,乐此不疲。但低效重复式的提问,或不着边际与要点的提问等等,学生的思维不但没有得到启发,而且教学效率微乎其微。究因何在?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一)问题的提出,缺乏主体性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那么这一
6、个又一个的问题是谁发现的,是谁提出的,这是一个以谁为教学主体的问题。在课堂教学的“提问回答反馈”的环节中,提问由谁主导,反馈由谁进行,直接影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爱因斯坦说过: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模式去解决问题,而提出一个问题是站在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认识一个矛盾,冲破固有的思维方式而创造性地提出一个问题。可见,问题的提出应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事实如何呢?我我们的课堂提问都由教师严格、有序的主导来控制着问题,教师早先在教案上设计,课堂上一个一个提出,而学生只等待着教师的提问,并用一种标准答案来回答,这种一味地单相的教师
7、问学生,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教师主导一切的做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依然没有落实。 (二)问题的设计,缺乏探究性 当学生“无疑”时,教师则“须教有疑”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现出自己的创造性。好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但很多时候我们为提问而提问,脱离学生实际,或浮光掠影,或针对性不强。正如张志公先生指出的那样,“问得太平直,太简单,学生想都不必想就答出来, ”像“好不好” 、 “是不是”之类,看似热闹,气氛活跃,却无实际价值;“问得太迂曲,太深奥,学生想半天连问题的要点还弄不明白,像猜谜语” ;“问题太笼统,不着边际,学生可以随便回答两句,很难说他对,也很难说他不
8、对” 。像这样缺乏启发性、探究性的提问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大忌,它不能使学生思维与教学产生共鸣,相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问题的解答,缺乏引导性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还没引起学生的重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不高,我们经常问题一提出,就忙着请学生回答。对一声不吭者,抱之以冷漠;对答非所问者,送之以摇头。对回答不出或回答得不完整的问题,迫不及待地请另外的学生出马,直到答对为止。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激励、引导和启发。没有展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这样只有问没有启,学生的智慧大门是无法开户的。三、提高课堂提问的做法(一)营造愉悦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参与学习。结
9、合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在开展活动时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研究课题,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把学习引入一种与研究未知问题相联系的情境中,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情境中来,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是客观事实的存在,同时在心理上造成一个悬念,处于“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实物、实情入手,设计谜语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动画情境、生活情境等,把本节课所要开展的活动与生动的生活实际内容联系起来,唤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上垃圾的分类、回收与利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各个家庭的垃圾是如何处理的?首先让学生
10、调查阜阳市有多少家庭、单位、工厂、小区,以及每天所产生的垃圾有多少?环保部门又是将这些大量的日产垃圾如何处理的?然后进入课堂内容,垃圾的分类、回收、利用等,最后与学生一起讨论作为初中生如何处理平时的垃圾?如何平时养成保护校园卫生?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开展活动的积极性,体验学习的快乐。(二)提问要抓住关键,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 ,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如,教“垃圾的回收与利用”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各个家庭垃圾是如何处理的、学
11、校垃圾是如何处理的?首先让学生联想阜阳市有多少家庭、单位、工厂、小区每天所产生的垃圾有多少?环保部门又是如何将这些大量的日产垃圾处理的?然后进入课堂内容,垃圾的分类、回收、利用、处理等,最后与学生一起讨论作为初中生今后如何处理平时的垃圾?这样就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三)注重提问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能促进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并用独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发现、归纳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例如:讲“植物改善环境的好帮手”时,就可以引用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达斯教授曾对一棵树的身价专门做出估算,一棵 50 年树龄的树,他指出
12、,一棵长了 50 年的大树,通常按木材产出计算值 625 美元,到市场上出售只能卖 50 美元至 125 美元不等,但它的生态价值要以累计计算,产生氧气的价值约 31200 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 62500 美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 31200 美元;涵养水源价值 37500 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 31250 美元;产生蛋白质价值 2500 美元。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总计创值约 196000 美元。从而让学生联想现实人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植物对环境具有重大贡献?总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必须贯穿诱发思维,使学生受到从简单到复杂、从有疑到无疑的思维牵引。提问时要特别注意方法和技巧,提问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具体、准确,力求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激励性。提问还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实际和接受能力,问题的难度不要超出学生理解能力的允许范围,教师的提问的计划要心中有数,提问的开展有循序渐进,步步进逼,顺流而下,学生才能对答如流,达到我们提问的意图,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学习掌握知识。参考文献成长与心理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著,开明出版社,2009学会倾听与关爱 ,美劳伦斯.E.夏皮罗著,曾学民、焦丹丹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促进课堂有效提问的视角分析中小学教育 ,孟献华著,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