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腹外疝,急腹症1、女性,42 岁,嵌顿性股疝 6 小时,经用力按压还纳疝块后 2 小时,腹部持续性痛伴下腹压痛,肌紧张,反跳痛,肠鸣音消失,此时应考虑【D】A、股疝内容物血运不佳B、回纳疝内容物为大网膜并坏死C、嵌顿疝内容物未完全还纳D、肠坏死穿孔腹膜炎E、并发附件炎2、患者,男,36 岁,右腹股沟肿块 10 年,可回纳,今晨突然咳嗽后,突然出现肿块增大,局部出现持续性痛,阵发性加重,查肿块局部红肿有压痛,穿出暗红液少许,处理为【E】A、Ferguson 修补术B、Bassini 修补术C、Halsted 修补术D、疝成形术E、腹部探查肠切除术3、患者,1 岁 3 个月,其母发现其右腹股沟区肿
2、块 3 个月,在哭闹时明显,查右腹股沟区肿块约鸽卵大小,压迫内环后肿块不出现。其手术治疗的方法为【D】A、McVay 法B、Ferguson 法C、Halsted 法D、疝囊高位结扎法E、疝成形术4、患者,男,30 岁,右腹股沟可复性肿块 5 年,逐渐增大,站立时出现,平卧后消失,查外环超过一指,压迫内环后肿块不出现,诊断最可能是【D】A、先天性睾丸鞘膜积液B、精索肿物C、精索鞘膜积液D、腹股沟斜疝E、腹股沟直疝5、患者,男,70 岁,有多年排尿不畅,呈滴淋状,近 2 年双侧腹股沟区出现半圆形肿块,站立时明显,平卧后消失,体检时压迫内环肿块仍出现,诊断为【B】A、腹股沟斜疝B、腹股沟直疝C、股
3、疝D、切口疝E、巨大疝6、男性,35 岁,右腹股沟肿块 10 年,站立时明显,平卧后消失,有时可降入阴囊,可还纳。查:右腹股沟肿块,手拳大小还纳腹腔,外环容 3 指,压迫内环后肿块不再出现。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D】A、精索鞘膜积液B、股疝C、腹股沟直疝D、腹股沟斜疝E、先天性鞘膜积液7、男性,35 岁,右腹股沟肿块 10 年,站立时明显,平卧后消失,有时可降入阴囊,可还纳。查:右腹股沟肿块,手拳大小还纳腹腔,外环容 3 指,压迫内环后肿块不再出现。该患者最佳手术方式为【E】A、疝囊高位结扎B、紧缩内环C、疝前壁修补术D、疝后壁修补术E、疝囊高位结扎 紧缩内环 疝后壁修补术8、男性,35 岁,
4、右腹股沟肿块 10 年,站立时明显,平卧后消失,有时可降入阴囊,可还纳。查:右腹股沟肿块,手拳大小还纳腹腔,外环容 3 指,压迫内环后肿块不再出现。该患者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D】A、逆行性嵌顿B、急性肠梗阻 C、感染性休克D、嵌顿疝并绞窄性肠梗阻E、以上均不是9、男性,35 岁,右腹股沟肿块 10 年,站立时明显,平卧后消失,有时可降入阴囊,可还纳。查:右腹股沟肿块,手拳大小还纳腹腔,外环容 3 指,压迫内环后肿块不再出现。如上述病人,行 Halsted 修补术,精索的位置是【C】A、腹外斜肌腱膜下,腹内斜肌外侧B、腹内斜肌下,腹横肌外C、皮下,腹外斜肌腱膜外D、腹内斜肌内侧,腹膜外E、没有改
5、变精索位置10、腹股沟疝或复发症的发病机制【E】A、未闭的鞘状突为一条细小管道B、鞘状突下段闭锁而上段未闭C、鞘状突两段闭锁而中段不闭D、右侧睾丸下降迟于左侧E、腹内斜肌弓状下缘发育不全或位置偏高11、右腹沟疝多见的原因【D】A、未闭的鞘状突为一条细小管道B、鞘状突下段闭锁而上段未闭C、鞘状突两段闭锁而中段不闭D、右侧睾丸下降迟于左侧E、腹内斜肌弓状下缘发育不全或位置偏高12、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A】A、未闭的鞘状突为一条细小管道B、鞘状突下段闭锁而上段未闭C、鞘状突两段闭锁而中段不闭D、右侧睾丸下降迟于左侧E、腹内斜肌弓状下缘发育不全或位置偏高13、急腹症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6、D】A、腹膜刺激征严重或有扩大趋势或抗炎治疗无效者B、腹内脏器破裂或穿孔C、急性机械性完全性肠梗阻D、急性水肿性胰腺炎E、嵌顿疝14、单纯空腔器官梗阻的腹痛特点【B】A、持续性腹痛B、阵发性腹痛C、持续性痛阵发性加重D、持续性痛伴腹泻E、阵发性痛伴发热15、哪项不是炎症性急腹症的特点【E】A、腹痛由轻转重B、持续性腹痛C、病变部位有固定压痛D、腹膜刺激征局限于病变局部E、腹膜炎范围不随病变加重而扩展16、对未明确诊断的急腹症病人,下列哪项处置是错误的【D】A、严密观察学慧教育网搜集整理B、禁用吗啡、杜冷丁等止痛剂C、禁用泻药和灌肠D、流食E、抗炎治疗17、诊断性腹腔穿刺不应用于【D】A、小儿及
7、老年人B、精神状态不正常者C、昏迷病人D、诊断已明确的病人E、诊断不明确的病人18、男性,30 岁,上腹隐痛,与饮食有关已 4 年,此次突然上腹部剧痛,不敢深呼吸。体检:面色苍白,上腹部压痛明显,伴反跳痛及肌紧张,下腹轻度压痛,白细胞 1510的 9 次方/L,中性 80,为明确诊断首先应【A】A、腹部立位平片B、紧急钡餐透视C、腹腔穿刺D、急查血淀粉酶E、紧急静脉胆道造影19、女性,30 岁,农民,2 小时前劳动中无诱因突然上腹刀割样疼痛,迅速波及全腹,不敢直腰,肝浊音界消失,舟状腹,有腹膜刺激征,应诊断为【C】A、阑尾炎穿孔,弥漫性腹膜炎B、宫外孕破裂C、溃疡病穿孔D、绞窄性肠梗阻E、急性
8、出血性胰腺炎20、女性,30 岁,乘车后突然发生右下腹痛,伴恶心,近年来有同样发作史。查:腹软,右下腹有深压痛,血常规:白细胞 9.010 的 9 次方/L.尿镜检:红细胞( ) ,白细胞06/HP 个,应诊为【B】A、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B、右侧输尿管结石C、右侧输卵管炎D、单纯性不完全性肠梗阻E、麦克尔憩室炎21、男性,35 岁,右下腹痛 2 周,伴有发热,右下腹扪及 5cm4cm 肿块,压痛明显,查白细胞 6.010 的 9 次方/L,中性 85,截石位直肠指诊:右前方有触痛,应考虑其诊断为【E】A、盆腔脓肿B、局限性肠炎C、恶性淋巴瘤D、回盲部结核E、阑尾周围脓肿22、男性患儿 3 岁,
9、上腹部汽车撞伤 2 小时入院,腹腔诊断性穿刺(-) 。诊断为腹壁挫伤。伤后 8 小时腹部逐渐饱胀,腹部扪诊时哭闹,腹肌紧张,肠鸣音消失,应考虑【A】A、胃破裂,弥漫性腹膜炎B、腹壁挫伤C、肝破裂D、脾破裂E、胰腺损伤23、女性,46 岁,因上腹剧痛,休克 12 小时入院。巩膜轻度黄染,高度腹胀,肠鸣音消失,血糖 8.3mmol/L,血钙 6.5mg,CO2CP20.1mmol/L,血淀粉酶 126 温氏单位。心电图:T 波倒置,ST 段下降,应诊断为【E】A、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B、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C、胃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D、急性水肿性胰腺为E、急性坏死性胰腺炎24、10 岁男孩
10、,右下腹持续性痛阵发性加剧 4 天,发热,呕吐 5 次,为胃内容物,2天未排大便,仍排气。查:体温 38.8,脉搏 100 次/分,腹稍胀,未见肠形,右下腹扪及 5cm4cm 肿块,边界不清有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肠鸣音减少,直肠指诊阴性。白细胞 1810 的 9 次方/L,中性 80,应诊断为【D】A、肠套叠B、肠结核C、蛔虫团肠梗阻D、阑尾周围脓肿E、盲肠癌25、患者,男,56 岁,既往多年风湿性心脏病史,今晨饭后突然出现腹部绞痛,伴恶心,呕吐,无寒战,发热 3 小时入院,查:急性病容,血压 110/80mmHg,全腹轻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不明显,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 6 次/分,无气过水
11、声。血常规 WBC 为 10 的9 次方/L,分叶 60.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D】A、急性机械性肠梗阻B、急性胃肠炎C、急性胰腺炎D、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E、肠扭转26、患者,男,56 岁,既往多年风湿性心脏病史,今晨饭后突然出现腹部绞痛,伴恶心,呕吐,无寒战,发热 3 小时入院,查:急性病容,血压 110/80mmHg,全腹轻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不明显,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 6 次/分,无气过水声。血常规 WBC 为9.010 的 9 次方/L,分叶 60.该患者便常规可能的改变是【C】A、完全正常B、含有未消化食物及脂滴C、含有血红细胞D、有大量白细胞E、含有大量脓细胞27、患者,男,56
12、 岁,既往多年风湿性心脏病史,今晨饭后突然出现腹部绞痛,伴恶心,呕吐,无寒战,发热 3 小时入院,查:急性病容,血压 110/80mmHg,全腹轻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不明显,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 6 次/分,无气过水声。血常规 WBC 为9.010 的 9 次方/L,分叶 60.为明确诊断,需进行下列那项检查【C】A、肝胆胰脾彩超B、胸腹部 X 线摄片C、肠系膜上动脉造影D、血尿淀粉酶测定E、心电图检查28、患者,男,56 岁,既往多年风湿性心脏病史,今晨饭后突然出现腹部绞痛,伴恶心,呕吐,无寒战,发热 3 小时入院,查:急性病容,血压 110/80mmHg,全腹轻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不明显,
13、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 6 次/分,无气过水声。血常规 WBC 为9.010 的 9 次方/L,分叶 60.该患应采取哪种治疗方法【D】A、抗炎治疗B、镇痛解痉C、观察疗法D、短期(2 小时)观察,如不缓解剖腹探查E、立即剖腹探查29、肠管壁疝嵌顿时易误诊的原因,下列哪项不正确【B】A、局部肿块不明显B、嵌顿疝内容物为大网膜C、无肠梗阻表现D、不易引起绞窄E、临床上少见30、最容易引起嵌顿的疝是【B】A、切口疝B、股疝C、脐疝D、腹股沟直疝E、腹股的斜疝31、小儿一岁以内腹股沟斜疝,应采用哪一种治疗方法【A】A、非手术治疗B、疝囊切除,高位结扎疝囊C、Ferguson 修补法D、Bassini 修补法E、疝成形术32、嵌顿性疝与绞窄性疝的根本区别是【A】A、肠壁动脉血流障碍B、肠壁静脉血流障碍C、疝囊内有渗液积累D、疝块迅速增大E、发生急性机械性肠梗阻33、滑动疝最易发生的部位是【D】A、外伤处B、小网膜孔C、脐血管穿过的脐环D、髂窝区后腹膜与后腹壁结合处E、愈合不良的手术切口